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0809省活动评课专贴2《谁先迎来黎明》 [复制链接]

1#

0809省活动评课专贴2《谁先迎来黎明》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执教:舟山市定海小学  袁优红


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 教材分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2、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3、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2、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世界时区图一张。


教师准备:世界时区图一张、转椅一把、课件。


?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老师搜集了两个城市的一些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欣赏完后,请说一说是什么城市?(北京、乌鲁木齐)


2、你们知道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吗?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观察一下。我们还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这两个城市,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一样吗?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呢?


二、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2、汇报: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


3、但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可能有两种,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研究。


三、理解相对运动,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1、为了帮助我们研究,我们先来回忆与感受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现象,看看有什么规律?


1)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的运动的?   


2)乘在向后倒退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3)乘坐旋转木马,大转盘,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你们能得出什么规律呢?每个同学把规律记录到记录单二中。


科学记录单二


上面的几种运动现象,我们能得出的规律是:                                                   


                                                                           


 


4)推想:乘上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是在顺时针旋转,你的转椅应该往哪个方向旋转?为什么?再请几位学生在转椅上体验。


5)现在我们假想这是一把地球大转椅,我们每天看到地球周围有哪些星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如何?(自东向西),由此,你们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


四、认识世界时区图


1、确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现在你们能判断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                                                                                       


2、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几小时呢?也就是说,北京迎来黎明了,乌鲁木齐要再过几小时才能迎来黎明呢?


3、这个问题我们请世界时区图来帮助我们解决。出示世界时区图。从图上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


4、介绍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世界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算出各个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了多少呢?(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副图呢?)


五、课堂总结


总结地球运动的几个特点:运动方向和方式、周期、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

分享 转发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2#

上课教师个人简介:


袁优红,女,大学本科学历,1993年参加工作开始一直致力于小学科学(自然、常识)教学,教育学会小学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区小学科学学会副会长。2007年获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全国小学科学教学先进个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课堂教学能手、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区先进工作生产者、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学中,以踏实、求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学生为本”,力求让学生全面主动探究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担任各级公开课、观摩课达30多节次,在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上作讲座,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区多次获奖或发表,优质课连续四届获市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辅导学生撰写的科学小论文在《研究性丛书》中发表。主持、参与《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小学科学教育灵魂——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探索》、《大班额教学班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等课题的研究,分别在省、市获奖。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3#

没有参加网友会,非常可惜,下面把自己想法说一下:


(5)现在我们假想这是一把地球大转椅,我们每天看到地球周围有哪些星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如何?(自东向西),由此,你们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


四、认识世界时区图


1、确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现在你们能判断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          


 


 


以上是教案,但操作中教师并没有确定转动方向后让学生再次实验做一次。因此教师问转动方向时只有5位学生举手,加上知道不举手的估计不超过10位。


感觉学生都转糊涂了


到最后答案(自西向东)是老师灌输的。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

 

    这是在这次活动中相当精彩的一节课,不过还是有一些不足。首先教师在让学生体验相对运动的时候,让学生左手转和右手转,这个词语用词不准确。左手转,在当时的环境中教师向表达的是转动的方向,左手可以向左边转也可以想右边转,都是可以的,反之右手也一样。因此这个词用的不准确,可以用向左转或者是向右转;不过个人觉得最好的用词是右手顺时针转和左手逆时针转。还有,教师在出现时区图的时候,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在说明时区的间隔,而根本没有指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假设学生在转地球仪的时候就会发现一直向东就更早的迎来黎明,比北京更靠近东,是东京,比东京更东是美洲,比美洲更东是欧洲,比欧洲更东是乌鲁木齐了,那么是否说明乌鲁木齐比北京更早的迎来黎明呢?不说明这一点,那么学生在这节课后还是没有搞清楚谁更先迎来黎明。

TOP
5#

我个人非常佩服袁老师的嗓音和教学机智,我觉得课堂教学的魅力最终不是展示的是你课堂的设计,以及你处理教材的能力,最终使课堂出彩的地方往往是教师个人的素质。


谈谈这个课:我觉得前面部分非常出彩,特别是帮助学生建立物体移动时出现的规律,从直线运动到圆周运动,观察周围景物的运动规律,相当深入,帮助学生建立了认识,很多学生后来能清晰地认识时差的形成原因,非常有帮助。


建议:袁老师要关注的教学中的轻重比例分配的问题,40分钟的课堂,尽管学生兴致勃勃,可是毕竟这有40分钟,这个课的重点在哪里?我认为是帮助学生明白“怎么各地区黎明会有先后”的原因,而不是让培养学生“如何计算各地区时差”的能力。我觉得小学生不具备后者的能力。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个人观点……

