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下午,三年级举行了家长开放课活动,我被领导安排上两个班,两节课。连续两节《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器材的整理,实验室的布置,工作量相当大。早晨和中午,我花费了一个半小时才把教师的器材整理好,还不算前期的准备。第一个班上下来,孩子们很配合,实验操作、实验次序都可以,甚至可以作为公开课来上,自我感觉也不差。结束后,我用了5分钟就把学生使用的东西整理好,(因为桌上没有残留什么液体,混合实验我也是叫三个小组用混合的三种方式来演示)就等着第2个班级来上课。
第2个班级,是我作为副班主任的班,刚刚组建的班级,班内男生偏多,课堂听课习惯不好的孩子比较多。由于孩子们平时来实验室上课的机会比较少,刚刚一进来,就变得找不到位置了。(实验室48个位置,我们班级是36名学生),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就叫到,随便找个位置就坐下了。孩子们并没有安静下来,还在为座位的事情弄不清楚。在找位置的过程中,两杯油和水被打翻,害得我马上找抹布查,真佩服这群小东西,到安静下来就花了5分钟。课堂开始后,用感官来比较液体过程中,马上出现问题了。孩子们把滴管吸了油滴,滴在了报纸上,这是第一个预想不到(至少没有那么快)。那就看看滴在报纸上有什么现象吧,反正接下去也是做得。顺便讲讲滴管使用的要求。(不能将滴管倒置过来,液体容易可能腐蚀滴管尾部橡皮套),并且在投影下演示了滴管滴液滴时位置要靠近一点。这样可以使液滴的形状更加明显。可是,后面做得时候,孩子们还是高高举起滴管(学生材料袋内的塑料滴管)。瞬间许多孩子的报纸和腊光纸上全部都是油和水,而不是前面上的那样是干干净净、清清楚楚的几滴液滴。有些孩子还在那边大呼小叫,什么东西打翻了,油倒出来了,用水冲洗滴管的现象(油粘在手上了冲洗不掉)。
孩子们如此混乱的场面,让我真正见识了他们的厉害之处,况且来了那么多家长听课,他们竟然想这样来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也许这就是他们最本质的一面吧,想起以前家长开放课,学生都会端端正正,试图告诉家长我在学校如何认真听讲,但今日却完全暴露本性(也许是第一节语文课神经绷得太紧,科学课终于可以放松一下,清清嗓子了。)看来,完全按教案设计来上,肯定是不可能了。那怎么办?整个实验室乱的有点像锅粥(至少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实验时间到了,我拍手停止,还有一些小组执迷不悟,仍旧刻苦钻研着。我拿出两个小组的两张使用过的报纸做比较。一张几滴液滴很明显,很干净,一张全部湿透,液体混合在一起看不清楚形状。告诉他们怎样做实验才是正确的。
叫了两位学生上来画液体的侧面图,学生画了个正面图(学生说: 像荷包蛋一样)。其他学生也支支吾吾,幸亏还有学生知道用扁平和鼓鼓的来形容液滴的形状,将就着把这个部分说完。此时,早有孩子将两种液体混杂在一起,发现油浮在水面上了。我顺势抛出这个问题,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油会怎么样?这下子班级炸开锅了。有说浮的,因为有些已经看见浮在水面上了。有说沉的,这个时候没有看见油浮在水面上。矛盾出现了,我的机会也就来了。怎么来研究?该如何混合?学生的思维也马上重新跟着我走,将油倒在水里,将水倒在油里,两者一起倒在一个新的杯子里。我还补充道,可以用搅拌棒来搅拌一下,看看最后结果是什么。当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油全部都浮在水面上了。
对于原因的分析,倒也不难,比较过前面材料在水中的沉和浮,学生能够理解油比水轻,所以能浮起来。并且有部分学生还发现了油和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是前面班级学生没有说到的,既然脱离了教案,也没有时间规定,我就不管了。那就在深入一点,把白醋和水混合在一起,咱们也看看有什么现象。学生们通过眼睛观察,发现并没能看出明显的区别,那用什么方法,可能区别出来呢?学生说到闻闻看,有醋的味道的。
这群小家伙,可以说也是一帮一乱取胜的高手,虽然没有按照课堂上按部就班的来,但是一个个“意外”,让他们发现了不少油的特征,比如弄在手上的油 粘性很足,用水洗不掉,需要洗洁精。滴在地上的油很滑等等。
细细想来,除了8班的规矩差点,其实,课堂上出现一点不合规矩、出现一点意外情况有何不可呢?孩子毕竟还是孩子,目前来说,能保留这种学习兴趣也许比练习惯更为重要。只是,一趟原本35分钟的课,我花费了45分钟,这在平时又怎么可能?在平时出现这么多意外,作为教师我会像今天一样来处理吗?我会很亲近的来帮助他们吗?我觉得,现在我还没有那种耐心,看着自己准备的材料在这样被糟蹋?我静不下来。这也许是我的错误,为什么要如此看重孩子实验时的“胡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真的学不到什么吗?而在我看来,他们的胡闹牺牲多数孩子学习的机会,至少对于多数学生是不公平的。
我苦恼中,8个班的学生,水平层次不均匀,习惯层次不齐,家庭教育背景差异太大,让我甚至有点讨厌现在的处境,讨厌现在的这份工作,也许是身体感冒扰乱了我的心情。
也许在我们的课堂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你做何感想?又是如何去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8 20:51:5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