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五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我的五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您指正!



五年级第四单元教学后记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后记:在教学本单元前,我在8班用问卷测试了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及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学生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天体运动是这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空白区,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材料,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活动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


第一节课的内容,看似不难,然而如果学生不看书或预先不预习,教师提出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呢?大多数学生会卡住,有少部分学生之前看过书可以作出一些推测,个别学生能够在书本上推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太阳和地球一起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等。细想其实也很正常,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缺乏直观经验,没有知识储备直接让他们毫无根据的推测,难度很大,而且可能存在胡乱的假说,因此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状况,我选择让学生翻书本,看看书本上的推测可行吗?让他们间接有一个印象: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有这些原因。


要验证这些猜测,一旦教师提出建立模型,学生根据书本提示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比如手电筒、蜡烛),然而聪明的学生认为蜡烛要比手电筒更好,虽然光暗一点,但是蜡烛光线是向四周散发的,与太阳更相似。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蜡烛和火柴,学生都很高兴,用学具袋里的材料做好地球仪,本想让他们贴上地形外观的,课堂时间太少,只能先让学生做好标记。实验过程中,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比如学生容易将蜡烛熄灭,还有调皮的会用火烧纸,不好好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自己在实验前介绍方法时不够仔细和全面,产生这种情况可能是一方面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本就不清楚,学习兴趣不浓厚,还有一部分就是没有听懂实验方法,就想别的心思来满足自己了。另外做实验时,最好将窗帘拉上,学生更容易观察。


做完这部分实验,学生会有许多发现,他们并不会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想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我让学生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学生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学生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我是让学生将地球从地球仪装置上拿下来的,其实就相当是一个球体,并没有让地球倾斜一定角度放置,与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并尽量保持同一水平面。因此,有学生就提出来地球自转时,(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即南极和北极有些地区并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个猜测也是不能完全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我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没有马上给他做详细解释,我觉得这课内容还没有涉及地球饶地轴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学生能够发现这点其实他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并没有人云亦云。


课上完后,我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天文资料,自己先通过查询资料尝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又是通过怎么样的证据说明的?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回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呈现了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学说和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学说,特别是“地心说”由于有着宗教势力的支撑,一直被人视为真理,可以说在哥白尼提出这样的“日心说”观点以前,“地心说”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人有疑义,也没有充分的、直接的证据,更多人只是畏惧宗教势力,不敢表达正确的言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及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要学习哥白尼研究天体运行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气概。


从学生层面来说,托勒密和哥白尼观点其实是不容易马上能理解的,即使有些学生在字面上能看懂。因此,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到达一定高度,才能反过来思考科学家这些证据是否就能够说明他的观点,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建立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明)证据的观念和科学家利用思辨性语言来合理推测结论的研究方法。


说到底证明一个学术观点,科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观察到的直接现象,要么是实验中获得的有效数据。一般情况下,只有无法直接观察到现象或缺少有效数据的情况下,才可能应用思辨的方式进行说明,文科特别是哲学研究常常如此。而在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证据中除了利用直接事实来说明外,都用到了思辨的方法。


虽然我以为现在给学生将到思辨,他们不一定能掌握或应用,至少在他们心中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应该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解释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比较两位科学家之间的不同和相同,比较这些观点和前面的假使模型的联系,他们对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并能够根据已有观点选择前面正确的猜测。同时对于哥白尼的研究态度和坚持精神产生一些触动,为今后走向科学研究道理奠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点点基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0 9:19:06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

 

六年级科学教学后记:


1、  放大镜


放大镜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多次使用,早已不是兴趣昂然。因此课堂初,我并没有向他们展示放大镜,而是设计了一个案例引导孩子想到使用放大镜,从而引入课堂。继而询问学生在哪些地方使用了放大镜,为什么利用放大镜。学生们回答了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放大镜集中热源(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二、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特别是老人和考古队员);三、利用放大镜发现事物的细微之处(包括农业专家比较植物种子不同和叶子受虫害的情况)。同时学生也有比较容易翻的错误如将医生用的额镜认作放大镜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整理了他们的想法,完成了书本上的表格部分。第2部分,我演示教授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发放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包括手上的绒毛、纸等等),期间发现学生的观察兴趣不是非常浓,一些学生拿着放大镜对着别人的眼睛,看别人的头(实际上他可能并不一定看的清楚)。对于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放大技术,我觉得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楚,如果能利用课件或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态的一个视频可能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放大镜的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早已有所发现,我用平面镜和放大镜的镜片做比较,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各种玻璃容器和水的结合演示,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利用玻璃和水的结合,也能制造放大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掌握放大镜的特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0 9:20:57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

 

