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蔡春芳专帖(一年级五年级) [复制链接]

121#

3月22日,上周五带来自制小船测了承重力,不满意。利用双休日时间,今天带来了改进版的,承重力果然大大提高。为五5班有钻研精神的屠星宇(船底加塞泡沫,船身变大)和阮煜城(第一次带来的船体积太大,放不进后切小导致船身不稳定,重新做的重量级号果然是承重力给力)赞一个
屠星宇

[a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3/22 16:03:10
能积极动手实践,点赞。小船的大小没有规定吗?
吕坚
TOP
122#

《浮力》泡沫塑料块等浮在水中(浮力=重力),把泡沫块拉入水中(浮力=重力+拉力),把石块拉着浮在水中(浮力=重力—拉力)~看上去好像很简单的方法,学生在实验中仿佛云里雾里的实验也做,也分析,但是学生还是不明白,有啥妙招?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3/23 15:53:20
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特别是后两者。第一种情况最好理解,第二种和第三种是否可以把排开水量增减结合进去理解。
吕坚
TOP
123#

这两个孩子对科学很用心,能思考改进并取得实效。蔡老师的板书写得很清晰,对孩子们理解浮力很有帮助。
TOP
124#

《浮力》泡沫塑料块等浮在水中(浮力=重力),把泡沫块拉入水中(浮力=重力+拉力),把石块拉着浮在水中(浮力=重力—拉力)~看上去好像很简单的方法,学生在实验中仿佛云里雾里的实验也做,也分析,但是学生还是不明白,有啥妙招?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3/23 15:53:20
板书真是简洁却又能帮助学生理解!
TOP
125#

要上一节录像课,天天写天天改,总觉得怎么都不对?幸亏还有可以请教的地方,加油加油
TOP
126#

上周还帮徒弟蔡春芳老师听了一堂《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一课。
优点:
1.教具学具准备非常用心,挖来了不同地方的土壤和岩石,最后的土壤模型实物展示观察,非常有心。
2.课堂组织能力强,活动开展顺利。
3.板书PPT制作精美。
存在不足:
1.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不够清晰,本课活动的指向性不明确,导致课堂环节有些偏离教材意图。
2.教学语言需要提前思考,语言不可过于随意。
3.活动后的交流环节要更加深入一些,不要急于教师讲述。

TOP
127#

上周还帮徒弟蔡春芳老师听了一堂《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一课。
优点:
1.教具学具准备非常用心,挖来了不同地方的土壤和岩石,最后的土壤模型实物展示观察,非常有心。
2.课堂组织能力强,活动开展顺利。
3.板书PPT制作精美。
存在不足:
1.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不够清晰,本课活动的指向性不明确,导致课堂环节有些偏离教材意图。
2.教学语言需要提前思考,语言不可过于随意。

章俐鑫 发表于 2021/4/12 10:02:08
师傅,通过这一次的录像课,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作为科学老师我还没有合格,这三年来我只是忙于实验教学,忽视了科学课堂的整体性与实验后的反思。这一次的录像课,也让我收获很多,我会及时把自己的体会都写出来,师傅,有你真好!
TOP
128#

上周还帮徒弟蔡春芳老师听了一堂《岩石和土壤的故事》一课。
优点:
1.教具学具准备非常用心,挖来了不同地方的土壤和岩石,最后的土壤模型实物展示观察,非常有心。
2.课堂组织能力强,活动开展顺利。
3.板书PPT制作精美。
存在不足:
1.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不够清晰,本课活动的指向性不明确,导致课堂环节有些偏离教材意图。
2.教学语言需要提前思考,语言不可过于随意。

