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39号渔民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江苏39号渔民作业专贴

读后感

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

《探究究竟是什么》——《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读后感

《实证、逻辑、质疑》——《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1

《得之不易的主体》——《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2

《高手的境界》——《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3

《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4

《也谈农村小学科学课的“忧势”》——《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5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6

《“扶”与“放”》——《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7

《“思”与“行”》——《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8

《“理”与“趣”》——《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9

《课堂生成走向何方》——《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读后感11

原创文章

在劳力上劳心——科学课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初探》

《“预设”、“生成”、“展开” 关注人性发展》

《为自然课“伸冤”——兼与孙金华老师商榷》

《蜗牛研究侧记》

教学反思

“在劳力摩擦力的秘密”两段开头的试验

脱下你的鞋子来——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科学》

《为猜想架设阶梯》

《“从严赔偿”》

评课文章:

《吹毛求疵——参加“南通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听课随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7 9:40:0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

张红霞(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启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为近年来我们共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这场变革在我国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反响。对科学课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科学教育基本方式——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极大地开拓了我国科学教师的视野。并正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行为和模式。”这是郁波老师在2003年秋为张红霞老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作的序中所说的状况。三年后的今天,这个“开拓视野”和“改变行为和模式”的过程仍在继续着。并且引起更多、更深的反思和实践。

虽然直到今年暑假才读到这本书,但是读过之后,让我对科学的性质、科学教育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以前也曾经读到过《科学究竟是什么》,但那是艾伦·查尔默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明解释科学的本质和功能。经过翻译的文本,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让人很难对他的想法表示很快地接受。所以对我们的教学的指导意义并不那么直接地凸显出来。而作为我国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方面认识的培训用书,张红霞教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则为我们逐步揭开科学教育神秘面纱指引了方向。

从全书的章节安排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导。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科学课”是由“自然课”脱胎而来。相比而言,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从课改开始时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和争执。我也曾经在2004年与人争论过。可是究竟从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科学之所以成为新事物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呢?在书中,作者在第十章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剖析。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学科为中心”的阶段到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反思阶段,从八九十年代的多元思潮论争的时期到90年代以来改革的新阶段,科学教学在波折中乘着时代的列车“与时俱进”。

从本书的题目看,作者试图通过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多个方面的阐释来揭示科学的本来面目。但是对本书通读下来,却发现,我们仍没有弄清科学究竟是什么。我只是在作者的带领下逐步认识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教育需要亲历探究。

实际上,作者也无意在“科学”的名词上纠缠不清。她只是想通过对科学史的回顾,对科学相关外延概念的描述使教师们对科学教学有个清晰的认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使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通常我们把能体现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细化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若干个项目。在本书中作者着重选择了一些进行详尽地说明和指导。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对于问题,老师熟悉,学生也司空见惯。可是问题和问题还是不同的。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我就觉得学生提了问题,能解决的就给解决掉,不能解决的,课后再想办法解决。而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看了老师的指导,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

有了问题以后,就开始就问题进行研究了。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就像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之前打的腹稿,也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图纸前的一个粗略规划。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学就是那些精密枯燥的仪器,就是那些散发着异味的化学试剂,就是那些看不明白的公式。其实就我们小学科学教学来说,给科学教学一点人文气息是很需要的。正如书中说的“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合的两种文化”。在课改进入到第五个年头的今天,科学教学正在强调与人文的结合。比如,课标提出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不就是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的精神吗?在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作”是个曾经热得发烫得字眼。虽然现在逐渐冷却,可是合作的重要性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不排斥竞争,因为竞争能促进发展,但我们更需要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由更大更快的发展。比如我们的QQ群,那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素不相识的老师在一起交流,互相帮助,不就是很好的合作吗?由理由相信,由这样善于合作的科学老师,一定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探究科学奥秘的同时,逐渐具备完美的人文精神。

    这本书,我连续读了两遍。读过以后,我问自己:科学究竟是什么?我没有从书里找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可是我却有了新的理解:科学就是用真理来熏陶学生,科学教育就是用思想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科学教学就是用我们的每一个40分钟给学生亲近科学、走进科学、体悟科学的空间。
TOP
3#

“在劳力上劳心”

——科学课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初探

 

科学课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既会动手又善思考的人。要培养这样的学生,我们科学教师就要在每一堂科学课上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和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技能上有实实在在的提高。笔者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1、提问、猜想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强调了提问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同爱因斯坦的看法不谋而合:“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它的结论更为重要。”在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注意几个提问的切入点。

⑴找准问点。要让学生知道,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提自己真正想不明白的问题。比如,学生看见彩虹,就问“彩虹是什么颜色的”,还问“彩虹是怎么形成的”。相比之下,第一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去观察解决,第二个问题才提得有价值。

⑵控制问面。也就是在课堂上提问的范围。对一个现象提与之相关的问题,而不能随意把问题延伸到与探究对象毫不相关的地方。即使有,也应另外找机会提出并研究。因为学生的思维有很强的发散性,问题过度的发散会影响既定主题的研究进程和效益。