1、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本课内容放在现在这段时间上着实不太合理,自然界缺少昆虫而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比较小,观察到结果也不会太明显。学生能够说出的差异也不会太多(主要有1、能够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2、可以发现一些细节)因此这节课,我充分地利用了视频《微观世界》,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进行处理后,利用了《微观世界》电影中的部分片段进行教学,同时根据片段中的一些现象设置疑问:让学生在观看电影中不忘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蚂蚁为什么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各种昆虫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清晰地看到蚜虫为蚂蚁提供食物。蜘蛛如何捕捉食物,蜜蜂和蝴蝶伸出长长地嘴器采蜜等等。因此这样一个视频我觉得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地自然知识。当然如果天气和时间都允许,让学生带着放大镜去自然界观察甚至拍下来,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4#

 

3、《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混合实验和加热糖的实验,观察实验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总结归纳物质变化的特点,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如果设计探究活动,如何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在教学前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观察黄豆和沙子的特点,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的特征,混合事物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留下样本,通过比较分析变化,同时利用搅拌、分离物质,做更细一步的观察比较,最后总结这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特点。


      在第二个实验中,学生能够轻易说出白糖加热变化的特点,可以看到许多明显的现象,老师在引导时要逐渐让学生比较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区别,同时对于最后的黑色物质和白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在比较中掌握这种变化的特点,最后教师归纳形成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初步形成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验证和实践,因此让学生回顾实验中还产生的现象,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尝试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用概念来判断和解释,要抓住主要的变化特点进行鉴别。


更细一步的思考,教材中利用简单的两个实验,是否就能让学生牢牢建立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混合分离实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包括物质颜色、透明度、光泽等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学生解释后面白糖变化时会有所误导,学生很容易认为颜色、形状、有气味产生就是化学变化。教学前,能否举一些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变化的现象,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然后再来进入课堂学习。并且,由于白糖和蜡烛以及金属勺都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难免会不全面,也影响它对于概念的理解。


      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课内容在问题设置和探究方法的指导上应有所改变,尤其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科学教育的学生,他们在科学观察习惯、科学思维发展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比较明显地区别,教师在指导上应熟悉学生的这些习惯,同时课前应调查孩子们的前概念知识,为教学设计的修补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形成准确的科学概念。


疑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在传统教材中需要到初中学习,让小学生学习这样难度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仅凭借教材中混合分离和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的实验,能否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准确概念?还有哪些适合的实验可以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形成科学概念,毕竟加热白糖的实验涉及白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学生全面观察的难度比较大,而让学生马上利用刚学的概念来解释物质变化的现象有一定难度,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0 9:22:38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5#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反思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学生初步明白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实验不像物质加热或燃烧一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加热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哪些现象。这个实验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小苏打和有些经验的白醋。


本课需要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混合现象比较剧烈,有比较明显的泡末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留下一些样本,混合后迅速地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只是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的玻璃片盖不住烧杯,而使空气混合进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


其中验证杯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是本课最难也是最精彩地部分。学生通过看书也许知道里面会有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是只有比较少的学生能够说出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当然个别学生会联想到五上我们在鉴别呼出气体成分时做的实验,用燃烧的木条伸进去,看看木条燃烧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之所以能让燃烧的木条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沉在杯底部,它的密度要比空气大。从而更多的了解二氧化碳的特点,此时许多孩子也许都认为这就是二氧化碳无疑了。此时,老师仍需要引导我们不应该轻易地下结论,教材上: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这是二氧化碳。重点向学生表达研究的内涵,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时,需要的是证据,而且证据要越充分越好,不能盲目的凭借几个现象就轻易地下判断。最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物质,并且与样本做比较,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白醋的酸味变淡了,小苏打也溶解并且变少了。最后总结这个变化也是化学变化。


教学中,由于第一次上课时,实验室没有白醋了,我只找到了一些红醋,在实验过程中,反映的速度比较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容易混杂在空气中,而使燃烧的木条不熄灭,缺少明显的变化,使验证结果失败,所以我觉得在做化学实验前,教师都需要亲自实验,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麻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6#

 

                                让教研促使我成长


                                       ——一次教研活动的体会


 


      开学初,县教研员布置我准备一节课,作为县里一次教研活动的研讨课,课题是六年级教材《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从事教学工作才一年半的时间,作为科学专职教师,接到这样的任务让我既感到荣幸又有些压力。学期初校内工作还未完全展开,让我得以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认真仔细的研读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觉得上好这节课责任重大。课堂教学目标很明显,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观察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更要判断两种物质变化的区别,从而构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科学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学科学的重点内容,如果在我这里没有开好头,肯定会大大影响学生后续的科学学习。


我按照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观察沙子和豆子混合后的变化和观察白糖加热的变化。第一个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及时总结物质混合后的变化,突出“没有明显变化”的特点,引出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其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下一个实验物质有哪些变化,并总结其变化特征,最后区别两个活动中物质变化的不同点既“有明显变化,并且产生了新物质”,从而建构化学变化的概念。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后,我便动手开始将教案写了下来,同时听取同事的建议,将学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和问题也仔细的记录了下来。教案完成后,我便根据教学需要,精心准备,并去市场购买了黄豆、蜡烛、白糖和打火机等实验器材。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便开始试教,并邀请了组内教师来听课。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学生兴趣浓厚,可观察到的现象很多,学生参与感也很强,只是课堂感觉次序有点乱。听课的陈老师听完后马上提出来:实验器材的分发有问题,两个活动的材料需要分开发放,一个活动结束后,需要将第一个活动材料整理好收上来,才能发第二个活动的实验器材,不然学生突然间拿到那么多的材料,肯定不容易停下来,教师也不容易组织好次序。


