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科版六下教学反思专帖 [复制链接]

1#

教科版六下教学反思专帖

今天下午第一节科学课,在多媒体教室和六2班的同学一起研究了《铁生锈了》一课,其中的一个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艳,简单环节如下:



铁生锈了的第二环节:



师:铁和铁锈有哪些不同呢,请大家思考思考。



(说实在话,备课时,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不抱很大的希望,所以已经准备好了实验记录单,准备在学生一筹莫展的时机展示出来,但是后来学生的表现,却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生:铁和铁锈的颜色不同。我看到铁锈是有点红色的,而铁是白颜色的。



    (虽不是很准确,但很有生活经验)



生:铁和铁锈的硬度不同,铁锈容易掰裂,而铁很硬,掰不动。



生:铁和铁锈的重量不同。



师:重量不同,你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生:找两块模样完全一样的铁和铁锈,然后称一称就行了。



师:很难找,是不是要用黄泥在铁锈上做一个模子,然后灌进铁水,冷却后,取出铁,再称称比较重量。我们还找冶炼厂帮忙。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1:找一块铁块,然后平均分成两块,一块不生锈,另一块让它生锈,然后比较重量就可以了。



是:还要切割,铁可不比纸张哦,要找专业工人帮忙,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呢。



2:找两个铁钉,重量一样的,然后让一枚生锈,一枚不生锈。这样方便多了。



师:还真是方便呢,这样大家都很容易做到了。



(这个时候,我也认为这个方法已经很好了,准备下一环节了,呵呵,学生还有哦)



3:老师,只要一枚铁钉就行了,先称出重量,记录下来,然后让它生锈,到锈蚀了,再称出这枚铁钉的重量,就能比较出来了。



师:这个方法更简便了,同学们真是厉害哦,原本复杂的方法,现在这么轻而易举就解决了,智慧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创造出财富了。看来我们同学们的思维已经严谨而且严密了。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疑问,可是这个要很长时间才行了,今天,我们还是做不到的。



师:对呀,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会思考才会有进步。铁和铁锈还有其他不同的比较内容吗?



生:铁锈的光滑程度也要比铁要粗糙一些。



师:这要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   (手摸摸就可以了)



生:铁锈和铁的导电性可能也不同。



师:这个药怎么证明?



生:用检测器检测。(什么检测器)电路检测器。



师:在用电路检测器前,要先做什么呢?



生:要先用小电珠连接在导线上,然后用导线的另一端碰触电池,如果不亮说明检测器不正常。如果亮了才好用。



(检测器,学生一口就叫出来了,真难得,我认为学生会根本想不出来的,学生今天的表现真是让我惊艳,非常高兴,狠狠的表扬了一番)



生:铁生锈后体积也会改变呢。



师:这要怎样证明呢?



生:就用刚才的方法,再比较重量后,就可以。



师:那这个艰巨的任务,呆会我们观察完后,大家讨论一下,可一定要去做做看了。



生:铁和铁锈用磁铁去吸可能也不同。



(这一点学生是看过书,才知道的,但是也不错了,说明能去找资料,还是值得表扬)



都说,低估学生的表现比高估更可怕,今天我见识到了,幸好的是今天我没有一来就为了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一句自己简单的问话,却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引领学生自由的遨游在了科学的真实世界中,真诚的激励评价,更激发了学生表现自我、探求科学奥秘的内驱力。



当我们抱着诚挚的心情和学生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的时候,带给学生的是探索科学未知世界的浓烈兴趣和不竭动力,使他们不懈地追求在科学求知大道上;带给我的则是带领学生探索科学的浓浓激情,一个个的科学实验不仅体现出科学的奇妙,更让我和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心境之下,引起了彼此心灵的震撼和惊叹!



科学,真是太美了!


