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随舞动的2018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201854日,五四青年节,好日子一个。本次有幸随酸牛奶一行人,前往诸暨浣东小学,参加了绍兴市小学科学研学共同体主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基于新课标的课题研究主题展开。


    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省级课题研讨课展示——2018教研项目反馈——喻老师主题讲座。第一节课是浣东小学吴英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认识一袋空气》。吴老师先复习,引入空气,让孩子们说说自己认识的空气是什么样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透明的,闻不到,没有粗糙程度……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前概念,孩子们的学前经验相当丰富。接下来,老师出示一袋空气。讨论可以研究空气的方法:摸、听、闻、看。随后进行第一轮活动:收集一袋空气,并同木块、水进行比较,说说空气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很有序,很专注地进行了对比观察。一年级孩子能做到如此投入,可见任课老师平时的课堂管理非常到位。交流汇报后,进入第二轮嘉年华活动。该活动立刻为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令在场的老师耳目一新。空气变形记,气球变形记,玩转空气炮,火箭飞天记,针筒大探秘。纸团历险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立在孩子们后围,只听得巴克队长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刻认真读方法,全方位参与活动。兴奋的尖叫声,高涨的学习热情,有目共睹。在堂的孩子,无一人做无关的事情,说无关的话。待老师提示活动结束的音乐响起,临交流汇报之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全玩过的,仍想继续,没玩过的心留更多的遗憾。这样的活动设置是精心的,既有巩固课堂知识点的,又有相关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另外,吴老师课堂语言亲切,精准,评价指向性明确,都是本节课的亮点。

    对该课,提两个小小的建议:一、对观察空气方法的讨论,放在活动交流前,值得商榷。你想,此时的孩子连空气都没有抓过,细细观察过,怎么能更好的梳理,整出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呢?再说,虽然前面在学木块、水等活动时,对这些观察方法已经实践过,但观察具体事物时,具体用到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所以此时交流不交流观察方法,都没有多大作用,孩子们都一样会不知不觉地用以上方法观察空气。但方法的讨论总结也不能少。我想是不是可以在汇报时反问:空气的这个特点,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呢?二、活动的安排,有拓展,又有递进,制定目标时需要准确定位。即明白:学生现在在哪个点,通过这节课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这么多活动,只是让孩子经历,还是让孩子有所发展。怎样发展,是一视同仁,还是有所侧重?展示前概念环节,孩子们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就代表着他们已经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呢?比如透明、会流动等,包括活动中新的发现:无固定形状等是否要加以提炼建构,并且帮助提升呢!孩子们活动后的发现,要不要重新进行整理,以课堂目标而定,有的放矢地加以选择、发展。总之,作为老师,要多以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而不仅仅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过。另外,一年级孩子用绳子扎一袋空气,有难度,也许用夹子,对于小朋友来说更容易操作些。
    第二节是陶老师的课,”pk“",出自五年级科学拓展书。该课设计巧妙严谨。第一环节的实验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且一抓就是一堂课,很有挑战性,刺激又好玩。在第一单元的认知基础上,予以预测,在动手实验后,再次修正原先的设想,孩子们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了做科学的过程。其次,有水迁移到空气,又运用到生活上的拓展,也别有用心。

    以上是眼高手低的我,一些不成熟的漏见,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总之学习了,只有多加以实践,那才是成长的硬道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编辑心随舞动 最后编辑于 2018-05-10 12:17:27
分享 转发
TOP
2#

发文规范,反思推进,亮点多!喜欢这个标题!!
TOP
3#

谢谢夸赞
TOP
4#

宋老师认真聆听,用心体悟,真好!通过活动,我们可以收获很多,通过整理,我们可以积累更多!赞!
TOP
5#

最好配合一些课堂、讲座图片或视频更好!
TOP
6#

参加的老师每个人收获都不一样啊,但是都有收获就好
TOP
7#

宋老师的认真,值得我们学习!
TOP
8#

一起前行,是实话,竭力而为!
TOP
9#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共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