⑶把握问机。教师要经常做示范、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会在活动与活动的衔接处提问;在层次与层次的递进处提问;在材料与材料的结构处提问。因为科学课通常由一些单个的实验或活动组成。一个活动在进行时,学生往往会生成许多新问题,而且会很急切地提出,渴望解决。这时教师要提示学生,这么做会影响这个实验的顺利进行,应该等这个实验结束后再勇敢地、有条理地把问题提出来。这样,在有序的操作和思考中学生自然会学会正确的提问。

同时,教师对于低年级学生要善于作提问的示范。用多种提问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揣摩和临摹,这样能更快地提高提问的技巧。

形成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假设。比如在研究“怎样加快冰的溶化”时,学生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说出了“搅拌”、“加温”、“敲碎”等不同的方法。这些猜想和假设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作保证。而精当的提问和合理的假设则开启了一道科学探究活动的大门。

2、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体现。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观察类实验、验证类实验和探究类实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对不同的实验应该有不同的指导重点。

⑴设计观察类实验要注重集思广益、合理分工。对一个科学现象的观察,观察角度可以有多个。为了全方面地反映这个现象表现出来的特征,全面收集数据,学生就需要学会讨论和合作。比如教学《观察鱼》。观察之前我先请各小组学生商量一下,怎样来观察各种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其实就是一个口头设计实验的过程。我参与了其中一个小组的讨论。有学生建议每个人观察不同的部位,然后再合起来。(我很佩服她!)大家都说好。于是小组里有的观察嘴,有的观察眼睛和鳃,有的观察鱼鳞,有的观察鳍,有的观察尾巴……观察活动顺利开展了。我把他们的经验及时同其他小组作了交流。那一课,大家的观察结果很全面,很快速,真正在比较中掌握了鱼的特征。

⑵设计验证类实验要重视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比如学生在争论纸球和玻璃球同时下落谁先着地。我请学生讨论,如果要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些什么。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高度要一样;有的说纸球和玻璃球大小要一样;还有的说要一个人来操作,否则怕有先有后。然后我引导他们把所说的都整理起来。于是这个实验的“变量”和“常量”就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了。

⑶设计探究类实验,教师要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探究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分析现象和数据后总结出科学结论和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这类实验设计前,教师要提供一些可以让学生选用的材料,但不唯一。让学生在对所提供材料的思考上获取灵感,从而降低一些难度。比如《加热和冷却》,我提供给学生以下材料:铁环、铜球、气球、酒精灯、烧杯、烧瓶、水槽、钉着钉子的木板、带橡胶塞的玻璃管、冷热水等。看着这些材料,学生想到了多种实验方案:有的把铜球加热来试着通过铁环;有的把铁环加热,看能不能穿过两个铁钉;有的用装满水、插上玻璃管的烧瓶放在热水里;……我想,如果不提供材料,光让学生纸上谈兵,不知道会出现怎样茫然的场面。

3、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常常需要一些数据来说明问题。数据能真实地描述时间的先后、具体数量和增减情况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数据的采集可以完成,但是整理和分析则有较大难度。所以笔者注重了后者的练习。在实践中发现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让学生忠实于原始数据。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与他预料的相差甚远,也不同于别人的记录,于是在记录单上填上了别人的数据。碰到这种情况,我就告诉学生,只有真实的数据才是科学的。虽然你的数据和别人不同,可是说不定真正能说明问题的是你的数据呢!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将数据分类。一般情况下,课堂上的实验记录单是由老师提供的。但是学生单独收集数据的时候,往往没有设计好的表格。所以平时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将所收集的数据分类。哪些数据表示时间,哪些数据表示数量,哪些数据表示次数……按照种类分别记录,以便于以后分析能看得清楚些。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表格来整理数据。这样经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就会很熟练地整理数据了。

最后,要让学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比如“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学生通过测量,记录下了观察的时间和相应时间的温度。把这些数据填入表格后,有学生马上发现,时间栏里的数越来越大,而温度栏里的数却越来越小。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表中数据在折线统计图中描点、连线。学生从直观的统计图中发现了温度变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这个变化规律。这样,学生不光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方法。

4、交流与合作能力

我们已经进行了《农村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因为我们觉得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高低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生是否善于合作,是否乐于交流与共享。交流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表达和倾听。