接下来的试教,我听取了陈老师的意见,及时调整实验器材发放的时间,让活动的进行更加有层次感。果然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次序井然,注意力也更加能够集中在观察物质发生的变化现象上来了。同时,我发现学生观察到的物质变化远远超过我预设的情况,比如有学生认为黄豆夹在筛子中间或随着沙子一起漏了下去都是黄豆发生的变化。我及时将试教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向教研员请教如何处理,教研员陈卫东老师告诉我,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我问题设置不够精炼,混合实验后,问“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过于宽泛,学生容易抓住变化字眼,从而将学生引导到误区。他建议可以提“黄豆和原来的黄豆有什么不同?沙子和原来的沙子有什么不同?”将学生引导到比较前后物质的差异,得出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没有明显变化,即使有一些细微变化也只是表面的变化。显然我的问题设置还欠火候,这促使我后面试教中不断调整和改进问题语言的设置。


在学校试教几个班后,陈美琴教师提醒我:你去上课的学校六年级学生好象还没有上过科学课,他们上的是常识课。对啊,洪桥六年级教的是常识。作为县内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第一批试点学校,我们的六年级学生经历过三年多的科学学习,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实验仪器使用方法,对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早已熟悉不过,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也有了一定基础。而一直接受常识教育的学生,无论是科学探究方法还是科学思维的培养上,都会与接受科学教育的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起码这些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这些孩子在学习常识过程中可能也已经了解许多科学知识,但是传统常识教育的教材编制内容和教学方法所表现出的落后和局限性早已为人所知。正如陈教师所说:这些孩子很可能连最基本的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方法都不一定具备。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有着不同的观察事物变化现象的角度。正是这样的差别,让我在本校的试教似乎突然间变得可有可无。的确,在新教材内容中,由于重新调整教材内容和布局,黄豆和沙的混合实验早在三年级学生已经经历过,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学生早已得心应手。而白糖特点的观察也在六下第一单元《晶体的观察》中由学生亲自观察过、讲述过,学生早已知晓,用不着将这些内容再重复向学生灌输。


       现实的差距摆在我眼前,唯一能解决的方法是去找那些尚没有学习过科学的六年级班级试教,这样才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了解同类型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以及他们对实验一起的操作能力,从而指导教学设计的重新修正,以适合这些学生的科学发展水平。通过努力沟通和求助,我决定到四小六年级去试教。由于需要准备的器材相当多,每次上完课后,我还要话上半个小时的时间清洗金属勺,加上其它器材的准备都要花费我一个多小时来准备器材物品。试教前一天晚上,我仔细核对好器材,装入工具箱。第二天来到四小,发现这里每个班的学生多达67人,而且没有缺少专用的实验室,只能在教室做实验。我只能将整个班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共11个小组。由于学生的积极配合,试教总体比较顺利。下课后,吴小良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部分内容问题的设置还需要修改,应更贴近这些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试教过程以及下课后对学生的访谈了解,我得知这批孩子经过常识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密度、体积、水的三态变化等概念。在观察事物时,他们不仅能够从颜色、形状、光泽度等形容事物外形特征,还会应用体积大小、密度等包含一定数学知识对事物特征进行描述。而对于物质的变化了解,学生们已经清楚的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可以是互相转化的,并且变化过程中都只有水,而没有新物质产生。这也就为后面理解蜡烛和白糖融化的过程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提供了铺垫,让我更加从容地修改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更贴近这部分孩子。


      由于跨学校借班试教非常麻烦,在后面的试教中我依然选择在本校班级展开,学生在第一个混合活动中的表现能给借鉴的东西比较少,我更加注意观察学生在糖加热过程中的反映情况,了解和收集更多学生的观察反馈信息。最后,通过不断的试教,我又在一些细节部分做了进一步改动如白糖的量、用火柴取代了打火机,并在金属勺上添加了木棒。


教研活动上课的那天,我被安排在第二堂课。在熟悉学生的时间里,我才知道这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少,足有69人。我尝试通过两个问题了解这些学生的科学前概念:一、如何观察一个事物的特点?二、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了解到该班学生已经形成的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并且知道了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程度。这些有用的信息可以为我上课时更有效的利用问题引导和过渡提供帮助,同时我还简单的对这些学生的反应情况做了一些了解。


      研讨课上,我利用学生的科学前概念进行了有效引导,不仅注意指导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事物特点和变化,分析总结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和特点,逐渐建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科学概念解释并判断实验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促进学生应用科学概念,最后联系生活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更进一步加强科学概念在生活中现象的应用。


