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月研修培训感悟:每月研修《地球科学探索》(2021.07郭建峰 总... [复制链接]

1#
本月研修的主题是《地球科学探索》。冈察洛夫说: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优秀的科学教师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让我们走进本期的“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悟推荐。
  

每月研修视频回放:地球科学探索(2021.7   郭剑峰  总第99期)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7948.aspx
分享 转发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

“一碗面的联想”开始思考小学科学的日常教学

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 傅杰

“兰州拉面”的招牌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街头都能被看到,但一碗看似最普通不过的兰州拉面竟然藏着极其丰富的社会人文地理知识这是我并没有想到的。聆听了郭剑峰老师的《地球科学探索》讲座以后,让我明白“兰州拉面”与“农牧交错带”、“历史变迁”、“人口迁移”、“气候变化”之间竟然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要把“兰州拉面”与社会人文地理知识相联系这是需要一定功底的,需要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研究的兴趣。

在平时对一种现象的观察过程中,我们总是会不经意间与自己所教授的知识进行联系,教授《物质变化》这个单元以后,我们会对生活中的一些与物质变化相关的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发更多的思考。郭老师对地理知识的热爱让他在旅途中会更多的去关注一些地球科学现象并运用地理知识对这些见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让科学老师最头疼的或者说最难上的大概就是有关宇宙、地球、地理方面的知识,因为宇宙科学非常的广泛和抽象。说实话,在学生时期我就对社会地理知识非常的害怕,以至于第一次教授宇宙知识时内心就产生一种恐惧,因为宇宙科学不同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它太过于抽象让人不易理解。教师自己不理解那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学生能够从一碗面去联想到社会人文知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聆听了郭老师今天的讲座并结合自己平时对五六年级宇宙知识的教学,对于宇宙地理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抓住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

宇宙地理科学所对应的自然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学生每天或者说在一段时间里能够亲眼随见,对于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需要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和解决的。在探究解决前我们不妨让学生尽情的去猜测并激发他们对每一种猜测进行质疑,就像探究“昼夜变化”现象的原因时我们采用的方法,把能够引起地球昼夜变化有关的的地球和太阳所有可能的运动方式都罗列出来。这样的不断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科学兴趣。

二、从教师自己的知识框架入手解释现象

   对于宇宙地理现象最好的解释就是模拟实验,但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明白模拟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也就对模拟实验与实际现象很难进行联系,就像专业以外的人很难将一碗普通的“兰州拉面”与“农牧交错带”、“历史变迁”、“人口迁移”、“气候变化”进行一一联系一样。我觉得我们教师就应该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框架体系入手进行联系,琢磨出一种与学生语言贴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三、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出发解决问题

就像郭老师列举的城市内涝、小鸟撞玻璃墙等生活例子,很多时候这些生活现象会被我们忽视,从而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和知识的获取,这样就造成学生发现能力的缺失。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科学老师我们除了课本以内的知识需要教授同时还要多加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去解释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甚至能够拿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一碗面虽不足为奇,但一碗普通的面中所蕴藏的人文底蕴知识是一种神奇,能将一碗面与人文底蕴知识相联系的能力更是我们教师结合需要培养的方向。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

巧寻妙法  学教有乐

——每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王村口镇中心小学 雷丹燕

20217月15日,我们工作室的学员又如期迎来珍贵的学习机会。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地理教研员郭剑峰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地球科学探索》。“地球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专业性强,尤其宇宙方面的教学是难点。本次讲座依托教材,从课程目标的角度联系生活,精准的剖析小学科学中有关地球科学的教学,为一线科学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极大的助力。

科学教育在走向更好的路上不断改革,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提升。现在的课程标准增加有关科学素养的描述,课程目标中增加一个新维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内容标准中增加一个新板块“技术与工程”,强调科学“大概念”,按年段安排学习进阶。小学科学的知识学段目标,由低阶向高阶,由微观向宏观过渡。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来说,根据低段孩子刚起步的学习水平先安排探究“熟悉的地球家园”,进而逐步过渡到高段探索“宇宙”。  

