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甘肃公婆泉日全食远征日记 [复制链接]

1#

[原创]甘肃公婆泉日全食远征日记

7月24日  晴


    早上7点多,去朋友家的车库,因为我的一些大件的器材都放他车库,一个人在车库里整理器材,清点,并搬上车,有赤道仪、望远镜、赤道仪用的电池组、充电器等。而后去南湖国际实验学校,给一个夏令营班的孩子讲嘉兴的野生鸟类,孩子们听得很投入。中午带小伊和她的俩表姐去游泳。安排好今天的事情已经是1点多了,拿了昨天晚上整理好的随身物品和摄影器材就下楼上路。
    下午3点按预定时间赶到杭州高级中学,想不到杭高是在凤起路上,离西湖不远。
杭高的传达室里已经堆满了学生的行李,门口的保安很随和地把我的车放进了学校,直接上了天文台。天文台里已经满是参加活动的学生了,穿着统一的T恤,T恤的胸前是甘肃省的图案,在我们去的马鬃山公婆泉的地方点了一个“黑太阳”,背面是日全食发生时的星图,很漂亮!林老师在忙前忙后,满脸大汗!杭州的媒体也来了不少,扛摄像机的、拿照相机的都有。和林老师打过招呼后,就和同学们一起把器材和行李装车,然后是林老师和同学们开会,一直忙到近6点,杭州天文器材公司的亓经理是这次活动的领队,亓经理我和他见过一面,人很好。
    6点多,常州的小胡才来,和他神交了很久还是第一次见面,一个戴眼镜的大男孩,还带了一位女同学(他是这样介绍的),实在是看不出来,这个带眼镜的大男孩在天文摄影方面绝对是“大碗”!
     所有事情安排好,林老师带我和一位上海的天文爱好者来到西湖边上,让我们住她一位朋友的房子里。进了客厅,发现坐在沙发上就能看到西湖,我大叫,哇!这样的房子起码要2、3万一个平方吧!上海的天文爱好者是原同济大学的天文社社长,姓朱。听朱社长说,这房子是霍金的学生的,拐到!我们今晚住的竟然是霍金学生的房子,有点不可思议!
    早点睡觉!


 


 


在凤起路上的杭州高级中学 




 



 行高天文社



 


 



 林老师在和同学们忙碌



 


 



大旗 



 


 



装车 


分享 转发
TOP
2#

7月25日  晴


    早上6点从杭高出发,下午5点到登封,一天在高速公路上狂奔1千多公里。休息了三个服务区,第一个是长江三桥服务区,没有仔细看;第二个休息的服务区应该是安徽境内的吕望服务区,因为是中饭时间,所以就看得比较仔细,可惜是一个非常差的小服务区,买饭的服务员倒不难看,只是一口痰把我在这个服务区的唯一好感给吐没了;第三个休息的是河南境内的漯河服务区,各种设施都很好!
      到了登封,因为时间还早,就先去参观古观星台。观星台在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是世界上最早的观星台。
      观星台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主持修建的,也是当时在全国各地,从北纬15°---65°之间搞的27个天文观测站的中心站,是验证各地的夏至北极星出地高度及昼夜时刻精确度等作用的观察仪器。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尽沧桑,多次整修,加固、复制了多台古代天文仪器。
     走在恢复了的观星台院落里,望着斑驳陆离的古观星台,不由得让人感叹古人的厉害!


 



 


TOP
3#

这次出行,肯定有很多收获。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乃真经。
TOP
4#

    对天文学我是一窍不通,影子的介绍已经对我有了一些诱惑,期待着影子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
TOP
5#

品尝影子的独特描述,跟着影子大哥远征,揭开日全食的神秘面纱。
TOP
6#

期待中心跳加快,远征路上,祝影子有无限的收获与我们分享,先表谢意!

TOP
7#

期待着影子大哥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东西!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8#

真是佩服!期待中!
TOP
9#

羡慕!期待更多精彩!!!!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0#

林岚老师是我们浙江天文学界的先驱和骄傲,向她致敬!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是羡慕!分享中......