呵呵,这是我的博客地址: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443/archives/2008/809740.shtml


[此贴子已经被喻伯军于2008-4-9 15:59:5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学生们的表现不错!联系到以前学习的知识加以运用了。

只是我在想,是否在学生回答前给予一些时间独立思考一下呢?让大家都思考思考,特别是那些思维慢的,或许它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一旦让思维快的学生说了,那些学生就拿来就用了。

呵呵,仅是我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3#

学生的表现很好!教师能够及时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会更深刻,希望坚持下去。
TOP
4#

感谢水清浅的提醒,还真是的哦,现在回想来,当时的确是就叫了一些举手的学生发言了,当时举手的学生似乎还蛮多的,因为一表扬把学生的表现欲给激发出来了,但是也还是有很多的学生没有举手,就是思维慢的学生了吧,他们应该是还没有进入思维的轨道,稍微思考思考然后小组交流交流应该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以后的课堂一定注意这个问题。今天下午我刚上完的这一节课,我就比较注意了这个问题了。

感谢喻老师的鼓励,看到您的回帖,比什么都感到振奋人心。真的。

TOP
5#

看到斑竹和喻老师的不断鼓励, 我就把博客上的另一篇《物质发生了变化》的教学反思,也上传,但愿能得到帮助。

物质发生了变化

今天,上了物质的变化,由于接手科学教学班,还是第一次,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今天发现学生实验的操作很认真,非常投入,而且是在汇报反馈时,表现出了较高的表达水准,感到非常高兴。以下内容是根据回忆和部分学习小组的记录简要摘录如下,可能这个水平很多老师和学校的学生都超出这个水平,但是我们这个边远山村,孩子们对待科学的热情和认真地探索姿态,让我感到科学教学的力量和劲头。

当中,肯定有非常多的不足,恳请走过路过的老师,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                通过黄豆和沙子的试验,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变化的特征;通过白糖加热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变化的特征;比较两者,明白区别主要在于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2、                培养实验验证猜想的意识和取样对比实验的意识;

3、                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激发自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重点: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验过程

难点:充分认识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            引入部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在混合后会发生的变化。

(引入单刀直入,简单快速,直奔主题,节约时间)

二、            探究沙子和黄豆的混合变化

1、这是什么?(沙子)这又是什么?(黄豆)如果把这两种物质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2、生:会。(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黄豆上沾上一些细沙粉。

3、生:黄豆可能会变得光滑了。因为会被黄豆摩擦过造成的。

4、生:黄都可能会变得粗糙了。因为混合后,黄豆被磨得粗糙起来。

5、生:(黄豆)还可能颜色会变浅。会裂开。

6、生:不会有变化。只是出现一些轻微的变化,就象掉了皮、磨破皮之类的。

7、师:到底会不会有变化呢?我们怎么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呢。(做实验)实验做完了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8、生:我们要认真仔细的观察,并且要把观察结果画下来。(记录下来)

9、师: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让我们比较快速的分辨出来呢。

10、            生:我们可以在混合前,取一颗出来,放起来,混合实验做完后,拿来对照比较。

11、            师:对了,科学上,我们把这个叫做取样。

12、            师:做这个实验,有没有注意的地方?(好像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随口就问出来了)

13、            生:要把黄豆放下面点,否则可能混合的不是很彻底。

14、            下面请各组的材料员上来领取黄豆和沙子。拿到后第一步,是做什么呢?(观察黄豆和沙子并记录)

(学生开始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

学生能够自觉开展观察实验的小组也有,有两个小组,马上拿出学具袋里的放大镜,开始认真观察,还不时地讨论讨论。(一个组:这个黄豆有一点皱皱的,颜色是黄色的,有点黄。)但是也有的学生小组,马上就投入了混合实验。结果发现问题后,又倒回去。

看来培养学生有序实验的意识,是保证实验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

15、            请各材料员迅速整理好材料,放于实验桌中央。汇报员抓紧时间整理记录材料。

16、            生:混合前,黄豆颜色较深,比较光滑,混合后,颜色稍稍浅了,而且变得粗糙了。

17、            生:混合后,黄豆的表皮有点掉落了,而且表面上沾满了一些沙子的细沙。

18、            生:混合前,黄豆粗糙,混合后,黄豆变得光滑了。

19、            师: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出现了,这是什么原因?