首先是表达。学生在明确探究主题后,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制定自认为可行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方案设计意图在小组内表达。表达又分为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两种方式。一是书面表达。书面写出完成任务的初步设想的过程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上,并且给教师时间与机会去思考学生对研究问题的认识程度,以便及时组织学生用最好的探究策略去完成研究任务。比如我在教学《垃圾》时,一个小组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垃圾如何分类收集”,其中一位学生写出如下研究步骤:①了解垃圾可分成哪几类。②生活中有哪些垃圾。③确定垃圾的分类方法。④确定垃圾的分类标准。⑤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的措施。学生将研究计划在小组内交流,接收了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信息,最后将研究计划调整为:①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②确定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③依照分类标准将垃圾分类。④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的具体措施。二是口头表达。对于那些书写技能尚未彻底形成的低年级学生可以用画图或口头表达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制定的研究计划。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最大不同是口头表达更加快速、直接、感性。同时也具有不系统性。由于学生年龄有差异,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不同步,因此我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可以借助手和肢体动作来表达;二年级学生基本不借助手和肢体动作,用语言来表达;三、四年级学生能不用肢体动作,较有条理地表达研究步骤;五、六年级学生有条理、具体且较有创意地表达研究方案。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容易遗漏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与同伴要允许他及时补充、完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口语表达出相应的意思。另外,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综合运用,提高表达能力和表达效率。

其次是倾听。倾听又分为两个层面:⑴善于接纳理解。学生在坚持自己的想法的同时往往会拒绝别人的不同观点,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对他自己的计划可能是一种迫切需要的补充。其次教师也要尽力让学生理解同伴的发言。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同伴的观点与自己原有的计划对比,找出其中不同的地方,再有选择地补充到自己的计划中去。比如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大多数学生都决定从空气和温度两方面进行研究。这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应该还要考虑被燃烧的物体。”顿时,大家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把这方面也列入自己的研究计划,那就更加具体、全面了。⑵善于分析评价。当学生在理解和接纳了同伴的观点后,便要分析同伴想法的质量。在这里是指方案在科学探究中的可行性评价。要让学生判断哪位同学的想法更加好。这样才可能找出小组最佳方案。比如在研究鸟的种类时,有学生提出到大自然中亲自去找各种各样的鸟。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反对:“凭我们的力量不可能找到很多的鸟,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然后再讨论出:除了在大自然中观察外,最好还要从书籍、图片或网络上去查找有关的资料。

    陶行知先生把世界上的人分成四种:“劳心的人”、“劳力的人”、“劳心兼劳力的人”和“在劳力上劳心的人”。他认为“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在劳力上劳心》)那么,我们科学课所要培养的不就是能在“劳力”时又能“劳心”的人吗!
TOP
4#

“摩擦力的秘密”两段开头的试验

当我人还在江阴会场听报告时,就接到学校的电话,说周二要上一节课。课题都给我定好了,就上“摩擦力的秘密”。因为听报告入神所以也就没做什么思考。

回来后,周五上了一天的课,周六上午有点私事,下午又是艺术班的课。所以等到傍晚校长问起时,心里有些发虚。课还没准备好呢!

周日,来到学校,把课重新整理了一下。因为这节课在比赛前不久比赛时已经备好了。可是当时因为环节处理的问题,所以没有上出应有的效果来。这次再上这节课,正好可以再进行一下研究。

备课的开始阶段时,我拿出了原来的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一走进教室,最先注意什么了吗?是你们的鞋子!你们的鞋子很漂亮,尤其是那些款式多样的运动鞋。可是你们注意过鞋子的底部是什么样子的吗?大家可以看一看。然后告诉大家。

生:(汇报看到的现象)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花纹有什么用啊?

师:谁来说说,这些花纹是怎样起到防滑作用的?

师:鞋子和地面的接触面上产生的这种力,我们把它称为摩擦力。(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把你的手掌按在桌面上,让它向前运动,有什么感觉?

师:对了,这种阻碍手掌前进的力就是摩擦力。

这时,我正好想起从华士带回来的陆启威老师的论文集。上面好象就有关于这个课题的思考。于是翻开了老师的设计,他的设计大致是这样的(经过我的修改):

师:天气渐渐冷起来了。还记得寒冷的冬天吗,我们露在外面的一双手会感到很冷。每当这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做什么?(搓手)

师:谁在冬天这样做过?请你来表演一下。记住,你现在是在寒冷的冬天哦!

生:(表演)

师:这搓手的动作又叫什么呢?(摩擦)

师:请每位同学都来搓一搓手,感受一下摩擦。(板书摩擦)

师:感受到摩擦的存在了吗?

师:(学生停止搓手)现在还能感受到摩擦吗?(不能)谁能告诉大家,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摩擦?

师:(出示木块)怎样使小木块和桌面产生摩擦?(学生说,并且制造摩擦。)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觉得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两个物体接触、运动)(板书)

师:请大家把右手伸出来,放在桌面上,手掌与桌面要接触。当手掌向前运动时,有什么感觉?当你的手掌有力压住桌面并且运动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师:这种摩擦对于手掌的运动有什么作用?

