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兔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历程20080901 [复制链接]

1#

[分享]兔子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历程20080901

以前弄过教学随笔,但到最后都没有坚持下去,今年又是教5年级科学,再建一屋,准备以个人专贴的形式,记录本学期的教学历程。



 


目录:


2楼    教学计划: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4楼    教学设计:《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5楼    教学反思:我们第一节科学课——始业教育课


6楼    教学反思: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7楼    教学设计:《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二稿


 


附以前的两屋:


[兔子小屋]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随笔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689&replyID=&skin


 


一课一得:兔子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306&replyID=&ski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3 9:22:45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示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我对本册教材、班级学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细致地学习或分析,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20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52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本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三、主要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种植盒(杯)、塑料调羹、纸巾、水桶、滴管、大头针或剪刀,蚯蚓、土壤、长方形木盒或塑料盒。


做生态瓶的容器(每组一个,可以是大的饮料瓶或色拉油桶)、沙子和小石子、小铲、漏网等工具,大玻璃水箱(每班一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


2、第二单元“光”:


手电筒、小长方体、纸屏,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空心弯管和直管,小镜子、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


小镜子、凹面镜、凸透镜,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纸袋,温度计。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短一点的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


3、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风景照片、中国和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


小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石膏粉、豌豆种子、小碗或盘子,塑料瓶、碎砖块。


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牙签、放大镜、去掉上半部的饮料瓶。


小铲子、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接水桶,有植物覆盖的土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大盘子、建造家园房屋的材料。


4、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小车及配件一套(包括装配气球小车的车架附件)。


小钩、铁垫圈,车轴套、橡皮筋圈。


气球、气球喷嘴、连接小车部件的螺丝钉、安装小车用的螺丝刀、纸盒子(装钩码用,在桌面测摩擦力也用这个盒子)、胶带(粘小车轮子用)。


测力计、钩码,做“滚珠轴承”的玻璃珠、瓶盖。


四、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任教的是501班和503班,其中501班53人,503班54人。说实话,除了以前曾在别的老师上教研课中曾与他们有所接触之外,对这两个班级我一点也不了解。不过按理说,五年级学生应该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肯定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去年学校组织的科学小论文比赛中,3班胡智涵的《洗洁精里的秘密》和黄佳峰的《我的“滴灌工程”》获得一等奖,另外2个班级还有不少学生的小论文获得二、三等奖。这是个很好的契机,在本学期教学中可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拓展课外科技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并指导撰写科学小论文,推荐到科普杂志发表及参加全国科学探索大赛。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六、教学进度:






























































































日期


  


1


9.1-9.5


始业教育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机动


2


9.8-9.12


2种子发芽实验(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3


9.15-9.19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4


9.22-9.26


8维护生态平衡    机动


5


9.29-10.3


国庆节假期


6


10.6-10.10


机动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7


10.13-10.17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8


10.20-10.24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9


10.27-10.31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机动


10


11.3-11.7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1


11.10-11.14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2


11.17-11.21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机动


13


11.24-11.28


机动


14


12.1-12.5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5


12.8-12.12


4测量力的大小  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16


12.15-12.19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机动


17


12.22-12.26


机动


18


12.29-1.2


复习


19


1.5-1.9


复习


20


1.12-1.16


复习


21


1.19-1.23


期末检测


注:以上仅为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将根据学校工作,机动安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12:57:56编辑过]

TOP
3#

今年要上五年级的课,好好吸取兔子的经验
TOP
4#

我们区教研活动上,我们教研组准备的交流课,课件因为限制发不上, 需要的朋友单独用邮箱(jycjq@126.com)或QQ(173692760)和我联系,但请不要随意在后面跟贴: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课件,镭射笔。


学生分组实验:手电筒、3块带孔的纸板、白屏。


自选活动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蚊香,镭射笔,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活动引入:


1、师:科学课非常注重观察,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看看,今天的黑板和平常一样吗?(趁机教师离开讲台,手悄悄拿镭射笔,不开。)学生自由发言,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有学生说不一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纠正,并引导:科学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3、教师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问:再仔细观察一次,现在的黑板和刚才的黑板一样吗?生观察到光斑,马上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镭射笔(学生俗称激光笔),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5、师:哈哈,被你们发现了。那么,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来演示一下?学生用手指来演示光的路线,一般都会是直的。(这时教师最好把镭射笔关闭,避免无关干扰。)


6、导: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们都这样确定?那我说,也许它是弧线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师在此用手辅之以弧线形、S形、螺旋形动作)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


