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上科学教学反思汇集 [复制链接]

1#

四上科学教学反思汇集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的教学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一些烧杯、沙子、盐、面粉……等,弄我不亦乐呼!最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优秀,特别是四班的孩子,发现的现象很广,思维非常活跃,应该说已经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但是有两点值得我再深入推敲:其一是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的解释是否包涵了水变白色了,学生的理解是应该像盐一样,溶解在水中,跟原来的水一样的清澈,如果出现了变颜色的现象就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是没有溶解。这一个概念的教学,我在课堂中没有明确指出,仅仅是学生的观察得到的。我没有教学这一概念是有原因,是想让学生在学习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中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后与盐在水中的溶解来加深理解溶解的真正含义。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理解溶解的概念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通过第二课学习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状况之后,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溶解的概念。

其二是本课的最后阶段的过滤,这一个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喜欢的。学生像一个个小科学家一样很认真地操作过滤的实验,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教学这个过程时,有关过滤的注意要点是教师直接告知学生的。我认为这样是可行的,因为实验的操作规范是需要教师的直接指示。只不过是这里的时间有些紧张,特别是学生在过滤面粉的时候,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过滤出来,并且面粉留在滤纸上的白色粉末不太看的清楚,不像沙子一样,只要有一点点痕迹就能清楚地留在滤纸上。让学生辨别起来比较方便,不易产生错误的判断。所以如何改进面粉过滤后留下了痕迹,并且过滤的速度加快,值得我们再次深思。曾在一本书上的科学案例中看到过这样的改进装置,就是过滤面粉的时候在最上层先用一层纱布先粗粗过滤,然后再用滤纸进行二次过滤。没有亲自实践过,上课之前没有太多时间找纱布,所以,就耽误了上课时采用最好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给课堂的实验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2#

 

《液体在水中的溶解》课后反思


在教学这节课中有两处是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


其一是教师充分准备材料让学生在课堂操作中提高效率,提高实验效果。充分准备材料要从前一晚的备课开始,类似于像这样的课,老师的课前先自己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把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些现象能在自己做实验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所以,我在备课时在家里先拿出胶水与水的混合看会不会溶解,通过实验发现胶水是能溶解,但是胶水是白色,水也是白色,效果不明显,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可能会提出看不见胶水了,也有一些组的学生可能会说胶水孩子水底,因为根据孩子平时的经验胶水在水底会产生黏黏的感觉,不排除个别学生会用手指到水底试试,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同的现象,对于解决本课的重点概念带来了影响,而且还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我决定想办法把胶水变成有颜色或者把水变成有颜色的试试实验效果怎么样。于是先操作把水变成有颜色的,想在水里加一点红墨水,但是红墨水家里没有,又想办法加了葡萄酒,试了试效果,不明显,胶水还是根本看不到。当实验到这里我联想到上一节课学习的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必须要物质或液体是不同颜色在水中溶解情况,才能清楚地看出溶解的过程。所以我想办法让胶水变成有颜色的。怎办呢?正在这时,我想到了洗发液,书上不是正好说胶水或洗发液吗?所以找到家里的洗发液,正巧我家的洗发液是海飞丝,有一点点淡蓝色,这时好像找到了新大陆,赶紧用洗发液来做实验,我一次次的试做实验。最后终于达到了我满意的效果,学生肯定能清楚地看出实验的现象,并且操作会很方便。之后我又试了试醋、酒精和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当我成功做好实验,在心中有十足的把握走向课堂时,才收工睡觉。果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操作实验的效率很高,效果也很明显,这时我对自己的付出感到有一些欣慰。

其二是学生的仔细观察溶解的实验。学生特别是在操作洗发液溶解在水中的情况时观察得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把每一个过程都观察得很到位,就因为他们的到位,仔细,似乎都忘记了从整体,从整个实验的过程来观察实验。学生做完实验后对溶解的描述也很到位,把每一个细小的细节都描述出来了。这一点我觉得学生的这种观察的态度是非常好的。要的就是这样的严谨和仔细观察,学生才能在后面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态度,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TOP
3#

