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学一思:2020网络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11#

篇:200626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王平《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视野下科学课怎么上》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王平老师通过一个晚上的时间向国内老师展示了一个国外教学的具体案例,对于国内科学课的开展也很有意义。

1. 借助一张T表,让学生提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通常起始于一个问题,这也是科学的本质。我们的科学课可能习惯于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一课时一课时的探究解决这样一个个问题。美国教育是怎么做的呢?拿“观察玉米”一课为例。老师给学生展示一根浸了水的玉米,然后询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并有选择性地记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于T表,在之后的课中不断重提T表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自己提的问题是被老师重视的,那他接下去的探究也是很有动力的。

2. 使用一些问题,引导“建立共识”的讨论。

      “学生讨论是科学课少不了的环节,但没有策略的学生讨论容易流于形式。看看美国老师是怎么做的。课堂伊始,老师会做一个总结回顾的提问引导:我们有什么问题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还有什么问题在下课前,教师会让让学生头脑风暴我们下一步研究要做什么?讨论是一个有目的的讨论,讨论什么问题要给出来。注意使用我的想法像你的想法,因为......”的句式,鼓励学生把各自的想法相联系,鼓励积极地倾听和学生间的对话样的讨论不仅仅帮助学生锻炼语言能力,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过程。

      我的感受,美国课堂总是不吝啬时间地进行这种提问、讨论,因为这是科学家日常的工作,是科学的一个部分讨论交流是科学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不可舍弃,不能重科学知识的教授,而忽略讨论。希望在我们教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学生,能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交流、写作。


633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30 13:18:49
TOP
12#

篇:200715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冷莹和斯苗儿《阅读的故事》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今晚,聆听了温文尔雅的冷莹老师和幽默有趣的斯苗儿老师对阅读的分享,分享主题在这个轻松的暑假显得特别舒适配套。暑假适合阅读充电,丰富自己。而通过其他学科的老师对艺术、对人文的阅读的分享,拓宽了我自己自己的阅读眼界,由此享受这个分享。

      冷莹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艺术的故事》,让平时鲜有机会接触艺术的的我让我感受了一次艺术的魅力,冷老师对艺术浅显易懂的讲解拉近了一点我与艺术的距离。通过了解一幅流传百代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我发现艺术的创建过程是复杂的,但呈现结果很轻松,让人感觉很和谐。而这一特点与科学也是相通的,科学原理的呈现一定是简约的,但原理发现的过程则耗费科学家许久心力,研究数月甚至几年。其实每一门学科,到达一定的高度,有很多地方都是相的。试想一下,科学老师是否能将有些美学元素融入教学,那样课堂会别有一番风味吧。

    斯老师身为数学的省教研员,今晚却向我们分享了一本关于人文的书籍。这体现了斯老师倡导教师读“杂书”的思想,我们科学老师着实需要读百书,读杂书,因科学老师不仅要懂得科学知识,还要知道百科知识;科学老师不仅要有科学精神,更要有人文情怀。

最后,喻伯君老师这本“无字之书”向老师们再一次推荐赏析了《幽梦影》,读书能启人心智,涵养心灵,暑假无事,一定通读《幽梦影》!


536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6:29
TOP
13#

篇:200731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张敏《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网络讲座的学习体会

夹塘小学余沁

      今晚,聆听了张敏老师主题为《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的讲座分享,感受到一堂好的科学课,学生出彩比教师出彩更重要。那要如何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呢?张老师告诉我们要做到:

    1. 上课前,备课本,备学生。

      课前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对学生学情进行准确的分析,是我们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尤其是学情,对于一堂课的影响很大,科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认知、现有水平上,在设计每一堂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而推动教学。

    2. 上课时,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

    学生的兴趣所在是学生的力量所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3. 课堂中,给学生提供结构性的实验材料。

    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教师要给学生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孩子们会主动探究。

    4. 交流时,用启发式的手段引导学生实验、思考。

    科学课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充分发挥,主动探究。因小学科学课是以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所以要鼓励学生体验。张老师分享的《蜗牛》一课,兰本达教授就充分引动了学生的力量完成了一场科学探究,这给我们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课例——他放手让孩子们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授只是恰当的引导孩子们的疑问。

    5. 课堂后,让学生的思维继续涌动。

      下课只是课内探究活动的暂停,还是课外探究的起点。

希望在今后的科教中,我能努力用老师的力量引导教学,用学生的力量推动教学。


592字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1-11-21 21:37:0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