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向简约、高效的课堂迈进——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第三次... [复制链接]

1#

向简约、高效的课堂迈进——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第三次活动专贴

展示名师风采 引领教师成长


  10月31日,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暨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在嘉兴市实验小学举行。两位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嘉兴市实验小学校长张晓萍和平湖艺术小学校长蒋明分别执教了四年级科学《跳动起来会怎样》和三年级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两位名师简约高效的课堂给听课老师们指明了小学科学课堂新的发展方向。
    来自全市五县(市)二区的小学科学教研员、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小学科学“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共12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嘉兴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张建芳老师主持,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嘉兴市小学科学学科名师导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喻伯军老师分析点评课堂并作了专题报告。
    两位名师的课堂围绕简约高效这个主题展开。两位名师的课上,没有花里胡哨的课件、用到的只是几张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幻灯片,实验器材都很容易得到,学生分组实验用器材是食品塑料袋,其余是观察记录用的白纸。学生活动设计松紧有度,环环相扣,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展探究活动思路清晰,简约高效,达到了活动的宗旨初衷,为老师们常态化的科学课提供了样板,受到了专家和听课老师的好评。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喻伯军老师为两节课做了精辟的分析并作了相关专题报告,给在座的老师以很大的启发。(何宇青)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张晓萍老师执教《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蒋明老师执教《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路岩:看名师课堂,思教学行为


——小学科学培训活动体会


   20081031,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暨“领雁工程”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在嘉兴市实验小学西校区开展。本人作为市研修班学员观摩了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与诠释,聆听了省教研员喻老师的点评,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三点体会。


一、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基于常态课的研究;


小学科学新课改至今,一轮已经结束。从最初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逐渐趋向平静和成熟。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更理性的去思考、去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而科学教师工作量大、兼任工作之多的种种原因,也不得不让大家更关注我们的常态课的教学研究。或许基于此,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运而生。我们老师也把课堂教学研究的眼光聚焦在了常态课的研究。2位名师真是基于这样的引领,所以为所有的科学老师演绎了两堂简约而不简单、整合而不减质的高效的课。我想,这样的展示对于我们一线的老师们来说很有启发。


二、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对教材更深的解读;


然而,随着名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环节的诠释,老师们发现: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执教者对教材的更深层次的解读;是一种只有对教材理解通透、深刻之后的驾驭。


简约不是随便的简单删除,更不是随意的更改内容;如果能对教学内容与环节的设计、教学材料的准备做到简约了,那么课堂教学的高效也就实现了。其实简约与高效是统一在一种思想之中的。


三、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思考中行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自己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呢?尽管没有名师深邃的剖析能力,也没有名师熟练的驾驭能力;但是觉得简约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来说都是一种“减负”,是值得自己思考而行动的方向。


从解读教材开始,以材料的准备、以课堂的提问、以环节的设计等细小的切入口作为自己尝试的内容,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争取在简约中实现课堂的高效。愿自己在思考中行进,在行进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6 14:18:31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李强:向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迈进”学习体会



  



2008-10-31,在细雨蒙蒙中,我们嘉兴市骨干教师研修班开始了第三期的研修培训,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向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迈进”,有幸聆听了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讲座。


第一节课由嘉兴实验小学校长张晓萍老师引领,内容是四上的《运动起来会怎样》,张老师的课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删繁就简,删掉了不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活动:排水取气法测量肺活量,删去了与学生思维不合拍或者冲淡思维节奏的活动,在三个方面做了到简约:1、用一条简明的线串起了本课;2、材料尽可能简单;3、老师不妨做做演示实验。期望以此来达到高效的最终目的。个人认为,这样的处理能做到有效,却达不到高效。理由如下:1、运动起来呼吸会加快,这在学生的前概念中已经非常明确,用那么长的时间去搜集数据来说明运动起来呼吸会加快,有没有这个必要呢?2、没有发挥折线统计图应有的作用,颜色太淡学生看不清楚,从折线统计图到肺活量的关系思维跳跃太大,学生是否真正理解?3、用一个体育尖子生作样本来取样只能说明他的肺活量比较大,而没有让他运动起来再测,演示实验与学生前面运动起来后测呼吸没有一致,怎么比较呢?4、就是大家争议比较多的关于检验呼出气体成份的演示实验,个人比较赞同阮翔老师的看法,就是通过让学生比较两袋空气是不一样的就可以了,要降低要求,因为的确四年级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中没有氧气支持燃烧的知识。5、自制教具很值得提倡,但是我还是认为那个肺部模型有待商榷,喻老师讲到要让学生改变原有的错误概念是很难的,要让学生明白空气进入肺部之后不是转了一圈就出来了,而是气体的成分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装置我觉得恰恰在误导学生,空气就是进去后就出来了,两个气球通过下面“横隔膜”的升降而一鼓一瘪的现象。6、最重要的是一些教学目标可能达成度不够,如“人体剧烈运动后,能量消耗剧增,以吸进更多的氧气”、“知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呼吸能力,增进身体健康”,学生还是停留在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虽然如此,张老师的课还是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毕竟这些都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也是临时的感悟,简约、高效并不是这么容易达到,如果通过一句口号和一节课就期望能达到的话,那也只是理想主义的想法,任何不通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理论都只是一个新名词而已。


