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为什么要删除“天气”的概念 [复制链接]

1#

[讨论]为什么要删除“天气”的概念

 

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何树德


2008年秋季使用的科教版小学《科学》又有了不少的修改,及时修订教材改正其中的错误和不足是件大好事。为了组织全区科学教师学期初的教材专题研讨活动,自己不得不在拿到修订版教材后,细细研读起来。现就四年级上册教材“天气”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谈点个人看法。


“天气”单元的教材编排位置由07版的第三单元上升为08版的第一单元。“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主要有两处大的变动。


第一处:城市天气预报图修改了


以下是07版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


 


由于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北京出现了1736℃全国最高的气温,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可能是中央气象台的一幅天气预报图,北京也不可能成为全国的温高中心,北京也不可能出现一天中温差有19之大的天气。


今年的教材修改了,在说明词中取消了“中央气象台”的名称,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只标出了昆明、海口、台北、上海四个城市的温度,图中北京、广州等9个城市的温度都删除了。这样修改原来的错误避免了,但是这幅图就成了一幅残缺不全的城市天气预报图了。所以本人认为编者应该拿出真实的数据齐全的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来观察,这应该是完全能做到的。


第二处:“天气”概念的文字表达取消了


以下是07版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


 


在今年的教材中,关于“天气”概念的文字色块删除了。“天气”怎么会是特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呢?怎么是仅指“大气的状况”呢?这样的概念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在“天气”单元里,不能因为关于“天气”概念描述得不科学就删除这个概念了事。因为整个单元是以气温、风向和风速、降雨量、云的观察等“天气的要素”为学习内容的,在以“天气”命名的单元里,不讲清楚“天气”的概念是不行的。


所以,本人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天气”的概念描述清楚。我们不妨将《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文字表达介绍给学生:


天气——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


有时候将教材中出现的错误删除了未必一定就好。本篇课文中,将北京等城市的温度删除;将“天气”的概念删除就属于此列。我们希望编写者在修订教材时考虑得周全些,因为这是要发至学生手中的教材!编写者马虎了,我们一线教师千万不能马虎,我们必须对学生负责。


2008.9.7.

分享 转发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2#

三江兄研究的很透啊,学习了,在教学时一定注意。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3#

是啊,学生学习了好几课,结果连什么是天气都不明白。


 

TOP
4#

对,个人认为地震并不算是天气,但是在叙述: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时,有的学生说到了地震、泥石流等等 ,明显是对天气的概念还不清楚,我想有必要在第一课就讲清楚天气的含义

TOP
5#

赞成!——编者应该拿出真实的数据齐全的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来观察,这应该是完全能做到的。


是啊,截取一幅典型的全国天气预报图片就可以了。


天气——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很有必要。

TOP
6#

我觉得在第一课可以先不急着阐述“天气”这个概念,如果学生提出了诸如地震、日全食等现象时,可以留为一个思考题,等单元学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想“天气”是什么。
TOP
7#

何老师说得很有道理。
TOP
8#

风向可以作为活动重点吧。将绸带、纸条等作为风向标,系在户外塑钢鱼竿上,供学生平时观察天气,以此判断是否有风,和风向活动为主可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