章俐鑫 发表于 2021/4/12 10:02:08
这课应该是很有故事的课堂,娓娓道来,回味流畅。
吕坚
TOP
129#

录像课后的反思
不足之处:
一.教材内容不够重视
二.教学过程不够完整
三.教学评价不够到位
四.教学仪态不够专业

改进办法
1.课前做足功课,不仅要准备实验器材,还要熟悉教材中的安排意图
2.教学设计应用课堂,导入、交流、揭题、实验、反馈、总结,必不可少
3.多看看网络上的科学实录,学学科学课堂评价,或每节课后思考今天的课堂评价收获
4.看到录像课的视频,发现自己的教学仪态真的太随意了,科学老师该有的庄重严肃与端正的教态不可以忽视。
TOP
130#

录像课后的反思
不足之处:
一.教材内容不够重视
二.教学过程不够完整
三.教学评价不够到位
四.教学仪态不够专业

改进办法
1.课前做足功课,不仅要准备实验器材,还要熟悉教材中的安排意图
2.教学设计应用课堂,导入、交流、揭题、实验、反馈、总结,必不可少
3.多看看网络上的科学实录,学学科学课堂评价,或每节课后思考今天的课堂评价收获
4.看到录像课的视频,发现自己的教学仪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4/16 15:22:15
反思到位,用心付出,相信在以后的课堂中你会留意自己的教学设计目的所在,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
TOP
131#

《热是怎样传递的》第一个实验室观察实验,把火柴粘在金属丝上是难点,不能用胶水 因为需要让它遇热掉下来。我让学生来尝试:有一手把火柴固定,另一手滴蜡烛油的;有直接蜡烛融化处沾沾就去粘的;有用火柴棒裹蜡烛油碎末,去蜡烛上加热融化然后用镊子把火柴与金属丝夹紧的;还有用镊子夹蜡烛油碎末,加热融化,去夹紧火柴与金属丝的…这些办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看到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神贯注尝试的表情,才是值得肯定的科学态度[强]
TOP
132#

《热是怎样传递的》第一个实验室观察实验,把火柴粘在金属丝上是难点,不能用胶水 因为需要让它遇热掉下来。我让学生来尝试:有一手把火柴固定,另一手滴蜡烛油的;有直接蜡烛融化处沾沾就去粘的;有用火柴棒裹蜡烛油碎末,去蜡烛上加热融化然后用镊子把火柴与金属丝夹紧的;还有用镊子夹蜡烛油碎末,加热融化,去夹紧火柴与金属丝的…这些办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看到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神贯注尝试的表情,才是值得肯定的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4/20 5:16:29
这节课实验效果是很好的,难在能让孩子们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很好!
TOP
133#

                   《传热比赛》
这一个实验:第一步,先把蜡烛油滴到金属凹槽,放火柴凝固;
第二步加热三根金属(铝、铜、铁)的共同支点;
第三步,记录每一根火柴掉落的时间。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观察员与记录员之间传递信息存在误差,观察员的表述不能让记录员瞬间明白并记录。
也发现有比较好的分工:根据表格上(铝)中(铁)下(铜)的顺序,观察员传递信息直接用上几分几秒来表述;第二个比较好的分工是:三名观察员分别观察自己负责的金属条上火柴的掉落时间,最后都掉落后告诉记录员;第三种分工是:观察员与记录员之间有一个通讯员,一旦记录员还在记录,但是观察员有发现时,可以通过通讯员来暂时储存消息,这样记录员就不会手忙脚乱…这个实验还是存在误差,不少组测出来铝上的火柴最先掉落,所以需要再次实验一次或两次来探究三种金属的传热快慢~
TOP
134#

《热是怎样传递的》第一个实验室观察实验,把火柴粘在金属丝上是难点,不能用胶水 因为需要让它遇热掉下来。我让学生来尝试:有一手把火柴固定,另一手滴蜡烛油的;有直接蜡烛融化处沾沾就去粘的;有用火柴棒裹蜡烛油碎末,去蜡烛上加热融化然后用镊子把火柴与金属丝夹紧的;还有用镊子夹蜡烛油碎末,加热融化,去夹紧火柴与金属丝的…这些办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看到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神贯注尝试的表情,才是值得肯定的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4/20 5:16:29
尝试是对的,改进实验的效果也是要不断尝试的
TOP
135#