 

《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原本可以让学生能有一个思维的提升,特别是学生发言高锰酸钾是如何在水中溶解的(高锰酸钾是紫色的,能很清晰地看到它的溶解过程)。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完全能在观察实验中体现出来。通过教学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学生也非常清楚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是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用肉眼已经看不见高锰酸钾,这就说明高锰酸钾在水中是溶解了,学生能说出这一现象,说明学生对溶解的概念已经掌握。但是要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如何来表达溶解这一个概念,学生还不是很清晰,学生用语言组织来表述溶解的概念还很欠缺。在这节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说得出溶解的特点,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课堂上不能听老师讲课,没有把自己的思维集中到老师的问题和同学的发言,包括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自己顾自己的现象,所以,同学的讨论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效果。结果就出现了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溶解,总体看来这节的目标只能说基本完成。


同时这节课也带给我三个思考:


思考一:课前老师非常充分的准备还欠缺一点,体现在老师自己先做实验,把可能会出现的现象能够心中有数,不会在课堂上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当然在这节课中没有出现五花八门,只是在效率上有点低。


思考二:学生的书写表达科学思维的过程要在课堂上加强训练,要跟语文一样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书写一些科学的现象。把自己的科学思维过程能很好地在纸上体现出来。

思考三: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用科学的紧密的逻辑思维表达现象。另外,科学用语在课堂上的出现,教师要及时纠正。逐步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TOP
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这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是新鲜的,又是感兴趣的问题。当教师把食盐和小苏打呈现在孩子跟前,他们马上引发了大胆猜想,于是就引入了用实验验证的阶段。


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次对比实验,对孩子进行详细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对比实验需要公平,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我让孩子们认真研读教材的提示,明白两杯水要一样多,大家确定为20毫升;每次分别加入两个水杯的食盐和小苏打要一样多;都要充分搅拌;必须等前面加入的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后面一份;如果不能在溶解了,就不要再加进去。这些讨论是必要的。我看了一些同仁的课后反思,发现学生分食盐和小苏打用了好多时间,造成教学时间不够用,因此我采纳了一些老师事先分好食盐和小苏打的方法。我觉得把节省的这些时间用到讨论上,更有助于孩子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孩子们按照要求在认真的操作实验,当他们在20毫升的水里加入第三份食盐后(每份3克),尽管不断地搅拌,发现食盐已经不能溶解了。可是在溶解小苏打的过程中,一些小组还不能辨别小苏打是否已经溶解,尽管溶液已经变成白色浑浊了,但有的还在加入小苏打,这跟教师提供的材料有关系,这些小苏打是新买的,可是里面好像混了些什么,放进第一份(3克),就呈白色,溶解现象不很明显,这给孩子的研究带来一些困难。当然,有的小组非常认真,一面搅拌,一面把杯子举起看还有没有颗粒。


在讨论的基础上,孩子们都明白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于是我要求孩子们在课题后面加上一个词语,马上有孩子说“是不同的”。这是孩子自己探究学习得出的结论,显然比教师纯粹讲要有用的多。

在作业时,作业题要求填写20毫升水分别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我觉得这与刚才的实验不太相符,因为刚才是3克3克加的,食盐到第三份不能溶解了,同样,小苏打到第二分不能溶解了,那么怎么确定溶解了多少呢,如果要孩子知道具体溶解了多少,我想必须是1克1克加,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数据。
TOP
5#

 

溶解的快与慢


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让学生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是本堂课的重点。因为是模仿着进行实验的设计和研究,所以第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显得十分重要。教材用了具体的文字,介绍了怎样加快食盐溶解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让孩子们在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掌握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要领,我让孩子们分别找出两个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通过讨论,孩子们还发现,教科书上说“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分别放入两个杯中”不严密,应该是“同时放入”,有的孩子还说,在做搅拌这一对比实验时,水温要相同,我表扬了孩子的认真学习科学的态度。


