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原创]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又是新的一学期开始了。这学期,我们学校的科学备课采用电子备课的方式。教案可以采用下载的方式,各年级段选一名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向兼职教师介绍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分析。施教后,各位教师及时写教学反思,并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学期结束时,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后反思。


      我本学期任教的是六年级,这个双休日,将自己前两课的教学反思整理了出来,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也希望大家能支持我们的这种备课的方式。

分享 转发
TOP
2#

 

《使用工具》


通过本课教学,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关于工具和机械这块内容的前概念。由于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因此我在教学中把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研究“选用什么工具好”这部分内容上。学生在猜测、交流中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研究“用什么工具将图钉从木头中拔出来”这一活动中,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认为用小刀、一字螺丝刀、开瓶器、羊角榔头撬的、也有认为用剪刀、镊子拔的。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后发现:用小刀和剪刀撬最方便、省力。因为用开瓶器、羊角榔头、一字螺丝刀撬时,图钉和木头之间缝隙很小,很难插进去,撬起来就不怎么方便了,用镊子拔很费力气。


在研究“用什么工具将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来”这一活动时,意见比较统一,绝大部分认为用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拧出来比较方便,可有一组学生则认为用老虎钳也可以将螺丝钉拔出来。实验后他们组汇报用老虎钳是能够将螺丝钉拔出的,可其它多组同学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有一组特意将一枚螺丝钉拧进木头让这组同学试着拔一拔,结果并没有拔出来。大家一致认为老虎钳不能用来拔螺丝钉,但有名同学对大家的想法做了补充:当螺丝钉在木头中埋得较浅时有时也可以用老虎钳代替螺丝刀。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是极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的,因此我对这位同学的观点持肯定态度。在分析为什么用老虎钳拔螺丝钉不方便时,同学们都说得很到位,主要是由于螺丝钉上一圈一圈的罗纹。


有了前面的研究,学生在研究“用什么工具将钉子从木头中拔出来”这一活动时,意见更加一致,活动也更加顺畅。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想法有时确实是出人意料的,就如拔图钉这个活动而言,我课前预设的方法也就两三种,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后却有了这么多种方法。这其实对我们教师自身也是一种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将观点说清,不要觉得这些观点很幼稚就不予理睬,有时这些不起眼的观点也会引起课堂中的思维的大火花。


 


 


《杠杆的科学》


我将这课内容分成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是前半部分加之“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设计;第二课时是实验研究及相应的拓展。


这一课的前半部分“认识杠杆”,我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杠杆的三个作用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对略变形的双杠杆、支点在旁边的杠杆,学生也能自主分析和判断。其中,在判断螺丝刀是否是杠杆时,我认为学生的观点要比教参中的更完善。他们认为:在拧螺丝钉时不是杠杆,而用它来撬东西时就是杠杆。对于书中介绍的几种工具,我认为都需要学生找出它们的三个作用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三个部位的熟悉,也有利于后面杠杆尺的研究中,学生关注这三个作用点之间的联系。


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杠杆的秘密”。这一课的实验设计我觉得并不难,但是怎样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却有点难度。


学生在讨论后,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方法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这种方法在实验中是比较费时的。还有小部分同学提出来方法是:两边的钩码数相同,变化与支点的距离,如果用力点处下沉则是省力的,反之则是费力的,如果杠杆平衡则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他们认为:同样多的钩码数,说明两边用的力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力我可以把你撬起来,说明我用的力还可以比你小一些,所以可以判断是省力,反之道理相同。另外,还有个别同学提出在离支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变化两边的钩码数。这种方法大家不赞同,理由是两边离支点的距离相同,那么只有钩码数相同时才会平衡,也即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而当两边钩码数不相等时就无法判断是哪种杠杆了。


在学生实验时,我没有强调哪种方法好,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认同的方法研究。实验后学生各有收获,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实验速度比较快,而且也很容易就得出来科学结论,但更深一层的规律发现不了;而使用第一种方法的学生虽然实验速度慢些,但他们却发现了新的内容:左边的钩码数乘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右边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