研讨课结束后,我简要地介绍了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教学设计安排的初衷,并把自己准备材料、试教的过程也做了一些简单介绍。县级名师李建荣老师肯定了我对学生做科学前概念调查的做法,但是对我的板书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我的板书不够清晰直观,可以更具体、布局应更合理。其他的老师也对我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小毛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失误,为我今后教学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这次研讨活动,是我教学生涯中第一次在县里上公开课,让我亲身体验了“磨课”的过程,使我感触很深。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自己“苦行修炼”。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需要我们平时不断积累经验,勤恳务实抓好常规教学工作,努力提高个人的科学修养和教学理论水平,不断用优秀教育理念和经验充实自己,同时不断反思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优秀团队。虽然只是一节县内交流课,但是学校和组内教师都非常重视,学校领导都来听我的试教课,并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组内教师更是义不容辞,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材料准备、分发、清洗等等,不断地给我提出修改建议。正是依靠校内外老师无私的帮助和智慧引领,才让我更加从容圆满地完成教研课。3、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要善于研究学生。教育理论家陈桂生教授说: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研究学生才能让我们上出精彩的课。教师备课如果仅限于书本和教参,充其量仅限于将“正式课程”转变为“成人理解的课程”。而研究学生就要是要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科学知识储备、学习习惯等等,要善于将“成人理解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凡大小公开课、比赛课,都会安排一个与学生见面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记录等方式,在短暂的时间内尽可能收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从而更好的驾御教学过程,更从容地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建构科学概念。4、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要潜心“闭门思过”。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地犯错误。有了过失,并不可怕,需要的只是我们静下心来,“闭门思过”。每天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过失记录下来,细细分析与品味,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日思夜想和虚心求教,把一个个过失转变为自己教学中的转折点,促进自身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和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0 9:26:31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7#

很好的反思,建议在探索博客建一个自己的博客,整理自己的所想所思!


 


 


博客地址:http://blog.kxsy.net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8#

学习了
TOP
9#

这样的反思好,相信你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会取得很快进步的!
TOP
10#

写得太好了
TOP
11#

很好啊支持了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12#

谢谢俞老师和各位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我将再接再厉,把教学中的反思和点点疑问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3#

期待更多的反思!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4#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地球自转这种现象已经了解了(包括对哥白尼学说和其他天体运动知识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其实是肤浅的,也是跳跃式的。学生们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探究,只是一个直观的结果。倘若教师此时便以为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教材编排到这里,地球自转还没有直接证据出现,因此我们并不能枉下结论,而是按照人类探索天体运行的规律历史出发,一步步让孩子经历这个探究历史,层层揭开地球自转之迷。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实验演示给出了地球自转的直接证据,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实际教学中,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却非易事。在这个单元教学以前,我先上完了时间单元,学生已经经历了摆的研究,在他们的实验中,摆在摆动过程中,十有八九方向是会发生变化的,课堂上甚至出现过垂直摆动到最后变成平行铁架摆动。具体原因有许多,主要还是材料问题以及学生在操作上不够仔细,另外受空气阻力影响也是很大的。既然如此,教材上说实验已经证明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在我们的学生先前概念中是不存在的,而且我估计和我们情况类似的可能还不少,所以这部分材料的问题如何解决可能需要有一个具体说明,并能在工具箱中配置。教师演示摆这个实验,虽然会比学生好一点,但也是不能非常直观的显示出摆的这样一个特点,摆在摆动过程中方向仍然会有一些偏转,因此这个看似简单的结论实际通过实验得出,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点上,我自己做的也是挺失败的,学生几乎都是有先入为主的感觉,个人觉得这个结论在研究摆的过程中就可以稍微加以总结,让学生有一个前提认识。旋转下面圆盘,观察摆角度的变化,我做了近20实验,都毫无例外发生了一些编转,最后我也只能在基本不变的字眼上下工夫,近乎强迫学生接受这个概念。教参上提到:确保实验效果良好,摆锤应稍重一些,摆线应稍长一些,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要平稳而缓慢地转动底盘。我觉得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摆锤、摆线多长才比较合适,并且最好在中小学能够比较方便找到这样的材料。


    既然我们的材料效果不明显,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摆不能非常明显的证明书本上的结论,学生们非常的聪明,他们也会从材料和操作上(他们自己已经体验过)考虑我们的装置需要改进。介绍傅科摆时,读到摆锤重量、摆线长度,学生们才真正意识到,要让实验成功,我们还需要不断改进实验装备和材料。傅科摆的原理在学生理解摆摆动时方向具有不变的特征基础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比较全面的向学生介绍了傅科当时研究的经历,利用沙子演示摆偏转的轨迹,得到摆摆动时方向发生了明显偏转的结论。另外,我还简单用受力分析示意图介绍了傅科装置的特点和其摆动时受到的几个力,只要学生在五上小车运动单元基础打的好,对于受力分析也是能够理解的。


