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月研修培训感悟:每月研修《让人类再生存十万年》(2021.05郑... [复制链接]

1#

《一千个哈姆雷特》

——5.16每月研修《让人类再生存十万年》培训感悟


每月十五,研修日,有你更精彩。

笔耕不辍,思考不止。


这世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

本月研修的主题是《从荧惑到天问——关于火星的历史、文化与科学》。让我们走进“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悟推荐。

分享 转发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

从荧惑到天问——关于火星的历史、文化与科学


——网络研修有感

金华市北苑小学
曹婷

今天有幸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此次的主题是“从荧惑到天问——关于火星的历史、文化与科学”。聆听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科学作家、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新任主编郑永春老师的讲座,收获颇丰,为我打开火星探索之旅的大门,被深深的吸引……

郑老师从神话中的火星娓娓道来,第一次听到原来天球也有经纬度,所有星星在天空上移动,每颗星都有自己的经纬度。北半球的星空叫北天星空,星座其实是一群毫无关系的星球图,这是人们自己臆想的图。其中人们熟知的黄道十二星座,是当地球绕着太阳时,在不同的月份上,太阳出现的位置有所不同,所以太阳每个月走过的星座各不相同。其实并不是太阳在走,用相对运动来说是地球在绕着太阳运动,我们人类太渺小,感受不到地球的运动,觉得是太阳在动。每个星座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各不相同,因为每个星星的距离也不相同。

火星一直很红,但在火星上看太阳却是白色的,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不一样。火星和地球在两条不同的跑道,每条跑道的距离不同。2021年5月15日星期六天问一号到地球的距离是4亿公里。去年10月份距离地球是6千万公里,相对较近,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悄悄的发生改变。

在郑老师的讲述中,提醒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注意知识产权。判别方式是:凡是不是你的观点,就是别人的观点。凡是不是你的的数据,就是别人的数据。注意出处,注意参考文献,有利于追终溯源,多问几个为什么。

结合自己最近的教学,发现教学时要引用以前科学家的观点,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只呈现一张图片,孩子们会觉得枯燥、乏味、无趣,但是今天郑老师也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告诉他这是什么更加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放手让孩子们以小组形式自己探索,寻求证据,分享孩子的成果。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孩子们好学、好问、好思的学习习惯,在试错和质疑中不断更正观点。当然今天郑老师也说了科学没有对错,只能说现在的认知比以前有进步,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也要恰到好处的在保护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进行机智回答,比如:你这个问题很好,老师建议你回去查查资料,下次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老师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引发孩子新的探索,我想这就是有生命温暖的科学,我们一线教师要做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人。

感谢郑老师的讲座,感谢喻老师为我们搭建的平台,“每月研修”我会一直坚持学习下去。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

让人类再活十万年 研修有感

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   李婷婷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很好奇。让人类再活十万年难道是地球在十万年之后会毁灭吗?听了讲座之后,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那是我们人类对火星探测的一种科学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宇宙,对于天体,作为科学老师,我知之甚少,但也必须去了解的。郑永春老师介绍火星的开篇,就感觉涨了知识。什么是日月五行,什么是五行七曜,虽然自己不能去完整的表述出来,但是还是有所收获的。

原来人类很早就对火星产生了好奇,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夜观天象,外星人,给火星蒙上了好奇的影子。尤其是人类飞行器如何发射到火星上,这个路线的讲解是让我比较深刻的,同时也明白科研是一点点也马虎不得的。

虽然古人探测火星出现了错误理论,但是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科学的严谨性,科学的发展性,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同时我也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火星的样子,火星的山峰,火星上的水等等一系列让人惊喜的发现。

知识点永远是知识点,他不是活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掌握和学习研究方法,虽然我们不是科学家,但是可以向科学家学习。教给孩子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和了解宇宙对我来说很难,但是这次的讲座我还是有收获的,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能听到科学家的讲座。同时也去阅读相关书籍增长自己的眼界。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

听从荧惑到天问



——关于火星的历史、文化与科学有感

遂昌县实验小学  李卫仙

有幸聆听郑永春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从荧惑到天问——关于火星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他从“我们来认识火星”“世界各国探测火星的征途”“火星上可以种土豆吗?”“火星,中国来了!”四个方面分享。

