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1学年度共同体唐芳芳专帖(一二五) [复制链接]

91#

2021.12.4五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结果。
难点: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回顾上节课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组的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2.摆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
(一)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1.猜测什么关系?
2.如何做这个实验?(如何改变摆绳长度更合理)
3.分组做10、20、30厘米长的实验。
4.汇总数据,得出结论。
(二)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的关系
1.摆的快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什么关系?
2.如果改变摆锤轻重更合适。
3.分组做1个钩码、2个钩码、3个钩码的实验。
4.汇总数据,得出结论。
三、总结应用:摆钟走时不准了,如果走慢了,怎么办?

【教学亮点】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实验数据,分析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来导入新课,并将摆绳长短与摆的快慢实验提前,承接上节课的发现。本堂课需要完成2个实验,而且每个实验都需要重复做3次,时间上不够充裕,所以我将小组进行了分组,1-3组做摆绳长10厘米的,4-6组做摆绳长20厘米的,7-11组做摆绳长30厘米的,最后全班整理数据,得出结论,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通过统计,学生发现摆绳长度一样时,摆动速度是一样的,摆绳越长摆动越慢。当然摆锤轻重实验,也是分组开展的。大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不足】用在设计上的时间长了些。摆锤轻重实验器材还是需要改进。挂钩码会掉下来。实验也会受到影响。分组开展不太合理。教学效果达到了,但操作简略了。
【教学改进】还是需要每个小组自己独立完成18次实验,亲自看到实验现象是很重要的,会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实验数据的汇总,虽然也能在比较数据中得出结论,但学生印象不够深刻。把每次实验的测试时间缩短,15秒一次或者10秒一次,应该可以达到目标。每个实验的制作出一个可以更好增加摆锤轻重,但又重心不变的教具就好了。
TOP
92#

[quote]  五上第三单元《用水计量时间》一课一思
一、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流水计时装置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回顾古代的计时工具。
2.出示古代水钟图,水可以用来计时吗?
3.用水怎样来计时?
4.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用这些实验器材来开展实验。
5.出示研究装置(微课明确实验方法)

小卫 发表于 2021/11/28 12:28:34 谢谢姜老师的建议,确实小组间纵向比较,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拓展。
TOP
93#

沙漏其实理论上应该也是先快后慢的,只是因为沙子是固体,重力比较大所以不明显,个人意见。
章俐鑫 发表于 2021/12/3 10:28:59
谢谢小星星师傅的答疑。
TOP
94#

2021.12.4五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结果。
难点: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回顾上节课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组的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2.摆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
乖乖兔 发表于 2021/12/5 19:50:08
确实,每次开展这个活动,实验次数这么多的,我都分2节课进行了,这样可以慢悠悠的得出结论,研讨环节可以更加充分一点。
TOP
95#

2021.12.4五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结果。
难点: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回顾上节课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组的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2.摆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
乖乖兔 发表于 2021/12/5 19:50:08
已经确定了10、20、30厘米会更好,还是让学生自己减长度来判断更好
TOP
96#

[quote]2021.12.4五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结果。
难点: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回顾上节课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组的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2.摆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专属 发表于 2021/12/5 23:14:09
我觉得还是规定一定的长度比较好,
TOP
97#

确实,如果时间比较充足的话,还是让每个小组都研究每个任务吧,这样收获会更大。
TOP
98#

看到唐老师去当志愿者了,加油!!
TOP
99#

回复 98楼冥王星的帖子

应该给唐老师拍个照片的嘛
TOP
100#

回复 99楼戚调菊的帖子

没有没有,是我们学校的志愿者名单里有唐老师
TOP
101#

回复 95楼专属的帖子

自己减长度,自己测量比较好
TOP
102#

2021.12.4五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结果。
难点:小组合作,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回顾上节课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组的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2.摆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
乖乖兔 发表于 2021/12/5 19:50:08

