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的小缆车》公开课教案(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复制链接]

31#

接着就是实验设计了。垫圈重量不同,显然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但不同重量的物体,在近地面条件下,其下落的加速度是固定的,两个不同重量的垫圈组应该同时落地!实验中为什么“两个铜球”不能同时落地呢?还是阻力在起作用。很明显,如果排除阻力的干扰,可以有如下办法,一个就是我在最先那个帖子里说的,将小车、绳子取掉;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小车提起来,不与台面接触,这样,虽然在下落过程中存在着空气阻力,但因为两者形状一样,差异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垫圈的重力仍旧拉着绳子,并通过绳子拉着小车!结果必然是同时落地!所以说,这个实验设计违背了已有的定律,是不科学的。


 


再说说为什么增加垫圈以后,小车到达终点的时间差异甚小的问题。对于小车来说,其质量以及与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不变的,但那根绳子与台角之间的摩擦力则在变化:垫圈加得越多,其对台角的压力越大,虽然摩擦系数不变,但阻力却增大了。这就是小车虽然一次比一次到达的时间缩短但不显著的原因。当然也有测量误差存在的原因。


 


 

TOP
32#

顺便说说,能否将垂直下降的垫圈改为沿斜面下滑来做实验呢?我的答案是,不能。


 


首先,由于拉力越大速度越快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无须用实验来证明!


 


第二,斜面只是改变了形态而不改变本质。伽利略用不同重量的球 在不同的倾斜度下做实验由此得出以下结果: 


(1)当斜面倾角固定时 球通过的距离 S与所用的时间T的平方之比为一常数


(2)改变斜面的倾角 常数值也随之改变 


(3)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沿相同倾角的斜面运动 他们的加速度相等


如果在倾角相同的斜面上用轻重不同的物体下滑来作为拉力,出现到达时间不同的结果,其实也是阻力的作用。 

TOP
33#

我本人也上了这堂课,提一个建议,就是关于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中,用秒表计时的环节。


有相当部分学生是不会正确使用秒表的,需教师指导,关于时间的记录教师需要明确,建议使用   


 


(  )秒(  ) 


 


这样的形式,因为不统一的话,五年级学生学过小数点了,会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时间记录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三江侠于2008-12-10 10:11:10编辑过]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TOP
34#

 

从昨晚到今天,我仔细读了各位的见解,大家的思考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深的层次,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下面说说我的几个新的想法。


1、我同意,教参中的科学概念是不正确的。但是,我还是要指出,在教材中,并没有将“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这句话作为科学概念呈现出来,因此,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概念,教师还是应该负一部分责任。再说说教参,“教学目标”中的表述是错的,但是“教科书说明”这一块中,它又提出:“通过实验和讨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更科学地说,是加速度越大,这里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快”描述这个意思)”。这说明编者是清楚实验的概念指向的,我们现在所批判的应该是后半句话:“这里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快”描述这个意思”可以这样表述吗?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市里一次教研活动中,大家对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中“大小”一说的争论:有些老师认为,“大小”是不确切的定义,应该说成“体积”,有些老师则认为,三年级的孩子(改版前)还没有建立“体积”的数学概念,说成“大小”作为变通之计,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呢?小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加速度”的科学概念,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快”来描述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变通之计呢?


2、秋池老师的推理:按你给出的计算式:V=ft/m   假设其中的t,m都为110个垫圈时的f也为1,那么20个垫圈就是2。显然,V1=1,而V2=2这里有一个错误的假设,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假设其中的t,m都为1t是时间,垫圈数不同时,时间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假设时间为1。通过公式演算,我得出距离不变、磨擦力不变时,小车运动的时间与垫圈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如果垫圈质量是1时,时间为1,则垫圈质量为4时,时间为2,垫圈质量为9时,时间为3……这里有一个双曲线的演变规律,因此,虔诚使者所说的“超过了这个最大拉力,那么无论用多少重物,其速度应该变化不大吧”是成立的。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35#

 


3、再来看看本单元后两课的科学概念:“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地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我觉得第二课的概念描述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就是虔诚使者说到的力作用的时间的问题了,而第三课的概念又进入了“拉力越大,速度越快”的误区。如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整体把握这些概念呢?目前为止,我的想法是认同提出“平均速度”的说法,“力越大,小车的平均速度越快。”这应该是个正确的概念吧?


4数字老师说到了教学的细节问题,毫无疑问,你说到的两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的。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36#

      是的,深入的讨论会使问题越来越清晰。


      这里讨论的问题,其实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性问题,一个是如何用学生能懂的语言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问题。


 


      对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在涉及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瞬间速度等等概念时,用学生能懂的快和慢来表述未尝不可,更细致的概念区分可以留待他们上中学后再说。


 


      对第一个问题,我还是认为,教材(包括教参等)给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前面已经进行过理论分析,不再重复。这里仅就谢老师的解释进行商榷。


      谢老师给出两个算式,一个是 F=mg  ,一个是 V=ft/m。我觉得这两个算式似乎有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 F=ma。这里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是受力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  按这个公式,a=F/m。显然,当小车的m不变时,F增加一倍(考虑到阻力变化量小,因而忽略不计),小车的加速度也应该增加一倍。谢老师给出的第二个算式,我确实没弄明白,这里怎么又加进一个时间了呢,并且这个时间还跟垫圈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TOP
37#

      今天又学习了一下,原来,V=ft/m 是Ft=mv2-mv1 变式,但当mv1为0时,可以变化为 V=ft/m。

 


      式中的 f  为作用于物体外合力,t  为m由  v1  开始加速到  v2  的时间,而 m  为受力物体的质量。在这个式子中,V不是速度或平均速度,而是末速度,即小车在撞上挡板那一瞬间所获得的速度。这是一个动量公式。


 


      即使按这个公式,来看看实验结果,受力物体小车的质量不变,但当垫圈由10个增加到20个时,或者说拉力增加了一倍时,t也应该缩短为原来的1/2(这里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各次实验中,小车经过的距离不变),但我们得到的却是 t  虽然有变化,但变化得不明显。显然这里有矛盾,这要么说明我们引用的公式所表达的规律不正确,要么说明实验设计本身有问题。我认为是后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19:03:07编辑过]

TOP
38#

以下是引用唱歌的鸢尾在2008-11-9 21:31:00的发言:
奇怪,今天开始限制贴子字数了吗?以前没的啊。


直接发表回复字数受限制,利用回复主题按钮,再在回复主题里回复不受字数限制。

TOP
39#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这句话不完整,前天在建德也听了这堂课,执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具体见: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332


 

TOP
40#

以下是引用羽化中的蛾在2008-12-28 10:01:00的发言:

运动时,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其实这个概念也是不准确的,当然在小学阶段,钱老师这样处理已经是有心人了。


P=FV  功率等于牵引力乘速度,在汽车爬坡过程中,当汽车要克服重力加速度时,需要增加牵引力,即拉力要变大,而汽车的最大功率不变,所以汽车上坡过程中其速度必定要减小,因此和书本概念完全背道而驰!


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归结为:拉力大小和物体的速度大小没有任何关系!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41#

设计还是不错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