TOP
11#

期待影子大哥的更多报道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2#

期待中……
TOP
13#

什么时候我们也组织一下类似的活动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4#

 

7月26日 晴


      上午去少林寺,到了门口,只有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还是没有进去。呵呵!对和尚不感兴趣,如果是尼姑庵说不定还有兴趣进去看看!


      9点半左右出发去临潼兵马俑,一路高速公路,车不多,比较顺利,3点半就到了兵马俑,天热!自己买票进去参观,5点集合。因为去过,感觉兵马俑都是一个样子的,都是由工匠们制作的,实在没有什么好多看的,无非就是年代久远和多点罢了,也就没有了再去看一次的冲动,在停车场瞎逛!林老师也没有进去参观,在林老师那里得到准确休息,本来要和我们一起去公婆泉的三百多外国人去不了公婆泉了,因为去的人太多了,那边一级级向上报,上面最后说这些外国人都带着望远镜,不能靠近国境线,不让进去了!马来西亚来的三位天文爱好者已经到西安机场,会和我们在国家授时中心会合,和我们一起走,当然他们也进不了公婆泉,林老师把他们安排在新疆的金坛。昨天已经有淮北一中的两位学生和郑州一中的一位学生上了我们的车队,呵呵,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


      5点半到壮观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先吃饭,再听中心的研究员介绍国家授时中心是做什么的,最后是实地参观。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NTSC)是开展以时间频率科学研究和时频高技术研发的研究所,同时,承担着国家授时服务工作。NTSC建设和维护运行的国家授时系统是国家的大科学工程之一,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


      通过研究员的介绍,了解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时间是协调时间,所谓协调时间就是要协调地球自传的天文时间和原子钟的原子时间。地球自传一周(也就是一天)的1/86400就是一秒,铯原子的电子撞击9192631770次是一秒,而地球自传是有快慢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天文时间和原子时间每3年会有2秒的误差,这时就要协调了,也就有了闰秒,有时候要加一秒,有时是减,要让原子时间和天文时间想匹配。


      所谓授时就是整个国家的时间是以这里的时间为标准的,一般人们的生活中,时间稍微差一点点没有什么关系,最多是上课迟到点,或者是和朋友的约会差点时间。但是整个国家的时间要是不一致了,那就要乱套了,也许天上飞的卫星也会掉下来了,也许你在股票在卖出买进的时候就没有了,呵呵!其实,我们以前的更夫、现在有的城市还有的鼓楼和教堂都是那是的授时,只是范围小点罢了!


 


 



TOP
15#

 

7月27日  多云到晴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赶到兰州,早上6点半吃早饭,林老师和亓经理就在讨论今天的路,因为昨天广东实验中学的车被堵了!


       7点左右出发,到宝鸡后向西想过天水去兰州,可是一出宝鸡就是在修路,走了十多公里就堵了。左等右等不见对面有车过来,终于见对面来车了,一问司机,说你们在这里等到晚上恐怕也走不了几步!领队和司机赶紧商量,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回头到宝鸡走平凉去兰州,大概已经堵了有两、三个小时了。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进进退退,一路赶到兰州已经是午夜了!


      路上唯一让人兴奋的是在过了六盘山后,竟然在行驶的大巴上能看到银河和北斗七星!


 


 


 


堵车了


 


 


 


 



司机和领队在商量怎么办 



 


 


 


 



掉头回宝鸡 


TOP
16#

 

7月28日 雨到晴


       7点半出发,向嘉峪关进发。一路路况都很好,到张掖天下起了雨,在张掖南服务区吃中饭,穿着短袖感觉有点冷,吃的是手抓羊肉,味道不错!


       下午6点到酒泉,参观西汉酒泉胜境。知道了酒泉的历来,当年霍去病打了胜仗,汉武帝赐御酒,可是官兵多,喝不均匀。霍去病就把御酒倒入一口泉水中,官兵一起喝,酒泉由此得名。此泉现在还是活泉,前段时间地震,泉水狂涌,留下的水迹清晰看见。


       游过酒泉胜境就去嘉峪关,半个多小时就来到我们住宿的酒钢宾馆。吃过晚饭,稍作准备,十点出发去嘉峪关景点拍星空,天空虽然干净,但是毕竟离嘉峪关市太近了,光污染厉害,再加有薄云,大家都没有好好拍星空,只是试了下器材就回宾馆了!