果然是有任务才能有积累,期待唐老师的专业成长记录完善起来!
TOP
103#

                                                                                        2022.5.16一下《观察鱼》一课一思教学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学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
教学过程:1.回顾蜗牛:我们观察了蜗牛的哪些方面?【蜗牛的身体结构、怎么运动的、爱吃什么食物、怎样吃食物的、生活在哪里、呼吸孔、排泄孔等等】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鲫鱼,我们也要从这些方面来观察鱼。
          3.下发鲫鱼,可以看、摸、抓等方式来观察,并用画一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4.通过抓一抓,感受鱼鳞和鱼鳞外面的粘液,滑滑的,发现抓不住小鱼,猜测到在遇到敌人时可以不被抓住。鱼鳞硬硬的,可以保护身体。
          5.通过捏一捏鱼,平时吃鱼时的场景,发现鱼身上有很多骨头,跟蜗牛不一样。
          6.在讨论到鱼是用什么呼吸时,大多数孩子都知道鱼是用鳃呼吸的。但他们认识的鳃和真正的鳃不同,他们把鳃盖认为是鳃。于是,我把一条鱼的鳃盖剪掉,让学生观察,“哦,原来着才是鳃啊!”特别惊喜。
          7.在提到鱼是怎样呼吸时,学生说张口闭口把水吸进去,用鳃呼吸。“吸进去的水都去哪里了?鱼肚子不会撑破吗?”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水都去哪里了,我增加了一个环节:用注射器把水灌入鱼嘴里(有些残忍了哦),发现水从鳃出流出来了。解释:“鱼在水里为什么不会淹死”

           8.在观察时,一个小组的鱼正好在排泄,抓住机会,让其他组小朋友一起看一看,“排泄孔也找到了”。

教学亮点:在教授这课时,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用实验的方法来突破各个疑问。在时间的把控上,身体结构时间少了一些,重点时间放在呼吸、外界刺激反映等方面。利用一个个小实验来解疑,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教学不足:一年级孩子的爱心和童真明显,在剪鱼鳃盖的时候,小朋友都同情心泛滥,都不忍心看。这个该怎么避免呢?或者可以用鱼的模型来代替,这样我就可以减少一些负罪感了。
TOP
104#

做了一个项目化案例,获得二等奖,再接再厉,向好的老师们学习,补不足,待提升。
TOP
105#

开始上五下第四单元了,对于温度和热量学生容易搞混。特意查了百度:
一、概念不同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热量:热量是指当系统状态的改变来源于热学平衡条件的破坏,也即来源于系统与外界间存在温度差时,我们就称系统与外界间存在热学相互作用。
二、表示单位不同

1、温度: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

2、热量:热量的单位时“大卡”。营养学中用“千卡”做热量的单位。
三、作用不同

1、温度: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有统计作用。

2、热量: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
温度与热量关系:

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例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物体吸热,但不升温;液体凝固成晶体和气体液化,物体放热,但不降温。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不一定是由于吸热或放热。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例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

温度指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是反映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宏观物理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反映物体所处的一种状态。不能用“有没有(含有,具有)”这样的动词来修饰温度一词。

热量是在热传递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物体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说成转移的内能。热量的前面不能用“有(没有)”“含(具)有”这样的词语来修饰。只能用“吸收”或“放出”这样的动词来修饰。





扩展资料

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内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是一种能量形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物体的温度都有关系。

1、温度与热量关系: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

2、温度与内能关系: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物体温度不变,内能可能不变(说法错误,例如:晶体熔化,温度不变,内能是增大的)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不一定越大(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一定越大。

3、内能与热量关系: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物体指同一物体);

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
secondarytile.png (, 下载次数:0)

(2022/5/21 9:36:02 上传)

secondarytile.png

TOP
106#

                                                             《伞架大变身,帮助低段同学解决放伞难题》项目化学习案例

项目简介:本项目为解决伞架设计空间利用率低,容量小、设计欠佳,导致低段同学雨伞放置凌乱,找伞时间长,易拿错伞的真实问题情境,通过分析原因和需求、查找市场上现有伞架、问卷调查、设计图纸、选择材料、制作试用、调整改进等,利用空间结构、分类原理,从环保理念出发,设计并制作出一款空间利用高、拿放方便、伞摆放整齐有序、高效节源、方便低段同学使用的伞架。此项目对空间结构、空间合理利用、设计、制作等要求比较高。适合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
TOP
107#

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一款伞架,既能提升空间利用率,又能让低段同学有序整齐放伞,还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雨伞,助低段同学和班主任老师一臂之力?
TOP
108#