                   《传热比赛》
这一个实验:第一步,先把蜡烛油滴到金属凹槽,放火柴凝固;
第二步加热三根金属(铝、铜、铁)的共同支点;
第三步,记录每一根火柴掉落的时间。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观察员与记录员之间传递信息存在误差,观察员的表述不能让记录员瞬间明白并记录。
也发现有比较好的分工:根据表格上(铝)中(铁)下(铜)的顺序,观察员传递信息直接用上几分几秒来表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4/23 15:13:43 凹槽不好处理
TOP
136#

回复 133楼蔡春芳的帖子

分工的确很重要,小组之间的有效配合是实验效果的关键
TOP
137#

《热是怎样传递的》第一个实验室观察实验,把火柴粘在金属丝上是难点,不能用胶水 因为需要让它遇热掉下来。我让学生来尝试:有一手把火柴固定,另一手滴蜡烛油的;有直接蜡烛融化处沾沾就去粘的;有用火柴棒裹蜡烛油碎末,去蜡烛上加热融化然后用镊子把火柴与金属丝夹紧的;还有用镊子夹蜡烛油碎末,加热融化,去夹紧火柴与金属丝的…这些办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是看到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全神贯注尝试的表情,才是值得肯定的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4/20 5:16:29

实验操作是操作能力的培养,其实更重要的是探究品质。
TOP
138#

什么是探究品质呢?我觉得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考,行动都是探究品质的体现。
TOP
139#

什么是探究品质呢?我觉得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考,行动都是探究品质的体现。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21/4/25 12:33:10
谢谢,受教了
TOP
140#

                                             一人上课,多人来帮
今天,我们学校的王老师施教,邀请了朱老师,在实小交流的章俐鑫老师,还有本校章校长,屠副校长,已经学校里几位科学专职或兼职老师来旁听。



王老师认真上,老师们仔细听,结束后对王老师的积极准备给予肯定,同时给出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




我作为听课老师,不仅感受到了王老师认真准备,积极做PPT的热情。更让我感动的是,老师们无私的帮助,做为其中一员,非常幸福。
微信图片_202104281609298.jpg (, 下载次数:0)

(2021/4/28 16:17:29 上传)

微信图片_202104281609298.jpg

TOP
141#

回复 131楼蔡春芳的帖子

学生思考尝试各种方法,这节课一定很有趣了
TOP
142#

2021年5月18日,以“做中学•学中思,以聚焦实证•深化探究”为主题的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送教活动在道墟街道中心小学举行。

   本次科学教学活动,四堂有设计有思考的家常课演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立足课堂教学,提升研修效度。

经验十足的王烈刚老师与三3班学生合作的《地球的形状》。王老师用古人穿越的方式带给学生一种情境,回到了科学并不发达的大汉朝,去追溯地球形状的认知历史。
热情细致的王梦婧老师与五1班的学生合作的《用水测量时间》。王老师改进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操控,得到更加明显的实验效果。
淡定从容的李煜鋆老师与六3班的学生合作的《垃圾的处理》,李老师带领学生认识到现在生活中的垃圾成堆现象,并对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质疑:填埋与焚烧各有什么优缺点。
幽默风趣的王飞老师与六3班学生合作的《减少丢弃与重新使用》。王老师的个人魅力带动着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一点一滴激发出来,让学生不仅了解减少丢弃与重新使用的意义,同时又可以真正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课后,四位老师各自对自己的设计思路、预设亮点、最大执教体会进行分享。然后由资深科学教学经验的林泳桥老师发动老师们对执教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重华小学的赵洁莹老师对王梦婧老师的课点评:简化实验,提高效率。

