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作业了】参加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复制链接]

1#

【交作业了】参加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南湖区小学科学研修小组听课作业帖

参加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南湖区小学科学研修小组听课作业帖 
分享 转发
TOP
2#

 

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大国,与我们小学科学老师,似乎八棍子也打不到一处去。何以治大国为题,来阐释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其实不然,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科学教学领域中的治国。有的治理有方,游仍有余;有的则剪不断,理还乱,始终摸不着头脑;还有的,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耕耘着。所以,在科学教学的王国中,普度众生的有,辛勤劳作的有,苦苦探索的有,怡然自得的也有,更有少许者,已经站立在高峰之巅,形形色色,林林总总,都在治小学科学的大国。治大国者,需有雄心大志者,犹如汪中求先生所言,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不可或缺,同样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更加不可或缺。于是,烹小鲜的话题油然而出。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鲜到位,则大国可治。反之,小鲜出错,何以治大国。更有,小鲜红烧可以,白灼又是一种味道,何况还有椒盐。然,无论何种方式,总要找到一个味,一种能让大家感觉得到甚至比较满意的味。若有香或有色,感觉已不错;如果色、香、味兼具,则更好;若拼拼凑凑,啥味都不是,那就有点糟蹋小鲜了。幸好,此次温州之行的两天旅程,糟蹋小鲜的倒没有遇到;但,色、香、味俱佳的似乎也不多。于是,就很犯难,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意气,可适当的题材没有。所以,罗哩罗嗦,说了一通的题外话,还没有切入正题。但,终究还是说上几句:


    话题之一:组合小鲜,味更美。按照教材的编排,三、四年级,学生经历的往往是单个的实验,或者是分解的实验,呈现分步有余、整体不足的特点,这自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操作水平的因素,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五年级,开始注重整体的研究,包括完整实验的操作。在《岩石的模样会改变吗?》一课教学中,谢老师给大家构建了一个“完美”组合:让学生将温度作用带给岩石的变化和流水作用带给岩石的变化组合在一起研究。从学生探究的时间纬度上讲,腾出更多的探究时间,有利于探究的完整性和时间保障,符合科学探究的精神,避免由于几个实验的相继开始和停止带给学生思路上的人为割裂。所以,在保持学生思路的延续性上也同样值得肯定。应该说,这样烹小鲜的思路,值得弘扬和学习。


    话题之二:白灼或红烧,还是小鲜。烹小鲜,白灼亦或红烧,没有一个定论,完全取决于执教老师的认识和行动,但烹出来的结果一定还是小鲜的味道。谢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非常关注“时间”,非常关注时间带给岩石的变化。让学生经历了认识的发展过程:岩石是不变的;岩石短时间里不变,时间长了,岩石也是变化的;其实,岩石在不断变化,并解释了短时间内发现不了变化的原因。以自己的愚见,谢老师的站位很高,这样的设计理念给人眼前一亮的清新感。按照章老爷子的评价:超越了教科书,处于自觉水平的教学设计。然,物事总是相对的,整堂课教学下来,本人却惊然发现:作为主题的岩石“变化”,谢老师却没有给予更多的笔墨书写,没有理想中观察方法的指导,没有理想中操作方法的点拨,甚至没有细节观察的要求,这样的情境下,如何体现岩石“变化”二字,细细揣摩究竟为何意,思来想去一直不明。换句话,明明是要烹小鲜,结果加入的敷料超过了小鲜,那烹出来的还是不是小鲜了?这盆小鲜该如何定义,是不是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呢?无怪乎课后老爷子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从自觉到自由,中途丢了一部分,丢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话题之三:烹小鲜,火力要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任何场合和情境下都可以这样来阐释,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亦是如此。烧菜的人都有一个经验,要烹好小鲜,油一定要开,起始之火一定要旺,否则,在油未烧开就将小鲜投入其中,多半会夹生。在本课的起始阶段,谢老师引领学生关注7天、8天后岩石的模样会改变,然后推测,八年后,八百年后、八千年后的变化,都是致力于时间变化引起岩石会或者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和哪些因素使其发生变化的研讨却很吝啬,很少的语言,很少的时间,甚至缺少了必要的小结,以至于当时就在怀疑还能不能巧妙地引导模拟实验上去。果不其然,在引导到模拟实验上时,因先前的火烧的不够旺,学生这头的油尚未烧熟,无法有效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模拟实验上,于是,只有一个办法:生搬硬套法。用教师自己的自话自说引导了事。这实在是火候不到位带来的被动。所以,上课之前,需要我们好好梳理,如何将开始之火烧旺,不至于小鲜烹夹生,这大有可研究之处。


