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探究”这盅靓汤是如何被煲臭的 [复制链接]

1#

[转帖]“探究”这盅靓汤是如何被煲臭的

按:这样的文章很有思考力度,我推荐大家都来细细阅读,思考其中的观点。

作者:吴向东 
2003年8月底来到广州,温湿气候往往使呼吸都不通畅,皮肤上的汗水也无法爽快蒸发,黏糊糊的,恨不能随时冲个热水澡,更可恨的是35岁的人了,脸上竟然长出了“青春痘”!后来得到老广州的指点,逐渐开始去喝加入了中药煲制的各种靓汤了,虽然一开始不适应其中药味,并每每以挖苦广州人怎么喜欢喝药汤来解嘲,但毕竟这种药味的靓汤还是很靓身体的,倒也接受并喜欢上了。可是,我不会煲靓汤,一次我把朋友送给我的上好的猴头菇放多了,竟然苦不能咽,自己虽然喝了一点,但家人不喜欢,晚上也忘了放进冰箱,第二天早上想煲热了喝时,已闻到一点点臭味了……

科学探究性学习(简称探究)也是一盅靓汤,对于传统的过于注重传授式的科学教育来说,有去毒消炎的作用;对于现代科学教育来说,更是滋润有加。可问题是,探究这盅靓汤还是被煲臭了,以至于不少人开始否定探究了。煮臭的缘由比我单纯贪图猴头菇的营养要复杂得多,仅就以下方面做些分析。


1.哲学思想上的流毒

哲学思想上的流毒是煲臭靓汤的根源,最主要表现在强调科学真理的相对性从而否定科学真理的绝对性上。我国的科学教育一直以来有着把科学真理绝对化的片面思维倾向,书本上的科学知识、科学家的结论是权威的正确的。本次课程改革在此方面做了扭转,开始强调科学真理的相对性的教育了,但是,片面强调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又带来了曲解,反映在科学知识观上,出现了“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而不是教师传授的”的激进建构主义的思潮,进而反映在教学上,出现了“重过程轻结论”、把探究过程和知识结论对立起来的割裂科学探究过程的倾向。科学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矛盾统一的,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会把科学教育引入歧途。

2.对科学本质的曲解

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世人信奉的文化和爱喝的靓汤,要归功于严格变量控制的科学实验的实证,实证是科学活动的核心,是科学本质的反映。但是,由于科学真理的相对观的盛行,一些严格实证了的科学结论也无端受到怀疑甚至歪曲,科学实证的思想精神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看看我们的科学教材,实证研究的活动分量重吗?许多实验观察活动渗透了严格变量控制的实验准则吗?更需要关注的是,教材中是否有着不想让学生搞明白科学道理的所谓“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究”?比如研究牙膏属于固体还是液体,比如观察一杯自来水去认识水的性质(无气味、无味道等),比如……“探究”这盅靓汤是有着“实证”这味中药的,有它,靓汤就可以去湿热、养容颜。

3.对探究过程的机械理解

对探究过程的机械理解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把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分离开来去单独地培养所谓过程技能,并且认为只要经历了这几个过程就是一个好的探究了。殊不知,这只是探究的形而以,与费曼曾经讲过的草包族科学的故事很类似。探究,关键在于科学活动过程是探究性质的,反映了科学实证的准则。所以,为了避免对探究的曲解,我建议大家使用“探究性学习”这个词汇,因为它突出“性质”的内涵,而避免使用“探究式学习”,在中国的语境里,“式”,形也。

二是对科学问题形成的曲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在科普作家那里写成了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灵感闪现而发现的,这个歪曲了发现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的故事流毒最广,人们以为科学发现就是灵感闪现了。牛顿说过一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名言,万有引力的发现,就是站在胡克等科学家的大量研究基础之上的,没有胡克,就不可能有牛顿的发现。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因为要发现问题,要作出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没有从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事实证据的大量占有,高质量的问题是不可能产生的。鸢尾花项目关于探究过程中“广泛调查——问题聚焦”的确定,就是基于这个认识提出来的。

这两个方面本质上可以归在一起,那就是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机械理解,机械理解的思维方式不是科学思维的方式,呵呵,这又是国人最难改变的恶习了。有如此恶习,靓汤是很难煲好的。