再来说说蒋明校长的课《我们周围的空气》,追求同样的教育理想,特别在材料的处理上,让人深受感动,可以说,蒋老师在煞费苦心地追求材料的简约,从图钉、塑料袋4、水槽到一个塑料袋,经过了七次的删减和变更,由此可见,简约的材料并不简单,它凝结了老师的心血,是经典的材料。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同时也是最大的可以值得讨论的地方,材料如此简约,学生的设计只停留在思维的水平而没有实际的操作,是否简过了头?同时一个塑料袋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学生只会从塑料袋考虑如何设计实验,其他有个性的特别的设计一概看不到,是否符合科学课的探究性呢?我们追求简约的科学课堂的同时,也应该顾及到保护学生兴趣爱好,保护学生求异思维。


关于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个人在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发后,在去年底的时候也有所感悟,大致地将自己的看法晒一晒,以资同行讨论,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在操作层面的思考:


简约,并不是简单,而是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形式的东西,扔掉一些为了展示理念而设计的包袱;有效的教学不是教师有没有授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应该是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际效率的过程,应该是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收获的教学。构建简约有效的科学课堂,即通过简约的教学流程,真实的探究过程,使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追求简约有效的课堂,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简约有效的教学设计。二、简约有效的材料准备。三、简约有效的教学语言。四、简约有效的实验探究。五、简约有效的汇报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6 14:27:33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二剪梅:《运动起来会怎样(一)》听课有感


——第三次嘉兴市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1031日,本学期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在嘉兴市实验小学举行,有幸聆听了张晓萍、蒋明两位校长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对于“简约”、“高效”科学课堂的独到见解,收获颇多。


在很多老师的眼里,科学课堂就是“大堆材料 + 分组活动”的课堂,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要有复杂的材料、众多的环节。仿佛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才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然而,课堂的实际教学时间是固定的、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为师生所用的所有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在同样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投入的教学资源越少则越高效。


张老师所提出的给那些“与学生思维不合拍的活动”、“冲淡思维节奏的活动”进行“删除”与“瘦身”的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节课中,张老师通过用一条简明的线串起本课、以简单的材料、简便的方法、简洁的环节努力去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剪其枝叶、留其主干”,只把那些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环节给予重视,以简明的形式容纳丰富的教学内容,追求简约、高效的课堂,这是每个科学教师应该思考并为之努力的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做到这些还是有些难度的,特别是很难把握好这个简的“度”,下面就对张老师的《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谈点个人看法:


1. 赞同:教学内容的删繁就简。


赞同张老师对测量心跳内容的删除,原有有二:


一是本课中带有体验活动的这个导入部分,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两次测量各需一分钟、运动约一分钟、再加上组织教学与汇报数据,安排再紧凑也需要六、七分钟,容易造成后面探究时间的紧张。


二是教材安排了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与心跳的次数,如果两个主题同时进行测量,则会造成只有半数学生只测量呼吸、半数学生只测量心跳,没有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进行深入体验的把部分学生,容易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不如把测量心跳这个内容移到后一课进行。


