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市小学科学“领雁工程”主题贴 [复制链接]

1#

杭州市小学科学“领雁工程”主题贴

    杭州市“领雁工程”于1117日在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开班,全市农村七县区共有46小学科学教师参加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班采用分段脱产的形式,这次为第一阶段,共计10天,杭州师范大学岳刚德博士担任班主任。


    我们将陆续将培训中的活动情况与专家讲稿发到这里,供其他科学教师了解与学习。


 


 


 


杭州市小学科学“领雁工程”培训课程安排表


 


(11月17日—11月26日)


 


         


































































































日  期


课程名称


研修形式


学时


任课教师


11月17日


信息技术背景中的文化观


专家讲座


8


祝智庭教授


(华东师大博导)


11月18日


小学科学中的德育


专家讲座


4


焦建英博士(杭师大)


守住心灵的宁静(上)


专家讲座


4


魏书生


11月19日


守住心灵的宁静(下)


专家讲座


4


魏书生


做一位公民教师


专家讲座


4


岳刚德博士(杭师大)


11月20日


班主任工作新理念: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专家讲座


4


高谦民教授(南京师大)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操作系统


专家讲座


4


11月21日


桐乡崇德小学科学教育考察


课堂观摩


经验交流


4


岳刚德博士(杭师大)


关于学校课程发展的几个问题


专家讲座


4


11月22日


有效教学的内涵、基础和条件


专家讲座


8


岳刚德博士(杭师大)


11月23日


小学科学教材及教学设计研究(生物)


专家讲座


专题研讨


8


陈晓萍副教授(浙教院)


11月24日


校本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讲座研讨


4


刘堤仿教授(杭师大


校本培训案例分析与研讨


分组讨论


4


11月25日


论文写作规范


专题研讨


4


王秀玲副教授(杭师大)


读书报告撰写


专题研讨


4


刘徽博士


(浙大教育学院)


11月26日


小学科学教材及教学设计研究(化学)


专家讲座


8


岳德刚博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5:41:1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请各位市领雁们多多发帖,写写自己的切身感受。

TOP
3#

11月18日专家讲座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焦建英博士


 


 


小学三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及实施建议



一、小学三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一)上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收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和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产生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并注意自身安全。


2、通过对单元的学习活动,能引起孩子们对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知道珍惜健康,珍爱生命。并且比以往更理解充分运用及综合运用自己的感官在认识事物方面的意义。让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维度地来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感知水与人的密切联系。


3、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不断拓展、发掘更多关于纸的观察内容,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关于纸的直接认识;并使学生体会到纸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东西。促使它们更多地关注周围常见的事物,并自觉地去观察更多的新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人体就像一台精妙绝伦的机器,这台机器的燃料就是食物,食物中含有面粉,碘粉与碘酒又能相互作用,要求他们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许多探索,体验更多大米与米饭的秘密。


(二)下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小学三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实施建议



  (一)上册






















































































































教学内容


德育渗透教育参考目标


实施建议



单元


总目标


篇、章、节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收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


我看到了什么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树是有生命的,它能吸收、能呼吸,它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勃勃生机。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过去观察大树,来引导和比较学生现在来观察大树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能更加细致地进行观察,通过看、听、摸、闻去体验有生命的大树。



我的大树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测量大树的粗细与高低。


通过对比的方法来测定出树的高低,粗细。让学生感悟到大树生命的存在。通过让学生拣落叶,使用学生能逐步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意义。



各种各样的叶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与态度。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学会欣赏,通过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观察能了解到树叶的美。



一片完整的叶


让学生经历对各种不同叶片的观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初步经历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取得叶的构成等到多方面的知识,交流自己观察的发现。






 




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和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产生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并注意自身安全。


寻访小动物


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的情感。


使学生意识到人要与小动物和谐相处,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蜗牛


培养学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和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


学生养成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如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眼睛、触角、嘴等。还有蜗牛的吃食物、运动、爬行等。


蜗牛和蝗虫


培养学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和认真观察的科学态度。


通过比较的方法来仔细观察和区分蜗牛与蝗虫的特点。使学生养成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思想。


蚂蚁


培养学生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在学生观察的抓捕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情感。






 


我们


自己


通过对单元的学习活动,能引起孩子们对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知道珍惜健康,珍爱生命。并且比以往更理解充分运用及综合运用自己的感官在认识事物方面的意义。


观察身体


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知道如果身体构造不均衡、对称、我们的行动会怎样,从中感受到人体这种对称结构的好处,自学爱护自己的身体,并能体会到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残疾人的种种不方便,建立起应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情感。


我的手


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研究解决问题和查阅资料的习惯。


体验是验证手的灵巧和实验小学的结构相关的好方法,也能使教学活动有趣。教师重视这种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感受。


运用感官


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生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体验用身体的各种感官来体验它的作用。






 



 


让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维度地来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感知水与人的密切联系。


一杯水的观察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参与水的研究的态度。


    让学生通过看、尝、闻、摸、听等手段使学生感知水的形状与特征


各种各样的液体


培养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来区别水与其它液体有区别。


让学生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来体验水与其它液体的不同。


比较水的多少


学生通过现象的反映,要证明哪个瓶子水多、水少必须用实验来证明的思想。


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保持与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个欲望。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不断拓展、发掘更多关于纸的观察内容,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关于纸的直接认识;并使学生体会到纸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东西。促使它们更多地关注周围常见的事物,并自觉地去观察更多的新内容。


观察一张白纸


培养学生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来获取对于纸的特点的信息。


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体验纸的特点。并能体会到不同的纸有着不同的特点,使学生体会到纸的作用真大。让学生感到纸张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珍惜、节约用纸的习惯。


比较不同的纸


激发学生对造纸向往和对探究科学的兴趣。


学生通过纸的过程,让学生体验造纸乐趣和对古人发明造纸技术的钦佩之情。


不同用途的纸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纸有着不同的作用。


做一辆纸车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生小组的合作与讨论,设计与制作一辆漂亮而有独特的纸车






米饭和


淀粉


让学生体会到人体就像一台精妙绝伦的机器,这台机器的燃料就是食物,食物中含有面粉,碘粉与碘酒又能相互作用,要求他们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许多探索,体验更多大米与米饭的秘密。


米饭的观察


通过对米饭的观察,培养学生的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通过对米饭的看、闻、摸、尝、听来比较米和米饭的不同,碘粉碰到碘酒后的神奇变化,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向往与喜爱。


淀粉的踪迹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培养学生认真实验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大米、米饭的观察,能比较碘酒和碘粉的相互作用,学会细致地观察,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逐渐培养学生既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又能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二)下册

















































































































教学内容


德育渗透教育参考目标


实施建议


单元


篇、章、节


第一单元           混合


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混合前、后的细心观察,发现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是不是混合物。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观察、探究的情境。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科学探究经验,经历交流、探究、整合三步曲。


分离混合物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来验证多种分离混合物方法的思想。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并进行验证实验来验证分离的方法。


研究土壤


激发学生对土壤进行系统研究的探究兴趣。


通过相互间的交流、研究计划的制订,以及对土壤的观察研究,让学生体验土壤的探究过程。


第二单元   空气


了解空气


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


学生通过看、听、摸等验证实验,不仅认识了空气的存在,也了解了空气的特点。


被压缩的空气


培养学生对被压缩的空气进行探究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猜测、验证和对比观察,使学生逐步了解被压缩的空气有弹力。


流动的空气


让学生感受到流动的空气就是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获得有关风的信息。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惜和保护空气环境的情感。


学生通过对呼吸的科学测量,空气与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关系等知识,逐步体会到保护空气的意识。


第三单元


 植物的一生


种子变成芽


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科学探究态度和形成正确的科学学习态度。


学生通过对种子特征的观察和播种后的精心养护,以及仔细观察后观察记录的记载,来培养他们持续观察的科学探究能力。


芽长成苗


培养学生间相互交流和相互配合的合作精神。


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观测、预测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


开花了、结果了


再次激发学生管理、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态度。


让学生通过对植物花的探究,激发学生养成发现探究变化的良好习惯。


果实和种子


培养学生对观察记录的整理、归纳的良好习惯。


通过学生坚持性的观察记录,以及事实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迎接蚕宝宝的诞生


让学生感受到蚕卵是有生命的,卵是许多动物生命的开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和饲养小动物的兴趣。


通过观察蚕卵及其他动物的卵,明白卵是动物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生命的开始,通过为即将出世的蚕宝宝建一个家和观察蚁蚕,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


可爱的蚕宝宝


通过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与艰辛,及关爱他人所获得的乐趣。


通过交流、观察、及饲养蚕宝宝,让学生了解蚕宝宝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变化,体验成长的乐趣。


蚕宝宝变成了新模样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究生命的兴趣,及在了解种桑养蚕、抽丝织锦是我国的伟大发明后的自豪感。


通过观察蚕茧、解剖蚕茧、抽取蚕丝等活动,使学生明白蚕蛹是蚕一生中又一种生命形态,蚕茧是蚕一生变化中的必然产物。


蚕的生命周期


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周期变化是自然的规律,同时体验到自然界中生命多样性的五彩斑斓。


通过经历蚕一生的观察,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科学的学习”,通过讨论从蚕的直接经历为基础,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五单元


 沉与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使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组织学生在课堂中经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观察描述和解释的过程,经历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过程。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培养学生认真实验的科学态度。


通过改变玻璃瓶、浮标及其他物体的沉浮实验,感受到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通过探究马铃薯的沉浮因素,设计一些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造一艘小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的小组合作精神。


经历一个按一定要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的活动 ,并能不断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


第六单元 


 冷与热


冷水与热水


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通过对冷水、热水的观察、触摸、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冷热水之间的不同之处。


热胀冷缩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水、空气、铜球热胀冷缩的实验,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分析、交流、综合、和概括。


温度和温度计


培养学生对客观事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温度计的设计原理,训练学生认读和记录摄氏温度,指导学生如何准确使用温度计。


测量物体的温度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精神。


通过对水、空气、沙子等不同物体的温度测量活动,及一些阅读材料,把学生们的探究兴趣推向高潮,让他们的探究活动在课外延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5:42:36编辑过]

TOP
4#

感谢关注!努力!
TOP
5#

11月18日专家讲座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焦建英博士


 


 


小学四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及实施建议



 


一、小学四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一)上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目标


通过本册学习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认识到生命界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间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象,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欣赏美丽的天气,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对人们的生活是十分有用的。尝试培养学生长时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毅力。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能过亲身实验获取磁的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了解磁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声音有乐音也有噪音,不同的声音会对我们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提出在公共场所防止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讨论对各种声音的感受以及减小噪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认识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


