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在一处恐龙化石发掘点内清理现场(摄于12月22日)。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亚洲首现
此前仅在北美地区发现较多
新种类
本次发掘中,一种大型角龙头骨及颈盾化石是在北美之外地区首次发现。
在诸城龙都街道臧家庄化石发掘点,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呈“W”形状的白色化石,经赵喜进鉴定,该化石为大型角龙的颈盾,石化程度高,保存完整,且个体庞大,仅头部就有2米多,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据赵喜进介绍,角龙类恐龙属于素食类恐龙,而素食类恐龙头部以后的骨骼比较类似,因此头骨是辨别这类恐龙的主要依据。此前比较完整的大型角龙头骨化石仅在北美地区发现较多。
他介绍说,从头骨和颈盾可以明确地判断出它们是属于大型角龙的化石,但目前还不能分辨出这只恐龙到底有几个角。
有助破解恐龙灭绝之谜
诸城恐龙为恐龙时代“终结者”或较晚一批
新意义
诸城的发现有望成为破解恐龙灭绝谜团的重要参考。
据赵喜进介绍,目前科学界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主要倾向于四种假说,即,小行星撞击说、气候变化说、火山爆发说及恐龙自身疾病说。
由于诸城恐龙化石形成的时间正值恐龙走向灭绝的倒计时阶段,为重现当时生态环境提供了直接、丰富的资料。“可以初步断定,即便诸城恐龙不是恐龙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恐龙灭绝时期较晚的一批。”赵喜进说,“因此,诸城恐龙化石对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及白垩纪晚期气候、地理以及环境变迁、生物进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考价值。”
据赵喜进透露,目前他与其他专家正在就诸城恐龙化石最新一次挖掘成果及多属种恐龙化石分别撰写论文并将汇集成册,最终研究成果有望在明年底揭晓。(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