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如此随意的科普展 [复制链接]

1#

[讨论]如此随意的科普展

如此随意的科普展 你怎么看?


周日下午,我特意去萧山江寺公园博物馆观看“首届活体昆虫暨生物博览科普展”,结果却使我大失所望。


这次科普展宣传可谓做得很大,宣传单发到萧山的每一所小学,看:“首届大型活体昆虫”,规模一定较大;“观赏昆虫大战”,“萧山首次展出”,够诱人吧;并且专门把时间、地址,怎样乘公交车都写得具体细致;加上价格优惠,凭学生券15元,可免费带一个未成年人参观(原价20元),还给我们教师发了贵宾专用入场券。忙于培训的我偶尔在学校里搞到贵宾券和学生券,心中大喜,早早准备相机规划好好欣赏,以求大大收获。


现场共两个展厅。第一个展厅见到的是大型蝶类标本约100余只。第二展厅却是一些鸟类及贝类标本,与心中的大规模实在相差十万八千里!活体昆虫呢?只见几个玻璃展台中有几条蜈蚣,几只蜥蜴,蝎子不动分不清是标本还是活体,蜘蛛半死不活。这些是昆虫吗?蝎子、蜈蚣、蜘蛛倒与昆虫同门,是昆虫的近亲,而蜥蜴却属于高等的爬行动物,分类上相差几万里。其实只要仔细看看入场券,就可找出其中的“奥秘”,现在把展览名破译出来:“首届活体昆虫暨生物博览科普展”,展出包括活体、昆虫、生物三部分,看券中的图片就有蝎子、蜈蚣和蜘蛛,这些指“活体”,文字介绍为巨型蜈蚣、大型蜥蜴、非洲雨林蝎、食鸟蜘蛛;昆虫就是第一展厅的100余只大型蝴蝶标本,现在说明:“大型”不是指规模大,是指蝶的一类-大型蝴蝶,是你自己想错了;第二展厅的鸟和贝类标本就是“生物博览”,够丰富了吧,既有低等动物代表,又有高等动物代表。再解释昆虫大战、蝴蝶放飞等字样,看我们的宣传图片吧,里面可介绍的详细吧。商家的玄机,中国深奥的文字游戏,你能细细解读吗?


最让人气愤的倒不是这个。失望归失望,总得认真欣赏一下,学习学习吧!细看这些大型蝴蝶标本,却发现了更大的随意之处:很多标签却与实物不符合!凤蝶写成了眼蝶,蛱蝶写成了凤蝶,甚至把魔目夜蛾写成菜粉蝶;蓝凤蝶有真假两类,可惜真的那只却肚子发霉;同一种蝴蝶出现两个不同名称:二尾凤蝶和大四尾蛱蝶……真是错误百出,光怪陆离。来参观的人倒不少,很多是家长陪小孩参观欣赏的,看!小孩可认真了,问这问那,家长又不懂,看标签吧!这是碧凤蝶,还有介绍,赶快拍下来,并记下名称,得写日记的!我只有在旁边解释:“这里很多标签贴错了,这不是碧凤蝶,这是某种蛱蝶,凤蝶大多有尾突,碧凤蝶四翅底色为黑色,后翅有红色的花纹,长长的尾突,翅正面有碧绿闪光的鳞片,所以取名碧凤蝶。”但学生、家长们对我的话半信半疑,我便建议他们去上网搜索,这倒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实证意识。科普展中不见负责人,收钱的两位小姐是本地博物馆中的,还有两位商贩,负责出售蝴蝶标本及蝶型的玩具,标本小的25元,大的35元,纪念品吧,很多小孩总是要向家长们争取一个几个。出售的标本倒是没标错种名,问他们,推说不知道办展的负责人在哪。看来这些蝶类都是从蝴蝶饲养场出来的,可能就是专门经营出售蝶类标本及工艺品的企业,哪是什么科普部门?其它各目的昆虫一只不见。