20、            生:可能是黄豆沾了细沙,手摸上去感到光滑一点的原因造成的。(师:是手感的不同造成的。那到底是变化还是变粗糙了呢)应该是变粗糙了,因为黄豆被磨过肯定是被磨粗糙了的,不大可能是变光滑的。

21、            教师没有办法,只能顺势而下了,)嗯,这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

22、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汇报,看来大家实验做得很仔细,观察得也很认真。这里老师又一个问题,这黄豆和沙子混合后,黄豆发生了一些变化,拿着黄豆还是黄豆么?沙子还是沙子吗?有没有变出其他的物质出来呢?(生:没有)

23、            师:联系上节课内容,我们把这样的变化称之为什么变化呢?(物理变化)

三、            探究白糖加热的变化

1、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接下来,我们要再认识一种新的物质。这是什么?

2、白糖,放在火焰上加热,同学们认为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会发生变化)哪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猜测一下,能说明原因就更好了。

3、生:白糖加热后会变成水一样的。(师:白糖加热后,会从固体融化成液体是吧)

4、生:白糖加热后,颜色也会变得,变成黄颜色。因为我看到很多物质加热后颜色都变成黄色的。(师:你举个例子说说看)……(看过书上的插图了,但是一时想不出来,不勉强了

5、生:白糖的味道是甜的,加热后可能会变了。开始还可以尝尝的,但到后来就不能尝了。

6、师:为什么不能尝了呢?

7、生:因为加热到后来,会很烫,烫坏舌头了的。(师:哦,不烫的话,就可以尝尝看了是吗?)

8、生:不是的,白糖加热后,可能会烧焦的,尝了就有可能会出现有危险。(师:对呀,万一加热后产生了其他物质了,又恰好有毒,就麻烦了哦。还是不尝较好。)

9、白糖加热后,会发生这么变化,那我们把白糖都加热了,怎么对照加热前后的异同呢?(也要在加热前,仔细观察,还要取样。)

10、            师:我们在做白糖加热实验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地方吗?

11、            生:加热白糖,可能会爆起来。(对了,要注意安全,小组的同学不要围拢)

12、            声:要注意蜡烛,不要倒去了。

13、            生:加热时候,会很烫,要捏的远点。

14、            师:因为很烫,所以加热后的汤匙,不能放在桌上,会烫伤桌面的。

15、            师:下面领导材料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16、            材料员领取白糖,汤匙,火柴、蜡烛、燃烧碟(搁置汤匙)

17、            组织汇报。

18、            生:白糖在加热前,是晶体,加热后慢慢融解,变成浅黄色的液体,然后颜色慢慢加深变成深褐色,到最后成了黑色,并且就直接燃烧起来了,就像家里面的炭一样。

19、            生:白让加热后,又一丝丝的香味。好像是甜甜的,但后来就不好闻了,焦味。

20、            师:白糖加热后,这剩下来的是白糖吗?

21、            生:不是白糖了,所以我认为不能够尝。

22、            师:是什么呢?请大家课后去查阅资料,写一份白糖燃烧后的秘密。那既然不是白糖了,白糖加热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化学变化)

23、            师:白糖在加热融解过程中,又没有发生物理变化呢,是那个过程?

24、            师:蜡烛的燃烧过程中,大家注意到了吗,发生了什么变化?有没有物理变化同时发生呢,是什么时候?

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独立的思考,能够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检验,不盲从。但是,可能孩子们缺少还有一点就是,有些疑问他们不去深究,大不了到这里就算了。科学老师就要在这些地方起引领的作用。

TOP
6#

《化学变化伴随得现象》课教学反思


今天下午,在实验室和两个班的学生一起主要通过硫酸铜和铁钉的实验,研究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个实验在教学中发现许多问题,并尝试了解决,但结果仍然不明显。


第一个班级的教学:


先出示硫酸铜的晶体,让学生观察后说出观察到的现象。(这个环节可删除,没多大的意义)然后每组一只烧杯、一根玻璃棒,让学生在硫酸铜的晶体中注入50毫升的冷水。(根据硫酸铜的溶解度,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个晶体还是从初中找来的五水硫酸铜)根据硫酸铜溶解度,实验操作时采取了低于硫酸铜溶解度的配比,课堂上仍花费了很长时间,学生通过搅拌溶解完硫酸铜晶体后,教师又提供铁钉和绳子,让学生自行邦住铁钉后一半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变化:铁钉的颜色变为“灰黑色”。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铁钉“生锈了”。是一层锈覆盖在铁钉上,(此处,教师已准备讲解处理,并未深究,而是引导学生:你认为这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锈了,也就不是硫酸铜了,那你认为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提供证据解释自己的观点吗?生: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变色,生成新的物质----锈)教师解释硫酸铜和铁钉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单质铜和硫酸亚铁。然后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归纳整理。(由于实验的时间有限,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亚铁生成也不是很明显。)