2.不赞同:用了半节课的时间证明“运动后呼吸会加快”。本课题目虽然为《运动起来会怎样》,但这里的"运动”只是一个情境,研究呼吸才是主体,由情境引发对呼吸器官以及呼吸过程的思考,转而联系情境,解释运动与呼吸的关系再加上平静的时候的呼吸和运动以后的呼吸对比非常明显,操作难度不高,个人认为如果前面花较多时间来证明“运动后呼吸会加快”,容易造成这节课“头重脚轻”,仍旧背离了“简约”的初衷。


3. 探讨:关于串起本课主线。


张老师设计的是用折线统计图串起本课的主线,但我认为:折现统计图上只能形象的看出运动前后呼吸快慢不同、每个人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不一样(有的折线统计图比较“陡”,有的折线统计图比较“平缓”)但并不能把这个与肺活量的大小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如果目的只是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的呼吸能力不一样的话,就没有必要用较多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画折线统计图了,只要教师在学生测量后的汇报时用记号笔现场画几张就可以了,既节省时间又可以作为肺活量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过渡。


4. 探讨:关于其它因素干扰。


一是音乐。教学中张老师精心设计了3种不同的音乐来配合学生的呼吸测量,教材也的确有这样的提示:“平静状态测量时要放松,可以听听音乐”,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会不会对不同音乐与呼吸快慢之间有不必要的关注?因为有一个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是这样表述的:“为什么听了舒缓的音乐呼吸要慢?……”


二是教学教材提供的资料与学生不相适应。《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表》是用来解释呼吸前后气体变化的重要资料,但是材料中的数据都是百分数,学生根本不认识(在数学上红认识百分数的内容和安排在六年级的),如果把表格中的信息制成圆形统计图,将更加直观易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6 14:30:44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开个专贴好,顶一下


 

TOP
7#

 

“向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迈进”主题学习


桐乡市羔羊中心小学     王平


  一、你对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是如何理解的?


  我认为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就是要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具体的说就是用简单易行的操作,最大可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化繁为简,去除不必要的枝叶,最大程度地保证科学课堂的学习时间,产生较高的课堂效益。它应该是能够在各个学校进行广泛推广的一种方法,不管你是城市的科学老师,还是偏远的农村的科学老师都能够在自己的课堂尝试、应用。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也可以说现代科学教学一种趋势,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追求。


但是对简约如何实现高效?


  我想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简约不等于简单,也不是不简单,它是一种瘦身,它是随着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的。简约的课堂,是最实用的课堂,它可能是在多次不简约的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


  简约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一个基础。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简约这样一种形式在科学课堂中实现高效。当然要实现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师认真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教学时,做到环环紧扣,一条主线贯穿课堂……


  简约不等于是降低学习的要求,它是尽量保证重点的学习。它的材料也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经典、实用的。作为科学课,简约高效的课堂同时应该是严谨的,它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不仅是我们的追求,更是许许多多科学教师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智慧的结晶。


  二、你认为今天的两堂科学课哪些地方体现了简约、高效的特征?你有什么建议?


  今天的两堂课的名师都紧紧围绕了“简约、高效”这样的一个主题,着力于课堂设计,让学生在这四十分钟的学习中获得简单明了的科学知识。


  张晓萍老师的《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选用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是一个小小的塑料袋,材料简单,但是设计精巧。正是教师看似简单的一个个教学设计让这节课,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有较高的学习效果。一个小小的呼吸模型,让学生人体是怎样呼吸有了感性的认识。一张折现统计图贯穿始终,通过两次对折现统计图的分析,学生对呼吸的作用,运动与呼吸的关系、身体健康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蒋明老师的《我们周围的空气》:


  老师幽默风趣,一张山中藏古寺的图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精心设计,不繁琐、简单却非常实用。整堂课使用的材料同样非常的简单,但是在实验里效果却很不错。一张简单的维恩图,整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概念的构建。


  三、喻伯军老师的报告对你构建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有什么启示?