这让我想到现在流行的各类虚假广告,电视广播每天炫耀,某某药能治百病,买五送二;某某仪器神奇功能,矮个子某愁,肥胖者的好朋友……如此这般的伪科学,倒真有人会相信,上当受骗。商家的良心呢?唯利是图。电视广播媒体的责任呢?只顾自己赚钱。医药工商所等主管部门呢?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虽然抓了一些,但更多的依然再现。现在又拿起科学的幌子来经商,我们广大老百姓们,一定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不轻易相信,要讲究实际的证据,孩子们更应该具有科学的实证精神。想那我们萧山老一辈的昆虫专家爱好者,蝴蝶飞老师在萧山的大多学校举办过科普展,带着各种昆虫标本,精彩的介绍,耐心的指导,却不向孩子们收取一毛钱。傅季民老师年逾古稀,还在家乡大桥小学、戴村镇小免费开办科普展,细心的讲解,尽力的解答提问。老辈们对科学的执著、热爱,不由令我们感慨万分!


反观现在,这样的科普展,你们怎么看?大家一起讨论起来,为善良的人性,为科学的实事求是,想想好主意。


 



宣传券及门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4 23:26:5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让人向往的“活体昆虫”竟是蜈蚣、蜥蜴、变色龙、蜘蛛等非昆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4 23:27:43编辑过]

TOP
3#

魔目夜蛾帖成菜粉蝶



 


蓝凤蝶帖成蛇眼蛱蝶


 


错成眼蝶、蛱蝶的凤蝶们


TOP
4#

蛾子说的对,我们这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类似活动,主办方往往故意进行夸大宣传,以此吸引眼球,这样的行为是很不负责的。


 


话也说过来,有时候,让城市的孩子看一看一些动物,还是有好处的,当然一定不要进行误导,希望当地的科协出来管一管。

TOP
5#

一切都在向钱看!


 


可怜的是被骗的孩子和家长 !


 


 

TOP
6#

又是贴错的蝴蝶




 


小红蛱蝶错帖成银豹蛱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20:37:59编辑过]

TOP
7#

类似的品种,帖成两个不同的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7 20:05:34编辑过]

TOP
8#

同是忘忧尾蛱蝶,三种不同的模样。



第一只是从装饰品标本中拍来的,25元价,这只总算是真的。



TOP
9#

商业模式大于科普效果。


缺少管理的科普展,往往充满着商业的金钱气息。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0#

“羽化中的蛾”怎会不认识同类?一双火眼金睛善辨真伪,让商家原形毕露!赞一个!
TOP
11#

    经历了上星期日那次失望的科普展后,此事一直挂在心中,于是我在博客中抒发不平,得到很多博友的热烈回应。今天班会课上,我在本班调查了一下:本班共去了8名学生,都由大人陪同,最多的由3个大人陪去。询问他们昆虫展的感觉,俞铠说:“只见到了蜥蜴、变色龙、蜘蛛等几种活体昆虫,蝴蝶等都是死的,没劲。”董汝泽说:“还有蜈蚣、蝎子等,只有56种活体昆虫,又没有昆虫大战,真是骗人。”其他几个也说没味道,讲不出印象深刻的情景。看,都把蜥蜴、蜈蚣、蜘蛛、蝎子误认为昆虫,并且,学生冲着活体、精彩的昆虫节目而去,见不到向往的昆虫大战、蝴蝶放飞等节目,就产生了上当的感觉。当下,我在班会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我所拍摄的这些错误百出的图片,纠正了其中的错误,介绍了昆虫的基本常识,又给学生看了萧山科学老前辈蝴蝶飞老师、傅季明老师的昆虫生态摄影图片及标本图片,和以前学生的昆虫标本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8 20:15:45编辑过]

TOP
12#

如此标本,发腐的,缺触角的,褪色的……





TOP
13#

 

你的文章收录在《科学新视野》2008年12月版(总第22期),特此报喜,并希望您一起来关注本期其他的文章,链接地址如下:


《科学新视野》2008年12月版(总第22期)


http://www.kxsy.net/kxxsy/article.asp?cat_id=25

TOP
14#

这些标本倒做得还可以,小的25元钱一个,大的35元钱一个,蝴蝶装饰品,添上明信片的设计,够吸引孩子们眼球了。人工养殖的珍贵蝴蝶,漂亮吧!同时卖昆虫形状的各种玩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21:25:20编辑过]

TOP
15#

    这次宣传好像很成功,上上星期天,我乘公交进城上培训班听课,同车就有两位家长带着孩子说是去看展览的,两位父亲还是腾出上班时间陪孩子去的,坐公交的想必也不是老板。。。。。

—————科学的本质是:问一个不恰当的问题,走上通往恰当的答案之路。
TOP
16#

 回复“如此随意的科普展 你怎么看?”    


