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十分重视教材,往往把教材当做权威,不敢漏下教材的一个字,也不敢改动教学内容的一个设计;另一个现象是,一些老师只把教材当做素材,任意改变教材上的内容和设计,特别是研究课的时候,改动教材设计的现象更为普遍,这两种做法都是比较极端的。

       我们都知道,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走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个比较好的实践路径和理想路径。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种考验,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体现。对一线教师而言,什么情况下教教材,什么情况下用教材教?这是非常现实的,也是值得研究的。

       初次接触新教材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意图,这个时候就要用教材教。教师要逐字逐句理解教材内容,还要亲自下水把教材上的实验做一遍,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例如六年级“小小工程师”这个单元,是属于既属于工程领域的内容。教材从生活情境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从确定问题、设计、制作、测试、迭代等环节的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工程的过程,渗透了系统性思考、设计思维、实践检验、迭代升级的工程思维。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经历过工程教学,也缺少对工程思维的思考,因此教学这个单元,相当于教师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学习。像这样的内容,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这是必须经历的教教材过程。再如“测量肺活量”这一课,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的,是教材修订之后的新内容。像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也需要先按照教材设计的活动进行教学,做到理解教材意图,体现教材的设计和思想。

       另外,教材中的经典内容和一些优秀的活动设计,就应该按照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因为教师不一定能设计出更好地活动设计。许多教材的活动设计是很经典的,按照教材设计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理解教材意图,体验教学设计的巧妙,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例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是一节经典的课。教材设计从观察皮筋的振动、钢尺的振动和鼓皮的振动中,初步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教材继续设计了两个实验:敲击桌面,观察桌面上杯中的水,发现桌面的振动;敲击音叉插入水中,观察到水被溅出来,发现音叉的振动。最后通过论证,得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这样的设计思路非常经典,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什么情况下用教材教,这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教材的设计一般都是普适性的,但是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情况不一样,教学设计就要以生为本,适当调整,这就为用教材教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有的学校的学生整体基础较好,那么教学的要求就会水涨船高;有的学校的学生整体基础不够好,那么就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从而适应学生的发展。

       当我们通过研究教材,发现教材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或者教师有更好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大胆实践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教科版五上《光》单元第一课中,教材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在教室观察一个红苹果,如果拉上窗帘,不透入一丝光,会看到什么现象。在白天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一丝光的教室是很难找到的,这个实验也很难做成功。如果不做实验,对学生的概念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许多老师想出了各种方法:利用暗盒进行观察、利用纸杯和纸筒进行观察等,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实验难题,这就是典型的用教材教的案例。再如,二年级《各种各样的天气》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如果按照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学生的收获不大。有一位老师,用项目化学习的思路,重新改造了这节课,让学生设计制作“小小气象站”,把教材内容巧妙地融合在学生的设计、制作和汇报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效果。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教学水平不断进步的表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认识教材的作用和意义,正确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关系,更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思想不断提升的过程。

2021.9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1/12/14 20:14:0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教育是灵魂的洗涤和对话,自然没有统一标准,教材是蓝本,更多的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TOP
3#

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的磨炼,才能左右逢源,融会贯通,从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TOP
4#

读懂教材,大单元意识
TOP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
TOP
6#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遵循与创造使用呢相结合。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7#

提出交教材到用教材教,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师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是自我发展的进阶。谢谢喻老师指点!
TOP
8#

努力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TOP
9#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教学水平不断进步的表现
TOP
10#

感谢俞老师的点拨
TOP
11#

读懂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TOP
12#

先教好教材,再用教材教,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TOP
13#

教学也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不断成长的过程。
TOP
14#

看过一些省市级的比赛课,其中不乏将教材进行大胆突破的实例,有的甚至找不到教材的踪迹。我认为还是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创新性的使用教材,做到像喻老师所说的“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
TOP
15#

学会教了才能用来教。
TOP
16#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的前提。
TOP
17#

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是需要一定的功力的,在一次次的磨砺中逐渐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TOP
18#

教学也是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
TOP
19#

一名非专科教师,更多地停留在教教材,改进太偶尔了。
TOP
20#

停留在教教材的时候比较多。
TOP
21#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TOP
22#

教学是灵活的,我们所面对的又是一群思维各异的孩子,一味地依照教材教学肯定是不太现实和科学的。
TOP
23#

我们既不要迷信教材,也不能完全抛弃教材,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TOP
24#

教材真的要好好琢磨才能去教
TOP
25#

谢谢喻老师的指导,能尽快地少走弯路,合理处理,为学生实际服务
TOP
26#

谢谢俞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TOP
27#

刚开始教科学时,完全照着课本教,就怕教错了,真的是不敢漏掉课本中的每一个字。随着不断的学习,对科学知识以及对于教材的理解,现在慢慢的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被自己的框框住。
TOP
28#

教材为保底
TOP
29#

首先要熟悉教材、熟读教材,再研究教材之于本地是否适用,如果不合用,怎么改?
TOP
30#

明确目标,至于怎么达到目标,还是要因地制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