  喻老师的报告让我体会到,现在我们的科学课课堂构建要实现“简约、高效”必须明确探究的五要素:


  1、问题的提出与聚焦;


  2、制定研究计划;


  3、收集与获得证据;


  4、处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交流与表达;


  当然这五个要素的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的。


  构建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要实现“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学生的支持,教师才有可能真正构建简约、高效的课堂。其次,构建“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必须明确教学的重点,紧紧围绕主要概念设计活动,主题集中,做深做透,关注学生错误概念的转化。教师准备简单经典有效的材料,设计简单有效的教学环节、突出重点,注重实验和体验。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多侧面地进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能参与深入,关注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努力朝着“简约、高效”的目标迈进。

TOP
8#

 

“简约不是目标,高效才是最终目标。”


平湖市当湖中心小学  沈丽萍


1031,参加了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暨嘉兴市骨干教师研修班第三期的研修培训有幸聆听了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讲座。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向简约高效的课堂迈进”,整个活动安排紧凑,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专家点评、课后反思,真正体现了简约高效的主题。


“简约”是实施的过程,“高效”是追求的目标。简约是针对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活动多、任务重、目标杂而提出的纲领式的提法。如何用情景吸引学生、活动调动学生、交流提升学生,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呢?


两位名师作了有益尝试,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充分诠释了独特的教学理念,展示了精湛的教学艺术。第一节课由嘉兴实验小学校长张晓萍老师引领,内容是四上的《运动起来会怎样》,张校长围绕主要概念设计活动,主题集中,重点突出,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思维的深入参与。老师的课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删繁就简,删掉了不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活动:排水取气法测量肺活量,删去了与学生思维不合拍或者冲淡思维节奏的活动,在三个方面做了到简约:1、用一条简明的线串起了本课;2、材料尽可能简单;3、老师不妨做做演示实验。期望以此来达到高效的最终目的。


第二节是平湖市艺术小学蒋明校长执教的《我们周围的空气》,蒋校长教学幽默,充满情趣,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特别在材料的处理上,让人深受感动,可以说,老师在追求材料的简约这个过程上的煞费苦心和反复推敲,经过了七次的删减和变更,成就了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在下午的点评发言中,更是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观点,很有同感,体现了简约、高效、求真的科学研讨氛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更趋理性与深度,不再满足表面的热闹。我们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小学科学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小学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最后沿用专家的总结:“简约是“瘦身”,是删繁就简;不是降低目标要求,而是保证教学重点;不是手段简单,而是应用巧妙;不是材料越少越好,而是典型、针对性强;简约不是目标,高效才是最终目标。”

TOP
9#

 

向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迈进


海宁市实验小学  施卫


1031,我有幸去嘉兴市实验小学参加了嘉兴市小学科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午聆听了张晓萍和蒋明两位嘉兴市科学名师的课,下午先按县市分成七个小组进行讨论、评课,最后由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并作了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向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迈进”,两位名师的课也分别从设计的理念、教学的环节、简单的材料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了简约、高效这一特点。


下面我谈谈科学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对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的影响。


科学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老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因此材料的准备成为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及目标要求,并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需要,灵活、精心地为学生准备好(或指导学生自带)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那教学材料是否越多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太多的材料不切合教师的工作实际。一周1618课时,平均每天要上三四节课,每节课都准备那么多的材料,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有时候,太多的材料反而影响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比如张晓萍老师和蒋明老师的这两节课,都用到了保鲜袋,这样的材料很简单,也很生活化。虽然看看很简单,却蕴涵着教师的很深的智慧,蒋明老师就对这个“保鲜袋”的选择修改了7次之多。因为只有简单、有结构的材料,教师才能有效地控制,才能不让材料成为负担,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开展。


当然有了充足的探究活动材料并不等于就会发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效果。在课中,还要注意材料呈现的时机与方式,即在什么时候呈现,在什么地方呈现,以什么方式呈现。许多老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中问题并非出在活动材料的准备上,而往往出在呈现活动材料时机的把握上。


张晓萍老师课堂上的材料有的放在学生的抽屉中,有的由材料员领取,有的教师发放,蒋明老师的保鲜袋则是在学生讨论好方法后,根据方法的多少作为奖品发下去的,既有序,又有激励。


所以,材料准备的种类、数量、搭配,出示的时机、次序、步骤,材料的位置、发放、控制,都是我们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准备课的时候需要考虑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要保证每个学生有足以揭示概念意义的关键材料,而且要考虑哪些是共用的,哪些是单独用的,设定好每种材料在学生面前出现的时机和时间,以保证材料出示以后应立刻被相应年龄的学生所接受,足以引发他们的探究经历,并使他们更深地卷入其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向简约、高效的目标迈进

TOP
10#

本已经打算前往学习,但无奈临时接到任务,错过了,很可惜,期待下次机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