(二)下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目标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运用所学的安全用电知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在探究中大胆猜想,敢于尝试,正确对待实验的结果,能冷静地思考失败的原因并坚持寻找新方法,通过努力排除遇到的问题。意识到事物总是分正反两个方面,总是利弊共生。


培养学生从多视角欣赏生物世界的美,意识到生物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体,认识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意识到生命与食物间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珍惜粮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体会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到人类与矿物世界的紧密关系,培养爱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小学四年级科学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实施建议


  (一)上册

















































































































教学内容


德育渗透教育参考目标


实施建议


单元


篇、章、节












动物怎样生存


首先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动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同学们分享,从而获得成就感。其次认识到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死亡的过程,意识到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观察和回忆见到过的动物的特点,于同学进行交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通过比较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了解不管什么动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死亡的过程。肉食动物存在的意义。


形形色色的动物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纷繁复杂。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举办动物种类图片展,观看多媒体资料。观察、研究小动物后放回大自然。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开展保护动物的宣传活动。


植物怎样生存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植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了解植物于环境间的关系。认识到植物在保持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观察植物的外形,并将观察结果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栽培花草。讨论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植物的根和茎


培养学生周密思考,从而设计根、茎吸收与传输水分的控制实验。


合理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根、茎在吸收和传输水中的作用。


形形色色的植物


了解植物于环境间的关系。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纷繁复杂。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观察植物的外形,并将观察结果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动物和植物


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它们组成的纷繁复杂的世界,了解它们对于地球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我们人类也是生物中的一种,但我们又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意识到我们对生命世界的影响作用。


讨论动植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认识生命的共同特征。通过对比与讨论,认识人与一般生物间的差别,知道人类对生物界的重要影响。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物质间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细心对比,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大胆解释。激励学生课外继续开展物质间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


怎样加快溶解


认识比较实验中建立一定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要让学生充分讨论,明确方法和步骤,经历科学、规范的对比实验的过程。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知道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精心设计,严谨操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精心制定计划,指导学生把一个不完整的研究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可进行的研究问题。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认识到物质世界中存在着一些可逆的变化。科学地认识世界,不迷信权威,不想当然。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来观察盐水溶液,水分减少后的变化。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认识到有时候溶解与不溶解状况是可以改变的。感知、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让学生尽量多地观察研究一些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并指导他们细致地观察。






 




云和雨


认识到对云和雨进行观察的意义。欣赏美丽的云,意识到不同的云预视着不同的天气。能认真细致地进行雨量测量,对照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


让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云的观察记录活动。根据观察到的云的情况,判断天气状况。观察水受热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的实验,讨论自然界雨或雪的成因。


风的观测


鼓励学生想出理多的观察风力和风向的方法。


设计制作简单的装置测定风力的大小。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风向和风力的等级


气温的变化


知道长期观察和记录气温情况并分析变化的重要性。


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一天、一周、一月的天气状况,绘制气温曲线图,交流有 关发现。


我们关心天气


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影响的实例,体验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讨论最喜欢的天气;讨论谁最关心天气。观看灾害性天气的图片或影片录像。尝试根据自己的观察,预测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磁铁的磁性


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磁铁的直接经验。 鼓励小组共同设计,共同探究,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磁铁的两极


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磁铁的广泛应用,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影响。


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做一个小磁铁


让学生经历探究磁化现象过程,学提问题,学会设计验证,体验成功的乐趣。


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制作小磁针的过程,在学生间比比谁制作的小磁针的磁性强。


指南针


确立利用科学知识来为我们工作、生活与生活服务的思想。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让学自己查阅更多的资料。老师同时也要提供更多的资料。








听听声音


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些是我们需要的,有些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影响。


让学生听听各种声音,说说听到过的各种声音。讨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乐音与噪音。


让学生听听各种声音,体会对声音的高低强弱感受。讨论声音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进一步明确科学的学习需要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实验研究,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认识到不同的声音会对我们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认识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


讨论对各种声音的感受以及减小噪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提出在教室等场所防止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体会制作小乐器过程中的乐趣。培养不满足,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追求理好的精神。


让所有学生做一做,并比一比,总结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下册
































































































































教学内容


德育渗透教育参考目标


实施建议


单元


篇、章、节


第一单元          电


电和我们的生活



知道电的许多用处,懂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用所学的安全用电知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安全用电引起的事故;结合生活中的各种家用电器,说说在使用过程中各自要主意些什么;提示学生将安全用电知识和技巧运用于生活之中。


点亮我的小灯泡


喜欢做点亮小灯泡的实验,学会在实验中提出新问题继续研究。愿意和同学合作。


在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尝试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通力合作,用多种方法完成探究任务。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继续与同学合作完成研究任务。大胆猜想,敢于尝试新的连接方法,能冷静地思考失败的原因并坚持寻找新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乐趣;意识到倾听同学发言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尝试更细心地倾听同学的发言。


电路出故障了


培养学生通过努力排除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给予学生最多的时间去思考与探查,对亲手排除故障的学生进行赞赏,对暂时没能排除故障的学生进行鼓励。


导体和绝缘体


训练学生认真完成烦琐单调工作的意志。学会事前考虑周到,按计划进行实验。正确对待实验的结果。认识到我们生存的世界存在正反两部分。


在开始实验前让学生制订周密的实验方案,督促学生认真执行方案,教育学生不管实验结果是否与事前假想相同都应正确对待。


我一做个小开关


在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时思考并产生新问题,能按自己设计开关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能及时修正计划。


让学充分设想,提出自己的方法,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能根据一定的经验推测接线盒的连接方法,对推测的结果作比较正确的评价,学会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给学生多的时间去思考与设计,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更细心地倾听同学的发言。


我们选择了什么


意识到事物总是分正反两个方面,总是利弊共生。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的利弊,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路。















油菜花开了


培养学生从多视角欣赏生物世界的美。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认识花的过程。


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解剖一朵油菜花,认真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在研究油菜花的过程中产生新问题。


各种各样的花


让学生认识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不随意损伤花朵。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


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花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损伤花朵。


花、果实和种子


认识到生物世界的奇巧结构,植物繁殖过程中的奇妙变化。培养学生细密严谨的态度。


认真仔细地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细心地将花粉抖落在白纸上。


豌豆荚里的豌豆


尊重生命体。严谨慎微的操作态度。


比较油菜果实与豌豆果实时能实事求是,能耐心地数豌豆里的种子数并认真记录。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了解到不同的植物不同的传播种子方式,认识到植物在适应自然界过程中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意识到生物的多样性。


与同学学合作被完成测量栗子跳动与滚动距离,关心和收集种子散播的方式。


萌发的种子


感受生命诞生与成长的奥秘,探究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培养细心呵护的情感。


坚持开展蚕豆发芽的观察实验,观察细致,记录详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动物的卵


在观察、研究动物的卵的过程中培养亲近动物,关心动物的情感。


提供更多的观察机会,确定观察计划,认真执行。


第三单元    食物      


一天的食物


意识到生命与食物间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珍惜粮食的思想。


关心自己和他人吃的食物。


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


树立正确的饮食观,了解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情况。


通过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知道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而喜欢各种食物。


吃什么和还吃什么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观,进行不挑食、不偏食教育。


学会分辩不同营养食物的不同作用,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营养。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育学生多吃熟食,爱惜食物,树立食物卫生感。


学会区分生吃的食物和熟吃的食物。细心观察食物由生变熟的变化。


面包发霉了



生命世界有宏观与微观之分,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知道霉变的食物不能吃。


能分辨食物发霉的现象,通过实验比较霉菌生长的快慢。了解食用霉变食物的危害。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了解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探究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的方法。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树立食品安全的意识,学习通过阅读食物包装袋上的信息正确地选购食物。


学会用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来判断食物安全的方法。


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     


各种各样的岩石


体会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初步认识到岩石等矿物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关系。


学生和教师一起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收集更多的资料了解岩石的丰富种类。


进一步观察岩石


培养细心观察岩石的研究态度。


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和手段对岩石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岩石的组成


培养仔细比对,认真观察的研究态度。


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各种的方法和手段对岩石进行比对和观察,了解岩石的组成成份。


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培养用多种方法、多个角度进行有关岩石信息观察的态度。


鼓励学生综合所学的方法和知识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通过从岩石变化的学习,树立学生大的时间观,感受宇宙中物质世界的宏大。


组织学生收集和阅读有关岩石变化的文字及音像资料。有条件的进行模拟实验。


岩石矿物和我们


认识到人类与矿物世界的紧密关系,培养爱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利用各种资源的资料,认识我国及世界矿产资源的现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5:36:51编辑过]

TOP
6#

虽然没有机会参加市级培训,但相信在这里照样能学到很多!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7#

11月20日上午专家讲座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系教授:高谦民教授


 


编者说明:


       不少同学开始以为“做班主任”这样一个话题对我们小学科学培训班的学员针对性不强,抱着疑惑心情与其他班同学合并一起听了高教授一天的讲座。事实上高教授新颖的观点、翔实的论据、严密的逻辑、艺术的讲演、谦逊的态度,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收获,本人就在已经得到其讲稿的基础上记录下了11页反思与触动。


    高谦民教授简介:男,1948年4月生,安徽舒城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及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班主任: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提纲)


 


一、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中特殊重要的岗位”。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叫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一种专业性的劳动,要想胜任班主任工作,就需要逐步走向专业化。


二、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涵——“精神关怀”


    作为“精神关怀者”,他所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班主任以精神关怀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一)  什么是“精神关怀”?


    “精神关怀”就是要从精神上关心人,从思想上凝聚人,从行为上引导人,使学生的生命内涵不断充实,生命质量不断提高,成为终生幸福的人。


(二)  为什么要强调“精神关怀”?


    “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所以,教育“以对人的灵魂陶冶为核心”。   


    既然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又必须建立在健康精神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就要关心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丰富和完善起来,从而能够成为会创造人生,会享受幸福的人。


  (三)怎样实施“精神关怀”?