有了前面的充分讨论,在设计研究“加快方糖溶解”时,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3个小组选择了搅拌,3个小组选择了热水,2个小组选择了切碎,2个小组选择了多加水。他们根据选择的方法选择了教师预先准备的实验材料,并且把实验的过程考虑的十分周到,实验也非常成功。但时间还是显得不够,因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讨论不够深入,作业也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糖块在嘴里溶解实验只能在课外有学生自主完成。

TOP
6#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其实他们在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问题时,已经有所感悟,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非单纯让学生在理论上知道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重点应放在如何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如何能比较严格的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实验操作,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上。


首先是让学生能大胆的猜想,在猜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思维的碰撞。比如,有的孩子提出,100毫升的水能溶解100克的食盐,就用孩子提出那是不可能的,只有100毫升水,把100克食盐放进去,都填满了,怎么能溶解呢,显然这是从直观的角度在分析问题,但学生思维火花已经点燃,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一杯水的量是多少,有的同学说可以用100毫升的水;有的同学说为了节约食盐、节约时间,可改为用50毫升的水来进行实验。最后教师尊重大多数孩子的意见确定为50毫升。


怎样知道50毫升水溶解了多少食盐, 孩子们的思维可活跃啦,有的说可以用小勺计量,再称一下每小勺的重量,乘一下就知道溶解了多少克;有的说可以先称一下食盐,等用好了,再称一下剩下的盐,就知道用去多少;有的说可以先称一下水的重量,再称一下食盐溶液,就可以知道溶解了多少食盐;有的说可以先称几包食盐,每包重量相等,然后看溶解了几包,就可以知道溶解的量。


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基础,孩子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大家的互相补充下,实验的操作过程考虑的更加完整和具体,如怎样加入食盐、怎样搅拌、怎样计量、怎样可以看作是不溶解了、溶解了多少以哪一次为界限等。他们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获取最佳方案。


方案的设计是到位的,因此,实验的操作也水到渠成,实验的结果也非常接近,从实验的现象中,孩子们直观的感知到,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科学实验课的步骤不外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但是如何将这些环节演绎得更自然,让教学更有实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永远研究的课题。我们要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以达到有效探究之目的。

TOP
7#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今天上午第三节是科学课,可是著名动物作家沈石溪来校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出售他的一些作品,进行签名,学校规定每班参加10名同学。说到底,科学是副科呀,走了10个孩子去接受文学的熏陶,毕竟比学科学来的重要。


这倒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进行一次小班化教学的尝试。吃过中饭,11点40分,我来到教室,通知上午没有上到科学课的学生去实验室上课,没想到这些孩子高兴的喊了起来,痛快的排队来到实验室。


小班化教学感觉就是不一样,我把他们分成3组,就站在他们的身边给他们讲课,零距离的接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亲密了。孩子们发言的机会多啦,10位孩子9位发言,发言最多的达到5次;讨论更深入啦,教师可以清楚的听到孩子们的想法,更快的获取信息,并及时参与孩子们的讨论,解决一些生成的问题;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人人都有啦,点酒精灯的,给食盐溶液加热的,熄灭酒精灯的,不会出现6人小组中有人在旁边看热闹。


同样的内容,给60人上课用了40分钟还来不及,这一次用了25分钟就足够了,小班化上课真过瘾。


 


这一单元的课结束了,但心中还是有许多疑惑还有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究解决:


1、4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科学探究的历程有时是难以用时间来控制的,怎么办?


2、材料是孩子们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但材料的准备是麻烦的,甚至有的是无法解决的,怎么办?


3、孩子们对科学课尤其是实验课是感兴趣的,但孩子们的兴奋点经常会落在好玩上,往往热闹的动手操作以后,好多孩子的脑海里仍是一片空白,怎么办?