第二班级的教学


由于前一个班的学生已有的硫酸铜溶液,这个班级就直接使用了,(考虑到溶解费时,同时课前自做发现一杯溶液可以使用两三枚铁钉做实验,并对硫酸亚铁的生成也有更好的直观效果)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第一环节就同时出示了晶体硫酸铜和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接下去,就发放铁钉和绳子,让学生实验,由于第一个班级的实验效果不明显,这个班级的教学中,就又提供了一枚用砂纸磨过的铁钉同时做实验。(主要考虑,铁钉是总务处拿来的,表面已被氧化,生成氧化铁,猜测对置换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但两枚铁钉在反应中都不能出现教材中金黄色的单质铜的覆盖效果,而大多是灰黑色的,自己课前作了一个浸泡了近两小时的铁钉,溶液干了后学生认为是“土黄色”的,最后学生对硫酸铜的溶液的生成物质还是未能有效关注,因为溶液中没有混浊物产生,学生当然就视而不见,两个班级的实验中都未能真实反映出整个反应的现象,最后还是靠教师的讲解收场。


都说科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以解释为主,但没有办法。实验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不过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一个组,铁钉刚放入1---2分钟左右,他们拿出来观察,结果有一个近似于课本上的效果,但学生不能由此推断是铜,因为还不是很接近单质铜的颜色。)


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1、硫酸铜的溶液的浓度不够;


2、铁钉一个已经变面上有氧化铁生成了,另一个铁钉用砂纸磨过后,也不行,因为砂纸磨过遇水确有生灰黑色的情景(猜测大概是水中的氧原子与铁反应形成的氧化铁多于单质铜的缘故)


3、实践的把握上,按理论时间越长,置换出的铜应越多,但可能不一定。

TOP
7#

斑竹,能否将我这个的帖子题目改为六下科学教学反思专贴。我也想能够把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够经常粘贴上来。谢谢!
TOP
8#

很好的反思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9#

      李老师,你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来制取硫酸铜溶液,我觉得没那个必要。我是把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的晶体都给学生看看,说明溶液就是由这个晶体溶解在水中制成的就行了。


      另外,我在实验中发现,铁钉放入溶液中的时间短的话(几秒钟),铁钉表面上能看出来是红色的,时间稍长一点才会呈现灰黑色。

TOP
10#

      几秒钟,的确是呈红色的,我在实验中,有一个组急不可待的就把铁钉拿上来观察,这是平时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变化的过程,结果我在巡视时也确实发现了这一枚铁钉。不过我当时放弃了这枚铁钉。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失策。


     想讨论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课堂上制取硫酸铜溶液是迫于无奈,学校没有硫酸铜,到初中去要来得,自己试过结果发现溶解硫酸铜溶液好慢哦,实在吃不消,就让学生自己制取了,对学生可能失去了一部分,但是这可能也对学生有一定的收获。

TOP
11#

看到自己的帖子被加为精华贴,真的好高兴。其实很早以前,就很有这样的梦想。真得很感谢斑竹们的辛勤劳动。哈哈。高兴。


因为要上一个指定内容的教学可研究课。是四年级的内容。自己觉得思路很好,今天试教过,最大的问题是知道实验部分自己的水平不够精准,导致了很多时间的浪费。但还是觉得自己的设计蛮好的。嘻嘻。自夸了。


把这个设计,贴上来。就不列入六年级的教学反思了。


   


课题:认识各种各样的岩石


执教老师:建德市圣雄希望小学   李愉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目标:


1、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目标: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重点: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砾岩、滴管、稀盐酸、放大镜、每组用于清洗滴稀盐酸的岩石的水杯一只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相关课件


课前游戏:


1、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一个同学的特征,大家猜猜他是谁


2、我们班有一位同学,长有头发、一双眼睛、一对鼻孔、一张嘴巴、二只耳朵,中等个子,它是谁


3、只有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显著特征,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才能容易猜得出。对吧


