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王京专贴(三年级 五年级) [复制链接]

901#

【同步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沙子豆子混合       没有明显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      物理变化
加热白糖          产生了黑色物质、气体
产生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
TOP
902#

小学科学“互联网+同步课堂”专项练习题:
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评定等级:
一、选择
TOP
903#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王 京
TOP
90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6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TOP
905#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TOP
906#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TOP
907#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TOP
908#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TOP
909#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6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TOP
910#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3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TOP
911#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3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TOP
912#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TOP
913#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TOP
914#

四、延伸: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TOP
915#

五、完成作业
TOP
916#

完成课堂作业本P24中的活动记录和课堂练习
TOP
917#


                  实验一:                        第   小组
      
第一次测量的时间    
第二次测量的时间
漏60毫升水    (       )秒
    (        )秒
我们的发现
TOP
918#


实验二:                     第   小组
    漏10毫升水    漏50毫升水
我们的推测    (       )秒    (       )秒
实际测量    (       )秒    (       )秒
我们的发现
TOP
919#

运动和位置教学设计
TOP
920#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TOP
921#

1. 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 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
TOP
922#

一、聚焦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板书:运动和位置】
TOP
923#

二、探索——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
探索活动一:
(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判断时,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位置。教师可以用“和....相比”的句式,代替“参考物”概念的表述)
TOP
924#

(1)出示图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2)出示图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判断证据。学生交流讨论
TOP
925#

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
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
小结: 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板书:物体位置:改变——运动 不改变——静止】
TOP
926#

三、探索——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材料准备:方向盘、软尺若干个]
TOP
927#

1.探究活动二: 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位置
(提示: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教室的8个具体方位有认识基础)
(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TOP
928#

2.探究活动三: 站中心同学静止不动时,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TOP
929#

3.探究活动四
方案一:[材料准备:校园平面图、可移动的透明方向盘、测量尺]
(提示:此活动对学生认识水平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学生有困难,选择方案二)
TOP
930#

方案二:[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出示校园设计图课件,多次更改“参考物”,让学生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板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