实施过程:一、项目启动,明目标

“爱卫会”成员在检查班级卫生情况时,常常会发现低段同学(特别是一年级同学)伞架周围的伞放置地凌乱不堪(见图1——4),不仅影响班级卫生环境,而且伞容易破坏。同时,在用伞取伞时,学生乱成一团(见下图5、6),伞很难找到,也容易错拿。虽然低段班主任也多次教育和提醒,但效果甚微。为了帮助低段同学和班主任解决这个问题,“爱卫会”成员走访低段各班探寻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低段学生的自理能力弱(伞面折得不整齐或者不会折伞面)、伞架结构不合理和空间利用率低(见图7、8),造成放伞凌乱等现象。于是,“爱卫会”成员便开始组建团队,为低段同学设计一款空间利用高、拿放方便、伞摆放整齐有序、高效节源、方便低段同学使用的伞架。
TOP
109#

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科学学习最好的意义。
TOP
110#

                                                                                        2022.5.16一下《观察鱼》一课一思教学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乖乖兔 发表于 2022/5/16 16:59:27
于是,我把一条鱼的鳃盖剪掉。。。。。。这环节
TOP
111#

                                                                                        2022.5.16一下《观察鱼》一课一思教学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乖乖兔 发表于 2022/5/16 16:59:27
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用实验的方法来突破各个疑问。
TOP
112#

做了一个项目化案例,获得二等奖,再接再厉,向好的老师们学习,补不足,待提升。
乖乖兔 发表于 2022/5/16 17:02:06
说明还有上升的空间,下学期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TOP
113#

开始上五下第四单元了,对于温度和热量学生容易搞混。特意查了百度:
一、概念不同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热量:热量是指当系统状态的改变来源于热学平衡条件的破坏,也即来源于系统与外界间存在温度差时,我们就称系统与外界间存在热学相互作用。
二、表示单位不同

1、温度: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
乖乖兔 发表于 2022/5/21 9:36:02
温度与热量,学生的确容易混淆!
TOP
114#

那条被剪掉鳃盖的小鱼为科学献身了,这样小朋友会不会好受一点
TOP
115#

那条被剪掉鳃盖的小鱼为科学献身了,这样小朋友会不会好受一点
方芳 发表于 2022/5/22 9:28:11 个个同情心泛滥了,科学老师真当不易。哈哈
TOP
116#

                                       2022.5.27五下第四单元《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一课一思

教学重点:了解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教学难点:从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传递的两个实验中,归纳概括热传递的方向性,掌握热量传递的特点。

教学过程:1.生活情境回忆:冬天喝冷牛奶肚子不舒服,你会怎么做?

           2.热是怎样传递的?

           3.探索: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的传递


(1)先请几个同学进行预测,用箭头表示热的传递方向。


(2)设计实验操作。


(3)明确实验方法,做实验。

           4.交流实验发现

           5. 拓展:三种热传递方式出示“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图片,通过实例学生进一步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教学亮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由于在教室里上课,铁架台搬来搬去比较麻烦,就用试管夹进行代替。操作方便。课本中用酒精灯来进行加热,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金属条太短,酒精灯火焰太大,还伴有空气流动的影响,导致在加热的过程中,感温粉末马上就变了颜色,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于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看到热传递的过程,我用蜡烛代替酒精灯。蜡烛火焰比较小,加热后,能够看清楚感温粉末逐渐变色的过程,从而感受热传递的方向和过程。






教学不足:学生对三种传递方式仍然搞不清楚。需要后期再加强,用实际生活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用试管夹来代替铁架台不知道是否可取,从仪器的正确使用方面,这是不可行的。但从实验的操作上,确实大大提升了实验的效率,减低了操作的难度,节约了时间。

TOP
117#

用试管夹来代替铁架台不知道是否可取?个人觉得没问题,没有危险性,也不影响试管夹的使用。灵活用器材也是活教育的体现吧。
TOP
118#

回复 104楼乖乖兔的帖子

唐老师,超棒!!向唐老师学习!!
TOP
119#

[quote]做了一个项目化案例,获得二等奖,再接再厉,向好的老师们学习,补不足,待提升。
乖乖兔 发表于 2022/5/16 17:02:06 [img]http://lt.zjxxkx.com/images/common/back.
小卫 发表于 2022/5/22 8:16:13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8263-12.aspx#517670]

唐老师的项目挺有创意!
TOP
120#

                                       2022.5.27五下第四单元《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一课一思

教学重点:了解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
乖乖兔 发表于 2022/5/27 17:28:06


的确,教室上课铁架台搬动太麻烦,创造性地使用器材。但铁架台也是初中常用的固定器材,一直不能给学生使用,怕学生不了解,不会调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