TOP
6#

Susan


最欣赏的课是袁优红的《谁先迎来黎明》;


看法:高潮来得太早,在观察认识时区图时有点乱,显得繁琐,虎头蛇尾的感觉,或者是接不上气的感觉。最让我值得烦死或学习的是对课堂的调整、带动。

TOP
7#

因为:


《谁先迎来黎明》


1.言多必失:老师的话多了,引导多了,失去学生的更多思维参与;


2.旋转木马转晕了:旋转木马能看出逆时针或顺时针,还是只能看出景物前后运动,其实这些体验活动只要知道物体运动和看到景物运动方向相反就行了。

TOP
8#

好资料,收藏
滴水穿石
TOP
9#

 

教首政皱:


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我就谈一点感受,是袁优红老师上的《谁先迎来黎明》


袁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坐在转椅上和全体学生站起来转一圈,体会外界物体总是往运动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我觉得非常好,学生的感受深,效果好,也许不仅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从这一细小环节上爱上了科学。因为我们的最主要目的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足的是,有点罗嗦,抢了学生的主体。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10#

   

常不回家:


老师把人们或学生看似简单的模拟实验做细了,如在做第一个模拟实验时,老师提出的注意点,手电不能动,城市处在背光一面,调整照亮半个地球等,这点很重要,使看似简单的转转照照等活动,有思维的参与。不走过程化、形式化。另外,在全班学生自转一下这活动之前是否可以细化一点,让转转出真正的思维的味道。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11#

   

一品轩:


《谁先迎来黎明》一课过程设计不错,教师的引导很到位,从学生自发的问题引入课堂,这两个问题是地球自西向东转,北京先迎来黎明和地球自东向西转,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从这个矛盾中引入课堂的重难点,就是解决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而形成的,整个过程层层递进,让学生易明白。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12#

      异想天开又开始了……


      


      智者:研究这个,何必那么麻烦!


 


      设计个教具,一个开关控制地球仪的逆时针转和顺时针转;24个光敏电阻安插在地球仪的二十四个代表城市上,底座上的二十四个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城市和时区,再加一个手电筒就可以了!


      只要知道地球怎么在转,就可以了!


 


      愚人:做个教具,哪有那么简单!


     


      真要照你这么说,我到有个笨办法,造个大地球,让学生钻进里面,打开二十四个时区的代表城市窗口(城市的名称做为窗格子花纹),然后按照地球转动的方向转动大球,学生自然明了!


 


      呵呵……


     


      

TOP
13#

感谢各位同行对我的肯定和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接到上课的任务,并且是关于地球宇宙的主题,确实有点担心上不好。在再三思考了之后,我自定了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总则:1、以平常心对待这类课,在平时的课堂我们科学教师也能上的课,因此,我原来打算使用的一个特殊地球仪(上面只有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标记)而改成了一般的地球仪,使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具有操作性。2、降低难度,在小学我们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的关于地球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以及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3、以学生的水平来教学,在课前调查中,我提问:用什么方法能观察到谁先迎来黎明,学生都想出了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转起来的方法,因此,我把书中的方法改编了。还有,学生自西向东和逆时针方向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因此我用了标记、学生比划等方法。上面有老师提出,最后应该让学生再体验一次地球在自西向东的转,非常认同,可惜我把这一细节遗漏了。


    再次谢谢,欢迎各位再能提出宝贵意见!顺祝国庆节快乐!

TOP
14#

其实,上课讲话多,啰嗦,不是我的风格,只是我一直觉得这次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的一个难题,怕学生接受不了。但是,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教师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用直观生动的方法,正像喻老师说的“深入浅出”,学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是我太低估学生了。

TOP
15#

现场短信点评:


8108:有没有考虑过自西往东与自东往西可以是同一种转动方式。
9000:1、地球处于宇宙正中心说法有误,应该是太阳系中心。2、实验时我觉得能在地球仪上两城市位置贴上显眼标志较好。
1515:袁老师的提问总喜欢针对同一问题用上两个或更多的问法,总喜欢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再用上“也就是说”。让自己的声音一直回响在课堂上,说得太多了,应留些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和集体讨论。
5620:用动画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太阳照射在不同地方,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也不一样,另外把时区图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通过动画展示,能增强学生对时区图的理解,只可惜袁老师放得太快了。
9427:请问袁优红老师:让学生探究出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个环节,是否“扶”得太过,低估了学生的水平


 

TOP
16#

 

关于《谁先迎来黎明》一课:在北京与乌鲁木齐两城市谁先迎来黎明比较后,可结合当地(温州)的实际,进行比较,其实北京与温州同处一个时区,学生很容易接受;另外在教学时区时难度过大,下面听课的老师有些都迷糊,更不用说学生了。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