    话题之四:什么小鲜,心中当有谱。烹好小鲜,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搞清楚什么样佐料可以帮助去腥、去涩和留香。若自己也举棋不定用什么,甚至不知道用什么好,也没有及时而有效的纠正其中的不当,或者根本没有纠正的意识,那想烹好小鲜就比较困难了。这同样适合老生常谈的学生交流中的导向和应答。很清楚的记得这个环节:在学生做好模拟实验之后的交流。老师问:你们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观察到什么?学生一:有汽泡出现;学生二:掉下一些粉末。从岩石模样变化的角度分析,前者显然是无效信息或者说价值不大的信息,需要老师在导向上远离,以避免后续学生认同后带来更多的类似信息;而后者是重要信息,是对教学进程有重大价值的信息,需要老师引导和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朝着正常和需要的方向前进。很可惜,教师没有作出相应的应答,使后续学生的交流失去定向和关键节点,导致后续学生因老师的默认而继承前面同学的交流艺术,将所有的有效和无效信息不加比较删减的全盘托出,交流水平仍旧处在三年级“谁发现多”的基准上,这显然与五年级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观察标准不符。分析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既有老师实验前对观察要求落实不明确和不到位的因素,也有老师对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没有作出及时导向和应答有关。从这个层面上讲,这样的交流价值不大。因此,烹小鲜时,佐料的认识和筛选十分重要。


    所以,要治好科学教学的大国,首先要烹好科学教学的小鲜。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置身其中,以不断接受批评和主动反思的博大胸怀,探索治国之策,探索烹小鲜的技术,享受其中,乐在其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7 21:44:27编辑过]

TOP
3#

 

                 为了实验而实验?


                                                                    


   9月25日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5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匪浅。几位老师都采用了模拟实验来解决问题那么到底真的通过实验活动解决了问题还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呢?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下面就林志老师的《月相变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林老师从学生试画月相,然后根据模拟月相成因实验发现月相画错并进行纠正,最后得出月相规律。课堂设计非常精彩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整堂课最关键是用模拟实验活动来发现月相规律,林老师在这个环节也化了很长时间。但林老师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的关键没有处理好。而是让学生跟着自己做并讲的很仔细例如一号位置该怎么样,2号位置该怎么样。。。。。。这完全是让学生模仿没有任何探究可言,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那还不如直接告诉学生来得简单明了,这个模拟实验完全是多此一举。我认为要让模拟实验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是让学生明白月球是怎样围绕地球转的,然后让学生去发现月相是怎么样的最后得出上半个月的月相规律,这样也为学生解决下半个月月相寻求了方法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如果让学生在模拟实验后通过一些多媒体资料来巩固加强效果会更明显.                                    贝会祥
TOP
4#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浙江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也在采撷着秋的果实,给后生们以鼓励,以借鉴,以创新。


      在温州的两天时间里先后由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一小的谢晓静老师展示了《岩石会变化吗?》,舟山市定海小学的袁优红老师的《谁先迎来黎明》,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的林志老师的《月相变化》,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的陈芬红老师的《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以及龙泉市教研室的陈永飞老师的《我们来造“环形山”》,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科学老师济济一堂,互相学习,共同探讨。


      现如今的小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地球、宇宙飞船、星球等已经有所了解,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司空见惯的主题,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无限的遐想。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宇宙和地球的真面目了。如何通过“地球和宇宙”知识的学习,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让学生认识到:复杂而且不可直接观察到的地球与宇宙是可以被理解和认识的,是所有与会的老师们一致认为的一个难点。当晚的神七问天预示着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时机的来临;也是对天文内容教学的及时鼓励。


      正如叶澜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展示的老师们各显所长,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关注探究,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地球、宇宙领域内容的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模拟实验,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而探究又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老师们都在极力的探索与内容相适切的教学方法。而执教者对于自己的课又有个性的思考:


      对科学思想的思考:《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对探究学习的探索:《谁先迎来黎明》


      对模拟实验的探索:《月相变化》


      对资料学习的探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对“做中学”的探索:《我们来造环形山》


      ……


      “把课上成科学课。”是章鼎儿老师与在座的老师一起总结时对新课程实践的展望,和不断的探索追求。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年轻人更应该奋起直追了。


 


 


李张宇

TOP
5#

 

探索永无止境


 


有幸第二次参加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关于“地球、宇宙”领域的内容。正如省教研员喻老师所说:“我们正在关注具体问题,特别关注比较难学难教的内容。因为有95%以上的教师认为,地球、宇宙领域的内容是最难教的。”下面就《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浅显地说上几句,权当完成作业。


一、大处着眼,凸现亮点。


1、解读教材,引导探究。探究式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我们所提倡的。对于地球,学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在观察上就给学生出了一道难题。而袁老师把这一教学环节处理成模拟实验,无疑是一个大的亮点。既让学生亲自“观察”到了地球的“转动”,又体现了科学课要有探究味;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教师自身的功力。


