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第四课《蚯蚓的选择》课后小感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蚯蚓对光照的选择”、“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的环境的选择”。上完两个平行班之后,略有小感。
1.实验时间紧凑。
两个实验分别都要反复进行3次,每次3分钟,中间算两分钟准备。这样一算,至少需要30分钟时间,时间比较紧凑。所以实验前交流做多只能5分钟左右,然后立马开动。第一个班级我是先交流一个实验,小组做一个实验;然后再交流第二个实验,再学生分组实验;这样一来,中间做得快的小组就在等待中浪费了不少时间。所以,再第二个班级上课的时候,我稍作改进,两个实验一起交流完,再分组实验,两个实验率先完成的小组,可以看看别的小组,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2.盒子的选择很关键。
我使用的是某华工具箱里蚯蚓实验盒,盒子的设计还是可取的,就是纸板有点粗糙,蚯蚓不易爬行,需要在盒子底部铺一层纸巾,然后用水打湿,不能太湿,否则会影响下一个实验的效果。
盒子内部的一半需要涂成黑色,我使用的是马克笔,涂涂是方便的,但是马克笔有很大的气味,不知道会不会影响蚯蚓的选择呢?蚯蚓有嗅觉吗?
3.蚯蚓说:我爬的累死了,可以休息会吗?
实验中,我们使用10条蚯蚓。如果中间不换蚯蚓,每条蚯蚓要爬6次,刚刚选择好一个适宜的环境,又被捉拿归案。然后,实验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蚯蚓不爬动了,或者爬的很慢,时间都来不及了,怎么办?我们在实验中,采用“蚯蚓替补”制度,每次实验后,观察蚯蚓,如果发现某些蚯蚓活力不够了,或者受伤了,就用另外的替补队员。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整个班级的实验数据基本合乎预想。
4.“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的环境的选择”实验,有一个小组实验数据和别的小组大有出入,如下图,待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量反而更多了,观察了一下他们组的实验环境,就发现了问题,两堆土壤,一干一湿区分不大,中间还混在了一起,蚯蚓估计都分辨不出哪儿跟哪儿了,只能到处乱串。
5.爱护蚯蚓,人人有责。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是一种常见的陆生环节动物。有些同学以为蚯蚓是吃泥土的,因为它的粪便都是一堆堆的泥土。事实上,蚯蚓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落叶、动物粪便、真菌等都是它的美食。蚯蚓还可以帮忙松土,照顾庄家。所以,实验中,我们提醒学生爱护蚯蚓,用塑料镊子小心夹取,实验结束以后,把蚯蚓全部放生到花坛里。
6.你见过蚯蚓的刚毛吗?
“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 ”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
很多人估计没有见过吧,我倒是真的见到过,摸到过蚯蚓的刚毛,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那时候田野里刚好是播种的时候,田埂上到处是一条条长长的大大的蚯蚓,我无意中抓起一条,(本来我是不怕蚯蚓,会用手抓的),突然间,我的手像触电一般,摸到了蚯蚓腹部有硬硬的一簇一簇的毛,就像蚯蚓的脚,赶紧把蚯蚓甩开,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敢碰蚯蚓了,甚至是越看越恶心,上课的时候,看着学生把一条条蚯蚓夹起来,晃荡着,我甚至会有一种反胃的感觉,没办法,忍者,哈哈。
6.关于蚯蚓的那些事:
蚯蚓有嗅觉吗?有,一点点蚯蚓有视觉吗? 没有
蚯蚓有听觉吗?没有蚯蚓有味觉吗?没有明确的答案蚯蚓有触觉吗?有 蚯蚓没有眼睛,蚯蚓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头部已经退化,不存在眼睛。那凸起在它头部前面的,是它的嘴巴,叫做口前叶,没有视觉作用,其功能仅仅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是它的触觉器官却很发达。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蚯蚓虽然没有眼睛,却有感觉光的能力。 近代研究证明,蚯蚓的身体除腹面外,其他各部分都分布有感觉光的器官,能够辨 别光的强弱。
《十万个为什么》中也曾记载:近代动物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说蚯蚓由于长期在地下生活,而且见不到一点光线,它的眼睛渐渐退化了。那凸起在它头部前面的,是它的嘴巴,叫做口前叶,没有视觉作用,仅仅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的。但蚯蚓的前端却有非常灵敏的嗅觉器官,蚯蚓就是利用嗅觉器官来辨别方向探路的。蚯蚓的身体除腹面外,其他各部分都分布着感觉光的器官,能够辨别光的强弱。” 所以说蚯蚓没有视力,只有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