1、师:光是怎样传播的?现在我们有两种观点,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有( )人,认为光是非直线传播的( )人。我要说明一点,科学课是要以事实和证据说话的,你们不要以为人多就可以仗势欺人,你们说光是直线传播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2、学生自由发表。


3、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出示幻灯片2—7张)


4、学生自由说自己生活中相关的感受。


5、师:听了大家的一席话,我隐约觉得你们的观点是对的,光应该是直线传播的。只是,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


1、学生自由说,教师适当补充,提示可参考书29面的实验方案。


2、出示幻灯片8张:你能完成挑战吗: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3、小组分工,规定时间,提供材料,学生实验。


4、汇报各组实验情况:你们做到了吗?是怎样做的?(三个小孔对齐;或是先让光先通过一个小孔,再调整第二个小孔的位置,让光通过它,然后再调整第三个小孔的位置,直到在白屏上留下光斑。)(随机出示幻灯片9—10张)


5、师:这个过程容易吗?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6、讲解: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如果移动其中任意一块小孔板的位置,光都不能传播到最后的屏上。(幻灯片11—15张)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幻灯片16张)


四、深入探究拓展:


1、师:同学们真是太有才了。现在啊,老师决定弃暗投明,加入你们的队伍,支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过,在科学领域里,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要经过反复验证,而且最好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2、老师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利用这些材料,想到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吗?请大家先在小组间讨论好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然后再上台进行实验。


3、学生小组讨论,上台演示。


4、解释: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了吗?(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五、课堂总结评价:


1、现在老师相信了,大家的猜想的确是对的。那我们科学上把经过实验反复验证的猜想称为科学结论,今天我们的科学结论是什么?(光是直线传播的)(板书:直线)


2、为了奖励大家今天的突出表现,老师专门为大家准备有关光传播的一些资料,请欣赏:(幻灯片17-20张)


TOP
5#

 

我们第一节科学课


一、简要背景:


新接5年级班,始业教育课。


二、情景再现:


我来到教室,先在黑板上写下:我们第一节科学课。然后转身,孩子的目光中明显有些兴奋,还有个别在窃窃私语,估计是对我这个新老师还有黑板上的这几字产生了好奇。很好,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我先在“我们第一节”下划了条线,问:“知道我们是指谁吗?”学生马上作出反应回答是我们同学,也有个别学生纠正说还包括老师。我肯定了后一类学生的观点,然后在“我们”的下面写上“53+1”,然后郑重的对学生也对自己说:“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科学课,以后我们还会一起上许多节科学课,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把科学课学好!”


然后,我又拿起粉笔,在“科学课”三个字下划了条线,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前面已经学了两年的科学课,那么你能说说,科学课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或者说你觉得科学课是主要是学习什么的?”学生发言不是特别踊跃,但还是有几个学生说到是学习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我立刻进行表扬,并从中确定了一位发言很积极并很有条理的同学作为科学课代表,并从中引申出我们科学课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认真完成作业和竞赛获奖有加分。确实,分数对学生还是挺有吸引力滴,在说到这些要求时学生听的相当认真。


这时候已经用了不少时间,我应该要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科学课本上了。我说:“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我们的科学课本一般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几篇文章?”四个单元学生都知道,只是在说每个单元有几篇课文时有两种答案:7篇和8篇。我说,都对,然后再补充说,以前3-4年级我们是每个单元7篇,而从5年级开始,我们每个单元有8篇课文,因此我们每个星期的科学课也由以前的两节调整到现在的三节。


然后,我让学生看封面,提了个问题:“从这个封面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了些,但是比较简单,我适时进行了补充。再让学生翻到目录,了解这个学期的这样学习内容,并让他们从中挑选4-5课主要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课文打勾,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回头来看看。


在介绍四个单元内容时,我对部分活动作了简要的说明,并让学生拿出学具自由玩耍,学生很是开心。


本想交代一下下节课的任务,只是下课铃响了,我不喜欢拖堂,马上和学生道别,下课。


三、得失自评: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和规范课堂常规,通过谈话,我觉得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是学生的具体各方面能力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我的喜爱,因为像我这样的课堂教学风格还是比较容易拉近学生的距离。


整节课最大的问题是自己说的太多,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还有部分课堂常规也没有很好的讨论,这只能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分步落实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8 0:31:46编辑过]

TOP
6#

   

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反思


一、其他说明:


当科学教师许多时候意味着奉献,还有就是要善于收藏各种材料。我在缙云实验小学上五年级科学时买了一斤绿豆,当然是自己掏腰包,当时用了部分,去年在大洋路学校上科学又用了部分,今年再上五年级还有不少,正好可以利用。(在备课中我发现学生的材料袋中已经有绿豆种子,因此我准备把手头的绿豆作为额外奖赏。)


二、情景再现:


我拿了一颗绿豆在手上,问学生,“这是一颗绿豆,严格来说是一颗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大家认为,需要什么条件?”