4.教材与课标中的腐水

韦钰院士认为国内小学科学教材不是探究式的,虽然我对这一评价多少有些保留,但小学科学教材存在的问题的确也令人忧心忡忡。就我教过的几种版本的科学教材而言,且不论其体现在实证方面的欠缺,一味猎奇迎合兴趣和要有别于其它教材的思路使教材的编写走入了歧途。小学科学课标中关于科学知识方面的表述也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如关于常见的力的表述: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而在教材中,浮力、摩擦力、弹力都是要花费较多的篇幅去做内容设计的,由于标准中没有说明要把这些力了解到何种程度,在猎奇等不良心态的驱使下,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苦笑不得的所谓探究设计,比如“土豆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溶解了足够量的盐的水可以使土豆浮起来),即涉及到了溶解和溶液的密度问题,也涉及到了浮力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探究清楚其中的科学奥秘的确太难。编者的意图只是想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而对于能否得到科学结论却并不在乎,甚至是有意折磨学生不让他们获得结论。真不敢相信,刻意割裂探究过程与科学结论的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真的是科学素质的培养吗?!这类设计在教材中的篇幅不在少数,一些老师更是纷纷效仿,竟然有人带领学生研究起沙拉酱是固体还是液体来。作为小学科学课标和教材,一定要明确选择一些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科学核心概念,和用经典实验让学生去经历探究这些核心概念的过程,科学探究要有明确的科学知识目标,而不能刻意把学生弄糊涂而让学生产生科学好神秘、好困难、无法研究清楚的错觉。这个错觉就如我以为多加猴头菇煲汤就可以增加营养那样,把一盅靓汤煲的好苦、好难咽下。

流毒、腐水,曲解、机械理解,如此混合在一起的“探究”已经不是探究了,这样的已经有点臭气的“靓汤”不仅不能去湿热毒气,还会使孩子的脸上多长出一些痘痘来。因而,我很想强调,我们对孩子实施的科学教育,要让他们感觉到科学是可靠的,虽然科学在不断修正发展;科学奥秘是可研究的,虽然研究起来并不容易;科学问题不是瞎猜想提出来的,而是要有科学观察调查的依据;科学研究是需要严格实证的,虽然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往往并不理想、存在误差……

在此我还想补充说明的是,虽然我提倡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严格的科学实证或探究的过程,但什么都去严格实证是不现实也是条件不许可的,毕竟我们从事的是小学科学教育,实证或探究是教育意义上的,而不是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由此想到一件事,一位院士认为,纸飞机涉及到很复杂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不适合小学生研究。想起自己儿时玩纸飞机时的情形,把飞机翅膀的尾部两端翘起一点就可以使纸飞机向上翻筋斗,把尾部左边上卷一点就可以使纸飞机向左转弯,把飞机做轻一点、翅膀做大一点可以提高滞空时间,如此等等,虽然我无法解释其中的空气动力学,但这是我儿童认知水平的有趣的科学实证式的探究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了!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

认真学习了一遍,还是很有启发的。我们自己的固有思维对课堂的影响是最大的。
一直努力中……
TOP
4#

   这位教师分析的深刻和比喻的恰当,有些也正是我们平时教学时的困惑。只是我觉得批判的也有些过激。如现行教材“重过程轻结论”的现象已有所改观,科学的实证意识也是在教学中非常强调的。我赞同要把“探究式学习”深化到“探究性学习”,但小学科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必全都像中学阶段准确无误,单纯地从一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也未尝不可。
TOP
5#

    吴老师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读了很受启发。其实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有体会,常会觉得我和我的学生的科学探究有时会陷入浮躁的怪圈,自己感觉很不好。我觉得吴老师说的许多观点我是注意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议是不是大家能多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以供操作。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6#

拜读了,值得细细品味!
TOP
7#

探究式学习已经进行了多年,我也为此困惑了许久,回首探究式学习的提出,应该是在双基学习的基础上,现在好多探究式学习往往偏重形式,轻结果,到头来是两头落空,前一段时间我也在反思这种教学方式该如何深化,这篇文章很有启发!!!!!!!!
TOP
8#

吴博士的文章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反思我国科学教材\教学现状,对目前科学教学的弊端提出了批评,给我不少启示.说到目前小学科学教材的现状,在我的教学经历过程中,目前小学五年级对于物体沉浮原因的实验设计太难,尤其是后面四课内容,设计到物体受力分析,这些在初中生学起来都颇费力的东西,让小学生设计和探究,我觉得拔的有些高了.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9#

我相信这篇文章说出了很多科学老师的心声!
现在很多探究活动,就如以前章鼎尔老师的举的一个例子:明明知道是茶,还要去探究:开水+茶叶.......
建议多一些如文章最后"纸飞机"这样的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有趣的科学实证式的探究.

TOP
10#

值得我们深思。
TOP
11#

我也觉得许多内容很难教,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知识积累少还不说,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臆测结果,学生的数据一大堆,最后的结论没得出就下课了。很郁闷。
TOP
12#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08-5-9 13:14:00的发言:

吴博士的文章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反思我国科学教材\教学现状,对目前科学教学的弊端提出了批评,给我不少启示.说到目前小学科学教材的现状,在我的教学经历过程中,目前小学五年级对于物体沉浮原因的实验设计太难,尤其是后面四课内容,设计到物体受力分析,这些在初中生学起来都颇费力的东西,让小学生设计和探究,我觉得拔的有些高了.