  1、走近学生


  (1)了解学生是教育的起点


  “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


  欲窥童子心,更下一层楼。


  (2)理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要理解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童心。


“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2、认识学生


  (1)学生是主体的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发展就意味着不成熟和不完善,只有不成熟才有成熟的需要,只有不完善才有完善的可能。因此,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学生是大有希望的人。


  错误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都是在错误中不断成熟起来的。


  (3)学生是有个性的人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起点。


只有充分张扬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第一,只要我们愿意为他另起一行。”


(4)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人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不同的,在儿童世界里出版的“字典”中是找不到“静”字的。


  (5)学生是喜好模仿的人


  作为“重要他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是很重的,学生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以班主任为楷模。


  (6)学生是富于情感的人


  人的学习应当经历这样的过程:从想学习,到爱学习,再到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要会学习,首先要爱学习。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3、关怀学生


  (1)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


  忽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


教育者要善待每一颗渴望关爱的心灵,任何人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忽视!


(2)尊重学生的自尊自信


  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


  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而有了希望,他就走上了成功之路。


  (3)信任学生的自强自立


  “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4)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一个人如果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那么,任何人都帮不了他的忙;但如果一个人上进心迸发出来,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5)启发学生自己领悟


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而一个“导师”的时代正在来临。


(6)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


“宽宏精神是一切精神中最伟大的。”


宽容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它是感化学生的良药,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7)让学生接受必要的惩戒


惩戒也是一种“精神关怀”。我们主张教育中要有惩戒,但是惩戒必须让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惩戒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8)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与公正是千百年来成人世界的不懈追求,儿童世界同样也有此需求。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精神关怀”就是对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的唤醒。


我们应当确立这样的信条:第一条:孩子总是可爱的;第二条:如果孩子做了不可爱的事情,请再读第一条。有了这样的信条,我们就能成为学生终身幸福的引路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5:42:12编辑过]

TOP
8#

11月20日下午专家讲座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系教授:高谦民教授


 


 


 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提纲)


 


一、什么是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制定班级目标、建设班集体、组织班级活动、优化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文化、整合班级教育力量和进行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就组成了班主任的特殊操作系统。























班主


任的


特殊


操作


系统


{



{


班集体建设


教育目标


班级活动


教育实施


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班级文化


 


班级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特殊操作系统中的5个子系统


(一)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1、什么是班集体?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并形成共同的舆论和班风的精神共同体。


2、为什么要建设班集体?


“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集体是个人的教师。”


3、怎样建设班集体?


(1)确立班级共同目标,激发上进心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们的教育不是缺少理论的灌输,而是缺少打动人心的故事。历史就是人类成长的故事,而教育就是通过讲述人类的故事来启发、引导孩子成长。


(2)强化集体观念,维护班级荣誉


集体因为有了你而光荣,同伴因为有了你而幸福


人一旦被赋予了责任,就马上注意约束自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3)建立班机组织机构,明确服务意识


一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意识,要强化这种服务意识,以抵制我国一直以来盛行的官本位思想。


当干部不能成为少数人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任何学生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4)制定班级规范,实施自主管理


班级规范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具体表现为班级的规章制度。


班级规范的制定,不是为了管制学生,而是为了引导学生。要想引导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


(5)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这才是教育的真正起点。


班集体建设的目的是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健康、全面、自主的发展。


给学生以希望,就是将他们领上了幸福之路!


只有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6)形成优良的班风,培养关怀精神


班风是指班级的精神风貌,它是全班师生长期形成的一种风气,它通过班级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表现出来。班风是班级的“名片”,它反映了班级的性格和气质,代表着班级的形象。


“敬、劲、竞、净、精、进”六字班风


班集体建设的4个关键词:


1、关爱:爱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纽带。我们要用深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去温暖他们的心田,使他们感受到有一个温馨的家。


2、民主:人人都参与班级管理,个个都是班级的主人,在班集体中没有配角。让学生学会过民主的生活,就会大大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3、平等:每一个人都受到他人的尊重,都享有和别人同等的权利。学生虽有个性的差异,能力的强弱和水平的高低,但作为人,他们是平等的。尊重学生平等的权利,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是形成班集体的重要前提。


4、自主: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成年后他们才会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如同身体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养料一样,心灵的成长也需要丰富的营养,而各种实践活动正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非常重要的营养素。


1、班级活动的意义


人类的潜能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加以开发,这种特殊的方式就是符合人的发展特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


2、组织班级活动的要求


(1)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学生良好的素质是主体在积极活动状态下不断生成的。


(2)贴近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组织班级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从而取得活动的最佳效果。


(3)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只有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不断强化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教育影响,才有可能按照预期目标形成某一品质。


(4)重视实践,让学生有动手机会


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活动中,迸发出了最大的参与热情、最强的创新能力和最坚韧的意志力。


(5)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创新教育活动来培养。只有创新的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功能


一是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优化班级管理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


所谓人性化原则,就是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管理,处处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应该成为自己的第一个学生,你教别人什么,你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这样做;你向学生说什么,先想想自己愿听不愿听。”


(2)民主化原则


民主化原则要求班主任尊重并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他们参与班级管理。


一般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只有学生都不能做的事,班主任才去做。


(3)情感性原则


所谓情感性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渗透情感性,使学生动心动情,以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批评有不同的颜色,关键是我们如何调配好批评的色彩,把握好批评的尺度和分寸,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教育。


(4)自主性原则


“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教育和对个人教育的统一;而在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


人们常说,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真正学会了自己自主管理,便进入了这个最高境界。


(四)营造高尚和谐的班级文化


1、班级文化的影响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


2、班级文化的建设


(1)营造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班级物质文化


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充满美感的班级物质文化,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受到强烈的感染,仿佛在接受精神的洗礼,它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它使班级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班级制度文化


一个人性化的班级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基本需求,应当体现出对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尊重。因此,班级制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来确定,这样的制度由于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充满着活力。


(3)培植高尚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聪明的班主任总是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通过集体舆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用集体来影响每位学生。


(五)形成协调一致的班级教育力量


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将班级教育的时空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去,将各种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整合成方向一致、要求统一、时空衔接、作用互补的教育合力。


1、统合学校教育力量


首先,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结成联盟。


其次,班主任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并与全班同学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力量。


2、形成家校联系纽带


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使其在方向上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1)认真家访,全面认识学生


(2)开好家长会,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


  (3)颁发奖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3、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班主任要深入调查,了解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班主任的使命在于心灵的唤醒。唤醒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们要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要唤醒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他们懂得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


一个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班主任必定是成功的班主任,反过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是幸福的人!



 


参考书:


1、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


2、李镇西著:《走进心灵》,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


 3、班华等著:《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


4、班华、高谦民主编:《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5:43:04编辑过]

TOP
9#

11月23日专家讲座  浙江教育学院:陈晓萍博士


 


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知识点


 


§1.植物部分


一、        绿色开花植物


在形形色色的植物中,人们最常见的数绿色开花植物。学习植物学知识,主要从形态、结构、功能三方面来掌握。


1、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基本组成:叶片和叶柄。


    主要功能:光合作用。


    类型:单叶和复叶。复叶分羽状复叶(如蚕豆),掌状复叶(如刺五加)。


    变态叶:叶刺(如仙人掌),叶卷须(如豌豆),鳞片叶(如洋葱)。


茎:特征:(1)有节和节间;(2)节上有叶或变态叶;(3)有芽。


    功能:支持和输导。


    类型:(1)按质地分:木质茎和草质茎;(2)按生长状况分:直立茎(如桃),缠绕茎(如牵牛花),攀援茎(如葡萄),匍匐茎(如草莓)。


    变态茎:根状茎(如莲),块茎(如马铃薯),球茎(如荸荠),鳞茎(如洋葱)。


根:种类: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系:直根系和须根系。


    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变态根:贮藏根(如萝卜),支撑根如(如榕树),呼吸根(如水松)。


思考:


(1)   如何区分单叶与复叶上的一张小叶?


(2)   区分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3)   研究小麦细菌的特性用几根芽长1厘米的小麦(或玉米、水稻)幼苗,设计如下实验:证明芽总是向上长,根总是向下长;证明芽是向光的一边生长。


 2、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


花:结构:花柄


花托


花被包括:花萼(由萼片组成)、花冠(由花瓣组成)。


          雄蕊包括:花药(内有花粉)和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内有胚珠)。


          类型:两性花(如桃花)。


                单性花(如南瓜的花),分雄花和雌花。


          花序:总状花序(如白菜)。


                伞状花序(如天竺葵)。


                头状花序(如向日葵)。


          果实:果皮和种子。


  3、有关概念


被子植物:胚珠包在子房里,种子包在果皮的植物。所以,绿色开花植物是被子植物。与其他植物相比,被子植物的结构最复杂、最完备,适应的方面也最广。


         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花的结构中,子房是很重要的部分。子房在花柱下部,膨大状。子房里面有白色的颗粒,叫胚珠。当雌蕊的柱头上粘上花粉后,子房就会发育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则发育成种子。


         一朵花与一个花序:一朵花是指由花蕊、花瓣、花萼等构成的单个花体。许多花按照一定次序生在一起组成一个花序。如平时说的一朵菊花实际上是一个头状花序。


     思考:


(1)       花生果长在土中,是果实吗?为什么?


(2)       萝卜、韭菜和向日葵分别是什么花序?


二、        裸子植物


1、             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胚珠没有子房壁包被,因而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着。


2、             代表植物


松:树干:高大


        叶子:针形


        “花”:雄球花,鳞片构成,鳞片上有花粉囊。


               雌球花,鳞片构成,鳞片上有裸露的胚珠。


     生殖:雌球花授粉后,第二年长成球果,秋天成熟,开裂,种子随风传播。


    3、针叶树:松(叶针形)、杉(叶条形)和柏(叶鳞片形),木材坚固,是重要的绿化树种。


思考:


(1)松球果是果实吗?为什么?


(2)松为什么能在干旱而贫瘠的土壤中生活?


