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
古代人们以太阳升起作为一天的开始,以日落为一天的结束,但是某一天,太阳突然消失了,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生:发生了日食)
问:你知道还有哪一种现象和日食类似?
(生:月食)
[板书日食和月食
二、探究
①了解日食发生过程、特点
问:你对日食或者月食有什么了解?
(生: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处于一条直线
生:有“天狗吃月”的传说)
追问:你能详细说说这个传说吗?
问:你认为此时月球处于什么状态?
(生:满月)
现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信息技术了解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天文现象,你能解释一下出现日食的原因吗?
(生:太阳、地球、月球处于一条直线上)
问:三者如何排列?
(生: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教师及时板书并强调作图细节,如大小和距离
②日食模拟实验
此时真的会发生日食吗?我们用光线表示一下,为了方便,只将会照射到月球上的光线表示出来。
教师作图并标出ABC区域
哪里是被月球遮挡的区域?ABC都会没有光线吗?
(学生有些不理解,并有学生认为均无光线)
教师提示: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此B区域完全无光线,AC两区域的光线有部分被遮挡,B区域能看到日全食,AC区域能看到日偏食。
根据图示,你能说说日食一般出现在什么日子吗?为什么?
(生:农历初一,因为月球处于中间位置)
③月食
如果出现月食,你能说说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排列是怎样的吗?
(生:三者处于一条直线,并且地球处于之间位置)
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一般出现在什么日子?
(生:农历十五)
三、总结
人们一般根据理论知识了解天文现象,无论哪一种天文现象,我们都很难用真实实验进行研究,因此人们可以利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比如今天学习的日食现象,我们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验证。我们可以用头表示地球,用拳头表示月球,用日光灯表示太阳,进行验证实验。
教师边引导别演示
[多媒体展示近几年日食时间表
引导学生体会日食现象并不会经常出现
[多媒体展示人们观察日食
了解观察日食现象的步骤
听课反思
①在探究的第一部分,提出对日食或月食现象的认识这一问题,学生比较内向,不爱发言,教师能通过鼓励方式引导,了解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前概念,暴露已有经验,有助于之后的教学。
②在探究的第二部分,学生对本影区、半影区的形成难以理解,对于学生提出三个区域均有光线这一观点,能及时找到突破点(月球不透明不发光)进行正确引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③作为一堂常态课,这节课结构完整,教学的引导很自然,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和剖析,最后在情感态度上进行提升,让学生在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上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