    最后,通过让学生了解更多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比如说在宇宙或者卫星上观察地球的图片等,此时让学生回顾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学生们可以轻松的去掉不正确的假设,而只保留两个假设。此时,我仍旧没有与学生昼夜交替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让学生心中仍旧充满着疑问有利用他们致始致终保持这种状态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此时要求学生搜集信息,掌握更多关于地球自转的信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6 8:16:18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5#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后记: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学到这一课,学生已经经历了许多物质变化的过程,看到了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教材开头,提出化学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呢?激起学生回忆做过的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归纳这些产生的现象,寻找证据证实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一部分活动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整节课只安排了这一个实验,说难点是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寻找足够证据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由于实验室缺少硫酸铜,迫使我停了几节课,而改上第四单元,直到我到化学用品店里买到了硫酸铜。在前面两个班的教学中,有点偷懒的心思,我只是在投影上演示了这个实验,并且通过屏幕让学生观察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发现这样做有不少问题:学生并不能看清楚变化的细节,对覆盖在表面上的这层物质的认识也是无花八门,最后让我不得不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告诉了他们这是铜,进而判断这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是有问题的。


      两个班教完后,我改变了策略,耐心地准备材料,用瓶子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准备好铁钉,并且用砂皮打过,使铁透出本来的银白色(也有说灰白色的,纯铁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银白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了前面学习到的各种变化以及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接着让学生观察了硫酸铜晶体和铁钉的特征。当我提出把两种物质接触,铁钉和溶液会有什么变化呢?三个班的教学后发现学生除了有一些比较科学的猜想如: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谈等等(这些猜想一方面直接来自与书本,一方面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给予合理的猜测。)还有一些猜想的误区:如认为书本上铁颜色发生改变是生成了铁锈。


      我让学生将铁钉放置在溶液中3、4分钟。再取出铁钉,观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多数学生看到了铁钉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并且这种暗红色会随着时间逐渐变的更暗,几乎看不出红色。接着,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中并没有能够看出具有明显的变化,而只有一两个小组认为溶液上有一些沉淀物或表面有一些漂浮物,并且有一个小组观察到溶液颜色似乎变淡了。我肯定了这些发现,表扬了这些学生细致的观察,并且向全班提出了问题:这些沉淀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一点呢?


      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暗红色的物质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排除了是铁的可能性,而后我把生锈的铁放置在水中后给学生观察,也排除了这些时铁锈。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这个时候已经被我吊起来了,他们有些急切想知道,当然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已经隐约猜测出这是铜,这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我拿出一根粗的导线,把它拨开,用砂皮打磨掉表面上的绝缘漆后,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和导线的颜色做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是铜。这部分铜从何而来,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迅速地知道铜是从硫酸铜中跑出来的,补充说明叫做解析。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自然对于残留在溶液底部的物质也能很块得出。至于溶液颜色为什么会变淡,我从硫酸铜原来的颜色作手,如果溶质中铜的成分少,自然溶液的颜色也就淡了。接着,我拿好放置比较久的铁钉和硫酸铜的溶液,兰色基本上变成了绿色。学生通过这种直观的认识知道了的确时间久了后,颜色确实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如何让学生理解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和解释溶液颜色是否有变化是最困难的。毕竟自己配置的溶液学生还是有一些不信服,我想:能否改变铁钉这个材料,让表面积更大的铁片做实验,在短时间里观察完铁钉的明显变化后,再放置在溶液中,到下课前再去观察这些溶液的变化,学生可能认识的更加清楚,这时候再来总结整个变化。


    后面的部分内容我利用表格的形式(作业本上有的)让学生总结归纳化学变化和其现象,区别物质的本质变化,完成对这个单元物质变化的初步总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9 13:04:30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6#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三个班教下来,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课题中提出的问题。教学前,我简单问了部分学生:当我们这里是白天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是白天吗?多数学生会脱口而出,不一定。有个别学生思考了一番才摇摇头,还有几个不敢回答,可以说部分学生对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做一点思考,聪明的学生有说地球自转过程中每个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也有说看家里老爸看世界杯或欧锦赛都是半夜看的,那边人不可能是半夜踢球的。也有学生有亲戚在国外,知道的更清楚。总的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课外知识还是相当丰富的,情况还比较好。我猜测:如果是山区或者乡下的孩子,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偏差会更加明显。同时我也在反思,这部分知识应该在确定自转时其实就可以在讲解中说明了。说循序渐进解决问题在这课中很重要,是因为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分步骤进行,让学生一步步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是新课程科学教学理念体现的典型一课。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确定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学具袋中自制材料制作完成后,就能够确定位置关系了。(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地图上表示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也许是在语文课上早已提过)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会比较一致,认为只有两种:顺时针和逆时针。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有上下转动,如果不是地球仪摆在那边,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也不一定算错啊,人类在认识地球发展史上,难道没有科学家提出这样的见解吗?其实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下还真不好解释呢。我没有吭声,全班学生都对这个“荒诞”的想法嗤之以鼻,就这样我们否决了这个似乎是“不科学”的猜测。


      学生对巴黎和北京地理位置的认识很简单,只要学生把学具袋的地球仪完成后,就可以马上指出两者的地理位置。此时,让学生猜测在两种不同的旋转方式下,哪个地区会先迎来黎明,会比较容易。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模拟方法,学生能够比较形象的了解到模拟事实的结果。不过,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好班级的次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