夹塘小学的余沁老师对李煜鋆老师的课点评:以小见大,简单而不简约。

崧厦小学的王家栋老师对王烈刚的课进行了点评:板书具体,让学生都有实验做。


棉梁小学的吕坚老师对王飞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有气场,有幽默,有设计。

老师们不仅对课堂有正确的点评,也对课堂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对于《减少丢弃与重新使用》这两个概念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几位科学老师的探讨让课堂点评更加深刻,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课后第三个环节是由长塘镇小的许水勇老师带来的分享《活教活学活用,例谈小学科学科学实验改进与优化》,许老师通过一个个实验装置的改进实例,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课堂上实验装置的不同对实验本身是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需要我们在平常的科学课堂认真预设实验,提前操作实验,用最佳的实验装置投入到实验课堂中。


最后是朱钻飚老师对本次活动的点评与小结《碰撞产生火花,交流凝聚智慧》。不仅肯定了本次活动老师们的付出与努力,同时对上课老师对参加活动的所有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多做,多思,多进步。
TOP
143#

文字稿看了,辛苦了,非常好!
TOP
144#

文字稿看了,辛苦了,非常好!
章俐鑫 发表于 2021/5/20 14:59:58 谢谢师傅肯定,我感觉自己只会记流水账
TOP
145#

课堂实验,先操作,再记录,字迹端正,多么赏心悦目。

    保质保量上好每一堂科学课,是我的内定目标。这周开始科学课正常在上,我的心里也踏实了。这两天在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部分,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有两个实验,一个是流水对岩石的作用,另一个是冷热对岩石的作用。    第一个实验我用到了:矿泉水瓶、水、小石子。这个实验很好操作,学生只要剧烈摇晃矿泉水瓶,实验现象很明显。学生纷纷指着瓶底的岩石碎片给我看
蔡春芳 发表于 2020/12/1 15:43:48
TOP
146#

               头脑运动会团体赛之体会
1.学生的合作,需要磨合
2.选择有小聪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
3.老师的赛前辅导得有针对性。
TOP
147#

一次参赛经历,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TOP
148#

2021年5月18日,以“做中学•学中思,以聚焦实证•深化探究”为主题的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送教活动在道墟街道中心小学举行。

   本次科学教学活动,四堂有设计有思考的家常课演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立足课堂教学,提升研修效度。

经验十足的王烈刚老师与三3班学生合作的《地球的形状》。王老师用古人穿越的方式带给学生一种情境,回到了科学并不发达的大汉朝,去追溯地球形状的认知历史。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5/20 14:41:29
整理很辛苦,配个图,更有仪式感,加点自己的想法,更有回味感。
吕坚
TOP
149#

《谁先迎来黎明》
引入:我们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是一起迎来黎明的吗?你有过怎么样的生活经历?
五4班的张伟东说跟甘肃的表哥视频,我们这里已经很黑了,甘肃还很亮;五5班韦宏宝知道广西,汪阳知道四川;五2班的方媛飞知道云南等等,这样的真实例子,可以作为我们验证地球自转的一个很好切入口。大家围成圈,地球位置上左边跟右边就是我们实验时候的左右(注意点:我们观察地球仪看到的左右,与我们围成圈时的左右应该会相反),定好太阳位置,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时天天亮的顺序不一样,多亏我们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或亲戚[强]
TOP
150#

《谁先迎来黎明》
引入:我们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是一起迎来黎明的吗?你有过怎么样的生活经历?
五4班的张伟东说跟甘肃的表哥视频,我们这里已经很黑了,甘肃还很亮;五5班韦宏宝知道广西,汪阳知道四川;五2班的方媛飞知道云南等等,这样的真实例子,可以作为我们验证地球自转的一个很好切入口。大家围成圈,地球位置上左边跟右边就是我们实验时候的左右(注意点:我们观察地球仪看到的左右,与我们围成圈时的左右应该
蔡春芳 发表于 2021/6/4 15:15:58
有机会去一下亲戚的家里看看,印象会更深刻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