从生活中去联想科学,来源于生活的科学,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通过观察一张高铁运行的图片,孩子们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却很有价值的问题。比如“高铁为什么要架起来建设?”“高铁为什么会有影子?”“高铁是怎么跑起来的?”等等。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有的时候超乎教师的想象。如何将现代科技与科学课程相联系,从孩子感兴趣的角度,去探究科学,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及灵活的教学智慧。有趣的“一碗面的联想”,也能激发孩子探究地球科学的热情。对于兰州拉面材料配方的分析,可以牵引出农牧交错带、历史的变迁、人口的迁移、原产地的气候以及地理位置等诸多探索。不仅水到渠成,又为学生所喜爱。

小学科学教材中,很多实验以及问题的探究,都是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孩子的视角和成人的视角有着很大的区别,有时候孩子发现高楼大厦旁有鸟撞玻璃死亡,从情感的角度觉得很可怜。那么如何避免这一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思考。比如针对“某度假村,树木葱茏,鸟类众多,外有大面积玻璃幕墙,该建筑物建筑初期有鸟类频频撞击幕墙而亡。”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多维度去探索。可以利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开发智能驱鸟器;也可以使用生物研究解决问题,在玻璃中加上反射紫外线的材质,并且设计成网状,作为防止鸟类撞击的专属玻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去解决科学问题。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巧寻妙法,各得其乐。孩子天生就拥有探究未知的本能和兴趣,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教学技能,从孩子的角度去使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孩子探究科学知识。孩子们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去联想,去发现科学问题,在兴趣的驱动以及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主动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所热爱,可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地球科学探索》每月研修体会

遂昌县妙高小学  刘莹


715日,又相约每月一次的“每月研修”,通过这个平台我听到了许多教育“大咖”的讲座,很感谢有这个平台,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全国各地的教师都能通过该平台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今天我有幸倾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地理教研员郭剑峰郭老师的讲座。

郭老师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从生活中的点滴来讲科学,让人通俗易懂。比如他通过一张高铁行进过程中的照片来引出各种科学问题。如果让学生发散思维,在这张照片中学生就会关注各种各样不同角度的科学问题。比如这个动车的走向是什么?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怎么通过影子的角度来推断时间?郭老师借这次讲座的机会,也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的相关课标和教材等,他认为高中科学与小学科学进行比较后发现知识点方面大体相同,结论性的东西差不多,只不过是深浅问题,但主要的还是教学目标的不同。小学科学更加侧重于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活动的丰富。

郭老师还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从一碗面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兰州拉面和片儿川都是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兰州拉面在全国分布如此广泛?其实从面的配料也可以看出,片儿川的配料是笋,具有地域局限性,而兰州拉面的配料牛肉、香菜、葱等都是非常常见的,容易复制的。兰州的位置在哪?如果我们仔细来看一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兰州的位置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就是在我国半干旱半湿润的交界地带,也换句话说,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讲,它是农耕文明和畜牧业过渡的地方。郭老师从一碗面就给我们阐述了许多知识,可见郭老师对于科学教学地理教学的用心程度。

郭老师还是旅途中的专业人。听郭老师介绍,他在旅游的时候经常看到的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在风景中显现的知识点,常常也会在朋友圈中分享一些地理问题,在旅行过程中也时常带着专业的眼光。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其实我也会经常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旅行当中也时常带着科学教师的眼光来看。比如看到美丽的月色,马上就会想叫学生看一看今天是什么月相。看到这个地方空气不好,就想告诉学生这就是雾霾等等。在假期我也经常会把所见所闻通过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学校时就会把这些见闻分享给学生。

科学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没有彻底解决并没有关系,因为可以一步步地改进。生活中处处都能遇到科学问题,也许小小的一步就能解决大问题,就像郭老师举的小鸟撞玻璃的问题,在玻璃中加入能反射紫外线的材质,鸟能看见紫外线,而人看不见紫外线,既帮助了鸟又不影响人的生活,小小的改变就足以挽救生命。作为一个科学教师,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更要教导我的学生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

