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噢呣,噢呣,噢呣”的叫声可能不会引起你的共鸣,但还在壳里的小鳄鱼会这么喊叫,以提示妈妈孵化即将成功,“快让我们出来吧!”
法国圣艾蒂安市让·莫内大学的韦尔涅和马特翁研究了10条孵蛋的尼罗河母鳄,并记录下了小鳄鱼在被孵化之前在蛋中发出“噢呣,噢呣,噢呣”的声音,又录下其他一些没有规律的杂声,分别放给10条母鳄鱼听。他们发现母鳄对于小鳄鱼的这种声音十分敏感,其中8条母鳄在听到小鳄鱼破壳前特定的叫声后,出现刨沙子的举动,好让洞里孵化的鳄鱼蛋暴露出来,方便小鳄鱼出壳。而所有母鳄在听到无规律的杂声后均没有反应。研究人员猜想,这可能是母鳄避免小鳄鱼被天敌吃掉的本能反应。
研究人员认为,小鳄鱼发出这声音是在告诉母亲和同伴自己即将出壳了。因为,多数小鳄鱼在出生后就会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现在它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小鳄鱼呼唤同伴一起出壳,共同抵御敌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它们尽早得到母鳄的保护。
研究人员表示,一些小鸟在蛋中也会发出叫声,告诉妈妈它们将要出壳了。因此,科学家猜测这种早期发育阶段的声音交流是以往和现有古蜥类动物的共同特征。这类动物包括现今的鸟类和鳄鱼,还有灭绝了的恐龙、翼龙和早期的鳄鱼亲戚等众多动物种类。此研究发表在6月23日出版的《现代生物学》杂志上。
尼罗河鳄鱼是非洲最大的鳄鱼,可达6米长,重730公斤。由于它们经常伤人,被称为恶毒的吃人动物。但当它们养育后代时,它们就是自然界的伟大美育家。不像许多爬行动物妈妈下完蛋后就宣告养育责任终结,相反尼罗河鳄鱼妈妈小心警觉地看护它们的地下巢穴,时间长达3个月。即使当小鳄鱼孵化出来之后一段时期,它们还继续肩负起妈妈的看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