首先郑老师用五行七曜对应一个星期,每天对应一个星星,拉近了我们跟星星的距离。

我们可以用手机APP寻找星星,认识天上的星星,不同地点观察的星空是不同的,北半球看到的是北天球,南半球看到的是南天球。因为火星是红色的,因为颜色与众不同,人们很容易注意到火星,并对它产生兴趣。在古代不论是西方和东方,人们都把火星跟战争、灾难、死亡联系到一起。现代人们借助航天技术对火星进行探测,认识火星。随着科技的进步,揭开了火星的真面目。火星与地球比较相似,火星内部也分为壳、幔、核三层。

中国行星探测器--天问成功登陆,祝融号火星车抵达火星,火星上的信号通过无线电传回地球。科技在进步,中国对火星探索不断的深入。

火星曾经像地球一样温暖湿润,现在火星已成为一片荒漠,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研究,让火星成为像地球一样适合人们生活的星球。火星正向我们招手,期待有那么一天。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

郑永春 让人类再生存十万年》培训感受

时间原因我才回顾了郑永春科学家的讲座,可以说越听越吸引。宇宙这个主体自古至今对于人们来说都是充满着神秘。不光是我,在我给学生相关单元的教学中,也能感受到学生对宇宙的憧憬,但也往往无法很好的回答学生提出关于课外宇宙天文的各种问题。近期天河号核心舱,祝融号火星车开始成为热点,我越发觉的,我们只应该补给自身短板在小学阶段就给孩子普及适合他们学情的天文知识,不过于深奥但也不至于简单到无聊。除了新教材三年级对月球的小小探索,五年级对日月食的了解之外,提供更多有趣的天文知识。科学论坛有没有相关的探讨,期待一同来分享一下。


义蓬第四小学 孙佳龙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

在遐想中前进,在探索中解惑



——杭州市钱塘区金沙湖实验学校 吴梦怡




荧荧之火,离离乱惑,古人将火星称为“荧惑”,我国自古就有关于火星的记载与探究,从古至今我们对于火星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近日我国的“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我们对于火星的探索,也有了进一步的开展。


郑老师今天关于火星的讲座,非常贴合当下时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科学的趣味与魅力,也感受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骄傲感与优越感。郑老师从“认识火星”“各国探测火星的征途”“火星上可以种土豆吗以及“火星、中国来了”四个部分对于火星进行了深入、有趣的讲解。在神话中、历史中就有着很多关于火星的描述,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中,火星也从为离开过人们的视线,人们从未停止探索它的脚步。早在1610年,伽利略就用望远镜观测到了火星,那是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火星时一颗橘红色的星球;1964年水手4号”传回第一张火星表面的照片;到“海盗1号”着陆火星传回一系列火星表面图像;再到今天“天问1号”的成功着陆,期间,人们也不断的向火星发射卫星,人们对于火星的探索与认知正在一步步不断的发展。火星上的环境也是目前发现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所以对于火星目前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地球的星球!探索火星,实际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而关于火星,人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遐想,很多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很多关于火星的创作。


火星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星球对于我们来说都有着很多的内容可以探索,面对更为浩瀚的宇宙我们目前仍有很多未探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激发着从古至今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永恒的求索。对于孩子们来说宇宙也始终是一个有趣、值得探索的内容。宇宙和生活有什么联系星空涉及到的内容如何更直接更好的让孩子们去理解对于宇宙的内容又如何更好的让孩子们去学习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平时比较难以去阐述去很好落实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激发孩子们对于宇宙对于星空的好奇与向往适时且恰当的给孩子们讲一讲关于宇宙的知识与故事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那么是否更有利于丰富孩子们对于的认知呢?面对科学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变的“天马行空”,让孩子更加的感受到乐趣,同时更要关注时事,了解时事,将教学与之相联系,让我们得孩子不光光时局限与课本上的知识,更能丰富他们的认知,开拓他们的眼界。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

《从荧惑到天问》之体会

遂昌县实验小学
严含颖

星空浩瀚,亘古不变,让人向往! “从荧惑到天问“,看到本次每月研修的主题我心起疑问,这也是最初开始吸引我的地方,何为荧惑?就由这位来自中国研究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郑永春老师来给我们解惑,他给我们分享了火星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他把复杂的天文学知识用通俗的语言、简单明了的图片等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讲的非常的接地气,干货满满!

