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四单元《运动与摩擦力》教材上有段文字:“我们来测量几个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对于这段文字,用书上的教学建议似乎强调引导学生理解“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让学生明白这是测量摩擦力的标准。并没有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实践去测量几个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在备课过程中,我是这样认为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测量几个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这样可以训练让学生较准确地掌握测量摩擦力的方法,为后继活动打下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相当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紧接着下一段文字“这些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样吗?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
本来,这样的过渡是非常顺畅的,然而在背景与目标的最后一节是这样叙述的:“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比较多而复杂,所以本课没有让学生推测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而是直接提出两个因素来让学生研究。”
既然这样,那么“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又该如何直接引入接触面与物体重量这两个因素呢?
课本80页有一幅滑行游戏插图,还有提示语,这个游戏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有一定体验,而用它引入两个影响摩查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思路十分清晰。
这样一来,我感到有些矛盾,该用哪一种方式过渡到下两个环节的教学更为合理呢?两个一起安排教学环节似乎有些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