三、其他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树林、山野的潮湿环境。


   常见种:芒萁、海金沙、贯众、井口边草等。


   代表种:蕨:外部形态:短而细的不定根,横走的地下茎,大型的羽状复叶。


               生活过程:蕨 → 孢子


                         ↑     ↓


                       幼蕨 ← 原叶体


2、苔藓植物


   生活环境:比蕨类更阴湿的环境。


   形态:茎:极矮小、柔软。


         叶:柔软、极薄。


         根:假根。


   生殖:没有花,用孢子进行繁殖。


   常见种:葫芦藓(藓类)、地钱(苔类)。


3、             藻类植物


生活环境:淡水(如衣藻)、海水(如海带)。


种类:单细胞藻(如衣藻)、多细胞藻(如水绵)。


形态:没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生殖:细胞分裂和孢子繁殖。


思考:


(1)   比较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2)   种子和孢子萌发都能产生新植株的,比较其不同点。


四、植物的分类


1、植物分类的单位:植物学家根据植物之间的相同程度,把它们分成大小不同的若干类群,在植物分类上就用等级法来表示。


等级法所用的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科”是一个重要的单位,根据花的特征,绿色开花植物可以分成300多个科。


特点:等级越高,所包含生物共同特点越少,等级越低,所包含生物共同特点越多。


主要依据:根、叶、茎的形态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但不是主要依据,只有花和果实才能作为主要的依据。


2、被子植物门:双子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种子


胚有两片子叶


胚有一片子叶



直根系


须根系



多是网状脉


多是平行脉



维管束的排列成筒状,有形成层,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能逐年加粗。


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茎长成后不再加粗。



各部分的基数是5或4


各部分的基数是3


常见科


十字花科(如萝卜)、(如苹果)、锦葵科(如棉花)、豆科(如大豆)、菊科(如向日葵)、茄科(如番茄)、


葫芦科(如黄瓜)、芸香科(如柑桔)


禾本科(如小麦)、百合科(如洋葱)


 


3、检索表和检索法


生物的种类多样复杂,等级分类法已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分类方法对众多的生物分门别类,并且使每种植物在分类系统中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根据分类标准,把各种生物按照有或无某一特征,编制成一个表,在这个表中,每种生物都处在应有的位置,准确而全面,这就是检索表。如果不知道一种生物的分类地位,就可以在检索表中逐步地查对,最后就能知道属于哪个界、哪个门、哪个纲、哪目、哪科、哪属、哪种生物了。利用检索表查对的过程,便是一种确定生物分类地位的方法叫检索法。


4、             我国的珍稀植物


珍稀植物:“活化石”:水杉,高大落叶裸子植物;银杉,高大常绿裸子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银杏:冬季落叶的高大裸子植物,现在浙江西天目还生存野生植株。


          珙桐:我国特有,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桫椤:一种幸存的木本蕨类,极稀少。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杉、珙桐、桫椤、金花茶、人参、望天树。秃杉等8种。


自然保护区:国家为保护珍贵自然资源而专门划出的保护区域。


            吉林长白山: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温带原始森林。


            四川卧龙: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贵州梵净山:保护亚热带山地植物垂直分布的面貌。


            云南西双版纳:保存了一大片热带原始森林。


五、保护植物


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植物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保护植物资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植物资源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反而遭到严重的破坏。


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年消耗的林木约有2亿立方米,其中三分之二是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等造成的浪费;草原也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垦和鼠害,退化、沙化、碱化的现象也相当严重。森林、草原的破坏而造成水土流失,仅黄河、长江每年带走的泥沙就有吨,相当于冲走600万亩良田,这个面积相当于15个江苏省或4个日本。


由于动物是直接地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所以有人估计,只要有一种植物灭绝了就会有10—30种动物随之而灭绝。据统计,全世界现有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的物种数竟达已知物种总数的10%;在温带地区85000种植物中,大约有一半左右的种类受到行将灭绝的威胁。植物和动物以及主要由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逐渐形成的,动植物的民展和进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这就是说,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了,就不会再重新出现。即使一些适应性很强、分布很广的经济植物(如芦苇),由于受到无限制的采收利用,其数量也越来越少,人们现在已经感到供不应求,如不注意加以保护,同样会陷入濒危以至灭绝的境地。可见,对于珍贵稀有的动植物以及整个自然资源加以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5:43:36编辑过]

TOP
10#

11月23日专家讲座  浙江教育学院:陈晓萍博士


 


小学科学生命世界知识点


 


§2.动物部分


一、概述


动物是大自然的杰作。从寒带到热带,从河流到高山,从海洋到陆地,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动物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关于动物的科学称为动物学,动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门类。从低等到高等,将动物分为九个门: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二、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的种类繁多,占世界上动物总数的五分之四以上,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节肢动物的生活方式多样,分布极为广泛,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有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和多足纲。


5、             昆虫纲


主要特征:身体分三部分:头部(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胸部(三对分节的足、两对翅)、腹部。


多样性:(1)种类、数量多,约100万种,超过其它动物的总和。(2)生活环境多样,大多数陆生,有些水生。(3)形态差异多样。足的类型有:步形足、跳跃足、捕捉足、采粉足、开掘足;口器:咀嚼式(如蝗虫)、舐吸式(如苍蝇)、虹吸式(如蝴蝶)、刺吸式(如蚊子)、嚼吸式(如蜜蜂)。(4)发育过程多样,分完全变态(如家蚕)、不完全变态(如蝗虫)。


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益虫如:蜻蜓、蚕、七星瓢虫、螳螂、蜜蜂、蝴蝶等等;害虫如:蚊子、苍蝇、臭虫、跳蚤、蝗虫、螟虫、蚜虫、蚱蜢、菜粉蝶和虱等等。


思考:


什么是完全变态?什么是不完全变态?举例说明。


6、             其它节肢动物


共同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外有外骨骼;足、触角等分节。


分类:昆虫类


      甲壳类:头和胸紧紧连在一起,构成头胸部,头胸部的外面包着坚韧的头胸甲。代表动物,如虾、蟹。


      多足类:如:蜈蚣、马陆、蚰蜒


      蛛形类:如:蜘蛛、棉红蜘蛛、蝎。


(蚯蚓:寡毛纲)


   思考:


(1)      对虾和河蟹的外形很不相同,为什么都属于甲壳纲?


(2)      比较甲壳纲动物和昆虫纲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        脊索动物门


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这门动物的的形态结构复杂,有些种类终生有脊索,有些种类在幼体或胚胎时期有脊索,因此称作脊索动物门,它主要分为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亚门。头索动物是比较低等的脊索动物,种类比较少,都生活在海洋中(如文昌鱼)。脊椎动物亚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1、鱼类


       形态与结构功能


           头部:有鳃,呼吸作用。


           躯干部:鳞片,表面有粘液,保护身体,减少阻力。


                   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


                   鳍,分背、胸、腹鳍,有平衡作用。


            尾部:臀鳍,有平衡作用。


                  尾鳍,稳定身体、推动身体还可控制游泳方向。


内部结构与功能


      肌肉:收缩与舒张,适于游泳。


      骨骼:头骨,保护脑、眼等;脊柱,支持身体;肋骨,保护内脏。


      鳔:调节身体比重,使鱼在不同的水层游动或停留。


      心脏:由一心房和一心室组成。


 繁殖:体外(水中)受精。


  分布:水中,以动植物为食物,有洄游现象。


  经济意义:高蛋白食物。淡水鱼如“四大家族”——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海水鱼如:大黄鱼、小黄鱼、鲨鱼、带鱼等等。


  鱼纲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思考: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哪些?


2、两栖类


   青蛙  运动:靠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来运动。


         骨骼系统:中轴骨,头骨、脊柱;附肢骨,前肢骨、后肢骨。


             消化系统:消化腺,肝脏、胰脏,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肠→泄殖腔→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囊状肺、湿润的皮肤呼吸。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组成,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


             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


             生殖:雌雄抱对,水中受精。


             发育:受精卵 → 蝌蚪 → 青蛙


                         ↘变态发育 ↙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皮肤裸露,能够分泌粘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的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思考:(1)青蛙的体色、皮肤、体形和身体分部,各有哪些适于在水中和陆上生活的特点?


                        (2)对比鲫鱼和青蛙的主要不同之处。


3、爬行类


   蛇


外形: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四肢退化。


      运动:身体贴着地面游动。


      繁殖:体内受精,卵生,卵外包着坚韧的卵壳。(少数蛇卵胎生)


          毒蛇:具毒牙和毒腺。毒蛇与无毒蛇齿痕的区别(毒蛇有毒腺和毒牙,上颚有两颗前牙比其他牙齿粗而长,咬后留下两排牙痕,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如果被咬处仅见到较细或成排的齿痕,则说明是被无毒蛇所咬。)及被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


       龟、鳖


             外形:四肢短小,体表具坚厚的甲。


             运动:爬行


             繁殖: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鳄:扬子鳄是我国的珍稀淡水鳄类。数量非常稀少,濒临灭绝。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外包着坚韧的卵壳。


古爬行类动物:根据对动物化石的研究知道,在距今二亿二千五百年至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却在地球上占据绝对优势。当时,各式各样的古爬行动物占据了地球的天空、陆地和水域,其中以陆地上的恐龙最为强盛。恐龙是指古爬行动物中的两大类,一类叫晰龙类,另一类叫鸟龙类。“恐龙”一词原来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为初期发现和记述的这些爬行动物个体都比较巨大,看上去有点“恐怖”。其实现在知道,恐龙有大有小,大的体长数十米,重可达四、五十吨,小的体长不到一米。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生活在陆地上或沼泽附近。它们在中生代称霸一时。


思考:中生代为什么又称“爬行动物时代”?试举例具体说明。


4、鸟类


   适应飞行的特点


        外形:身披羽毛,前肢变翼。


        内部结构特征:骨胳:头骨薄、长骨中空且充满空气,坚固轻巧。胸骨发达形成龙骨突。


肌肉:胸肌发达附在龙骨突上,牵动两翼飞翔,快速而有力。呼吸系统:双重呼吸,能得到充足的氧气。


神经系统:大小脑发达,适应复杂环境。


排泄系统:无膀胱,不存尿液,减轻负重。


生殖系统:雌鸟右侧卵巢及输卵管退化。


消化系统:牙齿退化,食物藏在素囊。


体温:恒温。


            鸟的繁殖:体内受精,卵生,用亲鸟的体温孵卵。


            鸟分六大类:鸣禽、游禽、攀禽、陆禽、涉禽、猛禽。


 


       思考:从生活方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发育、体温等方面比较爬行类和鸟类的主要区别。


       5、哺乳类


          兔 感觉器官:组成:口、鼻、唇、触须、耳廓等。特点:灵敏,利于避敌或取食。


             神经系统:组成:脑、脊髓及神经。功能:快速反应。


            骨骼系统:发达:保护神经系统,运动支柱。


            消化系统:消化管:口→咽→食管→胃→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肛门。


                      消化过程 :食物→口腔(牙齿咀嚼、唾液消化)→咽→食道→胃(胃液消化)→小肠(肠液、胰液、胆汁消化)→肓肠(细菌分解消化)→肛门(殘渣排出)


            呼吸系统:组成:鼻孔、鼻腔、喉、气管、肺(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


            循环系统: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特点:心脏四腔、动、静脉血不混合。体、肺两条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生殖系统:雄性:精巢产生精子,由输精管排出。


                           雌性:卵巢产生卵子,受精卵经过输卵管到达子宫,胚胎在子宫中发育。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体外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内有膈,体腔被膈分成胸腔和腹腔;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哺乳纲主要的分类:单孔目(鸭嘴兽)、有袋目(袋鼠)、翼手目(蝙蝠)、鲸目(白鳍豚)、食肉目:犬科(犬、狐)、熊科(黑熊)、猫熊科(大熊猫)、猫科(东北虎)、偶蹄目(猪、牛)、奇蹄目(马)。灵长目(黑猩猩)。


        哺乳动物的资源和保护:了解我国特产的珍贵哺乳动物及动物资源保护的意义。


    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有脊椎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骨):原生动物门(如草履)、腔肠动物门(如水螅)、扁形动物门(如涡虫)、线形动物门(如蛔虫)、环节动物门(如蚯蚓)、软体动物门(如河蚌)、节肢动物门(如昆虫)、棘皮动物门(如海盘车)。


                     思考:你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珍贵的动物或濒临灭绝的动物?应该如何加强当地的动物资源的保护?