其一 中国古人不简单

中国古人很早之前就对星空进行了观察,总结出了有关天文学与神话的产物。何为五星七曜?古人将日月及五星合起来称为五星七曜,把一周分为了七曜的说法,周日为太阳日,周一为月亮日,周二为火曜日,周三为水曜日,周四为木曜日,周五为金曜日,周六为土曜日,七曜是古人在劳动实践中对大自然不断探索研究的智慧结晶。

何为荧惑?古代神话中的火星叫荧惑星,因为火星呈红色的,与萤火虫的光相似,而且火星在天空中运动时时隐时现,情况复杂,让人疑惑,琢磨不透,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故为荧惑!

古人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通过观察日月星辰更好的掌握农耕,用文化和知识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真心不简单!

其二 中国航天人不简单

火星上的地形地貌跟地球非常的相似,火星曾经像地球一样温暖湿润,有江河湖海和浓密的大气,现在火星已成为一片荒漠,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是人类唯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依据的星球,这便吸引了很多的国家去探索这个神秘的星球。

中国几代航天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从对火星一无所知到现在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的印记,值得骄傲!5月15日,这是让国人铭记的时刻,火星到站。我国的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到达了火星表面,实现了火星探测技术的跨越性的发展,也是火星探测史上的首次,由此也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成就已经跃居世界领先的地位展示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

让孩子们经常仰望星空,因为头顶这片浩瀚无际的天空足以震撼人们的心灵,宇宙之广袤、星空之灿烂,有朝一日让他们也成为“星星”,永远散发光芒!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

听了郑老师之前的课,我一直以为星空好像与实际生活没有多大的关联,就是一些人的兴趣爱好而已。听了郑老师的课,才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原来是首先运用在太空中,比如尿不湿首先就是在宇航员身上。这样的课,完全更新了我对太空的原有认知,了解太空,是很有必要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杨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9#

学生对天文知识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在天空中找到夏季大三角、北斗七星等典型星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抽象的。星空涉及的天文学知识很旁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技术,例如星图app等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倪然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0#

时间原因我才回顾了郑永春科学家的讲座,可以说越听越吸引。宇宙这个主体自古至今对于人们来说都是充满着神秘。不光是我,在我给学生相关单元的教学中,也能感受到学生对宇宙的憧憬,但也往往无法很好的回答学生提出关于课外宇宙天文的各种问题。近期天河号核心舱,祝融号火星车开始成为热点,我越发觉的,我们应该在小学阶段就给予孩子普及更多适合他们学情的天文知识,不过于深奥但也不至于简单到无聊。除了新教材三年级对月球的小小探索,五年级对日月食的了解之外,愿收集更多有趣的天文知识。科学论坛有没有相关的探讨,期待一同来分享一下。——孙佳龙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1#

最近正想要学习天文知识,刚刚遇到了,非常及时,其实一直都非常珍惜工作后的每一次学习机会,可能有时候会落下,没有及时观看但是事后都会找一个机会好好补起来。感谢平台相信自己能有更多的成长。——孙云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2#

天文对于我们是一个难以描述的知识领域,由于亲身体验的非常难以实现,所有的知识都是来源于文字或者是视频,更加具体的话就是借助模型探究天体的方式,对于孩子的理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记忆的难度很大。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简化过程,寻找更加直观的方式(如图片,模型等)帮助孩子理解,对于我们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江京达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3#

学生们对于天文和宇宙有一种天然的兴趣。然而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宇宙有些遥不可及,天文所需记忆的知识点也太过繁杂,我大学期间修过基础天文课,学得十分粗浅,没有到达可以教人的程度。但是,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各种书籍也触手可及,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手机软件和书籍来进行自学,边教边学。——周星月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4#

郑老师的课打开了我的视野。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对天文的知识仅了解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在我的教学经历中也极少深入了解天文的奥秘。但经过此次课程,从荧惑到天问,天文知识似乎不再那么难读。作为老师尚且有这样的想法,学生更不用提。此次的课程我最大的收获不仅是天文知识的更多了解,也是对我自己课程的一个反思。自己的课会不会有时让学生一知半解,渐渐的让孩子们失去对科学的兴趣。——高喜乐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5#

郑老师的课通俗易通,听后意犹未尽,没想到英文中星期的命名也和天体的名称有关。宇宙是人类科学探秘的永恒主题,虽然就在身边,但是真的研究起来却非常抽象。火星是地球的邻居,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人类对火星进行了长期的天文观测,也许有一天真的能去火星。——屠玲月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6#

