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问:光的折射和铅笔的转折 [复制链接]

1#
保持思考,坚持提问。今日提问:一束光斜射入水中,会向下转折。一支铅笔斜放入水中,会朝哪里弯折呢?你是如何向学生解释的呢?
问题由来:五年级上册新教材光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观察一束激光射入水中,学生发现会向下转折,这是由于光的折射。但是一支铅笔斜放入水中,学生发现也发生了转折,很自然的回答:因为光的折射。但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激光的偏转和铅笔的偏转方向正好相反,学生向老师请教。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会如何处理呢?

分享 转发
TOP
2#

实验有不少变量的,一般的科学结论是基于标准条件下的,学生实验中的意外发现是正常的,需要学生充分实验后去总结发现的,也是科学课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TOP
3#

的确这个实验很难给学生说清,只能强调材料的变量。
TOP
4#

小学的知识只要掌握基础的就行了,即这是光的折射,至于怎么会有不同的折射方向,这就需要感兴趣的学生自己去研究。
TOP
5#

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只需要能观察和描述折射现象就够了,最多是用折射这个词来解释。
至于,如何用折射来解释,这个要求大大超越了学生认知水平。
如果有感兴趣的学生提出了问题,那么可以引导他进行观察分析,其他的学生不作要求。
TOP
6#

学习了,认识这些都是折射现象就可以,不需要解释为什么
TOP
7#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两者光线的路线不同吧!“一束光斜射入水中”,光是从空气进入水中,而“一支铅笔斜放入水中”,我们能看到筷子,是因为筷子的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这时光是从水进入空气。
TOP
8#

本课教学中,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即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铺垫,才能初步理解铅笔为什么会变折。虽然教师无需用画光路图的形式来彻底解释铅笔为什么会变折,但添加这个实验后,有一种点到为止的感觉。
因此,建议老师利用尽可能透明的水槽,最好再在水槽一边粘贴一个“全圆量角器”(可在ppt中自制,打印后塑封),然后来观察记录“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两个实验。理解“铅笔变折实验”时,只需将铅笔放入第二个实验的板贴中即可。
TOP
9#

实验有不少变量的,一般的科学结论是基于标准条件下的,需要学生充分实验后去总结发现的,
TOP
10#

这两者太专业了,有时候连老师都搞不清楚,再要给学生解释,有点难度。
TOP
11#

要解释折射原因对小学生来说太难了,他们只要发现这个现象就好了。
TOP
12#

先肯定学生的发现,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这个问题,我们要到初中才会深入研究。
TOP
13#

学习了,科学有时候就是术语很严谨。
TOP
14#

发现很多学生在观察笔的在水中的折射观察不到
但是观察鱼缸里多条鱼倒是看得很清楚
TOP
15#

这个我只要求学生能描述现象,知道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至于为什么,不深究
TOP
16#

确实是的,如果去画实像,刚好相反的感觉。有学生也提出来了,课堂作业本中画的时候发现的问题。好难解释
TOP
17#

本课教学中,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即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铺垫,才能初步理解铅笔为什么会变折。虽然教师无需用画光路图的形式来彻底解释铅笔为什么会变折,但添加这个实验后,有一种点到为止的感觉。
因此,建议老师利用尽可能透明的水槽,最好再在水槽一边粘贴一个“全圆量角器”(可在ppt中自制,打印后塑封),然后来观察记录“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两个实验。理解“铅笔变折实
猎手 发表于 2021/10/31 16:21:47
好主意
TOP
18#

只要观察,只要记录,根据观察到的真实记录就行。
TOP
19#

新教材教到什么程度老师难于把握
TOP
20#

可以先自己动手实验一下,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尝试解决问题
TOP
21#

只要观察,只要记录,根据观察到的真实记录就行。
杨君 发表于 2021/11/1 10:03:28
赞同杨老师的观点,小学阶段观察事实真的很重要,从小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TOP
22#

和学生无法解释,需要光从空气射入水,从水射入空气做个对比。
TOP
23#

难 ,安排铅笔的实验还不如安排激光笔的实验,总给学生带来一种负迁移的感觉。笔的实验当拓展吧,那点到为止还说的过去。
TOP
24#

学习了,但如果有学生提出这种问题,也可以作为课外探究来解决,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探究课题。
TOP
25#

确实如此,作业本上也出现了这个画图的问题
TOP
26#

因为入射角度的不同?
TOP
27#

小学生只要观察现象就可以,但是还有角度的问题,有的说往上折,有的说往下折,又糊涂了。
TOP
28#

有时候教学难度的把握还是需要仔细思考的,确实有点难。
TOP
29#

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只需要能观察和描述折射现象就够了,最多是用折射这个词来解释。
至于,如何用折射来解释,这个要求大大超越了学生认知水平。
如果有感兴趣的学生提出了问题,那么可以引导他进行观察分析,其他的学生不作要求。
喻伯军 发表于 2021/10/30 19:17:42
感谢喻老师给我们明确定位,确实困惑了,这个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特别是几道题目,孩子们搞不清楚了,画图记录和答案五花八门。
TOP
30#

作业本上的画图题学生做起来有点难,主要学生对于光的折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