谢谢大家对我的这篇文章的讨论!


我不是什么博士,而是一线科学教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引起大家对科学学习的更深入的思考,请大家继续指教!


我的博客:http://blog.iiris.cn

TOP
13#

    本文曾在今年3月发于《学科新视野》网刊——网眼栏目:http://www.kxsy.net/kxxsy/showart.asp?id=416 ,可惜当时在没有在视野论坛查到作者姓名,在此向吴老师道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2 21:19:1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4#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二剪梅好。

没关系的,请多讨论,谢谢
 
TOP
15#

科学探究的实质并不是每个科学老师都清楚的


实际上我们都用应该进行科学发展史的学习

TOP
16#

 


探究学习“煲汤说”


 


     靓汤之所以成为靓汤,对于一个从未涉足厨房事业的我来说,想来不外乎受以下因素之影响。一是取决于各种原材料的质地,二是取决于各种原材料的组合搭配方式,三是取决于加工者的煲汤技术,四是取决于炉灶提供的适当火候,五是取决于品尝者的口味,等等。


     若将煲汤对应类比于探究,则互有影射。煲汤材料对应于教学主题,抑或探究主题。好的煲汤材料可能煲出靓汤,差的煲汤材料未必不能煲出靓汤。但是,我们总是将一些昂贵的菜肴吃个精光,比如,上了一道鱼翅,吃过的人说鱼翅的味道不怎么的,然而抢着吃的就属他。看来,教学(探究)主题虽不是决定学生探究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但好的探究主题会让教师的教学显得轻松愉快,甚至不需要什么更多的技巧。


原材料的组合搭配方式对应于教材的重新组织建构。我知道,鱼可以烧出“红烧鱼”、“清蒸鱼”、“油炸鱼”、“葱油鱼”、“汤鱼”、“糖醋鱼”等等,也可以将鱼块、鱼头等分开烧或者一起烧。同种主要原料,不同的配料可以煲出不同的靓汤,这取决于煲汤者的灵感以及需要等。因此,同一种教材,不同的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自己对教材的感悟,进行不同的处理。好的厨师尽管会做各种鱼,或者也会根据顾客的要求烹制某类鱼,但他会审时度势地提出基于健康的饮食建议。好的科学教师则会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进程。有一道“黑鱼两吃”的菜,体现出以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作为课堂主要学习目标的不同类型的课,如果将“溜黑鱼片”指代教学以科学概念建构为目标,那么“黑鱼骨汤”则指代教学以领会探究技能和方法为目标。


加工者的煲汤技术对应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包括对教学进程的掌握、对生成问题的动态调节、对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实时观察、对学生基本探究秩序的协调等。好的厨师总是尽量少的添加外来佐料,以保持汤的原汁原味。好的教师也总是尽量少地左右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以保持探究的自然流畅性和学生自主性。


炉灶提供的适当火候意味着一些外部因素对探究的影响,比如探究材料的呈现和结构性、探究时间的提供和合适程度、探究环境的布置和潜在影响力、合作小组的组织形式和探究力等等。火候是根据煲汤时的实时情况采取动态调节,也就是说影响探究的各种外部因素所构成的“火候”,并不能总是恒定不变,而是要根据学生探究的进度进行有效地协调。煲汤时先用大火、再用文火、最后还有焖些时间以便更入味更酥烂。教师对探究进行的协调也是这样,大火就像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过程,有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之功效;文火就像教师的细腻指导,使外在经验逐步转化为内在的科学概念和探究方法;焖则是探究力的进一步内化和外显,比如一些延伸性活动。


品尝者的口味似乎是指那些听课教师的内心感受,靓汤对于不同地区的人来说,并不能总算得上是靓汤。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者海吃海喝一番后,嘴一擦就走人了。内行人则是细细品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当然也有赞扬的一面。也有的教师将“品尝者”理解为参与探究的学生,也未尝不可。汤为君而煲,课为生而上。好汤则多喝,差汤可不喝。然则,好课则要听,学生们享受般地听;差课也要学,如坐针毡也要学。教学中的师生双方的地位总是不公平的,学生们似乎习惯于教师煲出的味道不怎样的汤,毫无怨言,或者不敢怨。一旦汤煲臭了,吃出毛病来了,厨师往往会被追责,而教师大多一点事情也没有。


探究毕竟不是煲汤这么简单,教师也不是厨师可比。


    


 

万嵩海
TOP
17#

认真学习了一遍,还是很有启发的。我们自己的固有思维对课堂的影响是最大的。
TOP
18#

学习了,科学问题不是瞎猜想提出来的,而是要有科学观察调查的依据。这点是探究的目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