即时说明:网友李愉均在这一课导入中专门准备了“一盆绿豆发芽的豆苗”,然后再转到“同学准备的绿豆种子成为老师手中的绿豆苗,需要哪些条件呢”,我觉得多此一举。因为课一开始本就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教师根本就没有必要特意去激发兴趣,而且准备那盆绿豆苗在本课意义不大。当然,我最早是准备让学生猜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再引出绿豆,后来想想这样的猜测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直切主题。


学生纷纷回答,我随机板书,主要有阳光、土壤、水分、温度等。


即时说明:学生的回答其实有个小小的误区,他们把种子发芽和植物成长给混淆了,不过这正好是我们后面教学的契机,教师在这里没必要给予否定或引导。


该设计实验方案了。我这样过渡:“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因素,有的确实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而有的不是必需条件……”学生一听,马上对前面的观点进行修正,说***不是必需的。这时,我使用了常用的伎俩,把问题抛给学生:“现在你们说的还是你们的猜测,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呢?”


学生当然说能,我说那你准备怎么办,有学生说拿颗种子种下去,给它浇水,看它会不会发芽。我打断他的话,那你怎么知道水在其中起着作用呢——老师建议,我们应该做对比实验,比如刚才这位同学想研究水,那我们就准备两个杯子,然后一个杯子放入水,另外一个杯子不放水,再把绿豆放进去。然后把两个杯子都放在房间里——对了,这时候我可不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杯子放在外面?学生马上说不可以。我接着说,对,这就是对比实验的最重要一点,我们只能让一个条件发生改变,其他的条件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清楚的观察到我们所研究的内容是不是起作用。


趁这个时机,我板书了对比实验,并介绍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方法。


即时说明: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我觉得自己这一部分的引导思路显得有些混乱,而且许多都是教师表达出来的,没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其实这里可以多给学生点时间,让他们讨论之后再反馈,然后教师补充完善,这样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内容,每个学生限制一个,并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反馈,发现研究水的学生是最多的,而研究阳光和温度的学生比较少。于是,我和学生先从水这个条件入手,讨论完成具体的实验计划。并对选择另外几个内容的学生给予表扬,告诉他们选择的是难度系数更大的实验。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这几个条件的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阳光组和温度组怎样控制好变量。


即时说明:阳光组和温度组的实验不好做,因为在改变阳光的同时往往也改变了温度,我想到的方法有二:1、把阳光改为光,于是实验内容就调整为种子发芽喜欢光亮还是阴暗,这样的话实验组可以放在桌子上,而对照组放在抽屉里;2、都放在房间里,然后在一个杯子外套上黑色的纸,另外一个杯子不套。至于温度,当时我在群中和朋友说的方法是,准备把两个组的种子外面的杯子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当然种子不让它直接接触,不过现在想想这个实验学生操作还是比较麻烦,不一定会落实。至于一般人想到的一个放到冰箱一个放在房间的方法因为前面有学生说当适宜的温度所以就不需讨论了。


之后让学生完成了作业本的实验设计,并强调今天家庭作业的实验要按照这个方案做。在这个时候顺便说了书本上为什么要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放入3颗,还有下面为什么要垫纸巾。最后把自己的绿豆奖励给今天表现好的同学,还有愿意做两个因素研究的同学。


即时说明:这个活动我是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研究的,只是有些地方我不能不强调水的必要性,因为我担心万一学生都不浇水那这个实验就不知道做到什么时候了。又必须强调水不能过多,否则种子会和我们人一样被淹死的。


三、得失自评:


怎样让学生实际对比实验,特别是控制变量,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前我在上这一课是以“公平”两个字作为线索,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最后再确定和完善实验方案。今天这次课感觉老师干预过多,一直都在引导和强调,反而没有让学生很好的参与进来。


种子发芽实验实施我是作为家庭作业,但因为当时已经没有时间,相关反馈要求和激励措施说明都没有在课堂上说明,学生只凭借自己的兴趣来决定做实验,很容易让这个活动效果打折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8 1:49:00编辑过]