     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个教学环节,教材上让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明白相对运动这个概念,通过观察地球以外天体的运动方向来反推地球的自转方向,这种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其实有些学生在学习该课前,其实已经隐约感到太阳东升西落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正确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既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通过该模型来解释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基于地球是运动的,太阳是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这个基础。不然如果没有对这个概念科学理解,如果学生问如果太阳本身就是东升西落顺时针旋转,那么就不能推测出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也是我曾经遇到了这些问题得到的教训。


      认识时区和时差这个部分,由于没有了《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中对地球仪的认识这个环节,学生理解世界时区图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看这副图,让他们尽可能提各种问题,最后学生能够提出许多问题:如为什么世界时区图上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上面的竖线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竖线不是平分的等等。这个环节我认为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远比教师直接介绍来的强。在解释说明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是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教师直接告诉为好。比如说第2个问题需要直截了当告诉,而第三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专门有一段文字负责说明这副图,自然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能够大致明白一些,至于教师需不需要让学生计算不同地区时差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可以因班级而已的。


     最后,总结地球形状特点和自转特点,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特点的理解。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7#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后记: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提出这样的命题后,马上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老师,北极星是动的。我纳闷,差点让我不知道如何处理。我询问学生是从哪里知道的,有学生是从百科全书上看来的,还有几个是从书本最后的资料库里面看来的。我顺势问下去,那为什么北极星是动的,而我们教材上还说“不动”的秘密呢?(当时我的想法是告诉学生认识到动与不动都是相对运动的结果,并且还和观察工具的进步、观察时间等因素相关)。


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课堂的学习,书本上展示的图片,学生观察比较后,能回答出来的东西很多,在这里学生容易存在的疑问是:1、北极星在两幅图片中位置有一些变化;2、为什么南极在也能拍到北极星?(这是在学完后学生形成的疑问)。学生虽然有可能看见过北极星,但真正仔细观察过北极星的学生,对北极星运行规律的学生知之甚少,这是学习此课的麻烦之处,其实包括我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北极星为什么不动,它周围的星体(如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又是如何运动的?书本上的模拟实验很直观,利用简单的工具,学生们很快会发现星体围绕北极星运动的规律(有些星体会出现东升西落的现象,还有些始终出现在北极星周围,另外还有一些一直处在地平线下方看不见)。而此时北极星始终保持不动,此时学生似乎对这个“不动”多了一份理解。第2个活动,我把北极星贴在墙壁上,让学生眼光盯着北极星,旋转椅子,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当北极星处在视线旋转的中心,她可以保持不动。第三个活动,利用陀螺做实验,观察物体旋转时的轴心变化,我在教学时,效果不明显,学生听不明白,最后我只能直白的告诉学生了。这个活动的设计我觉得有些太简化了,由陀螺运动的状况就能让学生联想到地球转动吗,并且能够引导出地球轴心可以相对不动,轴心也是可以倾斜着的。


最后我介绍了北极星和周围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让学生阅读了课后资料,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更多地了解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信息。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8#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怎样才能上好,我很纳闷,想请教各位大侠,并且这个单元里,我的感受是,实验及知识都非常难做难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9 16:32:50编辑过]

TOP
19#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反思:

    从教参上看,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有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学生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人们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学生知道的只是一个纯粹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学生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这节课前,我问你认为地球在公转吗?几乎90%的学生都认为地球在公转,他们的知识多数来源于科普书籍或家庭教育,但这种先前知识中几乎不存在提供科学证据证明地球公转,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转的特征(我从一些科普书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轨道、方向、周期等等)知识信息,既然学生多数已经知道该问题的结论了。因此重点也就放在寻找科学证据上证明上,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在处理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了第一副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星星会有哪些不同?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看书尝试说说这个模拟实验该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被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学生及时做好记录。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两颗星星的位置间距多少比较合理?离地球公转轨道的距离多少?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到的星星之间形成的偏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学生观察到的数据都是自己估计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当然实验后,学生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发生变化。


    只是我自己还有些疑问:恒星周年视差的现象是所有星星都会产生的吗?我们对多数恒星自身的运行情况并不知情,有学生问如果有些恒星的运行情况和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差不多,还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吗?当然这种建立模型构建事实的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从这个实验中学到这种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在运用这个方法解释天体运行现象时,不知道对学生本身知识认知情况是否有一个先行了解。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这样一个事实吗?并且恒星的周年视差对多数老师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新概念,书本确解释的如此简单。既然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法,能够轻易地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那么科学家(如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这个观点时,怎么就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呢?