4、公开课上能看到书面作业的极少极少,平时上课怎么办?


5、一节节的课上过以后,再也没有其他时间插进去给孩子们巩固巩固,根据“遗忘规律”得及时巩固呀,可是时间在哪里,期末考试怎么办?


6、修订的教材增加了许多纪录表,减轻了教师准备纪录表的麻烦,放手让孩子们记,答案也许是多元的,不准确也难免的,家长一检查会怎么想,如果把答案统一起来,有时也显得不现实,怎么办?……

TOP
8#

 

《我们关心天气》课后反思


首先这一课的开头我是从网上搜索了气象局的一张实时全国的城市天气预报图,点击进入方可查看某个城市当日的天气情况。这个开头给学生的印象很深,同时学生对天气预报的符号也就是云量符号表示比较清楚,很快就能得出天气预报的信息中有这个云量表示的图标,对气温也是表示天气预报里的一个信息也比较清楚,说到云量的图标表示,学生对晴、多云、阴天、雨、雪等常见的图标比较熟悉,在这个基础上,我利用课件演示补充了雾、冰雹、雷阵雨、雨夹雪等不太常见的天气符号。让学生画在书本上,以便增加印象。另外在这基础上我还略补充湿度、气压、风、降雨等也是天气预报的其中内容,让学生明白天气预报包括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


在这节课里我的时间安排有些欠缺,我大部分时间安排是在知道的天气现象,导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的描述这一节的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未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认识当天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对当天天气描述,在书本上已经有一个范例,让我们参照范例来写当天天气的情况与我们的生活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最后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用网状图表示。这一内容更是没有时间进行讲解(其中一个班未讲到)导致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对这一内容无法完成,当时在课堂上我的想法是,这一内容学生应该很快就完成,对雨天给生活带来的困难应该在低年级就很清楚,没想到学生对雨天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没有写完整。这时从作业的情况看来分析是这样的。


之后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并非是对这一内容不会写,而是学生的态度问题,学生对科学作业的这种态度不认真,在我的教育下,学生的态度略微有些好转。

TOP
9#

 

《天气日历》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我是围绕认识一些天气符号:如板书中的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来进行一一教学,让学生再次认识一些云量表示的符号。并讲了气温的记录,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没有重点讲,只是提到,在后面的学习中会重点讲解。这节课重点是对学生设计每天要记录的天气现象的内容进行指导。每天要如何记录天气情况,这一个概念学生是初次接触,我总是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以为学生一看就会懂,结果让学生先自己设计这样的天气日历,学生都不会设计,之后我放了几张高年级曾经设计的日历的图片,学生才知道怎么设计,并设计哪些内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内容疏忽了没有讲,就是气温,也就是温度的符号摄氏度,它的写法和读法,我以为学生会写,但是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对写法并不熟悉,有很多学生写成了一个圈,最后的一个C也落写,所以还是要对温度的写法和读法再强调。另外从作业情况看学生对风速的数字代替总是忘记写,只是画一个风速的旗帜图标。


最后布置一个制作天气日历的作业,学生当时对制作天气日历表示有很高的热情,但现在不知学生对制作天气日历是否还是坚持进行。


TOP
10#

 

《温度与气温》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有一点是有疑虑的,就是第二步骤气温的测量,在书本50页有一张气温表是要统计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趋势,我之前没有布置学生去测量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所以是我自己测量了一天中的气温变化,然后让学生去分析。这样的教学有一点是有好处的。至少学生有统计图分析,不然学生连温度的数据也没有,让学生怎么去分析一天的变化呢。从学生分析这张统计图来看,我班学生的思维似乎并非很理想,还是学生对统计图的分析不是很熟悉的原因,我试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是不是要多让学生分析这样的统计图,开阔学生的思维。


不足之处:最后的统计图分析,教师的引导语还欠缺,根据统计图来分析选择什么地点测量气温,每天测量的时间的分析还不够到位。

TOP
11#

 

《风向和风速》课后反思


一品轩(我的网名)


四上第一单元《风向和风速》一课有风向标的认识和制作。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旗帜可以作为风向认识的标志物,旗帜飘去方向的反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也叫做风向。


 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这一点学生有些迷惑不解。各位同仁能帮助解释吗?