师:我们把这种阻碍手掌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板书:力)

在讨论这个开头的设计时,校长提出了质疑,说如果按照陆老师这样设计的话,学生就可能说不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来在与“七月流火”的讨论中,她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从相关程度看,鞋子好。”我当时的看法是,陆老师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设计,一定是经过实践后觉得可行才进行整理,并且发表在公开的杂志上的。而且从这个设计看,从摩擦力概念开始剖析得比较深入,对学生掌握概念应该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虽然我原来的设计在上课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导入新课的效果,但是我还是希望能用陆老师的这个设计进行一次尝试。

校长拗不过我,就答应让我先试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经过试教,两种设计的利弊立刻显现出来。用老师的设计进行的开头,很符合概念的认识规律,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把摩擦的产生条件和摩擦力的感知进行得很充分。可是,当请学生猜测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学生却只能谈到“用力大小”,因为他们的操作都是用自己的手掌进行的。中间加入了主观的用力的成分,他们把主观的控制看成了实验的材料和条件。对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却很少有人提出,因为前面的操作活动对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涉及,自然不能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基础和矛盾的冲突。学生如果不能提出他们的猜想,老师也不好强加给他们研究的任务。所以课进行得很艰难,最后时间也没来得及。

发现了问题,马上改。把开头又换成了原来的用鞋子引入。再仔细看这个设计,好象又有了新的认识。其实这个设计是我两年前无意间用的。那次是在对课的导入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五年级教室的,看到孩子们的鞋子,突然间产生的一种想法。当时用了以后效果还不错,于是就整理了一下,没想到被中国教师报的编辑看中了发表在报纸上。

那个设计,其实对摩擦力的概念没有清晰的呈现,只是让学生进行初步感知,调用了生活经验。尤其是鞋底的花纹正好是一种粗糙的接触面,而后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的用手掌在桌面上摩擦则让学生认识到了用力后摩擦力增大的现象。为后来学生猜想物体的轻重和摩擦力大小有关提供了操作上的认知基础。这样做应该是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的。

再回头看这两个设计,都是不错的想法。前者重的是感知,后者强调的是概念。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用的问题。经过今天的上课,我把我的设计用上去了,效果比昨天试教要好得多。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用前者比较适合。

还有个问题,这里是不是还有个教学理念的不同呢!对以活动为组织结构的现在的科学课来说或许更需要感性的认识材料,而理性的材料可能更适合原来的教材编排和较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吧!

    思考不够成熟,仅以此与老师探讨、商榷!
TOP
5#

“脱下你的鞋子来”

——让孩子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科学

案例:

今天我和501班的孩子研究摩擦力。在课的开始我要把学生引导到摩擦力的生活体验上去,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课前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看汽车轮胎等,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点远。直到上课前我都没想到好办法。走进课堂,心里还在思忖,怎样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存在呢?

进了教室,环视四周,发现有个孩子的脚伸在了桌子的外面。我把视线停了下来,这个孩子似乎感觉到我在看他的脚,自觉地收了进去。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他们的鞋子的底应该是可以利用一番的呀!于是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看自己的鞋子底部,你看到了什么?”一时间,布鞋、运动鞋、皮鞋的底都朝了天。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有图案,有的说有花纹,有的说没有花纹。我又问:“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有一个孩子说是为了美观,可是马上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一个孩子说:“鞋底是和地面接触的,给谁看呢?所以主要不是为了美观!”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我又追问:“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马上有学生举手:“防止走路打滑。”我问:“你怎样可以证明你这个解释?”想了一会儿,他说了:“我可以一个脚穿鞋底有花纹的鞋子,一个脚穿鞋底没有花纹的鞋子,然后走路,看哪个脚容易打滑。”同学们都笑了。我一本正经地说:“他说得不错呀!我们一起来按照他的方法试试看,看看花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教室里一下子就开了锅,换鞋,走下座位,在教室里走动。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在细细地体会那种感觉,有的兴奋,有的沉思。教室里不时传来“吱吱”的摩擦声音……

等坐到座位上,平静下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报告他们的发现。这一课就这样渐渐进入了佳境。

反思……

学校是严肃的地方,容不得半点出格,课堂是孩子学习的地方,我们已经习惯了严格要求下孩子毕端毕正地正襟危坐。在以往,别说让孩子脱下鞋子,就是衣服扣子没扣完整也是关系到个人仪表、学习风气的大事情,要好好教育一番。如果真的有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脱鞋,老师肯定要大发雷霆或者费尽心机地苦苦劝说了。在我临时设计这个环节的那一瞬间,我也担心会不会让孩子产生轻视课堂纪律的影响。但最后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实践证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穿鞋走路是每个正常人再正常不过的生活经历,只有这样的经历才能让学生将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科学知识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不能很快进入的原因不是缺少体验,而是缺少老师的引导。在教学(探究)一个新的知识之前,老师应该先想想这个知识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哪个现象中,应该怎样让孩子“回”到生活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了科学课不可能一直拉到野外去上课,课堂上的时间才是主要的。如果孩子缺少与生活经验的连接,那么科学课也是照本宣科。要让孩子能“回”到生活中,就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怎样把知识“溶解”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在孩子对生活的“再”经历中找出原本蕴涵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探究)才够自然,学得才够轻松,毫无雕凿的痕迹。