 


                     §3.其他生物


一、细菌


    形态: 个体小,一般只有1微米左右,主要有三类: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结构: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部分构成,细胞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营养:异养,即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可以分为腐生(如枯草杆菌)和寄生(如痢疾杆菌)。


                     呼吸:需氧呼吸,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菌称好氧性细菌(如醋酸菌);有些细菌,在生活的过程中不需要氧气,这叫做发酵,进行发酵的细菌称厌氧性细菌(如乳酸菌)。


                     生殖:通常是用分裂的方法进行。


                     对自然界的意义:腐生细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人类的关系: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处(如:根瘤菌、大肠杆菌)少数细菌能传染动植物和人类的疾病,这样的细菌叫做病原菌(如:结核菌、软腐细菌)。


                    二、真菌


具有细胞壁并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溶合作用,又不象动物那样摄取食物,而是对外界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吸收。因此,它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有人主张将真菌另立一界,叫做真菌界。如: 酵母菌和霉菌是一类个体微小的真菌;蘑菇、木耳是一类大型、多数能够食用的真菌。真菌和细菌一样,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思考:(1)如果没有腐生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会是什么样子?


(2)比较细菌和真菌的异同。


三、病毒


对于人们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人以及动、植物的很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颗粒很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显示,所以它的发现比细菌的发现要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原都是病毒。


 


§4.生命的共同特征


一、严整有序的结构


    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而是严整有序的。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的细胞器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大分子无论如何复杂,还不是生命,只有当大分子组成一定的结构,或形成细胞这样一个有序的系统,才能表现生命。失去有序性,如将细胞打成匀浆,生命也就完结了。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等层次。每一个层次中的各个结构单元,如器官系统中的各器官、各器官中的各种组织,都有它们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结构,它们的协调活动构成了复杂的生命系统。


二、新陈代谢


    生物是开放系统,生物和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一些物质被生物吸收后,在生物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而被排出体外,这就是新陈代谢。它各取所长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5:44:11编辑过]

TOP
11#

11月18日学员随笔 


 


 


萧山小学科学教师成为杭州市小学科学“领雁工程”的主力军


浙江省湘湖师范附属小学:夏志明



在省级小学科学“领雁工程”与区级““领雁工程”相继开班后,杭州市“领雁工程”于11月17日在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开班,全市农村七县区共有47小学科学教师参加本次培训,其中萧山小学科学教师16名,占了三分之一。他们是:


湘师附小:夏志明老师、义桥二小:来水义老师、永兴小学:杨   杰老师、


楼塔镇小:王   维老师、宁围四小:华旭锋老师、所前一小:郑春牡老师、 


衙前镇小:周小东老师、党山镇小:施均捷老师、河上镇小:谢立涛老师、


义蓬一小:孙建丽老师、新塘小学:赵海军老师、闻堰镇小:沈华梁老师、


长山小学:陈鹤鸣老师、浦阳镇小:孙利峰老师、南翔小学:沈雅飞老师


葛云飞小学:叶海尧老师


在萧山参加的老师当中有专职多年的科学老师,如夏志明、沈华梁等,也有兼职的科学教师,如周小东、王维兼职语文与科学;有已担任校长职务的科学老师,如义桥二小的来水义校长,也有在农村完小工作的老师,如郑春牡老师来自所前镇岱山完小。我们的萧山科学老师队伍构成是多样的,我们萧山的科学教师干劲是十足的,本次培训有那么多的老师受益,相信一定会有老师脱颖而出,使我们萧山小学科学在杭州市小学科学“领雁工程”不仅能成为人员数量上的主力军,也能成为学习成绩上的主力军。


本次培训班采用分段脱产的形式,这次为第一阶段,共计10天,杭州师范大学岳德刚博士担任班主任。

TOP
12#

学员随笔 


溶解的快与慢


                                     杭州市领雁工程小学科学班全体萧山学员


萧山区闻堰镇中心小学  沈华梁(整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切碎)、搅拌、水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加快物体溶解的实验研究,研究计划的制定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和研究计划的制定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搅拌器)、塑料杯、食用硬糖、方糖、热水和冷水。


教学设计:


一、导入部分


1、今天沈老师给大家上课,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方糖)


2、坐在后面听课的大部分老师也是来自杭州的,他们来自杭州的各个地方。今天你们是小主人了,应该怎么样来招待这些老师呢?在沈老师那边,我们用糖水来招待客人的,那么下面我就给老师做一杯糖水吧。


3、教师把方糖放入盛有半杯冷水的杯子里。


4、我这样可以把这杯糖水给我们后面的老师喝吗?为什么?


5、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让糖在水中让它溶解的更快一点呢?


6、学生回答能加速溶解的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办法。


7、我们同学替沈老师想了很多加快方糖溶解的办法,今天这节我们就来学习溶解的快与慢。出示课题


二、探究部分


1、刚才我们替沈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来加快方糖的溶解,你们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呢?比如那位同学提出了用搅拌的方法,那么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吧。请看下面的表格。


2、我们想要研究这个问题,应该需哪些器材?怎么来操作这个实验呢?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一下。


3、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4、学生口头汇报、教师填写在表格内(不打断学生的回答,让其自己说)


5、大家看有没有问题,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


6、那么沈老师补充一下。(出示实验注意点)


7、看我们大家一起完成了一张实验研究计划书,科学家在做研究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先要制定研究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做实验。


8、学生领取实验器材,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9、填写实验统计表


10、请看这一张表,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11、这证明了刚才的那位同学的推测是正确的


12、那么还剩下2个因素,我们怎么来证明。你能不能像我们刚才一样,先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呢?


13、我们先来看看刚才制定的研究计划,让大家参考一下。再看现在要完成的研究计划。(大屏幕展示)这样吧,沈老师规定1-5小组研究冷水和热水的因素,6-9小组研究弄碎这个因素。


14、请同学们拿出表格,制定研究计划


15、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巡回关注


16、交流学生制定的研究计划,详细点评(水量、糖)


17、下面请同学完善自己的实验计划。好了以后,把你制定的研究计划,拿上来让沈老师看了,觉得可以了,再领取新的实验器材。同时请归还原来的器材。


18、学生领取实验器材,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19、把学生的数据汇总。


20、看表格,得出结论


三、应用延伸部分


1、我们通过今天的实验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同时学会了什么?


2、我们同学今天表现很好,沈老师请大家吃糖。


3、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加快溶解的现象,比如喝咖啡的时候,小调羹有什么用?炒菜的时候为什么要在锅里放盐比较好。


4、有同学吃完糖了吗?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把糖吃完了?


5、学生回答方法。


6、这个水槽里都是糖水,我们把糖溶解在了水中。那么你有没有办法把糖从水里分离出来呢?

TOP
13#

学员随笔


40小时准备的公开课


 


                                                                   萧山区闻堰镇小  沈华梁


    上一节公开课需要多少时间的准备,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需要几周,有些人需要几天,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最近我又执教了一次公开课,但是这次公开课和以前的公开课和以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在与准备时间非常的短,只有几十小时。


我们参加杭州市领雁工程小学科学班的学员,在报到的时候,就明确的知道了第五天要到桐乡的崇德小学参加一次课堂研讨活动,可是不清楚的是要求我们某一个学员也去执教一堂公开课。周三晚上,在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活动后,正在准备休息,整理一下今天的思路。突然接到班长周小东的电话,有要事相商。结果被告知后天的公开课已经确定为四上年级的《溶解的快与慢》,人员为我。在经过了几十分钟的讨论后,我带着一本教材回到了房间,经过了简单的分析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构思教学设计。距离今天上课有39个小时。


经过自己闭门造车的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有开始投入到学习中。忙碌了一天后,用完晚餐后,我们萧山的十位同行,就聚集在了教室帮助我一起讨论教材和教学设计。晚上8点左右,经过三小时的讨论和交流后,我们走出了教室,这时候距离我上课只有16个小时了。随后,施均杰教师驾车陪我到物美超市采购需要的用品。没想到超市里居然没有我需要的方糖,抱憾而回。当周小东听说后,主动的和郑春牧一起到其他超市帮我采购方糖。回来后我们又开始做实验,看方糖溶解需要的时间。结果发现用方糖做完整和碎块的对比实验,缺乏科学性,启用硬糖做实验材料,那么怎么把硬糖在包装袋里弄碎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去下面拿石头砸,用千斤顶砸等。等我们自己做完实验后,已经是十点多了。这时候还有14小时。随后又赶忙梳理教案、简单的做几张幻灯片,晚上12点多,在方便面的慰劳下,走向了床铺。


5点45分,起床。6点30分,上车出发,7点20到达学校。到校后又马不停蹄的,在对方学校的实验准备室里忙碌起来,根据教案完善自己的实验器材,尽量的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对于不足的材料,郑老师又忙着去购买。这时候萧山所有的老师,还有其他同班老师,都为我忙碌了起来。越到最后忙碌的事情就越多,等到调式好多媒体设备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后,学生已经进入到教室里了。在匆忙中开始了我的课。


课已经上好了,过去了。整个过程中,我充分的感受到我们萧山教师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为了我上好课,每位萧山的老师,都主动过来帮助我,为我服务,没有谁是袖手旁观的。夏志明老师的教材解读和设备调试;郑春牧老师的购买材料;周小东老师的协调联系等;赵海军老师的实验设计;施均杰教师的车辆服务;…………