4、那位同学能够超过老师,描述出一位同学的显著特征,注意不能使用缺陷性描述,那样会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这要注意绝对不能。


5、学生相互描述


6、因为同学们相互认识,比较容易猜出来,下面增加点难度,同学们描述让老师来猜,有谁来试试。


7、学生描述


8、看似简单的说说猜猜,看来也不是很容易,首先描述的同学要准确清晰的抓住显著特征,如果这方面很强,今后很容易成为画家、作家、律师、警察、设计师以及重要领导岗位的决策者,棒吧!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分钟  





 


1、同学刚才说说猜猜的游戏很精彩,但这能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相互认识,否则就不容易了,今天我们要说说猜猜的主角是------(出示一块大理岩的图片),认识是什么吗?是大理岩。因此在说说猜猜岩石之前,就必须先认识各种不同的岩石。板书:认识各种不同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








 

(一)实验观察指导8分钟


1、认识岩石就必须要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


2、学生阐述科学的观察方法。教师板书:看、闻、墨、尝(很多岩石内有一定的毒素,下课后,要记得洗手。)


3、今天我们要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两个显著特征:(出示完整表格)

































颜色


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生物痕迹等


组成岩石的颗粒是怎样的




颗粒大小


颗粒颜色


颗粒结构








4、组织学生认识观察任务:①第一个显著特征是岩石的构造。由岩石的层理、气孔、条纹、生物痕迹等组成。请看(出示层理、气孔、条纹、生物痕迹的岩石图片)你认为岩石的层理是什么意思?生物痕迹是什么意思?这几项在某一块岩石上具有这一显著特征的,就在表格上打“√”;返回原表格②岩石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岩石的颗粒形态:由岩石颗粒粗细、颗粒结构、颗粒颜色组成。粗细分三级:比芝麻大的称为粗粒;比芝麻小的称为中粒;肉眼难以分辨的称为细粒。返回原表格


5、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种岩石观察的新方法。滴稀盐酸与岩石的反应。稀盐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实验操作时就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事项:(出示幻灯)






1、  稀盐酸不能飞溅到自己和同学的衣服皮肤上;


2、  用滴管在每一块岩石上各滴一滴,观察反应(现象有冒气泡、不冒气泡之别)


3、  把岩石放在实验盒盖上做实验,尽量不让稀盐酸流到塑料盒盖上;


4、  滴完稀盐酸后的岩石,在清水中清洗干净。



    这么多实验内容,你认为怎样的观察顺序较为科学?记录单的最后一项,岩石种类暂不填写。


6、下面隆重登场的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用幻灯出示六块岩石),这六块岩石,知道什么名字吗?为了加以区分,我们用标签表示1------6号来加以区分。


7、观察实验还有什么疑问?没有其他疑问,请材料员上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观察实验。








 

(二)学生观察实验12分钟








 

(三)学生实验汇报10分钟


8、教师组织汇报:下面我们开始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汇报,汇报的同学不能报出岩石的编号,其他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猜猜汇报组的同学说的是哪块岩石。同组同学不能猜。看看那个小组的同学猜的水平最高,当然其他组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描述的情况加以补充。有信心吗?


9、汇报员汇报,其他组的同学猜测。


三、           识别岩石6分钟


1、 刚才同学们的说说猜猜游戏非常精彩,说明同学已经认识了这些岩石,但是这些岩石叫什么名字呢?


2、地质学家、岩石学家通常对照岩石的资料来比照、辨别,并识别出岩石,要不要当一回地质学家和岩石家。


3、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阅读下列资料,比照自己的观察结果,说说1----6号岩石分别叫什么名字?


4、教师出示岩石的比照资料。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辨别。学生说明辨别的结果,并说明原因。


6、岩石学家还经常根据岩石的颗粒情况,来辨别岩石。请看岩石学家的鉴别方法。教师出示泡泡图。


7、教师解释泡泡图


8、根据这个鉴别方法,同学试试看,鉴别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结果正确吗?