这一课的教学中,汇报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都比较多,按以往的将所有的数据都汇报出来,则是很费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在汇报时,要求每一个组分类进行,即先各组汇报杠杆省力的情况两组数据,并说明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根据大家的观点去判断自己组杠杆省力的几组实验数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重新判断杠杆的用力情况。其它两种情况也按照这个方法汇报。


关于实验中钩码的挂法,我主张左右各挂一个孔比较好。学生对杠杆的研究才刚开始,如果出现一边挂两个孔,实验结论就比较难概括了。如果想在实验结论得出后拓展,那可以尝试一边挂两孔的方法。建议书本封面的图修改成一边的钩码只挂一个孔的,以免误导学生。

TOP
3#

楼主对于教材的认识和处理非常到位,特别是实验中学生对于省力费力的认识以及对于汇报的方式,非常让我学习。
TOP
4#

上完课,学生能判断省力费力,但不能用语言说出来,课本上的结论很难说出,结果看了作业本后大多能说了。感觉有点难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

支持!是我们慈溪西门小学火种燎原中的一份子哦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6#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由于前两节课的内容分析得比较透彻,学生对这一课的解释非常的顺畅。在对书中介绍的10种工具的用力情况分析中,比较有争议或是学生不能十分确定的工具是筷子。筷子是一种费力的杠杆,大姆指的位置是支点,食指和中指夹筷子的位置是用力点,而夹食物的位置是阻力点。而学生在分析中,往往找不准筷子使用时的支点。因此,我建议在学生准备材料时,每一人或每一组带一双筷子,在研究时可以让学生试着使用,边使用边找杠杆的三个作用点。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另外,还有两种工具的用力情况分析时,教师需要补充说明:一是剪刀,书中提供的剪刀比较特殊,一般认为是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工具(当物体放在剪刀尖口处时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果放在靠近支点的位置,那就是费力杠杆了),除了这种剪刀,教师还可以提供其它两种剪刀,一种是裁缝剪刀(费力杠杆),另一种是一般家用的剪刀(省力杠杆);二是钉书机,它的用力情况也是根据使用者用力的位置不同而定,当用力部位是在钉子的正上方时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位置在钉书机的中间位置时就是费力杠杆了。


对于小杆秤的研究,我将制作放在了课外,让学生通过预习,先小组合作自制小杆秤。在课内主要检测自制小杆秤的准确度,交流为什么小杆秤不准了,哪里出了问题,要注意哪些方面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后,我又布置学生继续改进自制杆秤,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去制作交流。学生可以在制作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出来,对于制作特别精美的小组给予奖励。


对这课的材料准备,我认为第一部分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只需每人或每组带一双筷子,其它工具可以借助图来分析就可以了;第二部分小杆秤的研究,学生直接将制作完成的小杆秤带来,教师准备检测小杆秤的工具:弹簧秤、小叠圈。


 


 

TOP
7#

 

《轮轴的秘密》


这一课的材料准备是相当费时的。首先,在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中,学生组装轮轴和在轮轴上绑好线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我在第一个班级施教中,由于没有充分估计这个时间,导致一节课的时间有大部分花在了教学生组装轮轴上,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课后,我将学生分组实验的轮轴一一进行组装(在轮上和轴上分别绑上线,在线的下端打一个圈,可以用来挂钩码,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只要将轮和轴套住就可以实验了),方便学生在下节课中有更多的时间设计实验、交流实验现象。其次,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很难找,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只有一组轮轴,而要在身边找到更大的轮又是很困难的。最后我只好将这个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因为在教师演示箱中有一个更大的轮。我认为学生经过前面一个实验的研究,应该也能由此及彼,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到在更大的轮上用力可以更省力。


在这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上,我没有按照书本的顺序。第一步,我让学生从生活的事物认识了轮轴,并能指出哪些是轮?哪些是轴?第二步从使用这些轮轴的感性经验中说说人们在使用轮轴时,往往在哪个位置上用力,是轮上还是轴上?为什么这样做?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第三步,感性实验,即一个同学在螺丝刀的轴上用力,另一个同学在螺丝刀的轮上用力,哪个力气更大?有什么发现?第四步,用实验数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实验前,指导学生说清实验方法和判断的标准。第五步,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第六步,拓展:分析为什么轮上用力会省力,与杠杆原理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怎么解释。


 