今天这节课的主人不是我,而是我们萧山教师整个团队,我只不过是站在这个团队前面的人,如果换了其他教师来上,也一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出象样的公开课,而且一定能比我做的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3 22:52:52编辑过]

TOP
14#

  学员随笔 

团队的力量有多大


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校  周小东


     11月21日,杭州市“领雁工程”科学培训班的学员们要到桐乡崇德实验小学进行科学课堂研讨活动,届时培训班的学员们也要送去一堂观摩课。早两天班主任岳刚德博士布置任务后,萧山的科学老师义不容辞接受了这项任务。但直到11月19日8点左右才接到了授课内容——四上《溶解的快与慢》,萧山的老师商量后决定由闻堰镇小的沈华梁老师来上这一堂课。几位老师大致谈了对这堂课的看法后,沈华梁老师就连夜进行备课。


      11月20日,培训结束已经是下午4:30,简单晚餐后,4点50分萧山16位老师除了6位回单位或家里的以外,其余10位都来到了杭师大12号楼402室(考虑到要使用大屏幕,特意到杭师大办公室申请了一个教室)。先由沈华梁老师谈了授课过程,老师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将整堂课的设计过程包括过渡语再重新写了一遍。很快时间到了晚上8:00,考虑到第二天6:30要出发,实验器材可能难以备齐,成员们决定先准备器材。几位老师分头行动来到超市购买材料,但走了3家大超市后,还缺最重要的方糖没有买到,又走访了几家咖啡店、便利店,最后总算在“快客”购买到。回到旅店已经9:00多,组员们马上又进行了实验,直到晚上10点多,材料和课总算基本完成,组员们这才放心地回自己的住处。虽然从早上到晚上10点多组员们基本没有休息,但大家的兴致很高,都觉得今天收获特别多,团队的力量真的是无穷大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3 22:54:44编辑过]

TOP
15#

  学员随笔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


                                      萧山区闻堰镇小  沈华梁




      昨天我在桐乡崇德小学执教了《溶解的快与慢》一课,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觉得有许多地方在设计和教学中有不足之处,应该反思一下。


     反思一:课堂容量。在当初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基本按照教材的基本内容,我安排了5个主要环节。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计划,学生操作搅拌对溶解影响的实验,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及交流,学生操作冷热水和完整、碎块对溶解影响的实验,吃糖体验溶解快与慢。这5大环节再加上其他一些小环节和衔接部分,整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赵海军老师在一开始就提醒了我这一点,但是由于各个环节难以割舍,再加上没有机会试教,所以一开始我在起点就犯了错误。关于这点我想,以后我们有机会在上没有试教的公开课或者是上陌生班级的公开课,我们尽量的要降低教学目标,不要有过多的教学内容,只要把1-2个环节研究的透彻一点,深入一点就好了。


      反思二:实验的疑惑最好当场解决。我设计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做实验,2个杯子里,一个搅拌,一个静止,预设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比出搅拌的因素能够加速溶解。可是结果不是很明显,在9个小组里,有2个小组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他们认为不能明显的观察出哪个溶解的更快。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是让学生分析他们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哪个环节,我第一个错误是没有让这2个小组自己分析,而是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猜测,这是无效的提问。在学生分析无果后,我让学生课后领取方糖继续实验。其实按照岳老师的观点,我完全可以让这2个小组的同学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继续做这个实验,而不是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继续操作下一个实验。让学生当场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就能得到解决。


      反思三:规范的仪器操作。在课时进行到一半的时间后,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时间的不足。一开始原本想让学生在操作完第一个实验后,把第一套实验器材上交后领取第二套实验器材,结果由于时间紧,我没有让学生的桌面上同时出现了2套实验材料,这样有可能在客观上容易让学生操作时,分散注意力,用第一套的材料参与到第二个实验;此外,原本设想让学生在自己倒水的时候,用上滴管,以便更加精确的做到2杯水的水量一样多,结果滴管放错了位置,放到了不需要滴管的小组内,让不需要滴管的小组感到纳闷,这个滴管用来干什么的?有个别小组甚至用滴管来进行搅拌。这2点失误,使课堂上学生对仪器的规范使用,有负面的影响,需要注意和改进。


     一个疑惑:由于溶解现象的特殊性,在没有搅拌的情况下,它的速度是很慢的。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要不要让学生看到完整的溶解过程,如果是让学生看到完整的过程,那么时间是不够的,方糖即使在热水中,如果不借助搅拌,那么30分钟左右也难以完全溶解,显然在课堂中是不现实的,那么借助搅拌的话,可以让学生能够完整的看到溶解过程,但是这样的话,在整个实验中就有2个变量的影响了,难有说服力。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让学生观察到部分过程,能够区别到快与慢就好了。我觉得实验的过程,在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就得出结论,这与我们科学的探究精神是不相符,也难以客观、信服的得出结论。我虽然在课堂中采用了第二种处理方式,但是面对这样的疑惑,我左右为难,实在不知道怎样处理会是科学、合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3 22:57:02编辑过]

TOP
16#

培训实践学校报导:


 


杭“雁”北飞进崇小  研讨交流促提高


——杭州市“领雁工程”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考察崇德小学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简讯



11月21日一早,伴随着悦耳的校园音乐,杭州市“领雁工程”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共48人在班主任岳刚德老师的带领下,如约来到了崇德小学东园校区,进行为期一天的科学学科教育考察与研讨活动。


在学员们对崇德小学的校园环境进行初步了解后,陆晓强副校长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对校园网络建设、博客技术应用、科学教育特色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得到了学员们的充分肯定。


在本次研讨中,崇德小学的陈梅娟、周进瑜和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小的沈华梁老师为大家提供了研讨的课例,分别执教四上《运动起来会怎样》、六上《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四上《溶解的快与慢》。其中,陈梅娟老师执教的《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课,以充分的课前调查为依据,针对四年级学生不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认识百分数、对肺活量感到陌生等实际情况,以游戏、课件、资料卡片等多种形式来组织探究活动,得到了学员们的肯定。周进瑜老师执教的《各种各样的植物》一课,以其独特的室内“小小植物园”、圆形探究区等形式,很好地吸引了全体学生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说植物、看植物、领植物、分植物、制名片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应用分类研究的科学方法,从而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沈华梁执教的《溶解的快与慢》一课,克服了备课时间紧、材料准备难、内容缺乏观赏性等重重困难,在萧山科学教师团队的大力支持下,以其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教态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探究氛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引导学生经历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溶解的快或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问题研究中,使学生们认识到了“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切碎)、搅拌、水的温度等因素有关”,并充分体验到了研究的乐趣。


下午,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的岳刚德博士和培训班学员们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课中出现的“演示实验的科学性、活动环节的精简化、教学材料的合理出示、意外生成的有效处理”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改进建议,使全体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由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是崇德小学在本学期承办的第一个桐乡市级以上研讨活动,活动的开展给崇小的科学教师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崇小科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活动效果。(陈梅娟)

TOP
17#

学员随笔 

听《科学教育中的生物学问题》有感


                                    萧山区闻堰镇小  沈华梁


 


最近听了杭州师范大学陈晓萍教授的《科学教育中的生物学问题》这一专题讲座,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觉得听了这个讲座以后,对以后在课堂中有关生物的教学,觉得有很多收益的地方。


首先,第一个收益的地方是对自己专业生物知识的帮助。从师范学校出来以后,自己有关生物的专业知识也停留在了中师的水平,在以后的时间里,也没有时间和机会,进一步的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平,面对现在的学生,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了大量的知识,有些学生的问题,我们教师都无从回答。这迫切的需要我们教师用更多、更前沿、更专业的知识来来教学。今天在陈教授的讲座中,她结合我们的新课程目标,梳理了目前我们小学科学中有关生物的知识,并且着重讲解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掌握的知识,这样系统的梳理和学习后,我们的生物知识就能基本满足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要求。当然我们的学习应该是无止境的,将来学生的知识面会更加的宽广和深入,这样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会更高,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也必须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的生物学知识,这是我们成为合格的科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其次,陈教授的讲座还重点强化了,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如何规范、合理、科学的进行教学。以往我们在教学中,有关生物学的知识在讲解和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会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是混淆了逻辑关系,这一点在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中也同样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花朵不是为我们人类而美丽的,它是为了招引昆虫帮助传粉,繁衍后代。”这句话在我以往看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听陈教授从进化论的遗传学角度出发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后,就发现这句话是不对的,它在逻辑的表达表述中存在问题。花朵的美丽不是专门为了吸引昆虫,而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会出现美丽鲜艳的,同样也有不美丽不鲜艳美丽的花朵,但是在生物的遗传选择中,美丽鲜艳的花朵,更加受到昆虫的选择,从而可以有更大的机会发展后代,因此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大部分花朵都是美丽鲜艳的。这是遗传和环境的选择,而不是花朵自己的选择。所以刚才的那句话,在表述上是错误的。听了这样的讲座,以后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在考虑一些问题时,我们会从更加高的高度,更加科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表达我们的观点,使我们教学更具科学性,更加规范。


此外,陈教授还从实验仪器的操作、教材设计实验的意图等多方面,给我们做了指导。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实验是热衷的,但是写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也就是实验的目的和教材安排这个实验的意图,这些方面我们平时思考的比较少。我们有时候对教材进行自主修改很热闹,其实我们在没有深入思考,没有充分的理解教材的意图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所修改的内容,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实验中的一起操作也是一样,正确的指导不能停留在黑板上和嘴巴上,应该在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上避免让学生有不合理的生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49:46编辑过]

TOP
18#

 学员随笔 

听魏书生讲座有感


                                        萧山区闻堰镇小 沈华梁


今天和昨天听了魏书生的2个讲座,我的感觉是魏老师所传授的理念,除了他是一个老师外,他其实更加像一个哲学家。按照我的理解,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自己“吃亏是福”,“做一个平常人,有一颗平常心”这些他的理念加入到他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这2个讲座给我心灵的冲击有2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我的教学的冲击,第二方面是对我为人处世、做人的影响。


