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姜小卫专贴 [复制链接]

121#

        学生只有在安全,民主,轻松的课堂文化中,才会有自觉的问题意识,继而大胆地提出问题,与教师产生积极互动。在讲授式,满堂灌的教学中,学生根本不会有问题意识。
        小学科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科学学科本身就以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秘深深吸引着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当成探索者,学习者,和学生一起沉浸其中,倾听学生的声音,带着好奇和欣赏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萌发问题意识。
TOP
122#

3.营造生本童趣的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出现与自己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的地方,就出现认知矛盾,问题意识便油然而生。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营造生本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和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TOP
123#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验演示情境引发学生产生疑问。
例如“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用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些冷水,然后把它浸入热水中,学生观察到冷水袋先沉下去,过一会儿又浮上来了。自然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冷水袋在热水中先沉后浮呢?冷水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把热水袋放入冷水里会怎么样呢?
TOP
124#

(2)生活情境再现引发学生有效提问。
        在六年级上册“机械”单元的教学中,滑轮、轮轴、斜面等课的引入,都可以借助生活中使用机械工具的场景,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自然产生提问: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用滑轮、轮轴、斜面呢?它们的结构装置上有什么科学原理呢?怎样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证明呢?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继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TOP
125#

(3)创设与原认知冲突的情境引发学生有效提问。
在“摆的研究”一课中,教师调查学生的原认知发现,学生都觉得摆的快慢和摆锤的轻重,摆幅的大小,摆绳的长短有关。在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先让学生预测,然后在讲台上直接出示三组对比的摆装置,将全班分成若干大组共同计时,数数,学生发现“摆的快慢好像和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无关,只和摆绳长短有关” ,这时学生将信将疑,产生了本节课的核心有效问题:摆的快慢真的只和摆绳长短有关,和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无关吗?在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原认知产生强烈冲突时,再组织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控制变量实验,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和有效度就会大大提升。学生从学会提问到学会提出有效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不断的训练。
TOP
126#

(3)创设与原认知冲突的情境引发学生有效提问。
在“摆的研究”一课中,教师调查学生的原认知发现,学生都觉得摆的快慢和摆锤的轻重,摆幅的大小,摆绳的长短有关。在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先让学生预测,然后在讲台上直接出示三组对比的摆装置,将全班分成若干大组共同计时,数数,学生发现“摆的快慢好像和摆锤轻重、摆幅大小无关,只和摆绳长短有关” ,这时学生将信将疑,产生了本节课的核心有效问题:摆的快慢真的只和摆绳
小卫 发表于 2021/8/14 11:58:52
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原认知产生强烈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才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TOP
127#

利用暑假时间充电,提升自己,向姜老师学习。
TOP
128#

姜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充电提升,向你学习。也谢谢你的分享。
TOP
129#

二、整体把握教材重难点,找准每课核心有效问题
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离不开教师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解读,对整体教材的系统把握,继而根据每一课的重难点,分析每课的核心有效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
TOP
130#

1.基于课标,立足教材,充分把握教学重难点
       要找准课堂核心有效问题,就要在课程标准理念的统领下,教师吃透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各册单元之间的前后贯通关系。教材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具体素材。以教科书为代表的“主要教材"是典型的教材,而小学科学课的教材还有一部分来自特殊的实验材料——学材。 教材是通过“教”的逻辑而产生的,学材则是通过“学"的逻辑而产生的。不同教材观造成教材运用策略的不同,教师"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是在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下对教材的使用。
TOP
131#

        教师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提出有效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学生就可以通过与教材这一媒介的对话,形成提问和反思的能力,从而体现出课堂教学发展智慧的价值。如三年级“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中,课题就是本节课的核心有效问题。学生在观察了盛冰的杯子外壁上的小水珠后,产生疑问: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对比观察,杯子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区别,摸一摸杯子外壁的温度,学生又产生进一步的疑问:为什么杯子有冰部分外壁的水珠更多、更密,而上部分的水珠较少呢?
TOP
132#

       在分组观察这环节中,教师肯花时间让学生分层观察、对比观察,指向学生提出核心有效问题,这也是基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后,把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即杯子外壁的水珠是怎样从无到有的。由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概念是下一课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水珠从哪里来”这一课结束,学生还是带着疑问下课,并不需要教师把答案解释清楚。如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地解决问题,更顺应教材安排的体系,符合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流程,也实现了通过科学概念这一”媒介载体,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质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自己新的认知。
TOP
133#

        实践表明 ,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并以此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破重难点,使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与学生生成的核心有效问题相吻合,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水到渠成。
TOP
134#

2.设计动态生成的教学环节,示范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校教育不是单纯地使学生获得现成知识,而是通过探究学习学会提问。日本教育家木下竹次指出,传统教育以解释疑问为主,即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然后由教师提供标准答案。这种教学以释疑为主,很少期待学生质疑品质的形成。他认为,课堂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教师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这才是儿童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根本道路。
TOP
135#

