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堂精彩生成之后……
我们总希望实验之前学生有五花八门的猜测,也总期待学生能设计各种实验进行验证,当学生中出现一个比教师预设更直接、更有效的实验操作方法时,教师们总先是一阵欣喜,而后便是一阵激烈的心理斗争,最终教师选择的是不打乱自己的节奏与环节对出现的精彩置之不理、扑灭、抹杀。当然我们期待的是教师能及时生成这些课堂智慧生长点,显然这需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同时更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前学习设计时能从学生视野、学生心理层面充分预设学生、预设问题、预设学习路线。
看一些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
师:(出示音叉)敲击之后,听到声音了吗?有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
生:用手电筒发出一束光,敲打音叉之后,看到影子在动,就能证明了。
师:手电筒放在音叉上,太重了,换一个比较轻的材料,(出示乒乓球)老师这里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敲打音叉后去靠近乒乓球,乒乓球会动起来。
……
《热是怎么传播的》
……
师:如果我们在金属棒的中间加热,热会怎样传播?
生:朝两端传播
师:同学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
生:在金属棒上涂满湿面粉,然后再中间加热,看看面粉是不是从中间朝两端慢慢干过去。
师:老师这儿有些材料,(出示金属棒、凡士林、塑料小棒、酒精灯等材料)同学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证明热会从中间朝两端传播。
生:设计实验
……
我们不难看出,在课堂上,学生已经生成了许多知识生长点,但缺少教师的智慧引导与点拨。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好的不仅有上面说的这些(教学功底、学习设计),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求。试想,当一个学生自认为最佳的方法得不到认可或推广时,接下来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还能持续?再试想,给学生三年、五年时间,学生来到高年级、初中、高中年级,再遇到教师要求自己预测、设计时,学生还能这么天真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吗?学生的科学兴趣不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落中被淡去直至消失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