在电路的学习过程中,组装串联、并联电路对学生并不是难事,但是让学生画出电路图,或者提供一幅电路图让学生分析是什么类型的电路这是一个难点,在早期教常识的过程中,尽管很强调,但是学生掌握情况始终不理想,后来自己也经常反思,领悟到主要是教师自己的原因,在电路教学中对实验器材的描述学术味过浓,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造成距离感。
在2006年4月29日,曾经写过《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电路特点》一文,同时该博文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电路知识教学中,我把电池的正极比作“能量屋”的前门,负极比作“能量屋”的后门,电的流动就像一辆行驶的汽车,导线好比是“马路”,电经过小电珠时就好比是“过隧道”,必须要经过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就是它的两个连接点。今年的教学中,我继续采用这样的描述方法,并且继续把它补充完善,比如,导线、灯丝断了,好比是马路塌陷,电池没电,好比是汽车无油,所以如果出现这些原因,汽车就无法继续前行,用这样通俗形象的语言描述,再辅以相关的科学概念,学生对电路知识的理解,比如通路、短路、断路、以及小灯泡的构造,学生将会很难遗忘,把深奥的电路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这是帮助学生跨过这座“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