听《地球科学探索》有感

遂昌育才小学  潘海标

期待中,又迎来小学科学每月研修。听郭剑锋老师的《地球科学探索》,补充了我对祖国地理的相关知识,郭老师从“自然地理”因素入手,解释当地“人文地理”的方法令我大开眼界,使我受益匪浅。

一、基于实际 学会引导

小孩子总是对周围事物充满浓浓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如上图,孩子们可能想了解:

照片是哪儿拍的?什么时候拍的?

高铁为什么要加起来建设?是不是因为建得高,所以叫高铁?

高铁是怎么“跑”起来的?为什么可以开得很快?

铁轨是什么材质的?怎么铺设的?

两侧的广告是什么内容?

农田里种的是什么庄稼?

房子为什么要简称尖的顶,白的墙?

高铁经过这些居民家附近,会不会很吵?

孩子们这些发散性的想法,都是“科学问题”,对学习科学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把这些问题放在一起来提问时,它却不是“小学科学问题”,因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缺乏逻辑递进关系。所以,教师更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抓回到与课标相符的内容。

所以,想要把学生教好,就必须熟读课表,了解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各块知识进阶以及在各年级中的要求和侧重点。

二、找准切入点 有为有味

作为科学老师,一直在努力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每次布置任务时,总是哀嚎一片,即使最后交上作品,要么是抄袭、要么是组装的工艺品,或者干脆网上购买……,究其原因还是找不到切入点。其实,这些切入点可以来自于身边的生活情景。

(一)从生活中发现

翻开小学科学课本,我们会发现聚焦部分几乎都是以“真实情景+问题”的形式呈现。所以,留心观察生活现象,从中提取研究的切入点也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有了切入点后,学生利用在课中所掌握的探究方法,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或规律,再提出解决方法或运用规律进行创新创造,甚至形成一份文字稿。即使没有研究成果,学生也积极去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了,对科学学习肯定有促进作用。再加上教师的适时进行指导、鼓励评价,一定能很好的激活学生学习科学的内驱力,让他们对科学这门学科保持长时的兴趣和探究欲,重视探究过程,享受学习成果带来的愉悦。


(一)在生活中联想

两碗面的联想,从中挖掘出背后的原因是:兰州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农牧过渡带。形成“自然地理”促进“人文地理”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地球地形地貌的学习兴趣。


三、“兰州拉面”推广中的科学思维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加注重“工程与技术”,比如四年级上册《制作我的小乐器》、《设计制作小车》等活动。在《制作我的小乐器》一课中,你是否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家制作好的乐器,高低变化明显,音准好。带到学校重新组装后,音准差。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工程与技术”方面缺乏“数据化思维”,没有及时用数据记录下成品的各个参数,导致无法复制、推广。

再来看兰州拉面能在全国各地盛行,能保持味道基本不变的原因,我们是否也能用“数据化思维”来解释。


我要学习郭老师乐于思考、善于收集素材的好品质,用知识精心策划“旅途”,观赏不一样的风景,既享受生活乐趣,又为教学增添一点接地气的素材,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

聆听《地球科学探究》之感

遂昌县实验小学
严含颖  15925729772

又到了每月研修时间,这次聆听的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研室高中物理教研员郭剑锋老师关于“地球科学探究”的讲座。在地球地理研究方面,郭老师就是一个大咖。科学教师出门旅行过程中,很容易成为同事们关注的焦点,遇到不清楚的事情就会来一句“科学老师来解答下”,这是对我们这行专业的信任,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因此而尴尬不已。特别是地球上各种奇特地形地貌的变化,各种奇特地貌的成因这些对很多小学科学教师而言也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这次郭老师的讲座抱着要“好好大补”一回的想法进行学习。