 


 


 


 手抓羊肉



 


 


 


 



 酒泉



 


 


 


 



 光污染太厉害了


TOP
17#

前两天住的宾馆没有宽带,不能上传日记,让大家久等了,抱歉!
TOP
18#

看了影子的日记,想起了唯一的一次观星:15年前在宁波天文台观察木星的4个小卫星。真想再看看,可惜没有机会。前几年也曾经用实验室的小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可惜倍数不够高,还是不够清晰。
一直努力中……
TOP
19#

7月29日 雨到晴
终于来到了马鬃山镇
今天早上出发比较迟(相比前几天),大巴开出酒钢宾馆已经8点多了,先到嘉峪关边,大家合影留念,然后上连霍高速一直过玉门北上,到桥湾下高速。
出了嘉峪关天就开始下雨,到桥湾司机要加油,大伙下车。见边上有一桥湾城,一女子手里拿着几页电脑打印的资料,借来匆匆一看,是介绍桥湾城的,女子应该是新的导游。
当年康熙巡游大漠,梦见大漠中一小城,小桥、流水,就下诏寻访,最后觅得桥湾。就拨款建九里九的桥湾城,但督建桥湾城的程氏父子以为天高皇帝远,贪污了大笔银两,只建不足一里的桥湾城,事情败露后,程氏父子被斩。康熙修改“大清律”,“贪二百两者,绞决;贪三百两者,斩决。”呵呵,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现在恐怕“斩决”的贪官不少吧!
过桥湾后,路越来越差,中午时分到甘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站检查非常的严格,耽误了不少时间。过了检查站,雨渐渐地停了,过了桥湾就没有手机信号了,一直到4点多,手机出勉强有了点信号,随着手机信号的增强,4点半光景我们终于看到了在戈壁滩里的一个小镇——马鬃山镇!大巴在马鬃山镇国门小学门口停了下来,全校师生在镇长的带领下夹道欢迎我们,又是敬马奶酒,又是献哈达。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为我们这一路的疲惫湿润;为这茫茫戈壁滩里的小镇湿润;为小镇的那份好客湿润!
马鬃山!我们来了!


新建的桥湾城城门,古称在后面。




比较差的路段




一路颠簸



边防检查站




简单的欢迎仪式




林老师(中间者)


学校

TOP
20#

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21:04:19编辑过]

TOP
21#

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0 21:05:03编辑过]

TOP
22#

一路故事真不少,下次7-8日活动上多介绍。
TOP
23#

7月30日晴到多云
      昨天晚上云比较多,不能进行星空的拍摄。今天起得比较迟,上午去中蒙边界的国门,近百公里的戈壁公路走了三、四个小时。期间,我们2号车还抛锚了,发动机到风扇的皮带断了,而备用的配件都放在1号车上,开始,对讲机联系联系不上,我们只有在戈壁滩上等待,一车的同学都到黑戈壁滩上去拣石头,有的还抓从来没有见过的蜥蜴和昆虫。慢慢的发现戈壁滩上的太阳很是毒辣,而根本找不到树阴,司机就把大巴的行李箱门拉起来挡太阳。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就在亓总满脸愁容的时候,对讲机里传来了1号车的呼叫,马上说明原因,让1号车来救援。当大家见到1号车拖着灰尘出现在路的尽头时,个个欢呼雀跃!我想,应该比那时同样见到“红尘”的那个“妃子”要高兴不少吧!
    下午3点左右赶到中蒙边界,高高的“国门”甚是雄伟,在边境线的我方一侧有一口不起眼的泉眼,现在用金属栏杆围了起来。据说当年在定中蒙边界的时候,双方互不相让,不能确定。这时,周恩来总理就拿出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探险日记,因为在斯文赫定的日记里记录了这里的这口泉水,最后就这样确定了边界。
    回到马鬃山镇已经傍晚6点多,吃过晚饭想拍星空,但是天上的云越来越多,只有放弃,早点休息。


 


 