首先,魏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在于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特别的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能够在你的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完成你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好学生只要在课堂上听好课了,就能很好的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了。而不好的学生呢?他们不但在课堂上掌握不了本课的知识,完成不了你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能成为你课堂上的捣乱者,可以说他们给我们的日常教学会带来的不是帮助还是阻碍。我们教师很头痛这样的学生,可我们不知其实比我们更加痛苦的是那些学生,他们听不懂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可是还要40分钟内坐在教室,那样的感觉正的是犹如在坐牢。面对痛苦比我们大的学生,我们更加有理由更要关注他们,要去教育他们。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我们在课堂上的知识,由于他们以前的基础薄弱,或者是个人理解能力不强。那么对于他们,我们就应该主动的降低自己的要求,不应该用好学生或者是普通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要用适合他们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能干什么,能完成什么就要求他们干什么、做什么。让他们慢慢的掌握一些东西,逐渐的跟上大家,成为一个好学生或者是普通学生。我们教育好坏的关键点,不是在于好学生,而是在于不好的学生,只要把他们转化了,我们的教育就提高了。此外,对于学生的管理,我们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这一点,我没有多少的体验,因为我一直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想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体验一下班主任工作,尝试让学生自己学会自己管理,充分的在班级中宣扬民主精神。


其次,魏老师的这次讲座对我的影响还在于对我的人生。魏老师告诉大家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我们的生活,的确我们很多时候陷入到生活的烦恼中,因为待遇问题、因为职称问题等等,感到对生活充满着抱怨,丧失了一颗平常心,心态平衡被打破了,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教学,甚至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作为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而做人是我们自己一生的事情。人的一生,几十年的历程,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有幸福的经历,体验到更多的幸福,而幸福的多少取决于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安心于自己所拥有的,不好高婺远,不幻想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景象,让自己平凡的生活,充满幸福的滋味,做一个真正的自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50:24编辑过]

TOP
19#

学员随笔  

听“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有感


                                              萧山区闻堰镇小  沈华梁


 


今天上午,为了让我们杭州市领雁工程小学科学班的同学能对日常教学在科学课中加入德育教育,特地邀请了杭州师范学院的焦建英教授给我们作了“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这一专题讲座,使我受益颇深。


首先,焦教授列举了我们当前教育界几个鲜活的事例,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误区。德育教育并不是学校政教处或者是班主任的 事情,而是我们所有任课教师的责任。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是简单的传授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知道如何的去做人,并且去做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句话告诉我们所有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有德育元素的存在,如果脱离了德育元素,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师是不称职的。这一点让我感触很多,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几乎很少的去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看来以往的我是失职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从德育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科学课的课堂中感受德育所带来的体验。


正当我在思考如何在科学课中加入德育教育的时候,陷入了一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在科学课专业性非常明显的教材中,如何加入德育元素呢?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和德育结合起来的呢?凭借自己的认识,几乎找不到什么联系点,从而陷入了窘境。这时候焦教授用她专业的知识,向我们阐述了在科学学课中具体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原本以为焦教授会和以往我们所听到的讲座差不多,站在理论的高度,大概的给我们指引方向,然后让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去寻找突破点。正如一句常用的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现在焦教授已经把我们领进了大门,剩下的事情就是让我们各自修行了。焦教授和其他教授的区别就在于此,除了领进门后,还把我们继续送一程。焦教授从她听的几节科学课和她生活中发生在她周围的事情出发,用事实做例,找出了我们科学课教学中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这些结合点的出现,使我恍然大悟,原来只要教师多花点心思,在科学课中进行德育教师并不是一件很难、很复杂的事情。比如在观察树叶的活动中,按照以往我们都会采摘新鲜的树叶,给学生观察;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在需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摘树叶的;反过来假如我们让学生在收集树叶的时候,不是去摘而是去捡掉落在地面的树叶,那么我们的科学课就体现了德育的特点,第一,更进一步让学生产生了爱护自然、爱护花草的品德;第二捡落叶的活动,还能在无形中让学生体验到爱护环境、保持卫生的品德。听到这里,心里又有了一点坦然,原来我曾经也这样的做过,只不过原来的我,没有去可刻意的注意,只是随机的有这样的行为。


一场讲座,点醒了我一个认识。把我原来的模糊的看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这样的话,我在将来的教学中不会再有这方面的困惑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51:40编辑过]

TOP
20#

谢谢领雁们的带来丰富的培训资料,看了也很有收获。学习并慢慢消化着......
TOP
21#

  学员随笔:

听高谦民教授做“学生精神的关怀者”有感


 


桐庐县春江小学    江 斌


 


今天是培训的地第三天,听高教授给我们讲了,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要做好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对我的感触很大。本以为对学生的德育,关怀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是我们学科教师的事,这都是班主任的事。其实不是,不管是班主任也好还是学科教师也好,我们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并不只是注重他们的学科知识,那样会很容易使我们所教育出的“产品”成为危险品的。他们的危险程度绝不亚与原子弹甚至更大。


他首先让我们从走近学生开始, 了解学生是教育的起点,欲窥童子心,更下一层楼。理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要理解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童心。然后去认识学生,学生是主体的、发展中的、有个性的、活泼好动的、喜好模仿的、富于情感的人。具体阐述了如何关怀学生;


   (1)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


  (2)尊重学生的自尊自信


(3)信任学生的自强自立


(4)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5)启发学生自己领悟


(6)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


(7)让学生接受必要的惩戒


(8)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用高老师讲的8关怀种来衡量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情况,很少去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忽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心灵的伤害。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者要善待每一颗渴望关爱的心灵,任何人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忽视!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而有了希望,他就走上了成功之路。我还缺少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它是感化学生的良药,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比如我现在有四年级的学生叫叶鲁平,他的自控能力很差,刚开始我都很耐心的讲他,可是时间长了我都对他失去了信心,现在根本不去管他了。其实他有闪光点,在上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盐一课时,在课堂上我把实验方法讲了,也让他们做了,由于时间关系还不能得出结果,我就让同学回去做,把结果得出,第二天来了后,只有很少几人做了,他就是其中一个并且所做的实验结果是最近进标准数,当时我给了表扬,可后来他又慢慢的回到原来的状态,我渐渐的对他也失去了关怀,真的没有很好的去思考如何抓住时机做进一不的引导。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对这件事的触动很大。


我们应当确立这样的信条:第一条:孩子总是可爱的;第二条:如果孩子做了不可爱的事情,请再读第一条。有了这样的信条,我们就能成为学生终身幸福的引路人。

TOP
22#

  学员随笔:

让课堂流光溢彩——《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培训体会


仓前中心小学  谈剑英



     因有幸参加这次市领雁工程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也由此有幸聆听了专家、博士的精彩报告。他让我又一次更新了教学理念,了解教学动态,那是我独自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得到的,也促动我更好地进行教学,为教育服务。就两天的报告,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祝教授对“信息技术背景中的文化观”侃侃而谈,使我耳目一新。焦教授讲“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面就对“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谈一点体会。


     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原来认为传授科学知识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没想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是那么不可忽视,焦老师那生动的,真实的,感人的,一个个案例让我明白,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也是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理想追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道德生命获得自由生长,得到真正的健康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德育,让学生认识,探索自然,理解社会,体会生命奥秘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机会。


     科学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世界眼光,更要培养成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德性,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教学,所以,教学必须具有教育作用,教育与教学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手段应服从目的,所以他提出的原则是“教育性教学”,为了能让教育性教学顺利进行,其一教师应激发学生求知乐学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持续的兴趣,才能使人不断地,轻松地开阔思维,接受知识。其二,学会做人将作为科学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其三,对待科学课学习的良好态度。


在焦老师的一层层剖析中,让我明白课堂中的教育是其他形式教育无可替代的,怎样使40分钟的课堂发挥流光溢彩呢——看在课堂中德育的体现。


我觉得应遵循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观点。所以我认为:


1.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兴趣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让学生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3.在科学教学中,将渗透求实守则的教育,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坚持公平。


4.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合作和互助的精神。科学活动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样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增强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树立个人应服从集体的团队思想,这样教学,往往达到的目的更大些,既学到知识,又让他们明白如何做人。


5.在科学课中要培养积极思考,倾听他人发言,节约资源,利用废弃物,整理材料的习惯。


如在实验教学中,会用到许多的生活中,自然界中的资源,焦老师用那最最常见的事例:在《植物》单元的学习中,采摘树叶在观察小动物中将小动物给“害”了,在上《米饭的观察》中,浪费了许多的粮食……,这种种都将与爱护小动物。爱惜劳动果实,勤俭节约教育相违背。我们应尽量地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作用下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让学生懂得珍惜,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态度。


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让我真正意义上懂得做一名小学科学老师还真不容易,教学中的教育,培养学生优质的品格,那将会终生受益,这将要感谢焦老师,我想我会再深入研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TOP
23#

学员随笔

品德教育  从点滴做起


                                                            ——焦建英博士《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讲座听后感


 


径山镇潘板中心小学   李振勇


      “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我听了焦建英博士《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讲座后最强烈的感受。


最近,学生弑师案屡见报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除了对这些教师的生命突然终止而扼腕叹息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频频发生这类学生杀害老师的过激行为?


     一个学生有知识,但并不等于他一定有德行。之所以这类案件会频繁发生,原因有:一方面是教育制度的因素,学生产生厌学态度,很大的问题是出在施教方式上。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同时,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了解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即使学生要表达他的不满,事实上完全可以有其他方式来表达,为什么他要选择这种过激、偏激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法律观念、法治观念缺失的问题了。


      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小学科学学科,我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已是迫在眉睫。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其次,我们应该挖掘科学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最后,我们还应采用一定的德育策略,在科学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比如在三年级科学《植物》单元中,教材提出让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其中,在教学《各种各样的树叶》内容时,学生观察的树叶应该是捡来的落叶,其用意是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但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桌上放的是从枝条上摘来的碧绿的树叶,在让学生“观察枝条上的树叶”时,有学生干脆折了一些枝条带进了教室。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用“捡落叶”代替“摘绿叶”,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和各种小动物的教育。

      又如教学《淀粉的踪迹》一课,在实验结束时,我们一般都会将桌上刚刚用过的淀粉、滑石粉、马铃薯、馒头、年糕、面包、南瓜等材料倒入垃圾箱。但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惜劳动果实、勤俭节约的教育,而在科学课上,教师对实验材料却如此挥霍浪费,其负面影响值得我们反思!为了上好科学课,教师经常布置学生带材料来如食盐、米、米饭等劳动果实,但一到课结束,材料都变成了“废物”,扔进了废料桶,科学课不应该这么“昂贵”!所以,在科学实验课上,我们应采取三条策略。首先,从材料的量上来说,要经济一点,不要太多或太大,如米饭和淀粉单元中,米饭的数量可以少一点,只要学生能看到现象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在“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选择的食物也可以小一点(如面包、馒头可以切得小一点),尽可能减少浪费。其次,从材料的来源上,鼓励学生就地取材,带身边或家里有的材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忙,互通有无,不提倡经常买材料来做实验。 最后,从材料的选用上,从节省资源的角度选择材料,如在“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中,一般不提倡用味精、果珍等价格昂贵的材料,宜采用价格低廉的食盐较合适。有时上节课的资源也可以作为下节课的实验材料,再次使用。如在溶解单元中《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结束后,每个组一杯的盐水不应倒掉,在下一课《分离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再用。总之,在科学实验课中,材料的选择不能只考虑材料与实验效果的关系,同时也应关注隐含在材料中的思想教育内涵,全面兼顾,灵活选择,使实验材料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TOP
24#