郑老师今天的讲座从当下时事出发,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科学的趣味!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目前仍有很多未探索的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宇宙也始终是一个有趣、值得探索的内容。宇宙和生活有什么联系?星空涉及到的内容如何更直接更好的让孩子们去理解?对于宇宙的内容,又如何更好的让孩子们去学习?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平时比较难以去阐述去很好落实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激发孩子们对于宇宙对于星空的好奇与向往,适时且恰当的给孩子们讲一讲关于宇宙的知识与故事,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那么是否更有利于丰富孩子们对于的认知呢?面对教学,我们也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关注时事。——吴梦怡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7#

天文宇宙离我们是遥远的,却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有技术的相关,而且还有知识文化的相关。所以它对于我们来说是神秘又熟悉。学生其实是很喜欢宇宙方面的知识,有十万为什么?在某些程度上,他们比教师还要了解。所以 ,我们也要汲取相关知识,和学生找到更多的兴趣点。——徐淑敏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8#

火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事物,在各类动画、绘本中都有所耳闻,充满神秘却又近在眼前,小学阶段也有初步了解火星以及太阳系的要求,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有着充分了解火星的必要。为了积累课堂素材,作为教师应当充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能够准备一些关于火星的小知识与小故事,对于高段孩子来说,还应当充实一些火星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这些知识的储备,对于学习型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吴开拓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19#

对于小学生学习天文,更多的是需要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且内容由浅入深,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应用多媒体和动画而减少纯文字内容,并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到各种天象观测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从而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陆凯远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0#

宇宙是我们永恒的探究主题,孩子们对其也有浓厚的兴趣,我们老师往往是想讲,但是讲不好,也不知道该怎么讲。第一是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是比较浅显的。第二是宇宙、天文的知识比较抽象,我们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通过一些现代的科技手段,APP、模型,不仅让老师自己对这一块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学生也能更直观的了解宇宙中的事务和现象。吴苏婷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1#

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增加了宇宙知识的教学难度,通过适当的感性体验让好奇心成为探索宇宙的兴趣。可以运用实际观测、模拟实验、网络资源演示等方法,通过声音影像的刺激,增加学生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空间想象力。肖文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2#

学生们对于宇宙的知识大部分是从课外读物当中得知的,有深有浅。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对于天文的知识都是非常有兴趣的。但由于天文和宇宙的观测要求比较高,所以学生会一知半解。可以借助互联网中的实时星图来进行观测,或者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宇宙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探究与理解。褚珊红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3#

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块内容的时候非常的兴奋,在课堂上会问出一堆的问题。在向他们介绍星空软件如何使用时,都非常的认真,极大多数的小朋友都回去下载并进行了观测。作为教师也要多汲取这部分的知识,当学生拥有极强的求知欲时,能给帮助到他。胡佳敏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4#

郑老师用一系列图片将天文知识呈现出来,从地球和宇宙的空间角度,向我们普及了天文科学知识,宇宙浩瀚,我们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心,科学家也在宇宙的未知领域展开积极探索。结合郑老师精彩的讲解,我了解了更多宇宙知识,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有些有趣的宇宙知识我也可以分享给学生,带给他们一场时空探索之旅。储榕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5#

孩子们对天文知识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从课堂上一个个伸着的小脑袋就可见一斑,但这看不见摸不着离得远的宇宙单元一直是我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地方,今天听了讲座似乎有了方向,有那么多的课外读物,有那么多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运用,一下变得鲜活起来了。张丽萍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6#

学生对于未知的天文和神秘的星空总是抱有期待和向往,如何维持学生对于天文知识的兴趣与老师的教法分不开。由于星空远在天边,教师在上课时往往采用讲授法,这让本来鲜活的星空变得死板。关于星空的知识如何更直接更好的让孩子们去理解?对于宇宙的内容,又如何更好的让孩子们去学习?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平时比较难以去阐述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激发孩子们对于宇宙对于星空的好奇与向往,给孩子们讲一讲关于宇宙有趣且真实的知识与故事,再加以图片和视频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必然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郑佳雨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7#

作为一个科学老师需要全面的知识体系,培养一个深度发展的科学兴趣。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追求孩子的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李润旭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8#

作为一线小学科学课堂所要讲授的知识应该是贴合生活的,不是神秘的,不是遥远的,而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能够理解的,甚至是应用的。罗静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9#

对孩子来说,宇宙既神秘又有趣,对于宇宙他们非常感兴趣,但是他们不能直接接触,对天文知识的认识比较浅显,所以,对于这块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学会自主探索。沈小明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0#

小学科学习中发现学生对于宇宙的探索和天文知识都非常有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作为老师教给小学生的只是简单粗略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钱佳丽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