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何树德
2008年秋季使用的科教版小学《科学》又有了不少的修改,及时修订教材改正其中的错误和不足是件大好事。为了组织全区科学教师学期初的教材专题研讨活动,自己不得不在拿到修订版教材后,细细研读起来。现就四年级上册教材“天气”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谈点个人看法。
“天气”单元的教材编排位置由07版的第三单元上升为08版的第一单元。“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主要有两处大的变动。
第一处:城市天气预报图修改了
以下是07版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
由于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北京出现了17~36℃全国最高的气温,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可能是中央气象台的一幅天气预报图,北京也不可能成为全国的温高中心,北京也不可能出现一天中温差有19℃之大的天气。
今年的教材修改了,在说明词中取消了“中央气象台”的名称,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只标出了昆明、海口、台北、上海四个城市的温度,图中北京、广州等9个城市的温度都删除了。这样修改原来的错误避免了,但是这幅图就成了一幅残缺不全的城市天气预报图了。所以本人认为编者应该拿出真实的数据齐全的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来观察,这应该是完全能做到的。
第二处:“天气”概念的文字表达取消了
以下是07版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
在今年的教材中,关于“天气”概念的文字色块删除了。“天气”怎么会是特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呢?怎么是仅指“大气的状况”呢?这样的概念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天气”单元里,不能因为关于“天气”概念描述得不科学就删除这个概念了事。因为整个单元是以气温、风向和风速、降雨量、云的观察等“天气的要素”为学习内容的,在以“天气”命名的单元里,不讲清楚“天气”的概念是不行的。
所以,本人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天气”的概念描述清楚。我们不妨将《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文字表达介绍给学生:
天气——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
有时候将教材中出现的错误删除了未必一定就好。本篇课文中,将北京等城市的温度删除;将“天气”的概念删除就属于此列。我们希望编写者在修订教材时考虑得周全些,因为这是要发至学生手中的教材!编写者马虎了,我们一线教师千万不能马虎,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
20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