学生学习需要情境,学习情境需要真实。真实的学习情境的创设需要我们研究孩子的生活。我们成年人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有很大不同,我们的生活中有神舟5号,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同样会飞的“奥特曼”;我们的生活里有哈勃望远镜,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和同样能对宇宙星际了如指掌的“蓝猫”、“淘气”。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是不完全一样的,他们的生活里有属于他们的乐趣,才有属于他们的精彩。所以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生活,应该要进入孩子的世界去,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在他们的玩乐中,在他们的游戏中寻找原型,搬到我们的课堂上,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陌生,才能引发他们的遐想,激发他们创造的火花。

我庆幸我的坚持,我的这个出格的设计跟我们的教学目标没有矛盾,跟我们的教学理念没有矛盾,跟我们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也没有矛盾。我们的科学探究流行“卷入”的说法,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真实的体验,就没有全身心的“卷入”。因为真实,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才能让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深入到“三英里”外。

TOP
6#

“预设”“生成”“展开”
                    关注人性发展

       新的课改,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个新鲜的词——生成。尤其是在我们的科学课上,生成成了学生科学素养形成关键的增长点。由此也产生了预设生成之争。到底何为重?何为轻?乍一看,似乎难以说清。其实只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仔细分析科学教材,两者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

       何为生成?依笔者直观感性的理解,生成应该是具有基础性和连续性的。不同的学生各自有丰富多采的生活,当然也积累了极具个性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也有了各自不同的知识积累。所以说学生来到学校并不是白纸一张,不可能让老师肆意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当我们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时,我们的知识资本使我们高高在上,但我们却无法理解学生面对这个问题的心情。在课堂上,之所以有的学生喜笑颜开,有的学生愁眉不展,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经验与这个问题的联系程度不一样。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来理解的话,这个问题如果在这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就会有思考的依据和研究的动力,就会有所生成。如果这个问题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去甚远,那就无法让学生卷入这个问题,没有必要的知识准备就不会有生成。

       换个角度看,在科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生成了新的问题,那至少说明他对学习内容是真正思考了,真正理解了,卷入了。所以,生成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尺度,可以衡量、检验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可以预测他在活动中能有怎样的收获。在这里,它起到一个评价标准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对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生成作了些许思考。

       首先,生成需要预设。所谓预设,现在来看就是教师的备课。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备课,总是教师在对教材与学生进行主观上的把握后形成的一个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这个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因为学生的一个个问题而被冲得七零八落,甚至连教学目标都不能完成。而如何处理预设生成这对矛盾,就能反映教者新的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理念。笔者认为,预设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生成也绝不是孤立的。不能因为强调预设(执行教案)而强制牵引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因为注重学生的生成性而将预设全盘否定。我们在教学前必须要预设,我们的预设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主动探究的机会。也要能让教师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研究、掌握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相反,没有预设,教师就没有准备,肯定会弄得手忙脚乱。所以,我们必须形成这样的认识:课堂教学需要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

       其次,生成需要展开。实际上,对教师来说,生成并不是一个真的新事物。在我们以往的陈旧的课上,也有许多学生在许多时候生成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但是以往,我们的老师在目标教学的机械执行中,在“*步教学的机械模仿中没有让这些生成的问题得到再认识、再探究,没有生出绚烂的火花。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很紧,不容许老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计划外,否则就要影响教学进度,违反教学计划。而现在,我们要让孩子生成,就要打破时间的限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说得很清楚: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对问题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是重要的教学前提,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

       笔者曾看过这样一则案例:一堂研究热对流的科学课上,学生通过充分交流、充分实验后得出结论水和空气是靠热对流的方式进行传热的。在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即将产生时,学生想到了一个问题:熬粥时为什么要用勺子不停地搅拌?问题一出,孩子们的情绪也被带动起来。教师也认为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此时离下课还有3分钟不到。新教育与旧课堂的不同点在此刻凸显出来。要就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拖课,不解决的话又太浪费教学资源了。怎么办?如果在以往,一些事先没设计的问题或教师不想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大家留到课后去研究、思考一语带过。美其名曰教学机智。但是这样的问题在科学课上是很宝贵的,它比教材例子都真实。只要时间许可,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研究、解决。如果课堂时间不够,教师也应该和学生另外约定时间共同去探讨解决。让人高兴的是,案例中的执教者选择了后者,在不影响下节课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讨论出用锯末代表粥的实验方法。最后发现了粥的”“对热对流的影响。这堂课拖了10分钟。然而我觉得:值!很值!