一、 两个“热”现象


   1.炎热的气温。浙江省炎热的天气近期会持续“烧烤”,但是在西北等一些地区却出现了持续降雨情况。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性很大,包括天气上的差异。2.大热的师范专业。今年高考浙师大定向培养生中地理科学专业录取分最高分达到661分,杭师大小学教育定向培养录取分数也达到650以上,而且这种现象已经连续出现多年。这充分说明我们科学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优秀人才即将补充进来,让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行业在未来将是一种可能,而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了。

二、一张照片的思考

郭老师由一张照片联想到了学生会联想到一系列教学问题:照片是哪儿拍的?什么时候拍的?高铁为什么要架起来建设?是不是因为建的高所以叫高铁?高铁是怎么跑起来的?为什么可以开得很快?铁轨是什么材质?怎么铺设的?两侧的广告是什么内容?农田里种的是什么庄稼?房子为什么要建成尖的顶,白色墙?高铁经过时,噪音大不大……让学生经历散性思维,教师并能将思考点拉回课程教学主题,这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就是个人功底的体现。郭老师从房子的朝向,光照到房子的面而推断出大致的时间,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教师需要拥有的,也是我们要去培养学生形成的。

三、 在生活中的联想

一碗面的联想。兰州拉面在全国到处都是,片儿川只能分布在杭州范围。思考点:是什么导致的呢?郭老师从地理气候角度进行分析,让我们明白兰州的地理坏境。同时还认识了一条线:自古以来决定着我们中国人口分布的“一条线”——胡焕庸线;要去买的一本书: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郭老师从“拉州拉面的食材“讲到“农牧交错带”讲到“历史变迁”讲到“人口迁徙”讲到“气候变化”……认识我们认识到古代气候变化对人类历史变迁起到的重要性。

四、 从生活中发现

鸟儿撞击玻璃幕墙事件。思考点:为什么这度假村鸟撞击玻璃幕墙时清晨鸟撞击多发生在西侧,傍晚鸟撞击多发生在东侧?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太阳的东升西落,光的反射这些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已经能大致去解释原因了,改变镜面效应学生也能想到。我很赞同郭老师说的一个观点:不管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要让学生保持一份奇思妙想。2.灾害意识。2012年北京城市积水事件引发的思考:怎么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结合我们浙江省相对较多的灾害去培养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并介绍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起到的作用。

五、 在路上

地理老师的旅游。(1)朋友圈:地理老师用不同的视角去记录自己走过的大江南北,并在朋友圈中出一些相对应的地理题目,去吸引学生和身边的人去思考。(2)认识观察地表形态变化。郭老师指导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中的地图去认识旅游地的地表形态,也可以在旅行中沿途观察河流的景观。旅行过程中观察窗外场景和手机地图中地形图相结合,长而久之就会对我们中国各地的地形地貌形成深刻印象。(3)飞机上的思考。一组照片观察到太阳“西面升起”的场景,飞机的速度超过地球自转所形成的晨昏线转动速度,就能看到这一景色。一组观察太阳“日不落”现象。飞机飞行过程中,可以看到太阳不容易落山的情景。这让我们意识到“真理”是相对的,公认的科学观准确性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的。

我特别喜欢郭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小学老师挺幸福的。我深深赞同,保护好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们质疑态度,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的。只要学生的这两种学习态度的保持,再加上我们一定的教学方式,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都会影响深远。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

学习“旅行中的地理中国”

遂昌育才小学
黄健

期待中的研修时间又到了,这次聆听的是浙江省教研室高中物理教研员郭剑锋老师带来的“地球科学探究”的讲座。关于我们祖国辽阔疆域内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各种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点,今天一定要借此机会好好学习,通过地理大咖的讲座去寻求其中的奥秘。



从两个“热”中郭老师开始了他的讲座。三伏天中炎热的气温以及今年师范专业的热门。前者说明了我们中国辽阔区域内差异化的气候变化,后者说明了教师这一行业不单告别了最早期的“老九”地位,更是成为了香饽饽的职业,已经能吸引众多优秀人才报名去从事的行业了。

