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翔老师《指向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施》讲座摘录 [复制链接]

1#

https://mp.weixin.qq.com/s/PxDZuLEHeK1W9KkKNvnxUg


教育部基础教育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科学课程教

一、指向科学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意蕴

二、当下科学课堂教学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严重不足的学生学习主题认识

独立性:学生独立突出问题的意识,参与的意识缺乏,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

自主性:学生变现出来的不是一种自觉、积极、主动和享受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并未有效激活。

创造性: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不敢发表于别人不同的见解,不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2. 不够合理的科学教学内容载体

当前的教材存在你的一些科学性、表述性、操作性等方面问题。

教师的深度解读不够,无法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

未能有效挖掘出教学内容中大量的育人资源。

未能使知识呈现出生命状态,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3. 不能满足育人需要的教学设计

没有从教学的主体“人”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设计

“培养科学素养目标”作为前提性问题重视不够

在教学设计时,无法综合考量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设计要素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使之成为相互制约和统一的整体。

教学中常见以贴标签的方式,把教学中各种理念割据式的简单相加的状态,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4. 未及精髓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

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主时间,没有足够的自主空间,没有足够的参与条件,没有足够民主宽松的活动分为就不是科学探究活动。

不是有效的目标、不是有效的问题、不是有效的思维就不是有效的探究过程。

不是科学过程、不是科学态度、不是科学的方法,不是科学的教学影响,就不是科学探究活动。

5. 经常忽略的教学互动研讨环节

与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活动性相比,很多教师忽略了“研讨”环节的作用,使得探究之后的研讨流于一种形式。

研讨阶段时间不足,研讨不充分,学生之间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思维碰撞,其结果是忽视了设计这些探究活动的原本初衷,浪费了活动的教学价值。

6. 低效无效的科学课堂教学生成

教学设计严格程序化,强调机械式地执行教案,小步子推进教学,不会给学生的生成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封闭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交互生成的条件。

教师过度追求开放性,并没有针对预设的生成作出合理的设计,导致了盲目探究和随意探究这样的一种状态,教学生成呈现的是无主题的自由发散,导致无效率的生成。

三、指向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施

(一)更新观念激活资源的育人价值

1. 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正确的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引领才能认清科学课的发展方向。

整体分析,精准制定目标是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

基于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大概念出发设定本单元教学目标及分课时目标。把握各课时目标之间的关联性、递进性和统一性,才能制定出学科育人和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2. 挖掘教学资源蕴藏的育人价值

选取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和适应性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小学科学课程活动的开展。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学校的实际状况、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缓和教材的统一性与地域差异、学生差异的矛盾。

以人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努力开发和挖掘教学资源中大量的育人资源,换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让学生习得其中蕴藏的实践智慧和体验。

(二)设计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活动

1. 开展基于学科本质的探究教学

就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中可以看出,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手段和途径,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通过探究性的课堂,做到科学知识与科学学科思想方法并重,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活的学科知识体系。

2. 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够不断激发个体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乐意进行科学探究。

充分的体验和自我感悟,个体经历实践、体验、感悟过程获得的知识才能转化素养。

采用活动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来进来学习;

通过学生的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经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来达到教学目的。

3. 重视交流与研讨促进自我反思

研讨与交流过程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师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从而形成知识的深层理解

研讨所含思辨、辩论、说理等思维过程,能够形成自我认识以及内省反思的意识。

老师们应该深入研究如何成为合格的研讨活动推动者。

4. 善于运用图示梳理让思维可视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可视化能促进知识的记忆。

让思考看得见,可以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学科内容的学习结合起来。

通过画图,教会学生一系列思考问题的正确方式厘清“思路”,梳理好杂乱无章的思绪。

反复训练使之内化为学生固定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或广度。

(三)实施提升科学素养的综合学习

1. 基于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基于问题的学习被认为是教育史上最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知识过于碎片化的问题。

对于学习来说,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系统掌握知识,获得经验生成智慧。

对学生而言,能够培养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有效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于问题的课堂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力。

2. 基于项目开展实践探索

通过真实的,有意义的,连贯的项目经验,促成学生对知识内容深入而全面的理解。

项目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融合学科知识与实践,提供完整的、连贯的学习体验。

致力于创设让学生感到安全、能够积极面对困难、不害怕尝试和犯错的真实情境。鼓励他们发挥优势、大胆表达、果敢行动、审慎决策。

巧妙地提供反馈,并运用过程性评估来改进教学。

(四)形成激发持续学习动机的机制

1. 学以致用关联生活

强调应针对实践而学,根据实践而学,为实践而学,在实践中学,基于实践而改善学。

寻找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借助应用性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增强应用科学的意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2. 正向评价增强信心

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激励学生学习激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潜能。

评价要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同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评价的激励目的。

教师应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掘每一个学生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

自我评价是自我激励的核心,让学生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弱点,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

3. 建构立体校本课程思明样式

分享 转发
TOP
2#

对照自己的课堂,有许多不足之处,慢慢修行
TOP
3#

楼主太有心了,竟然摘录了这么多!真是收获满满。
TOP
4#

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太多不足,感谢分享,收获满满
TOP
5#

感谢分享啊
TOP
6#

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TOP
7#

详尽的摘录,正好学习。
TOP
8#

讲座摘录很详细,可以通过您的摘录再学习,谢谢分享
TOP
9#

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太多不足,感谢分享,收获满满
TOP
10#
最后编辑火柴盒 最后编辑于 2022-04-22 12:52:54
TOP
11#

感触很深,教书还需立足育人。
不能满足育人需要的教学设计

没有从教学的主体“人”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设计

对“培养科学素养目标”作为前提性问题重视不够
吕坚
TOP
12#

感谢整理分享,方便了没有听到讲座的我们啊~
TOP
13#

感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值得细细品味
TOP
14#

很好的资源,感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