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云石小学 谢勇波
2008年12月25日下午,我们萧山领雁班的学员赶到了建德,参加杭州市小学科学研讨活动。我们听了几位年轻教师的课,收获很多。王老师上的《磁铁有磁性》,我印象比较深刻。
王老师的课从设计不错,无论是课前谈话,还是活动中的亮点设计都能非常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比如有一个环节设计是关于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制的物体中,王老师用一幅绘有花草的画作为背景,然后让学生用磁铁在后面吸引带铁的“蝴蝶”,展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这个环节既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又能加深学生对这堂课的印象。这个设计也是体现了教师的良苦用心。
此外,我也有一些想法想跟王老师探讨,下面就写一点我个人的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上课时语调与语气自然流露为好
三年级的学生应该说在小学中算中段了,用很做作的语气语调跟他们说话已经不再适合。这种语气似乎更适合在低端。另外科学课不同于很有感情意味的朗读课,科学课的表述比较直白,我想也用不着这样的语调。如果学生以后上课说话都这个调调,那就不太好了,女同学就算了,男同学也这样的话,就会失了他们的阳刚气了。君不见现在幼儿园也是鼓励男叔叔当老师了么。所以科学课上的语气还是自然流露比较好,做作了反而会出现不好的效果。幸亏后来我和一个认识王老师的同行谈起,才知道王老师平时上课不是这样上的。这次是个例。
二、揭题要早
王老师在这节课中采用的是最后再来让学生给全课取一个题目,我想这个设计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了这节课后,能够在头脑中构建这个知识点,得出磁铁有磁性的课题;二是通过学生来取题目,由学生得出今天实验后的结论。但是课堂上有这么多的因数,我听到这里我就想,这个题目不好取。果然,如果没有老师最后的点拨,学生还是不能够很快得出今天的课题,到后来还是有一点点认识上的不足。我的建议是早点出示课题,有句话说的好“出名要趁早”。就这节课来说,揭题早就以让学生在事先建立一个研究磁铁有磁性目标,就不至于学生出现误以为“铁片有磁性”的情况。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是借班上课的原因使得这个环节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学生在实验后的汇报控制
在学生用磁铁去吸引各种物体时,有一些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有所控制,不能学生举手就让他回答。平时课堂上可以,在公开课上就不太可取,时间也不太允许。教师可以用统计的形式来代替一个一个回答。萧山戴军方老师的《我们的小缆车》课上就非常好的利用了统计这个方法。还有对学生回答有错误的,你也可以用“你再想一想”等话暗示。
四、减少非关键因素的表述
在用磁铁去吸引各种硬币这一环节时,教师出示了6枚硬币,分别是新版的一元、五角、一角硬币和旧版的一元、五角、一角硬币。实验前教师通过投影讲了这6枚新版旧版硬币的不同图案,也同时说明了这是新版和旧版的硬币,实验后,教师提问:哪些硬币能被磁铁吸引?学生回答后,教师又提问:为什么旧版的五角硬币不能被吸引?我跟旁边的“草帽呀呀”说,学生会不会答因为是新的和旧的关系啊。果然就有学生回答:因为旧版的已经旧了,因为旧版的时间长了,老化了。学生的答案没有在教师的意料之中,随后又叫了几位学生答得的都不是很理想,王老师只好自己公布答案。这里学生就被非关键因素所影响,以为旧的东西就不会被吸引,而不去注意新版和旧版的材质不同了。
五、“铁片有磁性”的对策
在第一个实验活动“用磁铁去吸引各种物体”后,教师提问,为什么用铁做的物体被吸引了,铜片和铝片没有被吸引?有学生答道:因为铁片有磁性,铜片和铝片没有磁性。王老师没有马上评价,又叫了一个学生回答,这个学生也回答了铁片和铜片的磁性,这时是学生出现概念错误了。我感觉这个情况出现以后教师有点乱了。我认为当第一个学生出现铁片有磁性的时候,教师可以拿两片铁片,让这个学生用两个铁片互相接触,感觉是否有磁性。这样学生肯定就会明白,铁片是没有磁性的,而是磁铁有磁性。
六、磁铁隔着物体吸引铁制品的实验改进
在磁铁隔着物体吸引铁制品的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材料中都是比较薄的物体,大概有好几样。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引铁制品。教师接着有做了补充说明,磁铁不能隔着任何东西吸引铁制品,只是一些物体。我认为既然教师最后还要补充说明是隔着一些物体,那么材料中就应该准备一件磁铁隔着它不能吸引铁制品的材料。这样既让学生更加直观得看到现象,也可以节约一定的时间,因为这时候时间已经很紧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王老师有一定的帮助,写得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6 19:50:5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