黄金牛007:


这个问题和风向标的形状结构有关系的,因为风向标的迎风部分是受风力面积最小的,尾部是受力面积最大的.当风吹过来以后,受到风力的作用以后,风力就会把最阻碍其运动的风向标尾部,吹到后面,也就是说尾部比前部受到风更大的力,那么风向标就会自动调整到以受风力最小的头部指向风向,尾部指向风去的方向.更加具体和详细的解释就可能要蚕开航空力学或者空气动力学了.


二剪梅:


的确有很多学生会混淆,原因是学生对用旗帜观察风向有生活经验,知道风吹来的方向与旗帜的飘向是相反的。而他们对风向标不熟悉,就会用同样的方法来看待风向标上的箭头,错把箭头当成旗面,以为风向就是与箭头的方向相反的。


解决方法:学生学具袋里有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前,教师可以出示测风向的小旗,说明风向标就是在旗帜的旗面(风向标尾部)安装了一个箭头,是在直接告诉我们风吹来的方向。


小小鱼(33041985) 20:06:48
看其它实物都是相反的,风相标则是箭头所指示的方向


品轩-浙江(195411625) 20:08:47
关键是学生对风向标的理解,如果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风向标,并指导学生实地去使用,学生会更明白,只是课堂时间有些紧张,没法指导学生实地去演示方向标。

小小鱼(33041985) 20:09:29
只要学生能够理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而不是吹去了方向,就一切问题OK啦!
TOP
12#

 

《降水量的测量》课后反思


根据对单元之间的调整,我把天气单元摆在第二单元来学习,当学到这一课的时候,正好是连续的雨天,这一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当我教学完这一课后,请学生自己制作雨量器,并用自制的雨量器来进行测量当天的雨量。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根据我对天气预报的了解,知道未来的一个星期会陆续降雨,而且雨量还会比较大,学生一直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测量降水量。效果非常好。


一品轩(我):当教学完《降水量的测量》一课时,有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始终不能理解。就是用底面积不同的透明直筒器皿同时去测量同一地点的降水量,学生的理解是这两个器皿量的降水量是不一样的,而我在课堂上当场演示给学生看,结果是一样的,的确也应该是一样的。但学生对这一个现象始终不能明白,也解释不清楚为什么。


羽化中的娥:数学中的知识,盛水的直筒器皿是圆柱,降水的多少是指圆柱的容积,降水量指的是直筒圆柱的高,圆柱的容积=底面积×高,底面积大,获取水的容积也大,底面积扩大几倍,获取水的容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于是直筒圆柱的高不变,也就是降水量不变。


丫儿:我们当时是让学生理解的,可能语言上的解释并不一定能懂。我们先做了一个模拟实验,用洒水壶模拟下雨,雨水均匀地落在两个底面积不同的透明直筒器皿里,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然后量出两只器皿中的水量,发现是一样的,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有些学生就说出一个器皿的口小,雨水落进的量就小了,而另一个大器皿落进的就多了。至于原因是不太好用语言来解释的,有时用点动画的课件比较能说明问题。就把刚才做的实验用课件再演示一遍,大的容器落进的水量多,但是它的容器大,所以雨量就是这些。再看小的容器,它的口小,落进的雨量少,由于容器小,雨量就是这些,因此两只大小不一样的器皿,同时测量同一地点的降雨量多少是一样的。