2、媒体展示,突破难点。小学生本身空间感尚在培养阶段,再加上观察宇宙天体会受到种种约束,所以他们对宇宙空间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笼统的。针对这一难点,袁老师收集了许多资料,如图片、动画、视频等,把天体运动,时区分布等宏观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感知感受的直观形象。像这样把科学课和信息技术整合,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3、注重生活,注重体验。我国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乘坐汽车、旋转木马时外面的景物是如何运动的?并让学生坐坐转椅,看景物是怎么旋转的?从而去推测地球的自转,这是学生个体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建立学生个体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


二、也拘小节,说说遗憾。


1、关键教学环节遗漏。引入部分教师只是在地图上让学生分辨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中接下来是教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而实际却未进行此环节,不知为何?这样也势必多多少少影响下面学生的地球自转的模拟实验。当确定了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教学设计中是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而实际教学中又没做,再次不知为何?这很有必要,因为这是对模拟实验的“修正”和“深化”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


2、思维空间太小。模拟实验中学生得出两种地球自转方向,但地球自转方向不可能有两种,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怎样呢?教师似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够放心,把学生思维引到 “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等几个思维太窄的类似问题上。引用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所说,可以这样问:“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或者生活经验来证明地球是怎么自转的吗?”当然还可以直接和新疆的朋友通个电话或视频询问一下。以前听海风上课时,我觉得他让学生和新疆的老师当堂直接QQ视频对话这一方式特别精彩。


3、认识世界时区图部分挖得太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时区图一些基础的东西,不要讲得太繁琐。喻老师一直在说要“深入浅出”,当然“深入”是对教师而言;“浅出“是对学生而言。至于计算各个地区迎来黎明时间相差多少是初中七年级同学应该做的事情。


4、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语。如“地球太大了,我们能亲自观察吗?”;学生体验转椅时,教师问:“从左手边转还是从右手边转?”;认识世界时区图的教学中,教师两次说道:“东、西十二区是同一个时区。”试问,那为什么还要叫“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呢?“是”同一个时区和“在”同一个时区还是有区别的。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限的,我们对宇宙部分教学探索也是无限的。就像“神七”又迈出了探索的一大步一样,我们在教学中也迈出了一大步。感谢付出汗水的同行,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言谈中不到之处,望指正为安。


章利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9 17:12:19编辑过]

TOP
6#

我是第一次教科学,又是第一次参加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内容为五堂课,二次讲座和二次评说课,他们展示了他们精彩的教学艺术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懂请大家多多指导: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然而小学科学的许多知识是抽象的,那么我们就要从中想出方法为学生创设环境。这次的听课我感觉建模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值得我好好学习和应用。但是我又想到是否任何课都要建模呢?建模的目的是什么?能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位上课的谢老师在给学生做实验时,我觉得学生在实验上很生疏。我从加热不同的物体所使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上可以看出学生平时上课很少做试验。当然条件限制也是很正常的。然而我觉得谢老师的课是否在学生的观察工具中增加一个5倍的放大镜,还有可以的话是否让一个小组参与每天拍的照片,并让他们用放大镜去观察岩石的同一个规定部位的每天的不同变化,并记录,然后在教学时让他们做一个对比呢?这样是否更有说服力呢?还有一个错误是否不应该用打火机点酒精灯?这样是否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指示?


真如章老师说的岩石不变吗?不是的,它是每时每秒都在变的。变化是微细的,不是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就说没有变化了;岩石有模样吗?我想也是的科学就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设计、去观察、去思考。其他的老师也有,当然人无完人。


当然这几位老师的课都是很好的,不然就不是优质课了。对我来说我这次能学到的我所没有的和不及他们的才是我最大的收获。这权当我的作业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4 23:01:54编辑过]

TOP
7#

 

观摩   学习    借鉴


                                                           ——记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008年9月25日~26日,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我省温州举行。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800多位科学骨干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我也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


       众所周知,宇宙单元的教学由于它本身的抽象,对于教师来说实际教学很难操作,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比较困难。基于此,活动的主题是“地球与宇宙”研讨,汇聚了5位曾获得省科学优质课一等奖的老师们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内容分别是《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谁先迎来黎明》、《月相变化》、《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我们来造“环形山”》。五位上课的老师站在对教材解读的不同角度,为我们演绎了五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可以说在观摩的每一节课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像《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为我们展现了几个活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谁先迎来黎明》中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使学生有更多的科学体验;……但由于课堂教学是有“缺憾的艺术”,所以细细揣摩,还是有一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值得大家深思的!像《月相变化》一课中学生这样画月相的方法,是否不利于学生正确的进行月相变化的排列,更不利于学生对月相的变化规律的了解?《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材料的准备,是否值得商榷?既然是“造环形山”,那么怎样造更形似呢?更有利于学生的猜测与推理?……简短道来,不知能否表达自己的思考?