是不是有点《通天塔》的味道 



 


 



阴凉的地方 



 


 



 “国门前”自暴一张


TOP
24#

7月31日 多云
      今天没有安排什么活动。上午,杭州高级中学和国门小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捐赠仪式,仪式后就在镇上转转。
    这里也介绍一下马鬃山镇:马鬃山镇是甘肃省惟一的边防重镇。北与蒙古国的戈壁阿尔泰省接壤,边防线长65.017公里,东、西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友邻,南与本省的玉门、瓜州、金塔县相壤。全镇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素有美称的“聚宝盆”。已发现各类矿床128处,有金、银、铜、铁、钨、锰、煤、重晶石等,有甘肃省唯一的北山羊(红羊)和野骆驼、野马、野驴、盘羊等珍贵野生动物。马鬃山镇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是甘肃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有效风速最多的地区之一。全镇辖六个牧业行政村,牧业人口863人,共有军、警、民常驻人口1400人,暂住人口1万余人。地形大部分是中低山、残丘戈壁与山间盆地,中部高,南北低,海拔1500——2000米。年均降水量46.7毫米,年均蒸发量2076毫 米。
     下午主要是器材调试和制定观测拍摄计划,还接受了《南湖晚报》的电话采访。晕倒!明天全嘉兴人民都知道我在马鬃山了!


 


 


TOP
25#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08-7-30 21:27:00的发言:
一路故事真不少,下次7-8日活动上多介绍。

谢谢喻老师!

TOP
26#

已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31 23:58:26编辑过]

TOP
27#

精彩继续!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8#

81  晴到多云


    昨天晚上的星空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星空之一,漫天的星星都对着我眨眼,连北斗七星也都是一闪闪的,这好像在我的记忆里没有的!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拍了一张天顶的银河!


早晨,天气异常地晴朗,一个上午在紧张和兴奋中度过!眼看着天上的白云像棉花一样一朵朵地多起来,大家都在祈祷下午“棉花”少点!


    吃过午饭,我们小组就进行了最后一次演练,因为在日全食的紧张拍摄中,一个人是顾不了很多事情的,所以大家有专门的分工。有人负责拍摄“葫芦串”,有人负责拍摄日冕,有人负责拍摄贝利珠等,最主要的是有一个“报时员”,他(她)在整个日全食过程中,始终拿着经过对时的手表或者钟之类的计时设备,在日全食开始后,每隔五分钟报一次时间,特别是在食既前,要提醒大家摘掉套在望远镜和镜头前的“巴德膜”,便于拍摄贝利珠和日冕,而在生光前要提醒大家装上“巴德膜”,以免眼睛受伤。


    下午3点,器材装车出发去事先踩好点的“水库工地”。无遮无掩的戈壁滩酷热无比,大家有说有笑地装配各自的器材。当都差不多弄好器材时,发现西方的“棉花”越来越多了,简直就成了“棉花毯”了,而且还有点“黑芯被”的嫌疑!但是,离日全食开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转移地点已经不现实了,而且,环顾四周,整个马鬃山镇都在这块“黑芯被”下面!


    1812分,日全食开始,但是我们的太阳在大块的云层后面,云层的下面有条不宽的缝隙,大家只有希望全食发生时,太阳能“走”到这条缝隙里!1913发,虽然太阳还是没有如我们所愿“走”到那天缝隙里,但是天还是暗了下来,只感觉有点冷。因为天上云多的关系,暗得不是非常的厉害,有人看到了星星,我没有找到,而靠近地平线的“地光”非常明显!两分钟不到,天又开始放亮!虽然没有见到全食,但是大家都很乐观,因为还有明年的日全食,毕竟大家已经经历了这个过程!期间,陈耀在新疆喀娜斯打来电话,他看到了全过程!


    回到国门小学,才知道我们这次一共有4个观测点,国门小学组和我们“水库工地”组情况差不多,而另外两个小组——黑喇嘛要塞组和明水古城组虽然没有见到整个过程,但都见到贝利珠和日冕,真替他们高兴!


日全食——明年722日再见!


 


 







TOP
29#

影子大哥辛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 7:54:01编辑过]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