9、学生鉴别,并说明原因。


10、            课前,我们说过描述一个同学要说出这个同学的显著特征,而显著特征往往都只有一两个,岩石的显著特征也是这样,我们能够说出某一块岩石的一两个显著特征,让其他同学马上就猜出是什么岩石,思考一下,怎么描述。


11、            学生尝试描述岩石的显著特征,开展说说猜猜游戏。


四、  课堂总结  3分钟


1、今天的说说猜猜游戏好玩吗?那你通过这个说说猜猜游戏有什么收获呢?有什么遗憾?


2、关于岩石你还有想研究的内容吗?


3、课后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81页,想想这样形态万千的岩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TOP
12#

上传幻灯片,怎么弄呢?
TOP
13#

你们是很好的教学反思啊,我的教学反思只有两三句话.

TOP
14#

    刚刚在市第一小学上完这节课。感觉通过修改实验指导,这一环节的教学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但是课堂上太过于注重这一环节的时间控制,结果课堂上尽然将出示岩石部分和每位学生观察一粒岩石等内容都给忘了。


    这节课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教学组织的整体调控,后一环节辨别岩石名称未能完成,到现在尚差后面6分钟的教学内容时间,课堂上我将整节课做了调整,实验指导和实验操作、实验汇报作为这节课的内容,岩石名称的识别以及根据颗粒来辨识等内容放置下一节可来完成了。一节课完成这个内容,我认为不可能扎实的完成了。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还加上了一个教学评价,描述的学生和猜测的学生都可以代表小组获得一枚红星,从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观察细腻、认真,汇报的学生和猜测的学生都能够阐述清晰和仔细聆听,课堂气氛活跃,为了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和意识,将这一环节的评价引入,学生参与率高,而且效果也还比较好。


   

TOP
15#

我上了好几轮科学了,可惜一直在三四五年级,还没上过六年级的课。


很好的反思,加油!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6#

  

认识各种常见的岩石教学反思


今天,参加片里面的科学教学赛课活动,因为教研员统一布置了赛课内容------四下新修订版科学认识各种常见的岩石一课,参加老师共有5人,有幸和其他四位老师共同开展同课异构的活动,感到很有意思。


此次参加这个活动,很有一种交流思想的感受,自己在前期准备时,就一定要求自己不上网了解此课曾经的备课相关内容,试图通过自己对教材的认识来完成备课,备完课后,自己感觉设计新颖,很有和其他老师共同交流对教材认识的冲动,但是整个活动过后,感到其他老师的教学也是各有独到之处,真是一次有效的同课异构,让自己大长见识,也惊异于老师们的创造性。


一、             教学设计主体思路


前期准备期间,阅读教材和教学参考很长时间,面对教材感到一筹莫展,不知道怎样的设计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后来突然联想到电视经常开展的说说猜猜这个游戏,就试想该课是否也可以让学生描述岩石特征后,让其他学生来猜猜描述的是哪块岩石呢,这样是不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汇报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借助这一想法,说说猜猜作为主要教学思想的备课思路就这样形成了。


首先是课前开展一个说说猜猜游戏,拍摄了几张班级学生的照片,训练学生描述显著特征的能力,开展说说猜猜同学的游戏,起到调动学生学习乐趣的作用。然后告诉学生整堂课都将以此作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学生感到科学学习也可以这样,学习的注意力在课前被马上吸引进来。学生观察岩石特征后,又开展这个说说猜猜岩石的游戏,肯定将能有效激发学生汇报的积极性,课堂的活泼调度有效完成。


教学实际回播:昨天的试教以及今天的片里赛课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这一形式是非常投入的,以至于课堂上几乎难以掌控,学生为了能够拿到这个猜的机会,恨不得爬到桌上去。为了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我在课堂上还是用了课堂激励性评价,描述同学被猜出来后,两个小组各得红五星一枚,学生的积极性一再被激发,课堂非常活跃。


自我诊断:这个活动,在猜岩石阶段,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但是学生参与的动机有了变化,由原先被动(或不是很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结果的汇报到了为夺得红五星而参与汇报活动了,致使学生已经不大愿意参与描述,而更愿意参与猜这个活动;当猜测的同学不能正确的猜测后,学生更为踊跃,有一种缩小了博采范围而更能接近成功的心理在里面了。而当描述的同学完成描述后,猜错的同学也不能及时地反思,为什么自己猜错了,其他同学也未能反思我们的观察结果和描述的同学一样吗,本课教学要求不能将识别岩石名称作为主要目标,而将观察岩石特征的过程、增长学生观察能力和方法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学生的表现似乎本末倒置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调控在此将体现更大的作用,引领学生将关注点转换,但是今天的课堂上,显然我没有很好的处理好,但是怎样处理较好呢?现在想来是不是可以将红五星可以作为一个调控杠杆呢?!