[ 2009-2-5 22:47:00 | By: 七月流火 ]

 七月流火博文链接 :http://blog.kxsy.net/user1/muxu0513/archives/2009/29761.html


 羽化中蛾博文链接:http://blog.kxsy.net/user1/8730/archives/2008/27988.html#64410


 


 


  看了羽化中的蛾的热门博文,首先佩服羽化中的蛾知识可真丰富.同时也想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如此随意的科普展应该办,大家也应该带着孩子去看。朋友们肯定要问了,内容丰富、展品完整、解说严谨的科普展当然是办得好,观赏价值高.可是象那样环境差、内容少,展品破,解说都错误的科普展也应该办吗?而且还要带着孩子、推荐学生去看吗?


 我的的确确认为这样的科普展应该办,大伙也应该推荐孩子们去看。


 理由如下:


1、中国科技科普场馆比较缺乏,通常集中在大城市。昆虫博物馆很少听闻。文中提到的这个科普展虽然又错又破,但是却比没有好。中国科技科普界这一块荒芜的沙漠里,这样小型移动的商业科普展是一些生命力特别顽强、生长的又矮又小的杂草,它们在一块贫瘠的土壤生长着。


2、维护一个精美的展览需要很多钱,防霉防潮防蛀聘请专业人士维护,这些都需要高成本,而这些小小的杂草在荒芜的土地生长,需要更少的成本,否则连存活都难。我一点都不对商业行为感冒,资金回笼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这样的科普展应该去看,我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过三次这样的科普展,每次环境都不好,但是我发现孩子并不介意环境脏乱差,反倒是陪同的家长们斤斤计较,家长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正面引导。展览中,我听到很多家长在说,这里真脏,这里一点意思都没有,快点走吧,这钱花得也真冤。旁边的孩子也是一副漠然表情。这可不是科学兴趣的点燃,都变成科学兴趣的扼杀了。我总是充满激情的给儿子解说,儿子也对展览充满热情和兴趣。(这事我有过深刻的体验,婚前,我曾到大连的一家海底世界去观赏,门票老贵。可是那里面又黑又脏,玻璃上都是灰,我看了很郁闷,游客不多,我发现有一个外国帅小伙儿一直在很认真得看每个玻璃箱里的深海鱼,我当时觉得羞愧极了,我到底是去看玻璃的,还是去看深海鱼类的呢?还科学老师呢,一点都不是真心的喜欢动物。反复思量,为什么我对海洋鱼没有兴趣和热情呢?因为我在孩提时代,没有成人把这种热情和兴趣传递给我,连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长大以后当然对深海鱼没有半点热情了。想明白这些以后,自己有了孩子,我就尽可能把对万事万物的热情传递给孩子,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对生活,对自然都有一种不挑剔的欣赏。幸福的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我的深刻教训是不要轻易把一种厌恶感传递给孩子。


4、遇到展览中的错误信息怎么办?如果自己不知道,那当然也就罢了。如果自己知道,我们不妨给自己撒点欢乐幸运豆。“宝宝,你知道吗,那种蝴蝶的名字叫蛱蝶哦,妈妈知道的比办展览的人都多哦,妈妈厉害吗?”如果宝宝不相信,那就更好了,把照片拍下来,两人到网上或者图书馆去搜,还能得到一次难的的学习机会和孩子深深佩服的眼神。多得意的事啊,多好的机会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有科普展览比没有科普展览好,又破又烂的科普展览也是资源,而科学最怕就是无米之炊了。


  我衷心希望到处都有科普展,衷心希望个个小孩都去参观科普展,还真诚希望每个办科普展的人都赚钱。办科普展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质量档次都给提上去了。呵呵,我们孩子有福了。

TOP
17#

科普展需要正规部门严格审批,严格监管。

TOP
18#

认真学习中!搞得不好,应当批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