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雪要认真对待,记一年级科学雪中学
杭州采二 沈凤娜
2018年的1月26日,对于杭州人民来说,是不一样的。因为,杭州,下大雪了!
对于杭州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更是非比寻常。因为,这是,第一次,下大雪!
离上这节课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一直想记录,却总是改不了拖拖拖的坏毛病。
虽是半个多月前,但对于这场认真的雪,对于这节课,仍然记忆犹新,因为,认真的雪,要认真对待。
2018年1月29日,周一,离下雪已有三天,雪已堆的厚厚的,孩子们已各种花样玩雪,不少老师也在课上带孩子们体验了一把雪中上课。
晨,想着课本内容已经结束,想着应该如何用好这场认真的雪。这学期,一直是两校区工作,周一景和校区,其它则在采荷。周一,本应去景和陪伴一年级的小朋友,却鬼使神差的起个大早,跑到了采荷校区。因为,认真的雪,要认真对待。
跑到采荷,取了50支温度计(景和新校,没有齐全的实验器材,只有一年级的器材),再骑着小电驴,前往景和校区。虽然地很滑,风很冷,但,此刻的心情,是幸福的,是期待的!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能否使用温度计的问题,心里一直有小天使和小恶魔的对话。
“孩子们可以的,他们学过测量”
“能数数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读准?”
“孩子们可以的,因为这是他们想知道的问题!”
“平视、读数、测量,技巧太多,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几番挣扎后,肯定了!要上!
孩子们可以的,因为他们想学!没有考试,只是想学!
想明白后,开始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T:关于这场雪,你想知道哪些科学问题?
S:雪是怎么样产生的?雪为什么是白色的?雪有哪些形状?为什么只有冬天有雪?雪有多冷?……
T:花式表扬善于提问的孩子,
T:今天就我们一起来测一测雪有多冷!
T:想测吗?
S:想
T:这是测量工具,它叫温度计!
T:今天沈老师不教大家怎么使用它,但我会把它借给每一位小朋友,只要大家能用它测准现在教室的气温,沈老师就带大家去测量雪的温度!有信心吗?你有5分钟时间可以自己研究,也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研究
注意轻声交流哦,如果大声讲话,小组将会减少一支温度计哦!
二、学生自己研究温度计,尝试测室温(7分钟)
有的孩子开始对温度计哈气,有的孩子开始用手摸温度计,还有孩子把它放进嘴巴里、液窝下,大约1分钟左右,孩子们就都发现要摸红色的部位温度才会上升。
教师适时问孩子(因为是安静的,可以随时问),如果我想测手的温度,我应该怎么做?如果我想测水的温度呢?说明?那我想测室温呢?(提升孩子们的发现,适时把孩子们拉回测室温的问题中)
观察孩子们的测量,挑选安静测量的孩子表扬,挑选长时间不碰玻璃泡的孩子,等下在汇报环节,请他发言




三、汇报发现与读数(10分钟)
T:如果我想测手的温度,我应该怎么做?
S:摸红色的部位温度才会上升
T:温度会一直上升吗?
S:会、不会
T:让我们来看看温度计上最大的数是多少
S:105
T:哦,如果一直升到105摄氏度,那你的手比开水还要烫啦!
T:你测出室温了吗?它是多少呢?
S:25、11℃、13℃、18℃、8℃、16℃、6℃、4℃……(孩子们汇报时,不评判对错,在第一个孩子汇报后,引导孩子说单位,板书时记录上单位,不强求孩子记住,但要有意识的引导,做正确的板书记录)
T:大家有这么多答案,那这个教室里有这么多不同的温度吗?
S:有(门口、窗边),和老师讲台边不一样,我在窗口,很冷
S:有,但说不出理由
S:没有,但说不出理由
T:那你觉得这么多数据里,哪个数据最有可能测错了?
S:25℃
T:为什么呀?
S:太高了
T:对呀,如果是25℃,你就不用穿羽绒服了!那应该是春天或者秋天了
S:笑
T:那哪些最有可能是正确的?
S:6℃、4℃、8℃
T:刚才沈老师看见XXX在测量时,一动不动,你为什么不动呢?
S:……
T:为什么大家测的差那么多呢?
S:可能手碰到了
S:可能没降完
S:……
T:那再给你一次机会,可心测准吗?
四、再次测室温(3分钟)
这一次测量时,孩子们均会模仿XXX同学的测量方法,各别有问题的,教师可以适当提醒
五、再次汇报(3分钟)
6℃、4℃、3℃、4℃、3℃、4℃、3℃、3℃、3℃、3℃
看来大家已经很接近了,误差是难免的,我们可以平着读数(边说边做动作),这样可以减少误差与错误哦
六、室外测量
1. 孩子们测出的雪的温度有:-1℃(没有人教过他们读,他们尽会读,看来是我小看他们了)、-2℃、大部分是0℃(这让我很意外)
2. 有孩子在回教室时,带回一大块雪,温度计还插在雪里,开始看到有些生气,但还是忍着,问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好忍住了)?孩子们说,因为测雪的温度红色的部位不能离开雪的,我还没测完呢
3. 有的孩子测完一处的雪,又跑到另一次测,然后惊讶的说到,怎么都是0℃!




图片方向转不过来
编辑好的正向的图,为啥传上来就倒了
部分对话因为时间太长了,不记得具体的细节,只有印象,数据部分只记得大致的范围分布,并不完成准确
最后,很高兴能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完成这件事,愿2018能继续做喜欢做的事,上喜欢上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