二、             教材分割的反思


今天我们五位上课老师一致认为,要完成教材上的全部任务,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是草草了事、蜻蜓点水,今天老师们一致的观点是:指导实验、开展实验、汇报实验、初步辨识岩石名称作为这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而将根据岩石颗粒来进一步识别岩石、归纳岩石显著特征、了解岩石的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探究等内容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


但是,但第一课时就是这样的教学分割,执行起来仍然还是紧手紧脚,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我们对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做了安排:引入部分1分钟;实验指导部分9分钟以内,实验操作控制在10分钟左右,实验汇报10分左右,根据资料辨别岩石名称6分钟,课堂总结部分2分钟,外加上学生材料整理、汇报机动等2分钟以内,一节课算完成了。但是实行起来还是问题木佬佬。


首先,实验指导,由于观察的内容全新而且很多新的概念难以理解,其次新的观察方法需要指导,要让学生明白然后在岩石观察中执行,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要求教师的指导要细致又省时高效。我尝试实行了图片辅助指导,由于要快速完成指导任务,图片又太小,学生浏览过后,还是不明白,操作中,学生对层理、条纹、气孔还是一筹莫展,图增了操作时的时间浪费;


(自我诊断:今天听了其他四位老师的课,觉得还是让学生面对观察记录单,思考并提出疑问,学生相互作答,实在不能做答得,教师再出示图片,予以解释。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今天我的课堂指导,有教师为完成指导任务而指导之嫌,结果匆匆而过,学生还是不明所以。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应以实现教学高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作为首选要求,有些即使是很好的教学设计但是缺乏这一点都应该“痛删“


三、             部分教学内容的删减


教材中,对岩石的观察内容中有岩石的颜色和岩石颗粒的颜色两个,同是颜色,在一起观察,前一个当然是岩石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观察岩石的第一印象;颗粒颜色是仔细对照分辨岩石的主要特征。为了能减轻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认为”颗粒颜色对岩石的辨认更为有用,课堂教学中,就将岩石的颜色观察内容删减了;另外还有一个岩石相互敲击得方法,这是粪便页岩和板岩的主要方法,但是板岩几乎都找不到,(其实自己不大懂)既然主体都没有,方法就不要算了,观察辨别岩石的方法本就很多,不可能一节课上都能够学完,既然如此就把这个也删减了吧。这样的结果是能够将岩石的显著特征-----岩石构造和结构能够观察得更细致、深入,虽然丢失了一部分内容但是在这两个观察得让面能够提高水平,不也是挺好。


教材中,还有一个是表格的设计,我认为在课堂上解释完这个表格就非常困难了,然后学生填写表格也是一个麻烦,就尝试就这个表格也改了,这样一改,学生上课填写得的速度大幅加快,但是可能也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如果常常这样的填写记录单的话,是不是记录的水平永远不能提升了呢。公开课,就这一次,让学生牺牲一次锻炼的机会吧。

  

原表格:岩石观察记录

































岩石编号


颜色


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生物痕迹等


组成岩石的颗粒是怎样的


滴稀盐酸后的反应


岩石种类


颗粒颜色


颗粒大小


颗粒结构


















现表格:岩石观察记录表


       实验小组  实验员:           






















































岩石的显著特征


新的观察方法


岩石种类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滴稀盐酸的反应


层理


气孔


斑点


条纹


生物


痕迹


颗粒


颜色


颗粒粗细


颗粒结构


粗粒


中粒


细粒


松散


紧密


冒气泡


不冒气泡


 


 


 


 


 


 


 


 


 


 


 


 


 


 


 


符合的打“


 


符合的打“


 

最后播报:这一课的设计,在没有的信息之前,还是认为自己的设计有独到之处。但是,在上课的最后一刻,学校领到了一份四下老版科学的教学光盘,其中有林建峰老师执教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的录像,结果他的教学设计也是这样的猜猜环节设计,看到后,让人感到一点成就感都没有了。原来人家老早就已经这样设计了。没有意思:(     呵呵呵!