秋池:是学生受到前概念的干扰而把两个概念混淆了。一个是量的概念,通常学生的理解是“多少”,一个是“降水量”的概念,这个概念指的不是“降水的多少”,而是指降水的“深浅”。前者以升、毫升等来表示,后者以“毫米”来表示。底面积大小不同的容器接降水,虽然时间相同地点相同,但结果肯定是底面积大的容器中的水更“多”些,这就是学生的理解,并且这个理解有合理性。

因此,不妨试试先把这两个概念弄清楚后,再讨论降水量是不是一样“深浅”,或许有帮助。
TOP
13#

 

《云的观测》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没能直接带孩子去观测云,而且在给云分类的时候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特点说说各种云的特点。没有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操作,没有实物,没有直观的图片,所以学生学习这几个云的特点的时候就有种死记硬背的感觉。所以,我在教这一课的时候略显得有点死气沉沉。没有很强烈的感觉。
TOP
14#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这一课教学是这个单元的内容的总结,所以,要对学生在这一个月里对天气的观察记录要做一个整体的分析,哪怕是一个星期也好,还是十几天也好,总之,要对一个时间段的天气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并且是从气温、降雨量、云量和风向风速上做分析。在此提出气温和降雨量要做重点分析,因为只有气温和降雨量才能做成一张张的柱形图。在做分析中首先要把自己记录的数据转化为柱形图,然后看柱形图来分析一时间段的天气变化情况。恰巧我记录的是11月1日至11月12日的数据,在这一个阶段无论气温也好,降雨量也好,变化都比较明显,非常有分析的价值。学生通过分析我做的柱形图,能分析出一些关于天气的特征。我提出几个问题值得借鉴:我问题1:“你们发现这是什么季节吗?”问题2:“如果我继续做记录,记录一个月、二个月的天气变化,你能判断这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吗?”学生很肯定地说能。“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然明白。我认为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促使学生会思考为什么不做一个月的气温变化,然后再来分析呢。或许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力,使得学生能有一定的激情去继续做气温和降水量的测量。然后与大家一齐分享学生的成果。供大家一起来分析,把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分析中能够解决。
TOP
15#

 

《听听声音》课后反思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给我的感想只想说:学生的听音乐高低,辨别音高和音低的能力还很欠缺,如果有一定的基础(班上有一个孩子是钢琴7级)的孩子学习这一课就非常有趣了。可惜的是没有几个孩子辨别音高和音低的能力是强的。所以原本准备的听水杯声、听不同大小的夹子声、听不同大小的铁钉声、听葫芦丝乐器声、听木琴声都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TOP
16#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后反思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的原因,但是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理解振动会产生声音。我在教学完这一课后,是很勉强地让学生知道振动会产生声音,而学生对于敲击会使物体振动,并产生声音。学生是很难理解。分析自己在教学中让学生不能完全明白振动会产生声音的原因是我没有充分利用反证法来证明振动产生声音的原因。自己对于教材的这一个认识还不够,所以在课堂中也没有让学生来证明,只是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无意之间有了一个手握正在振动的音叉而使得声音停止的一个发现,学生也正好利用这一个发现证实了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消失。


思考一:学生在这一节课里的活动有多少,(由于材料有限,没有让每组学生都有实验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思考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思考二: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TOP
17#

 

《声音的变化》课后反思


这节课有趣的一件事是:在课前带学生去观察钢琴的内部构造,当时我的预想是家里有钢琴的学生肯定知道,低音敲击的弦是粗的,高音敲击的弦是细的。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一个孩子是知道这一个特点。当我带领孩子观察完钢琴的内部构造的时候,再来学习这一课,学生的感悟有些深刻,也明白了为什么产生不同的音高,再加上我在教学时是让学生用手势来做振动的幅度,振动的快慢,并让学生猜测老师做的手势是代表声音的高还是低,强还是弱,这样的巩固能让学生对于声音强弱的产生、声音高低的产生有些理解。