印象最深的是郭老师从一张高铁的照片推测学生可能会形成了一系列问题:1.照片是哪儿拍的?什么时候拍的?2.高铁为什么要架起来建设?是不是因为建的高所以叫高铁?3.高铁是怎么跑起来的?为什么可以开得很快?4.铁轨是什么材质?怎么铺设的?5.两侧的广告是什么内容?农田里种的是什么庄稼?6.房子为什么要建成尖的顶,白色墙?7.高铁经过时,噪音大不大……这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原来问题的形成会有如此多的角度,如果我们所教的学生都能自主形成那么多的“疑问”,那他们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肯定会很棒,这也是今后拔尖人才所必须拥有的能力之一。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一系列疑问,怎么去引导他们先去聚焦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哪些问题可以作为课外拓展去研修的,这是教师应该做的事。郭老师从“拉州拉面的食材“讲到“农牧交错带”讲到“历史变迁”讲到“人口迁徙”讲到“气候变化”……这真是一碗面中蕴含了从古至今中国地理的变化。

接下来郭老师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鸟儿撞击玻璃幕墙”,让我们意识到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的重要性。从郭老师分享的地理老师旅行记中,让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地图去认识地形变化,可以观察沿途河流的景观去认识地形变化,可以观察窗外场景去认识地形变化……

不知觉中,七月的研修结束了。每次的研修,每次邀请来的嘉宾都用他们极强的专业性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这些聆听者收获满满。作为浙江省的“小科者”,我们是幸福的,珍惜每一次机会,提升自己,服务于教学,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出有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不懈努力着。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

“地球科学探索”研修体会——融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遂昌县妙高小学  黄晓青

暑假匆匆的就来临了,正如郭老师所说,炎热的天气,只能在家避暑,正好在家参加暑期的这期“地球科学探索”研修,反而显得更为惬意。通过本次研修,有以下收获和反思。

首先,我了解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增加了有关科学素养的描述,课程目标中增加新的维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内容标准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技术与工程,强调科学大概念,按年段安排进学习进阶。

其次,郭老师重点从地球与宇宙版块着手,结合高中课程,联系小学与高中两者的交集和差异分析各学段进阶的教学要素和重点。小学科学其他维度的学目标主要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等八个要素,而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主要是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四个维度,种种都提醒我们一线教师,低段教学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基础的铺垫。

最后,郭老师的教育思想让我看到了一束光。郭老师从“地面上”,从“空中”展开介绍,让我明白“科学人”即使是旅行,简单的出一躺门,坐一次飞机,都可以是一次观察,学习、探索的旅程,可以发现中发现许多有趣的,值得去研究的现象,如果我也能将这样善于观察,习惯思考的习惯“教授”给我的孩子,那么我想将更接近一位合格的科学教师。除了让我了解不同气候变化和农牧交错还有历史以及历史发展等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明白小朋友们的视角和大人的视角是不同的,例如发现问题方面,发现鸟儿撞击玻璃,对于原因的分析以及解释都是不同的从高中地理分析现象,让我也有了一个认识自然的新视角。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除了要求不同,方式方法也是全然不同的,不应该用大人的视角来一味要求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相同。

我反思自身,郭老师的每一次出行,可以从自己观察,经历的现象,在旅行中就会有尝试出一出题目,这可能才是真的将学习融于生活之中,在这样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科学教学也有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希望将来在我的课堂中也能有这样一束“光亮”。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9#

听郭剑峰老师《地球科学探索》有感

李卫仙
遂昌县实验小学

有幸聆听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地理教研员郭剑峰老师的《地球科学探索》的讲座。

在生活中联想。

一碗面的思考---兰州拉面,从食材联想到地理位置,研究地理位置,从地理位置看兰州处于中国半干旱地区农牧过渡带上。研究气候,从气候上看兰州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带上,所以文化形成交错。研究历史变迁,长城是农牧文明冲突的见证。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口的迁移。生活的微小事物,都可以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科学现象。