TOP
7#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二稿


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试上时暴露问题:1、从说生活中现象到后面的实验验证过于突然,没有让学生去先设计实验,不利发散思维的培养;2、拓展环节中的实验和前面的实验在同一层次,没有明显的深入提升;3、课件的小孔成像中的花颜色不正确应调为灰白,路灯下的影子不明显。


为此,进行调整,用红颜色标明的就是调整后的内容。 


调整后的主要说明:


教学流程:


趣味活动引入 —提取生活经验 —设计实验验证 —深入探究拓展


学生思维的提升过程:


光是怎样传播的:应该是直线。—难道不是直线?—确实是直线!


预设的几个亮点:


1、书本的实验分两个步骤,步骤一光斑落在屏上,步骤二光斑不落在屏上,分别从正面和反面论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2、开头用镭射笔导入讨论光传播路线,到最后再用镭射笔演示光的路线,前后呼应,直观形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课件,镭射笔。


学生分组实验:手电筒、3块带孔的纸板、白屏。


自选活动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蚊香,镭射笔,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活动引入:


1、师:科学课非常注重观察,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看看,今天的黑板和平常一样吗?(趁机教师离开讲台,手悄悄拿镭射笔,不开。)学生自由发言,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有学生说不一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纠正,并引导:科学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3、教师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问:再仔细观察一次,现在的黑板和刚才的黑板一样吗?生观察到光斑,马上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镭射笔(学生俗称激光笔),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5、师:哈哈,被你们发现了。那么,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来演示一下?学生用手指来演示光的路线,一般都会是直的。


6、导: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们都这样确定?那我说,也许它是弧线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师在此用手辅之以弧线形、S形、螺旋形动作)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


1、师:光是怎样传播的?现在我们有两种观点,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有( )人,认为光是非直线传播的()人。我要说明一点,科学课是要以事实和证据说话的,你们不要以为人多就可以仗势欺人,你们说光是直线传播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2、学生自由发表。


3、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出示幻灯片2—7张)


4、学生自由说自己生活中相关的感受。


5、师:听了大家的一席话,我隐约觉得你们的观点是对的,光应该是直线传播的。只是,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


三、设计实验验证:


1、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实验设想,教师适时出示弯管和直管,请学生来证实光是直线传播的。


2、过渡:刚才大家的实验方案都不错。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组材料(教师随机出示),分别是一个手电筒,三张有小孔的纸,一张没有小孔的纸,你们能不能用上这些材料,也来设计一个能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呢?


3、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提示可参考书29面的实验方案。


4、组织反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出示幻灯片实验: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5、规定时间,提供材料,学生实验。


6、师:请组长保管好材料,等一下我们还要继续实验,现在请各组代表来汇报一下刚才的实验情况你们做到了吗?是怎样做的?(三个小孔对齐;或是先让光先通过一个小孔,再调整第二个小孔的位置,让光通过它,然后再调整第三个小孔的位置,直到在白屏上留下光斑。)(随机出示幻灯片9—10张)


7、师:这个过程容易吗?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8、第二步实验要求:刚才大家的实验都做的非常好,现在老师请大家再做这样的一个实验,还是用这些材料,摆好刚才的造型,再慢慢移动其中的第二张或第三张纸,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9、学生实验,组织反馈:在刚才的实验你观察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讲解: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在屏上看到手电筒的光,当移动第二张或第三张纸,光斑相应的出现在第二张或第三纸上,原因是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它被移动的纸挡住时,就无法照到屏上,因为它不会拐弯。当纸继续移动,不再遮挡光线时,光又透过两张纸的小孔,照在最后的屏上。)


随机出示幻灯说明。


四、深入探究拓展:


1、师:刚才的两个实验,很好地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奖励大家的杰出表现,老师准备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想不想现在就做?那先请各组长上来协助,顺便把刚才的实验材料上交。


2、点燃香,再用镭射笔照射,可清楚看到光传播的路线。


3、们科学上把经过实验反复验证的猜想称为科学结论,今天我们的科学结论是什么?(光是直线传播的)


4、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和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比如影子,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了吗?(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5、再随机点出其他的幻灯,简单说明。


6、机动:带个问题回家:


光能在水里传播吗?


如果能,还是直线传播吗?


如果能,它的传播速度和空气中传播一样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3 9:42:37编辑过]

TOP
8#

赞一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