  11月25日上午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王秀玲教授

 


 


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的撰写


 


一、课堂教学观察报告及其特点


课堂教学观察简称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借助于自身感官或有关辅助工具,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从而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整套课堂观察技术,帮助教师科学地、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并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它是促进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相应的事实依据。


课堂教学观察报告是运用观察研究的方法,对在课堂中的某个教育对象或某种教育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后撰写的研究报告,它是教学观察研究的成果表现形式。


课堂教学观察报告有其自身的特点:


①选择性。课堂中的观察不是面面俱到地进行观察,而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方面进行观察。观察报告的注意点在观察得到的那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信息。


②理论性。主要反映在课堂观察方法本身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论作依据,课堂观察需要观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也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指导。


③目的性。无论是任课教师自己或是其他研究者,课堂观察的指向是一定的教育现象或某些特定的教育问题,在课堂观察中通常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从事观察活动。因此,课堂观察报告是指向课堂观察中研究者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课堂观察的过程,以及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


二、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的结构及撰写


一篇完整的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观察研究的背景(或称观察背景、研究背景)、观察步骤、观察结果和讨论、参考文献等。


1.标题


与其他类型论文标题的写法类似,可以是单标题或是正副标题。但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反映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内容,如“学困生课堂行为观察研究”,“创新带来的喜悦——数学课堂观察与思考”。


2.署名(略)


3.摘要(略)


4.观察的背景


观察研究背景也可以以“观察背景”、“研究背景”或“问题的提出”预以表示,主要说明为什么要对该问题进行观察研究,在怎样的情况或条件下进行研究的。主要包括:本观察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本观察研究的缘由、重要性;文献综述;本观察研究的问题、关键术语的界定及观察研究的假设。


①观察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通常表现为研究者阐明自己感兴趣并且认为很重要的某个领域的某个方面的目标。


②观察研究的缘由和重要性。阐明为什么开展该项研究,开展观察研究的背景是什么。说明研究的重要性时,一般是写清楚研究结果带来的认识上突破或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③文献综述。该部分的写作会涉及到对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其关键是从相关的文献中找出他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如观察报告“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作者以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交往为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课堂交往的类型、课堂交往模式研究的情况,选择了“双向显性交往方式的对象与手段”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探寻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交往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分析教师在管理课堂教学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指导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缘由与重要性体现在“充实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④观察研究问题与假设。观察研究问题是对观察目的的具体化,通常以疑问的形式表达。观察研究假设是关于本研究可能结果的一种预期。如“学生参与的倾向性是否会影响学生交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交往方式有关吗?”“交往的对象是否与学生的性别有关?”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的问题。“学生参与的倾向性会影响学生交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交往方式相关”、“交往的对象与学生的性别有关”,这些则是研究的假设。


5.观察研究的步骤


观察研究的步骤也可表示为“观察程序”或“观察的方法”或“观察的对象与方法”,主要用于阐明观察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观察研究所使用的工具;观察对象选取的方法;观察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的分析方法。


①观察研究所使用的工具。课堂教学观察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如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对象的学习参与情况及其他表现;借助于仪器设备,如录音、录像设备记录教学现场的实况等,以弥补感官上的不足。观察的工具,有的已经比较完善可以借用。如果没有完全适合自己研究的工具可借用,可以对现有的工具进行修订,也可以自己开发。如“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该研究所使用的《师生交往角色与时空关系记录表》和《学生课堂交往行为记录表》,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四位学者所设计工具的基础上,参照观察者的能力和课堂交往的具体情况修订而成。但对自己开发的工具,在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要保证研究的效度。


②观察对象的选取。一般而言,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观察的对象。要求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样本的研究结论能够在可估计的概率下推广到总体。当然,也可以筛选出某些特定的对象进行观察。 如,“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抽取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至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每年级一个班作为观察对象。又如,“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究竟在干什么,选取的是“学困生”作为观察对象。


③观察的程序。介绍观察研究的程序细节是为了使别的研究者能够重复研究,以证实或反驳本观察研究的结果。因此,应该包括本研究具体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点做以及怎样做。


④介绍观察数据资料的分析方法。在课堂观察中,可收集到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一些数据资料。这些数据是如何处理的,要作出说明。


6.观察的结果和讨论


观察的结果部分主要是对课堂中的观察记录进行分统计分析后得出的事实。结果和讨论可分为“结果与分析”、“讨论(或思考与建议)”来写。在撰写观察结果部分时,研究者要客观地呈现在观察中所收集到的实证资料;在讨论部分,研究者把研究结果放在更为宽广的范围中,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讨论包括作者自己的倾向和观点。

TOP
25#

这样的培训工程系统性强,要求明确,更有贴近学员的实质性内容,学员有动力,有压力,真幸福呀!

TOP
26#

  学员随笔


教 书 更 需 先 育 人


                      ——听焦建英博士所作“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有感


                                                           余杭塘栖一小教育集团   姚文忠


    很荣幸参加了“领雁工程”市级骨干教师小学科学培训班的学习,在今天上午更是有幸听取了焦建英博士所作“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的报告,给我们原本有点放松的学科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光着重教学而放松了对学生德育,尤其是学科德育教育的重视和挖掘,这样我们教育的对象就无刻不存在着危机。


例子回放:


    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名23岁的年轻教师倒在自己16岁学生的刀下。


    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一名31岁的女教师,在做家访时被自己的学生掐死。


    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在教室里,当着数十名学生的面,用菜刀将自己的老师砍死。


    其中10月4日案件中,那位杀害老师的学生竟留下了一页“死亡笔记”,自称要用杀老师的行为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让教育可以改变。


专家的意见: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认为:一方面是教育制度的因素,学生产生厌学态度,很大的问题是出在施教方式上。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同时,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了解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即使学生要表达他的不满,事实上完全可以有其他方式来表达,为什么他要选择这种过激、偏激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法律观念、法治观念缺失的问题了。


我的看法:社会在进步,教育的思路不但不能放松,更要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刚开始任教科学的时候,很重视挖掘科学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千方百计在课堂上落实对学生的科学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渗透,可是随着每次抽考、检测、考核等等因素的影响,觉得科学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掌握是第一位的,科学探究意识是需要重视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有点放松了。比如作业中的字迹差点,订正格式不及时,由于生忙着作业而没有在课堂结束时进行师生再见等与科学课堂教学关系不大的学生行为规范并没有太大的重视,把学业知识摆到了首要位置,相对于科学素质外的德育因素没有充分关注,有时为了让课堂知识目标得到落实而把三维目标中的情感价值目标减轻了,现在看到了焦博士给我们举的这些例子,再次感受德育渗透不能放松,全师德育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不是班主任,语数大学科老师的事,应该所有的任课教师及时互通信息,为所有学生积极营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学习知识,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氛围。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做了一名教师就要体会到它担子的重大,无论课堂,还是课前课后都要从学生的言行中用科学老师敏锐的观察目的发现学生中的不良苗头,其实我们综合学科是学生行为最容易显露真相的时候,因为我们所教的班级往往有七八个,所教的学生几百人,每周也是两三节课,平时由于办公地点的距离,对学生的了解实在不是很深,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洞察事情的真相,又考虑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成绩的目标。往往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


听了这次讲座后,使得知识必须与育人同步的警钟再次敲响了,学科德育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日常规,实验课堂,作业常规,回答常规等等对学生情感价值感需养成的,必须在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中得到逐步的落实,使得教学和育人得到双赢,教书更需育人,在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2008.11.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6 23:16:30编辑过]

TOP
27#

感谢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平台!


 

TOP
28#

现在仔细看了,才发现:专家讲的有些要点,怎么还是“老”的。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29#

以下是引用盛国荣在2008-11-28 21:23:00的发言:
现在仔细看了,才发现:专家讲的有些要点,怎么还是“老”的。

老在哪里?新在何处?


夏老师创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展示了大家学习的成果,所谓专家,更多的是从理论上把握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东西,对于教学实践经验或者更深入的教学问题,也许一线教师才是真正的专家,但不管怎样,这些理论的与实践相结合的资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0#

 

听《守住心灵的宁静》有感


                                         崇贤一小  徐燕春


魏书生老师真不愧是魏特,他的思维与常人不同,那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是我们大家值得学习的。


作为校长、书记、局长的他,居然还能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居然还会当班主任,这简直是常人无法理解与体会的。


他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而是不断摸索中形成的。他的班主任工作值得我们反思、学习。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世面也见的多了,行为规范是一项棘手的工作。老师抓的头也疼,效果不佳,老师的压力也很重。如何才能从中解脱出来?发动群众是最好的办法。让学生互相管理,是一个极好的办法。毕竟,他们是整天在一块的。同学间有了相互监督,并且形成一定的体系,这真是事倍功半。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良好班风的形成不是很容易形成的,那是需要学生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一旦形成了这中价值观,班级的舆论压力就很大,学生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


农村小学中的我们也很迷茫!象我这样的学校,在城乡结合部。外地民工子女占70%以上,学生的行为习惯很难抓。自从20082月搬入新学校后,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压力。一流的设施,也需要一流的管理。崭新的校园总不能过了一年不象样子了。因此,一开学,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抓行为规范。一学期下来,效果不错。但从本学期起,学生的行为习惯下滑了。乱踩草坪、乱丢纸屑、快跑……等现象屡禁不止。监督岗照样天天在放哨,但效果不佳。可能是学生也不怕了。为什么?扣分了,没有太大的处罚措施。我们正为这烦恼。听了报告,使我茅塞顿开。老师的做法无疑是一条捷径。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凡是一日常规扣分的,给以一定量的惩罚----500字的说明书。我想:这样以后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肯定会有所控制,毕竟500字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也会将这个好办法推荐给学校的老师们,给他们一个新的启迪。

     人比人,七死人。当然,合理的、上进的计较对个人发展是有好处的。荒唐的比较,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形的伤害。因此,魏老师的现实主义观念也是对我们的启示。人呀,要往好的一面去想,知足常乐,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世界吧。何必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的你死我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