    所以,如果生成的问题得不到关注,那就等于没有问题。如果生成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展开,那问题的含金量也会大打折扣。
TOP
7#

为自然课“伸冤”

——兼与孙金华老师商榷

 

 

2001年以来,科学课随着课改大潮逐渐在全国铺开。许多实验区的老师率先成为科学课的执教者。在各种讨论和各种交流中,常听到一些实验区的老师发出执教科学课的感慨。略加归拢,不外乎以下几点:1、学生主体地位更加明显了;2、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了;3、教学时间开放了;4、教学空间开放了;5、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更合理、多元化了;6、对科学课更加充满热情与期待。最近读了《科学课》2004年第一期孙金华老师的《我教科学课》一文,笔者想借孙老师的文章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自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明显

       孙老师说得不错:“科学课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其实在课改之前的自然课上,我也看到许多老师非常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以苏教版《自然》一年级《我们的身体》为例,教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观察身体的结构,寻找共同点。通过比较、归纳,小朋友得出了“我们都有头、脖子、身体(躯体)和四肢”的结论。教师的作用只是体现在对学生自己发现的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的概括,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上。这节课与孙老师文中所述的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自然课并没有一味地让学生被动地倾听,让学生主动探究一直是自然老师的基本教学理念。

    二、自然教学中,教师的理念正在转变

       科学课程的开设,科学课程标准的出炉,似乎给我们的自然教学划上一个句号,给我们的科学教学划上一个冒号。可以说这既是一个分界点,又是贯穿前后的一座桥梁。从“自然”到“常识”,再到“科学”,称谓的不同使人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科学课是个新生事物,从哲学理论上讲,新事物总有优于旧事物的地方。但是辩证法又告诉我们,千万不能过分迷信新事物。许多对新课改精神理解不够深刻的老师对新课程产生了盲目的崇拜,带着敬畏的心情走向它。其实大可不必。笔者所在的是农村的镇中心小学。课改前也常开展自然课的教学研究,所讨论的问题与课改中所阐述的一些问题不谋而合。因此笔者觉得“教改”应是一种“扬弃”,对新教材的使用要与旧教材相联系,在联系和比较中找到适合本地区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好的内容和策略。走向科学课的老师不用贬低自然课,不用神化科学课,该转变的观念要转变,该坚持的原则也要坚持。这样走在科学教育的路上会更加轻松。

    三、自然教学的时间同样开放

       孙老师对于课堂上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的处理确实很有办法。其实这并不是科学课的专利。在以前的自然课上,教师们也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调空教学时间。如“植物的生存环境”、“种子的萌发”、“月相”等实验在一堂课中无法完成,就需要在课前提前准备或延伸到课后继续观察、研究。再如在自然学习中往往会旁生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要研究这些问题,就放到课后去探讨。我们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和孙老师一样采取布置课外实践作业的形式和利用自然兴趣小组的形式来拓展教学时间。再如苏教版《自然》设置了一些供学生研究的课题:“自行车”、“垃圾”等,这些课题适合采用项目研究的形式,时间跨度大,需要学生有不懈的毅力去坚持。自然课教材的编排也并不是上课的顺序,也体现着“用教材教”的思想。所以对于进入科学课教学的老师来说,教学时间的开放并不是陌生的事。

四、自然教学的空间也很开放

       孙老师说:“把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教师在黑板上不厌其烦地讲花、草、虫、鱼,讲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于一些自然课堂上,但并不绝对。可能有如孙老师所说的安全方面的原因,但我所见的自然课中并没有因噎废食。该参观的还在参观,该考察的还在考察。以我校为例,我们的自然课没有出现坐在教室里纸上谈兵的现象。如在研究“水污染”时,教师带着学生到受污染的河流边实地考察。学生通过看、听、闻、尝等感官的充分调动,理解了“污染源”、“污染物”等概念,体会到水污染的严重性,促使学生产生了环境保护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情感也得到培养。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觉得教学空间的开放并不是新课程实施以后才出现的。只不过《科学》进入课堂后,教师更加注重学习空间的开放。正如老师所说,“可以扩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笔者从四个方面为我们的自然课说了几句话。自然(科学)教师是课改的直接实施者,要有正确的心态。不能喜新厌旧,认为科学课就是比自然课好。如果把自然课一棍子打死,那就进入了另一个极端。笔者通读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认为科学课最大的特点是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如果说兴趣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原始动力,那么恰当的评价是给了学生科学探究持续的动力。在孩子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上,科学课的评价较以前的《自然教学大纲》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最后,笔者同孙老师等广大的自然(科学)老师一样,对科学课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期待。我将尽我所能成为学生迈进科学殿堂的引路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9 18:47:59编辑过]

TOP
8#

蜗牛研究侧记

一、满眼是蜗牛

这几天,整个校园到处可以看到三年级孩子忙碌的身影。他们都在忙着伺候蜗牛呢!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满眼都是蜗牛。这一切不禁让我这个科学老师喜上眉梢!

早晨,在校门口值班,迎接来校的孩子。不时地看见有孩子捧着纸盒、拿着瓶子、拎着袋子,在我面前欢快地飞过。那一声声“老师好”里还夹带着“我捉到10只蜗牛呢”、“我还带了青菜”的让别人听不懂的话。看着别的老师同学诧异的目光,我和孩子相视而笑!