TOP
17#

我对很多论坛的老师都很感谢,是你们一直这样的鼓励让我不断的学习,同时看到你们的教学笔记、反思等,让我感到差距,更是你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到科学教学的不孤单,真的很感谢。


斑竹水清浅的热情帮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水平高超的不睡觉的兔让人可敬。唱歌的烟味,感谢你的鼓励,我们这个团队在喻老师的带领下,这么多斑竹的辛勤努力下,相信科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TOP
18#

以下是引用李愉均在2008-4-16 21:50:00的发言:
上传幻灯片,怎么弄呢?

先把幻灯片压缩,然后在回复主题的地方点击“添加附件”,选择要添加的压缩文件,点击“上传附件”就可以了。对你的设计及幻灯片很感兴趣,希望早日把幻灯片传上来。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19#

小组的交流形式和小组交流的有效性,在这节课中,非常值得推敲。
第一次执教,采用了奖励红五星的评价方法,学生的猜测积极性非常之高,但是发现学生对于记录单的关注和对其他同学猜测的关注,已经到了若有若无的地步,使得交流的有效性很弱;
第二次执教,取消了这样的评价手法,发现学生交能够关注其他学生的猜测及猜测理由,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更多有效的关注记录单,始终将更多地的猜测依据定在眼前的岩石上;而且对于某一块岩石的某一两个显著特征确定之后,对于其他的特征,就开始不大关注了。

通过两次的指教,为了能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尝试了从以下方面来改革;
1、减少材料的干扰:两次执教同时发现了学生在交流时关注记录单的程度远远低于对岩石的关注。我认为,这是学生对观察实验不认真仔细的习惯造成的,我认为学生观察时应该认真仔细全面并清楚记录, 否则在一个无法重反的观察记录面前,(比如观察天体现象时)不能形成这样的观察习惯,将使失去一个很重要的观察机会,这是很可怕的后果.要形成这样的观察习惯只有让学生学会必须重视记录单 。所以,在此教师必须将岩石的材料放至抽屉内或者是统一收回,让学生完全依靠曾经得观察结果。由于是小学生,肯定有一定的不成熟,这是的补救措施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来帮助学生回看,但是减少曾经的观察材料的干扰将能更进一步的使学生关注记录单,从而有效的达成交流的有效性;
2、使用合理恰当的评价手段:在第一次的执教过程中,由于使用了不恰当的评价手段,学生对于猜测本身的兴趣大大超出了科学探究的本身。科学交流应该是一次科学实验观察结果以及由此形成的实验思考的交流,还有就是对他人的交流结果的思辨,从而达到有效互补的结果,除了激烈的争辩还有更多的应该是科学的冷静思考,教师在此处的作用是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和相互争辩质疑的冲动,而不是为了猜测而猜测,失去了科学学习的方向。
3、
TOP
20#

以下是引用三江侠在2008-5-2 13:58:00的发言:

先把幻灯片压缩,然后在回复主题的地方点击“添加附件”,选择要添加的压缩文件,点击“上传附件”就可以了。对你的设计及幻灯片很感兴趣,希望早日把幻灯片传上来。


这个幻灯的容量太大了,好像不能上传,超过了13兆,在该怎么办?

TOP
21#

以下是引用三江侠在2008-5-2 13:58:00的发言:

先把幻灯片压缩,然后在回复主题的地方点击“添加附件”,选择要添加的压缩文件,点击“上传附件”就可以了。对你的设计及幻灯片很感兴趣,希望早日把幻灯片传上来。


幻灯片的容量太大了,超过了14兆,不能上传,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呢?

TOP
22#

各位大虾:能否给点评析,谢谢!


 


 

认识岩石课堂实录.rar (, 下载次数:49)

TOP
23#

学习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从你的思维空间跳出来……简单便是快乐!!!!
TOP
24#

好贴,顶一个~
TOP
25#

认真学习!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