 

TOP
8#

 

《定滑轮和动滑轮》


这课内容比较简单。无论是实验的设计,还是实验器材的组装,学生都比较容易掌握。在定滑轮的研究中,改变力的方向这个内容的研究教师可能需略提一下头,因为前面几课的研究中都指向的是省力还是费力的研究,力的方向没有提及,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到。在动滑轮的研究中,不一定要求学生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只要学生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就可以了。


我在教学这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定滑轮时,我问学生定滑轮能省力吗?一名学生认为定滑轮是能省力的。因为如果不用定滑轮,直接将物体通过一根杆子拉上去是比较费力,而用了定滑轮后,比较光滑,自然就省力了。当时我没有反驳他,也没有赞成他,但总觉得哪里不对,一时没反应过来。课后,我在思考,觉得他的观点与我们研究的机械省力还是不省力的内容不属于同一类范畴。我们研究这种机械能省力还是不能省力是将用力的大小与需要提升的重物相比,提升时用的力比原来的重物小了,就是省力了,反之就是费力了。而那位学生的观点是前后两种方法用力的大小比较。前一种不使用定滑轮,借助一根杆子将重物提升上去时,用的力大,而用了定滑轮后提升上去用的力小。这其实是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而造成的。因此我认为与我们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同一范畴。

TOP
9#

内容是不难,但是工具箱中的实验器材可不见得,特别是演示实验要用别的材料。
TOP
10#

 

《滑轮组》


滑轮组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方式。在前一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在使用过程中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学生自然想到了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自然引入滑轮组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装滑轮组的的方法需要适当指导。实验数据的的处理上,只要学生能得出滑轮组能省力就行,不需要指出它能省一半的力。如有必要,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滑轮组能省力来自于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作用,而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定滑轮的作用。稍复杂性的滑轮组可以以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由于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个数增加,滑轮组可以省更多的力了。


书本15页中的游戏操作起来挺困难的,主要是棒和绳子的摩擦力较大,现象不明显。如果在棒上安上两个滑轮现象就明显多了。这个滑轮可以用纺织中用来绕线的圆筒来代替。在游戏前,一定要引导学生猜测可能会出现什么实验现象?为什么这样猜测?游戏中的三个人分别相当于滑轮组的哪一部分?

TOP
11#

个人感觉六年级上的课程是最难学的,放在初中里,这些物理知识也是难点,楼主能坚持反思,一定能把教学做的更好!
TOP
12#

如果实验探究得充分,科学概念的建构就显得轻松扎实,这是我上六年级课的最大感觉,所以课前的准备工作尤显重要.


 


 

TOP
13#

 

《斜面的作用》


在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找生活中的斜面,学生找了屋顶、滑梯、引桥等。我认为可以将它分为两类:一类中物体是从上往下运动的;另一类是物体是从下往上运动的,像这样的一般是利用斜面原理。本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探究不同坡度的斜面,这一部分是前一活动的递进。我建议将两个活动分开来实验。第一个活动主要让学生探究得出斜面能省力,并从学生不同的实验数据中提出新的疑问:为什么同一种物体,都利用了斜面,但省的力却不同?引入斜面省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个活动中,要在实验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变量的控制,然后重点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的情况也不同了。这两个实验结论的表述要注意科学,学生一般在表述时会认为坡度小时省力,坡度大是费力,这种表述混淆了省力与省得力多这两个概念,省力是相对于直接提升重物而言,用的力小了,省得力多是相对于前一次用得力更少了,也即省得力更多了。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当坡度小时,省得力多;当坡度大时, 省得力小。


盘山公路和螺丝钉也是斜面。它们是斜面的变形,我们可以通过一张三角形的纸圈起来看,可以发现它们也是利用了斜面原理。(教参中也有相关内容的介绍)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这一课可以说是这一单元的总结。我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它是对前几课学习内容的一种应用,也是一种学习情况的检测。在教学中,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一组都能有一辆自行车实物,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析、讨论。对于本课的第一部分,我个人认为放在这里并不合适。链条和齿轮的内容属于链传动的一种方式,与本单元重点研究简单机械的作用这个主题不十分符合。学生在学习以后,对变速自行车怎么变速的,齿轮之间是如何带动,仍然是一知半解。因此,我认为教学中,可以将第二部分内容提上来,重点研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研究,在课的最后提及链传动的内容,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对机械的内容展开研究。