        美国教育学者提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质疑,更要使学生超越单纯的提同,不断地提出挑战,去寻求更好的答案更深度的理解和更多的解决方案。因为,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志之一是看 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的不断提问和无尽的兴趣。
TOP
136#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间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也需要教师在动态的教学环节中进行示范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提问设计中摒弃简单、重复,诸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面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间的效能。同时,教师要给学生置疑的思路,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有效提问,让学生明白不同类型的问题问法不同,如判断型问题”是什么”“对不对”:描述型问题“怎么样”怎样”;整理型问题“哪些”:分析型问题"为什么”“与什么因素有关" :比较型问题"有什么异同”。
TOP
137#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能有意识地给学生预留自主提问的时间,教给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并经常训练,学生的有效提问就会逐渐成为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互相呼应,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
TOP
138#

三、及时反馈评价,生发更多有效问题促使有意文学习
       罗杰斯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是兼备逻树性直觉、理性与情感、概念与经验、构思与意义的。”围绕有效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出有针对性的及时评价,尤其对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背景意义及可持续性等,保持善意的鼓励、理性的支持、积极的反馈,学生就会产生个性化、多样化思考,形成深化探究活动的根据与事实。
TOP
139#

       如"污水与污水处理”一课是“环境和我们”单元的第6课,学生从了解身边的垃圾及有效处理和利用垃圾,过渡到对水资源的研究和调查。学生通过记录一天的用水量,在数据分析与对比中发现用水的无时不在和损耗巨大。面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又相当缺乏,水污染更是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目前,全球有近40%的人口喝不上法净的水。而水河染恰恰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TOP
140#

1.课前有效问题引领,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有意文学习
       在学习本课前,根据"身边的水污染有哪些?”这一问题,学生调查生活中的各种污水现象,并让家长帮忙拍摄了一些视频、图像。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组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污水。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基本达成情感上的共识——我们制造的各种污水太多了,污水对周围的水体产生后续污染甚至土地污染有直接影响。课前准备充足,研讨交流的素材来自真实的生活,这样的学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大。
TOP
141#

       类似这种基于有效问题的项目化学习,在科学调查实践类课堂上运用较多,教学的关键是对有效问题的提炼、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参与评价等。教师的肯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也增强了学习意义感的体验。
TOP
142#

2.分层设置有效问题,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
      不同学生存在客观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和正视差异,并且要运用差异,可以让学生分层、分类、分项目组进行研究,肯定学生的每个学习过程,学生会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中学有所长。
TOP
143#

       在观察比较污水和清水的异同之后.针对有效问题“如何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呢?”各小组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使污水沉淀之后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过滤。教师通过过滤的小视频,动态评价各小组的实验情况。学生在等待中充分感受到污水处理的不容易。
TOP
144#

       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然会提出新的疑感:“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处理污水的呢?处理后的污水到哪里去了呢?”教师在课堂上提供视频让学生观看污水处理厂的情景,利用图片分析各个处理环节的原理,还可以运用课后的社会实践机会。例如,科学教师可以与班主任配合,在节假日,采用调查实践、实地观察了解,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根据选择的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自觉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及时进行肯定评价,学生才会产生更多的疑问,使学习又有新的开始。
TOP
145#

       总之,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五花八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不是一朝-夕即可形成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成了习惯,才算有这种能力。”这里的“道"指的便是方法。当然,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最初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不仅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而且要做好提间的示范,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提问。
       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多角度、有顺序、有层次地提出问题。把学生的积极性纳人预定的教学轨道。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长期训练,就能在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发展核心素养。
TOP
146#

姜老师学习认真,有心得。学习了
TOP
147#

       总之,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五花八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不是一朝-夕即可形成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成了习惯,才算有这种能力。”这里的“道"指的便是方法。当然,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最初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不仅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而且要做好提间的示范,要站到学生的角度
小卫 发表于 2021/8/25 11:03:38
思考的还是挺深入的,学习了,多思考多感悟多收获。
吕坚
TOP
148#

教学关键问题3-4
如何引导学生基于证据进行论证?
TOP
149#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于2011年7月发布了《K一-12 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和核心概念》。其中科学实践被放在科学教育的首位。“框架还描述了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可以进行的八种科学实践活动,其中让学生参与基于证据的推理论证是科学实践活动的核心。
      从某种角度讲,科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推理论证,论证是由“资料”推论而产生主张”,同时说明论证过程与理由,并且在“主张”受到质疑时能够对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做出合理性辩护的一种活动。
TOP
150#

       传统的以“验证”为核心的科学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是学生按照教师与教材既定的程序验证的过程,由此造成了科学探究的机械化与形式化。将论证引人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能田绕核心问题开展论证活动,经历假设猜想、用各种方法收集所需要的证据,在探究逐步推进时.接受同伴的质疑,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反思与辩护、调整,最后达成共识,这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落实了科学课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问题解决方案论证的过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感悟科学论证过程,以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