    我觉得教材设计在建立模型时已经将有一个模型科学现象的联系过程,为什么这样的模型能够解释科学事实或现象,而先前的许多科学家却没有认识?如果科学结论真的这么容易产生的话,我们为何教的如此费力?可以说这个将模型与科学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先前知识在广大学生脑海里是不存在的,而这个模拟实验恰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将两者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实已经跨越了重大的一步。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未知自然现象,到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事实,再到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有哪些事实),当我们无法用事实来解释时,只能通过模拟实验,而在这课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设计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就像目前科学家多数认为:宇宙是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最近就表示用模拟一次“宇宙大爆炸”,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投资额达60亿美圆。这次模拟“宇宙大爆炸”,将对此前提出的科学理论和假说进行验证,并最终解答一些与宇宙相关的根本问题,如:宇宙的形成及其构成;此外,科学家还希望在对撞过程中能够产生其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黑洞”。现在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将我们设计的模型和地球公转建立联系,并且适应学生的先前知识。


    书本在介绍恒星的周年视差时,提出:为什么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有些本末倒置,前面我们模拟实验中让学生已经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在这里怎么又可以说,科学家怎么没发现呢?这在逻辑上没有明显问题吗?这段补充资料的介绍很好,只是对于角秒这个单位认识还不到位,这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一个角度单位,最好能给出一定的解释。


    最后这个解释昼夜交替的过程是顺利的,在介绍完科学家发现恒星周年视差的过程后,学生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公转的过程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了解,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学生掌握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1 14:08:29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0#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难度的课。难度主要表现在:1、材料准备难度大,成本高。2、学生前概念知识根深蒂固,纠正起来困难。正像教参考所说,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普遍的观点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在几个班教学中,反映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成因的解释几乎是空白。


第一部分介绍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太阳钟时的发现,一天当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而让学生探讨古人的观测的科学性,让学生明白古人方法中其实已经蕴涵着许多智慧结晶,他们已经有效控制了实验中的变量,非常注意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简单分析:从古人的研究中至少可以得出:研究时间要统一,物体长度和位置要统一,观察时间要长,至少一年。从图示中,学生可以明显看到不同季节太阳照射到物体上的角度和影子长度发生了变化。


模拟实验的部分,虽说难度不大,但苦于缺乏必要的演示材料,效果不明显。我利用一个充电手电筒和两个地球仪,将地球仪放置在教室对应的两个位置,并在地球仪上用橡皮泥固定了一根铁棒。实验前,我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上实验说明,让他们小组讨论:模拟实验需要观察的对象?实验时地球仪的位置应该怎么放?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要求和需要关注的对象。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方法,我用强光照射着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光线照射在地球仪上的变化和铁棒影子的变化,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最后学生仅仅能观察到影子长度和地球仪上光线照射到的范围在有规律的变化,至于影子的长度具体变化我只能让每个点上的学生用一根细线量出来告诉大家,完成记录表。


模拟实验的结果,学生发现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的角度,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和照射到的范围在不断发生变化,光线从北半球慢慢移至赤道附近而后又慢慢接近南半球,而此时北半球似乎有一些地方不能被照到。当然这个模拟实验的效果其实和材料、仪器关系很大。接着我有给学生演示了同行们做的精美课件,更精细地观察随着地球公转,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变化。此时学生似乎有点觉察到四季形成的原因了,只是此时还不会完整的表达出来。一些学生认为有些地方处在黑暗处(即太阳没有被照到的地球是冬天,被照亮部分是夏天,显然这个推论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学生观察到太阳照射到的影子位置在发生变化,我即引导学生回忆一天当中影子的变化和温度之间建立关系。当太阳直射下来(即正午时,温度最高,当然现实生活中由于云层反射等原因,最高温度需要推迟一些。)而到了傍晚太阳光线斜射过来,温度就逐渐降低。引导学生将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建立联系,从而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学生初步理解后,再来思考更本质的因素,为什么在地球上会出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有哪些原因是太阳直射点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生们此时基本能说出公转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地轴始终保持固定的倾斜角度还需要老师稍加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最后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总结,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作业本第2大题。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1#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后记


这是整个单元最后一课,也是本单元的复习总结课,应该说这节课的任务非常重,可以安排两个课时。


课前,我在班级内放映了科考队去南极考察的画面,告诉他们我们国家的科考队到南极考察都会选择在我们这里快冬天的时候出发。我呈现了中国南极考察共24次具体时间列表如下: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 1984-11-20 ~ 1985-04-10
中国第2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5-11-20 ~ 1986-03-29
中国第3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6-10-31 ~ 1987-05-17
中国第4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7-11-01 ~ 1988-03-19
中国第5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8-11-01 ~ 1989-04-10
中国第6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9-10-30 ~ 1990-04-27
中国第7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0-11-16 ~ 1991-04-06
中国第8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1-11-09 ~ 1992-04-06
中国第9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2-11-20 ~ 1993-04-06
中国第10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3-11-25 ~ 1994-03-06
中国第11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4-10-28 ~ 1995-03-06
中国第12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5-11-20 ~ 1996-04-01
中国第13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6-11-18 ~ 1997-04-20
中国第14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7-11-15 ~ 1998-04-04
中国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8-11-01 ~ 1999-04-01
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9-11-01 ~ 2000-04-07
中国第17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0-12-01 ~ 2001-04-01
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1-11-15 ~ 2002-04-02
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2-11-01 ~ 2003-04-18
中国第20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3-12-04 ~ 2004-04-10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4-11-20 ~ 2005-03-20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5-11-20 ~ 2006-03-20
中国第23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6-10-20 ~ 2007-03-20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7-11-20 ~ 2008-03-20