       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成长。期望这样高层次的展示活动能给大家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沈国萍     2008-9-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5 21:15:18编辑过]

TOP
8#

 


“观”月相


                         ——评《月相变化》


 


《月相》这一课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月相在学生的印象中,只有初一和十五的月相是比较清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提出“观”月相了。而“观”月相也并不是真的在课堂上让学生跑外面去观月相,我们首先从林志老师的课入手。


林志老师一开始采用图片引入的方法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还提到了十五月亮很圆很亮,“是不是整个月亮都是亮的?”这个问题也为后面的研究做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但个人认为这个环节最主要的还是让孩子知道月相这个概念,产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月相变化的问题,然后导入到下一步研究中。但是林志老师在这环节上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并且播放了有很多重复内容的图片。让学生的思维有些往语文这方面转了。


其次是在画月相这环节上,林志老师采用的是让学生画好贴上去,这样对于后面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太明显。然后让学生把月相贴上去,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月相的排列呢?学生对于月相只是很模糊的了解,从没有仔细的去观察过一个月的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让他们毫无根据的进行讨论与排列,个人认为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我说是“观”月相,道理就在这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只能是被太阳照亮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出示一张在太空中拍摄月球的全貌那么效果或许就不是这样了。


学生“观”到这个月亮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肯定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可以顺势进行模拟实验。


而对于模拟实验我对于宇宙单元有不一样的看法,以往单元的实验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模式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经过思考进行实验的设计。而宇宙是学生平时所很少接触到的东西,那硬要让他说怎么做模拟实验有些同学并不一定接触到过。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先“观”月相是怎么产生的,然后根据多媒体再让学生说怎么样设计实验。要先让他有这个经验才能让他设计,这样才符合建构模式。


总而言之“观”月相就是先让他们获得一定的经验再去推测,去实验才能“知”月相。


 


 


 沈明伟

TOP
9#

 

        浅谈《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科学观摩课听后体会


 


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于2008925温州举行。来自各地区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的开幕式。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听课活动。 本次展示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地球与宇宙”。


 在说课和评课活动中,上课老师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得失谈了自己的看法,听课的老师能抓住重点,与上课的老师形成互动,在观点的碰撞中提升了我们对教学行为的认识。同时一些专家对观摩课都作出了肯定的评价。


   下面就瓯海区潘桥一小谢晓静老师执教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课堂上呈现了六幅不同日期同一时刻同一方位拍下来的同一块大岩石的照片,让学生仔细观察:随着短时间的变化这块岩石在模样上发生变化了吗?


大家都知道在这六幅照片中很难观察到岩石的变化,但学生能够观察到6幅照片在光线(黑暗)上有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6幅照片在短短的几天里是有明显的变化的。而我们知道谢老师出示6幅照片的用意应该是学生观察不到短时间里岩石有变化的。教师的真正用意果真如此,那么谢老师何不用一张照片复制成六张呢?这样的话学生就找不出岩石在短时间里模样有异同。


二、在模拟岩石受热和遇冷时岩石会发生变化的这一环节,学生利用酒精灯给岩石加热,也许大多数学生由于酒精灯的热度不够理想及受课堂上的时间限制而使得岩石受热遇冷的变化不够明显。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变化,所以我觉得教师在学生操作结束后何不用酒精喷灯在短时间内再演示一遍,可能加热时小岩石会炸裂开来,这样我觉得效果应该是更好。


同样在模拟岩石受水流的作用时岩石会发生变化,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岩石受水流的作用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于受课堂上时间的限制,很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现象。曾听台下听课的老师说起,他教学这一内容时是用瓦片砸碎后代替小块岩石进行操作的,有棱有角的都给磨光滑了,效果非常好。我们何不试一试。


三、科学实验课,课堂结束前师生往往能探究到满意的结果。但结束前的短短的几分钟的器材整理,师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器材整理了,但实验时所生成的副产品——废渣废液(可能有些是有毒的),好像谢老师没有正确的进行处理。


本节课中的废液是无毒的,是一般的废液,处理时只要用水稀释,将稀释液直接收集在桶内或直接排放下水道。在废渣的处理上,分析检验产生的一般废渣(如纸屑、木片、碎玻璃、废塑料等)(本节课的废渣是碎石块)可直接排往工业垃圾桶。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们自始至终都把自己的学生调控在自己的目标范围内,圆满的完成了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他们用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言,使学生自觉、快乐地走进了我们的科学殿堂。


因为是作业,所以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不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徐火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