中午,吃完午饭,学校后花园成了蜗牛的世界、孩子们的乐园。他们把自己的蜗牛放在草地上、树叶上、树叉里、花丛中,有的给蜗牛喂食,有的让蜗牛“锻炼身体”,还有的静静地看着蜗牛自由地行走……

课间,经过三年级教室门口,还听见他们为蜗牛而展开的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还不时发出惊呼。大概又是谁的蜗牛被别人不小心碰坏了吧!听三年级的班主任说,这两天,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蜗牛身上去了。孩子们对科学课的投入让他们好生羡慕。听着这些话,我感觉自己的身形在瞬间高大了起来。

放学时,孩子们捧着蜗牛回家了。在路上还和同伴谈论着今天发生在蜗牛身上的有意思的事情。不管路途远近,捧着蜗牛的手一直没有放松过。

行走在校园里,我感动于孩子们对蜗牛的喜爱,感动于孩子们对科学的追求,更感动于自己职业的崇高!

二、“我的蜗牛睡着了!”

中午,一出教室,就迎上来好几个手捧着蜗牛的孩子。张x着急地喊着:“老师,我的蜗牛睡着了,一直没醒啊!”旁边的孩子也附和着:“是啊,我的也睡着了。怎么叫也不醒!”说完几双求助的眼睛望着我。我笑了:“它们喜欢睡,就让它们睡去吧!”

“不行。”他们叫起来,“他们不醒的话,头怎么伸出来呀?下午还有科学课呢!”

看着他们焦急的样子,我又笑了:“那怎么办?叫醒它们呀!”

“可是,我喊了半天,它们都不醒!”还是焦急的声音。

“那你们几个去研究一下,看看怎样可以让这些睡着的蜗牛醒过来。想不想研究啊?”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经历一次书本上没有的探究活动,所以这样引导他们。

“想!”……

下午第一课是科学课。一进实验室,立即有人报告,说他们的蜗牛已经醒了。看着那股兴奋劲儿,我也为他们高兴。

我就问:“你怎么把它们叫醒的?”

“我是用嘴巴吹的,一吹它就把头伸出来了!”张x马上汇报。

呵!真是想不到。这种方法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管是不是科学,这种创意很值得肯定。“还有吗?”我试着问。

“我有!”袁xx马上站起来,“我把蜗牛在桌上转,转了一会儿,它就把头伸出来了。”

我被这些小家伙完全折服了!一个偶然的教学契机竟然能擦出那么多的创造的火花。我不禁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三、蜗牛爬满课堂

就要研究蜗牛了。由于是第一次,所以心里没底,不知道在研究蜗牛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就这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实验室门口迎接学生。

预备铃响了,学生远远地来了。咦?今天的学生似乎与往日不同。怎么神气活现的?

走近了,我就更诧异了!有的学生把蜗牛放在纸盒里用双手捧着进来了;有的学生把蜗牛装在瓶子里进来了;有的学生用学具盒装蜗牛;还有两个学生举着手就进来了。仔细一看,哈!原来他们手臂上爬着几只蜗牛。天哪,这帮调皮的孩子!

这时,门外走来了一个小个子女孩。只见她上身后仰、头抬着,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她身后的同学都在偷偷地抿着嘴笑。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在她经过我身边的一刹那,我猛然明白了他们为什么笑。原来一只小蜗牛正爬在她的鼻子上,伸长了触角东张西望呢!她就是用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方法把蜗牛带进教室来的!

等所有同学都进教室后,眼前出现的简直是蜗牛的世界!虽然我在布置学生找蜗牛时说明只要一两只就够了,可是有的孩子还是拿了一大盒来。据说,有的孩子一下子带了48只蜗牛呢!只见实验桌上摆满了盛放蜗牛的盒子、瓶子、袋子。

我分明从那一只只盒子、瓶子、袋子里看到了孩子们对蜗牛研究的热情,看到了孩子们对科学研究的热心。孩子们在笑着,热烈地谈论着彼此的蜗牛。可爱的蜗牛就在那一张张欢快的笑容下,伸展着柔软的腰肢,用触角探寻着它们未知的远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9 18:53:48编辑过]

TOP
9#

为猜想架设阶梯

笔者最近听了一位老师的两堂相同课题的科学课《找到最快使冰融化的方法》。这是一堂典型的实验课,教学是按照“提问——猜想——验证实验——比较质疑——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的。下面是这位老师的第一堂课的片段:

师:(介绍了2004年哈尔滨冰雕节的壮观作品后)在我们这里也能露天举行冰雕展吗?

生(纷纷):不行,因为我们在温暖的南方,气温太高了,冰要融化的。

师:你还知道有哪种方法可以使冰融化吗?(这老师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都能预测出能加快冰融化的三种方法:提高温度、不冰块变小、搅拌。可是学生的预测让老师很是着急:他们老是说不到“搅拌”能加快冰的融化!无奈之下,老师只好自己提出了搅拌的办法。可是尴尬还在后面,在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做实验来验证时,没有一个小组愿意研究“搅拌”的!)