在生活中发现。

鸟死亡的思考。用工程技术解决驱鸟问题,启发孩子的思考如何驱赶小鸟。从原始用稻草人驱鸟到声控智能驱鸟器和光控智能驱鸟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探究兴趣。

生物研究解决问题,鸟类的视网膜上除了具备人类也有的三种视锥细胞外,还有一种接收紫外线的视锥细胞。这个知识让伊姆舍尔在玻璃中加上了能反射紫外线的材质,并且设计成网状,作为防止鸟击的专属玻璃。在鸟类眼中,这是一片带有不透明网状图样的玻璃;而在人类眼中,那仍然是一片透明无瑕的玻璃。从而解决了鸟死亡的问题。

科学技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不断改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0#

《地球科学探索》研修体会


遂昌县三仁畲族乡中心小学 施晓露

本次研修是由郭剑峰老师主讲的《地球科学探索》,郭老师利用生活中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了许多隐藏的地球科学知识,也让我感受到地理老师特有的个人魅力。

普普通通的一张高铁照片对于成年人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好奇,但是给充满想象和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却可以提出如此多的问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设定还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

郭老师结合生活进行联想,从早餐开始,从食材的地域性出发分析兰州拉面为什么能广泛分布全国各个城市,挖掘出此原因与兰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文化习俗、农牧带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再从生活中发现不少鸟儿撞击玻璃幕墙而死亡,原因是玻璃幕墙映射出对面树林的样子,飞向假树林而撞上幕墙而死。那么人们根据鸟的特性制作了特殊的玻璃,鸟儿看见的是蜘蛛网的样子,不再往上撞,而人类看到的就是普通玻璃,不影响美观,一举两得。又从引发人们关注的城市内涝问题出发,通过技术与工程改造城市雨水管的铺设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最有趣的还是“在路上的地理老师是如何看待沿途风景”,出门旅行观察的是地表形态变化、河流泥沙淤积情况、地势变化、房子的布局。在飞行旅行选特定航班是为了看日落,选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城市,可以看到日不落和太阳西边升起的奇观。瞬间感到自己学识不足,需要多参加培训和阅读书籍来加加油,同时也让我有幸领略到地球科学探索的魅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1#

《地球科学探索》培训心得体会

松阳县叶村乡中心小学
叶俊

本期的每月研修是由省高中地理教研员郭老师带来的《地球科学探索》。

郭老师先谈论了2017版课标与高中地理的联系。郭老师肯定了我们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他非常欣赏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高中地理的一些紧密性。同时也提到了现在的小学科学关于地球与宇宙内容的深度。从郭老师的谈论中,说到了宇宙知识层面的难度,我想这也是接下去新的课标中会逐步去修改的地方,而新的教材当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第二块内容让我感受到了作为高中老师,高中教研员知识上的渊博和专业了。从知识层面上来说,郭老师今天讲的内容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位科学教师专业性上的不足。简简单单的一幅高铁图,可以提出的问题有很多。房子的朝向来判断出铁路的走向,真是让人涨见识了。这几天刚好在青海旅游,有幸品尝了兰州牛肉面,作为吃货的我只是感觉面条味道很赞,但郭老师却由此联想到了许多,关于气候的类型、农牧文明的冲突、人口的迁移……

我们学习科学的目的是什么?虽然课标中已经明确提出过,但通过今天的学习由此联想到,学习科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会思考,学会从生活当中发现问题以及学会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可以从工程技术上去解决问题。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对科学技术,对大自然认识上的不断发展。通过科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学会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让人类和自然能够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2#

学有反思,点赞!
TOP
13#

学习心得体会,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正如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TOP
14#

学习加反思,是个不错的办法。
TOP
15#

感谢老师的讲座分享,感谢小黎姐姐的整理分享。
TOP
16#

有思考才会有发展,每月的网络研修对大家来说都是受益匪浅。
TOP
17#

每月研修,月月精彩,感悟更深
TOP
18#

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