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机械摆钟》一课中连续性实验和重复性实验的思考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在机械摆钟一课中,安排了教师演示摆的重复性实验(计数3次)以及学生自己制作摆后的3次重复性实验,以此得出摆具有等时性的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摆在1分钟里的摆动次数是差不多的,但是1分钟内因为摆的幅度变小,所以速度是变慢的。
认为变慢的学生解释说,1分钟里是相同的,但前面比较快,后面比较慢,所以加起来的次数每一个一分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摆的等时性是一来一回这样1次的时间是等时这个特点。
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在提出1分钟内,摆的速度有无变化这个问题后,通过全班的讨论,我们确定了验证方案---
将1分钟分为连续的3个20秒,大家一起计数。
1,2,3……最后数出来,大家惊讶地发现这3次的数据居然是一样的!我提问:这说明摆动的过程当中,摆动的幅度虽然越来越小,但是速度是?……学生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变过!
这样加深了等时性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摆动的幅度大小并不影响摆动速度的快慢。




重复性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中数据存在的误差,连续性实验既有重复性,又能佐证其他问题。
这个设计其实在老教材当中是有的,不知道老教材为什么去了这个实验。

最后编辑皮皮皮蛋 最后编辑于 2021-12-06 10:47:10
分享 转发
TOP
2#

摆的等时性指同一个摆,不仅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相等,在一个时间段的前后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也是相同的。
TOP
3#

老师的实验改进很好,希望新教材也能有所思考。
TOP
4#

摆的快慢是来回一次的时间,不是摆动速度快慢,这个理解还是有一定跨度的。
TOP
5#

5、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之手机或电脑插入论坛图片的操作方法介绍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3603.aspx

插入图片时,少了插入文本框中一步,就会在出现图片上的数码,正是插入是没有数码,已代为插入,
TOP
6#

这是摆的等时性,的确值得探究,用实验和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TOP
7#

新教材降低了难度。
学生能够思考到每个时段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这已经超越了教材要求的水平;
说明学生的发展非常好。
TOP
8#

这个难度降低有时候适得其反
TOP
9#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验
TOP
10#

老师的引导很好,用连续测量的方法既解决了学生疑问又进一步发现了等时性的更深层的含义,也启发了学生对重复测量和连续测量具有不同作用的认知。
TOP
11#

重视课堂生成,教师处理的很好!
TOP
12#

五年级的教材确实是大大降低了难度。
TOP
13#

楼主这样的改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摆的等时性。因为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了,学生会把摆的快慢和摆幅越来越小联系在一起。
TOP
14#

改动不一定是改良的,也要允许改差。
TOP
15#

这个对是要操作要求比较高,配合要比较默契。
TOP
16#

老师的改进能减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困难
TOP
17#

后面那个实验新教材没有吗?老教材有的,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速度不变,理解等时性。否则一直认为同一个摆每分钟摆的次数是不变的,但是摆的时候越来越慢。
TOP
18#

把老教材的设计用到新教材中,有时候是可取的。
TOP
19#

这课时,我也让学生做了连续一分钟里的20秒。学生在做一分钟的时候觉得摆摆幅表小,速度变快了。于是就将一分钟进行分割,发现连续一分钟里,摆动速度是一样的,学生印象更深了
TOP
20#

新教材看上去内容少了,难度低了,给了老师更大的空间。
TOP
21#

我直接将这张表格改了,每个测三次
TOP
22#

感谢老师的分享,的确,改动后,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摆的等时性。可以在课堂中应用起来
TOP
23#

学生会在一个时间段中去研究摆的等时性是很好的思维水平
TOP
24#

这样的连续测量,可以让孩子们发现“水计时的等时性是有额外条件的”但是摆钟的等时性不单单是一段时间内的等时性,是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样的改进让孩子们更加意识到摆钟的进步!
TOP
25#

摆的快慢是来回一次的时间。老教材的处理确实很容易让学生接受。
TOP
26#

这样处理,对于摆的等时性会更清楚
TOP
27#

连续测量这个方法很好
TOP
28#

连续测量,实验更严谨
TOP
29#

感谢分享!
TOP
30#

摆的等时性指同一个摆,不仅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相等,在一个时间段的前后相同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也是相同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