但是有一点学生理解还是有困难,就是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什么有关。个人认为在这一课里同时学习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学生难以接受,最好是能分开教学,最后让学生合起来巩固,这样的话不至于弄混淆。

TOP
18#

 

《声音是怎么样传播的》课后反思


“声波”这个概念是无形的,没有一定的可见实物,没有一定的形象物质,所以让学生理解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学生很难理解,很难懂,更不要说是探索了。我认为这一节课的教学应该移到六年级来学习,如果说探索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或者形象的物象来理解是可以接受,然而声波这种无形的概念学生怎么能理解呢?我在教学这一课中四(5)班的学生很难听懂声波能传播声音,在后面的实验做土电话中能理解一点声波能在棉线里传播,声音能在桌面传播,声音能在墙等物质传播。


整体对于这节课的感觉是不好。思考一:教师在备课中没有充分备好课,这些语言该怎么组织没有想好。思考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

TOP
19#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后反思


其中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原本是很枯燥和乏味,而且让学生记住这些功能实属不易,我采用网络同事的一个小童话来教学非常有趣,学生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很快就明白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之后做的一个鼓膜的模拟振动也非常有趣,让学生乐在其中,非常有趣的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结束了这节课。我想给学生留下的应该是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TOP
20#

谢谢,其实这个学期我也是上三、四年级的科学,因为来论坛比较晚,又加上比较懒,只写了四年级的部分师生互动与反思,这下能够看到您的相关帖子,让我有了很好的参照标志,希望能多和您交流。

让一切归于平淡
TOP
21#

非常高兴能与贝贝交流关于科学的相关信息。

TOP
22#

很好的反思,很有思想的一品轩老师,辛苦了。
TOP
23#

很不错啊!邵老师不简单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24#

邵老师积累了很多东西啊哈哈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5#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08-12-28 20:54:00的发言:
邵老师积累了很多东西啊哈哈

草帽积累的也不少啊!共同学习了。

TOP
26#

下个学期一起开个专贴,写三下的教学反思,做个比较吧哈哈!


有比较,大家可以更好的互补,也许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7#

正有这个打算,大家一齐努力。
TOP
28#

大家都这么认真啊,真是望尘莫及!学习学习~~~
师傅,能不能跳着前进?。。。。 欢迎光临童话世界http://susandew.bokee.com
TOP
29#

这一单元的课结束了,但心中还是有许多疑惑还有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究解决:


1、4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科学探究的历程有时是难以用时间来控制的,怎么办?


2、材料是孩子们开展探究活动的基础,但材料的准备是麻烦的,甚至有的是无法解决的,怎么办?


3、孩子们对科学课尤其是实验课是感兴趣的,但孩子们的兴奋点经常会落在好玩上,往往热闹的动手操作以后,好多孩子的脑海里仍是一片空白,怎么办?


4、公开课上能看到书面作业的极少极少,平时上课怎么办?


5、一节节的课上过以后,再也没有其他时间插进去给孩子们巩固巩固,根据“遗忘规律”得及时巩固呀,可是时间在哪里,期末考试怎么办?


6、修订的教材增加了许多纪录表,减轻了教师准备纪录表的麻烦,放手让孩子们记,答案也许是多元的,不准确也难免的,家长一检查会怎么想,如果把答案统一起来,有时也显得不现实,怎么办?……


 


 


    是的啊,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了,但也是常态课中非常让人头疼的一些问题,怎么解决?各尽其能的背后还有许多无奈,时间不够是最突出的问题。其实我觉得现在教材的切入口已经非常小了,中小学衔接活动时中学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们一节课的内容我们要上一个月,可是时间还是不够,没时间做作业、没时间做课后检测、没时间交流长期实验的成果……


 


    一品轩老师的反思很实在,应当细细品味,今天只读了一部分,回头再交流。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30#

以下是引用一品轩在2008-12-31 14:40:00的发言:
正有这个打算,大家一齐努力。

算我一个

让一切归于平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