 


 


《抵抗弯曲》


这一课内容在多次公开课在听其它老师上过,感触很深,在暑假时也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如今自已上了以后,又有了很多的启发。首先,教师如何从烦杂的材料的准备中解脱出来。我的做法是可以让学生带的尽量不自己带。每次在课的结束前一两分钟将下一节课要准备的材料说好,让学生四人小组内自由分工,也可几组合作准备材料,在上课的前一天,课代表及时将要带的材料名称写在黑板上,以免个别学生忘记。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让学生提前参与到了课堂研究中来。其次,要始终将实验设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设计充分了,才能高效地完成实验,得出有价值的发现来。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是乏味的,枯燥的,但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水平的必由之路。最后,教师在进教室前一定要先自己做过实验,充分考虑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这一课的引入我从前一课的内容导入。既我们通过前一节课的研究知道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它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我们还猜测可能和它的形状、材料等因素也有关,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些因素。自然将两课的内容串在一起,这也有利于解释为什么形状改变后,它的抗弯曲能力增加了这么多,并且学生在实验设计时,很自然得想到了前一课的实验设计。在课堂上,我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猜测这些形状的纸条大概能承受多少的又叠圈,为什么?让学生结合前一课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学生在实验中惊奇地发现,形状的改变,它抗弯曲能力的增强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感到惊讶、兴奋。实验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感想,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他们说得非常的好。还有的学生谈到在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的三个因素中,改变形状效果最好,它既可以节省材料,又能提高抗弯曲能力。最后,对这一实验发现的应用就更是水到渠成了,学生对为什么瓦楞纸板、钢材铝材做成这些形状的原因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TOP
14#

 

 《拱形的力量》


    《拱形的力量》是前一课的拓展。学生在研究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后,对改变形状提高物体抗弯曲能力有了深刻的认识,而这一课则是对某一形状物体的深入研究。


      学生在语文课上曾学习过赵州桥,对拱形比较熟悉。本课的重点应是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这一实验的设计和观察。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没在固定拱足的拱连它自己的重量也承受不了。学生在观察没有固定拱足的拱的承重能力测试中会发现,当拱倒塌时,它的两端会向两边散开去,从而猜想:是不是用物体顶住这两边可以使它的承重能力增强,这个拱足在固定的过程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可能和拱足的重量有关,可能和拱足的高低有关,可能和拱足的形状有关等等。这后继的实验设计中,交流如何做到不变量的控制。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拱形的形状变化,发现当拱足不够牢固时,拱容易倒塌,而当拱足够牢固时,拱不易塌,但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倒塌,但倒塌的方式不同了,原来是向两边倒塌,而后来是拱的中间陷了下去。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拱在承受重量时,力发生了分解,大部分向两边的拱足分散,还有一部分向下。


       搭一个瓜皮拱这一活动中,建议将西瓜皮换成柚子皮比较好。


 


《找拱形》


学生在前一课的研究中已经对拱形的特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在这一课中将对拱形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发展。


拱形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多,让学生先举例说说生活中运用拱形的物品,然后引入问题:这些物体和拱形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引导学生开始圆顶形物体的研究。通过对乒乓球捏一捏、看一看,发现当一个手指按、压一个一个地方时,乒乓球容易瘪,而整个手压时却不容易将它压瘪。从拱形承载压力的特点分析圆顶形的物体承载压力的特点。


学生在观察“三个半个的乒乓球能承载多在的压力”这一活动中,对圆顶形物体承载压力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受。它不仅仅能载承几十本书的重量,甚至可以承载一个35公斤左右的学生。这个实验结果大大超出了学生原先的猜测。学生的学习兴致也骤然提高了许多。在后继的“塑料瓶的形状”、“生物体中的拱形”两个活动的研究中,学生始终非常的感兴趣。

在课结束时,我问学生:既然圆顶形和球形的物体承载能力这么好,这什么还要将有些物体设计成其它形状?圆顶形和球形在使用中又有什么不利之处呢?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形状的物体有个客观的看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