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永无止境
有幸第二次参加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关于“地球、宇宙”领域的内容。正如省教研员喻老师所说:“我们正在关注具体问题,特别关注比较难学难教的内容。因为有95%以上的教师认为,地球、宇宙领域的内容是最难教的。”下面就《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浅显地说上几句,权当完成作业。
一、大处着眼,凸现亮点。
1、解读教材,引导探究。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我们所提倡的。对于地球,学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在观察上就给学生出了一道难题。而袁老师把这一教学环节处理成模拟实验,无疑是一个大的亮点。既让学生亲自“观察”到了地球的“转动”,又体现了科学课要有探究味;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教师自身的功力。
2、媒体展示,突破难点。小学生本身空间感尚在培养阶段,再加上观察宇宙天体会受到种种约束,所以他们对宇宙空间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笼统的。针对这一难点,袁老师收集了许多资料,如图片、动画、视频等,把天体运动,时区分布等宏观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感知感受的直观形象。像这样把科学课和信息技术整合,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3、注重生活,注重体验。我国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乘坐汽车、旋转木马时外面的景物是如何运动的?并让学生坐坐转椅,看景物是怎么旋转的?从而去推测地球的自转,这是学生个体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建立学生个体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
二、也拘小节,说说遗憾。
1、关键教学环节遗漏。引入部分教师只是在地图上让学生分辨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中接下来是教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而实际却未进行此环节,不知为何?这样也势必多多少少影响下面学生的地球自转的模拟实验。当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教学设计中是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而实际教学中又没做,再次不知为何?这很有必要,因为这是对模拟实验的“修正”和“深化”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
2、思维空间太小。模拟实验中学生得出两种地球自转方向,但地球自转方向不可能有两种,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怎样呢?教师似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够放心,把学生思维引到 “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等几个思维太窄的类似问题上。引用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所说,可以这样问:“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或者生活经验来证明地球是怎么自转的吗?”当然还可以直接和新疆的朋友通个电话或视频询问一下。以前听海风上课时,我觉得他让学生和新疆的老师当堂直接QQ视频对话这一方式特别精彩。
3、认识世界时区图部分挖得太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时区图一些基础的东西,不要讲得太繁琐。喻老师一直在说要“深入浅出”,当然“深入”是对教师而言;“浅出“是对学生而言。至于计算各个地区迎来黎明时间相差多少是初中七年级同学应该做的事情。
4、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语。如“地球太大了,我们能亲自观察吗?”;学生体验转椅时,教师问:“从左手边转还是从右手边转?”;认识世界时区图的教学中,教师两次说道:“东、西十二区是同一个时区。”试问,那为什么还要叫“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呢?“是”同一个时区和“在”同一个时区还是有区别的。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限的,我们对宇宙部分教学探索也是无限的。就像“神七”又迈出了探索的一大步一样,我们在教学中也迈出了一大步。感谢付出汗水的同行,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言谈中不到之处,望指正为安。
章利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9 17:12: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