老师顿时呆在那里!课堂节奏出现了紊乱……

在准备第二次课的时候,这位老师对这个猜想的教学环节做出了以下的修改:

(让学生玩冰)

师:你能使冰融化吗?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老师给每一个小组提供一块冰块)你们可以利用桌上的器材,随你用什么方法使冰最快地融化,看哪一组的冰融化得最快?老师给你们当裁判,好不好?

师:请小助手一起发冰块(冰块有大有小)。

生:(动手实验)

师:统计出各组完成比赛的先后次序。

(学生汇报,让最快的小组汇报他们所用的方法。)

师:你们小组用了什么方法使冰融化的呢?

(其他小组补充不同的方法)

师:根据同学们玩冰的经验,你们认为要让冰融化的快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可能)

(学生纷纷说,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现象归纳后板书:温度、冰块变小、搅拌……)

一堂课就这样渐渐地进入了佳境。

我的思考:

首先,猜测是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探究自然界秘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形成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是科学活动的核心。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也把猜测列为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足见猜想的重要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一个还未知的现象或事物的成因或趋势进行大胆的猜测,只有猜测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继续探究。在上面这位老师的课堂设计中,让学生大胆预测能加快冰融化速度的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良好科学探究习惯和技能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其次,《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猜想和假设的具体内容标准:“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可见,没有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基础,思维和猜想假设也不会深入、准确。要对一个问题或现象作出合理的假设,除了积极思考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支持。所以,我们在学生作出猜想假设前,应该为学生获得有关问题的感性认识和表象提供及时的帮助。在上面的第二次课的设计中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特别设计了“让学生玩冰”的环节。虽然占用了课堂的一点时间,可是它却能使学生在操作中尝试使用各种使冰快速融化的方法,为后面的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铺平了道路。让学生玩冰,这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让他们产生深切体验,才能让他们有猜想和假设的生活基础。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课堂的片段中得到这样的认识:能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猜想和假设只能从学生的生活中来,我们必须要在课堂上还给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

 

TOP
10#

“从严赔偿”

下午是302班的科学课。今天研究的内容是“一片完整的叶”。在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放大镜,以便他们能观察得更仔细。

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突然有学生尖叫。我走过去一问,原来是一个学生(N)把观察用的放大镜摔坏了。学生N呆坐在一旁,眼里充满着恐惧!

这时,旁边有人喊道:“这下糟了,老师早就说过损坏仪器要从严赔偿的哟!”听了这话,N的眼里竟闪出了泪花。我确实这样说过,目的是以此来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以外事故的发生。其中最后一条就是“对有违反纪律又不听劝阻者,老师有权停止其实验,事后作书面检查,损坏的仪器从严赔偿。”大概学生对“从严赔偿”的印象很深,难怪,那个小男孩会那么喊。

显然,N也不是故意的。我没有立即说话,教室里也鸦雀无声,似乎都在等待着我的“裁决”!怎么办?一个难题摆在我面前。我又询问了一些事情发生时的情况,然后说:“真可惜!放大镜摔坏了!”说到这儿,我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N身上, N也屏住呼吸,神情更加紧张!我把话锋一转:“可是,这或许是一件好事情!”学生又一起把目光转向我,满是狐疑!“你们看,原来一个放大镜,现在变成两个了!多出一个了!”刚说完,就有人轻轻地笑了起来。我接着说:“不信,你们试试看!”

过了一会儿,有个调皮的孩子把镜片捡了起来,凑到树叶前试了一下:“哎!真的耶!”其他同学都笑了,那笑声是善意的。N的脸上也缓和了许多。我趁机又说:“但是,半块镜片和整块镜片的观察效果是不是一样呢?老师提议,这个问题请N同学到课后去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他合作完成。大家觉得怎么样?”聪明的孩子马上会意了,都纷纷表示赞同。我走过去,轻声地跟N说:“怎么样?有信心完成吗?”他没说话,只是咬着嘴唇用力地点了点头!“好吧,现在请没有观察完的小组继续观察,同学们还等着你们的研究结果呢!一定要注意安全哦!”于是,课堂又恢复了平静……

通过对今天事情的处理,我突然明白了,教师确实应该是课堂上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一堂课就像指挥家眼里的一首曲子一样,跌宕起伏,流畅自然。而高明的指挥家的作用就体现在能通过手中的指挥棒让曲子顺流而下,婉转自如,使听者心醉。只要教师尽心地呵护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且尽力地去做到让孩子钟情于科学探究,那么离真正的“艺术家”也就不远了。

学生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知识、对待科学技术、对待大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心的情感体验是要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来获得,并且在活动中逐步累积、提升的,这是个庞大的系统,是个长期的过程。显然,和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科学探究情感这个“西瓜”相比,一个放大镜的无意损坏只能算是一粒“芝麻”。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又岂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真心希望N同学今后仍然能对科学充满兴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9 19:01:12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