学生们看过后,大部分感到奇怪,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和看过书本并且理解书本内容的同学可能知道,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圈附近处在较长的白昼中。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疑惑展开教学,阅读教材第一部分的内容,明白什么叫极夜和极昼。


为什么在两极会出现极昼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呢?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展开小组讨论,并从地球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四季形成的原因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提示。学生们沿着教材上和我的引导,能够迅速地回答出与地球自转关系很大,因为地球自转才引起昼夜交替,还有的学生说在《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中,我们已经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直射点出现在北半球时,我们看到南极附近没有光线,他们好象始终处在黑夜中。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做模拟实验来弄清楚事实真相。


教材上介绍的第一个模拟实验做的很顺利,在上节课内容中已经点拨过观察的方法,先前的疑惑被实验做证实。此时学生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极昼极夜现象就是按照模拟实验上操作这样形成的,对于原因的解释却似乎仍旧说不出道道。分析这种原因我觉得学生前面已经掌握了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法,已经很自然地掌握了模拟的方法,而用这些知识再去解释极夜和极昼还需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模拟实验前,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模拟的方法,模拟实验结束后还要让大家共同讨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在这里我使用反问的方法: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怎么样?地球公转和极夜和极昼的形成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来解释,看看学生到底理解了没有。为了更好地运用模拟实验来证明事实,还有更好的模拟方法吗?(引导学生从教材上获得信息或者通过讨论来完善模拟方案),我尝试让学生想出更多模拟的方法做更完善的解释,此时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理解了极夜和极昼现象形成的原因。


书本的模拟方法很好,利用纸板作为分割线,卡住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期间南极和北极照射到光线的情况,可以看到更明显的效果。然后,我给学生演示了教学课件,让学生做更多地了解。最终总结前面的模拟实验,总结极夜和极昼现象形成的原因。为了验证学生学习的效果,我让学生解释去南极考察选择夏季的原因,学生回答非常踊跃,认为白天观察可以更方便,难度更小,探察到物质更多。同时,部分学生还提出了如何解决南极白天炎热的问题?大半年白天科学家睡觉怎么办?都是白昼,温度是不是很高,南极的积雪会一下子融化吗?从而让科学方法直根于学生内心,引领学生关注更多地自然现象,科学的解决问题。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2#

 

《给冷水加热》教学反思:


《热》单元的许多内容,其实五年级学生在教材改编前三年级时许多内容都已经学习过了。学生对于热现象的不少原理都有了比较科学的看法,在我所教的三个班级里,只有一个班因为是四年级插进来的班级,因此三个班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法还是有些不同的。


给冷水加热,学生能够回答出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说火烧、电加热、放在开水中、放在太阳下,总而言之,都需要热源。将冷水放在热水中的确能将水加热,我及时进行了总结,避免让学生的关注点仅停留在温度的改变上,还会出现哪些结果呢?学生们进行简短讨论后,预测现象。多数学生认为会沉下去,理由是冷水比热水重,这一点似乎在学习太阳能热水器原理的时候,老师就已经介绍过了。加如冷水,果然如他们所料,沉了下去,下面一片欢呼。此时,只有少部分学生保持冷静并继续思考,冷水受热后有可能还会升上来,一位学生如此回答。你们同意吗?大伙将信将疑,眼睛盯着塑料袋。慢慢地塑料袋果然改变姿态,战立起来,先悬浮起来,最后部分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下来。


为什么冷水会漂浮起来呢?学生的思维很奇怪,很少有学生会从重量上来考虑这个问题,以至于我天平都用不上。学生们回答的更多地是从塑料袋里面含有空气,这部分空气加热后变成气泡跑出来了,所以就浮了起来。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有水漏出来了。其实这点和材料有关系,教材上给我们展示的材料是一种并不能做到密封的塑料袋,很容易漏水,这一点对教师实验操作还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从体积和重量变化上来研究这个问题,假如学生并没有提到重量变化,教师需要引导到这个点上。因为实验前必定涉及到称重,天平的使用方法介绍是不可避免的。这点在学习《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中就应该介绍掉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旋动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2、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3、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5、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教师在介绍方法时,最好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动手操作,称量物体,其中特别要强调砝码的取用方法,许多学生会很自然的用手直接去拿砝码。


两次称量后学生们会发现,重量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得出的结果都是27.1克,而体积地变化由于不是很明显,需要引导学生制定观察的方法,标上刻度线,便于观察和读数。加热后,学生能够比较明显地看出气球皮的变化和水体积的变化情况,可以让学生触摸气球皮,能够感觉到应绑绑的,从而更加体会到膨胀的含义。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3#

反思很深刻,学习了!
TOP
24#

反思写得越来越好了,鼓励一下!
TOP
25#

谢谢喻老师的热心鼓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6 16:54:53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