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曾宝俊:一起来备课——《走进科学》(苏教版一上第一单元... [复制链接]

1#

一起来备课——《走进科学》概述(苏教版一上第一单元)

原创 2017-09-04 曾宝俊 曾宝俊格致工作坊

各位老师,大家好!这里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欢迎大家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备课,备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第一单元的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第一单元叫做《走进科学》,这是一个单元起始课,在整个小学阶段,这个单元是科学课的起始单元。在这个单元当中,我们希望凭借有趣的活动、丰富的操作和理性的思考将小孩子领进科学之门。因此,单元题“走进科学”,既有走进科学课堂的意思,也有走进科学学科的意思,更有走进引起学生无限遐想与探索空间的科学领域的意思。

由于修订以后的课程标准将技术与工程领域作为科学课程的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学生走进科学课堂,实际上也包含着走进工程领域的课堂。但是科学与工程,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领域,在第一单元里面,我们分别要去走进科学课,还要走进工程课。科学课程不仅要教给小孩子各个领域的科学概念、学科知识,还要让小孩子意识到科学学科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程序,以及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因此在这里,我们说“走进科学”是大的、完整的学科概念,而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程序是完整的科学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组试图在教材的一开篇,就给学生一个关于科学与工程本体论的认识。

对于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小朋友们来说,科学与工程这两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直接对小孩子讲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如何进入呢?教材组选择的就是对从事科学这个领域的人入手,小孩子虽然不知道科学到底是什么,但是他们对做科学的人在生活中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做科学的人就是科学家与工程师,小孩子自己也曾做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如自己动手做个实验或制作过一些小物品。这些感性的体验,他也能够意识到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技术。本单元教材以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为题,从科学家和工程师做什么,他们怎么做这些具体的问题入手,来帮助小朋友们获得对科学工程体验性的认识,让小朋友们感知到自己也是在做科学,也是在做工程,同时为了激励小朋友们好好地上好科学课,努力成为小小的科学家、小小的工程师,我们还要让他们进行一系列学前入学教育和课堂纪律,操作规范的训练,因为科学课堂经常会有一些动手做的,操作实验、去拿仪器的一些活动,课堂纪律显得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教材组将这一部分内容纳入到科学课程起始课的内容。

在《上好科学课》这一课里面,通过营造一个真实的实验情境,比如我们让学生去取一些水,倒一些水,倒半杯水,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就有可能不会合作,他们去争抢器材,甚至可能吵闹不堪。假如我们有一些规则让学生去遵守,学生就会意识到制定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那么这个单元对应的课程标准的落实点在哪里呢?单元对应的实际上定位于科学与工程本质的学习,即有科学探究也有工程实践,单元编写旨在落实课程标准当中的这些目标。在科学知识方面,“技术与工程”那个领域当中提出,利用身边可以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的工具动手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这个单元很显然是可以落实这样一条目标的。在科学探究领域当中,在处理信息这个条目当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这点学生也是可以落实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也是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做获得认识的。在科学态度方面,我们有两个方面需要学生去落实,一个是探究的兴趣,第二个是合作与分享。学生在进行做“小小工程师”、“小小科学家”和“上好科学课”的一些活动当中,他们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表现出探究的兴趣,他们能够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述讲出自己的观点,能够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在技术、社会环境这个方面的领域当中,我们希望他们要能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以及这些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一切便利。

本单元在整册教材当中,它处于一个起始单元。后续还有几个单元,比如“走进科学”之后就是《用感官观察》,第三单元是《用大脑思考》,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稍加思考,你就会发现这个单元统领了后面的几个单元,后面的几个单元观察、思考、创造就是在做科学。而第一单元,我们关注的是科学本体,后面的是关注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的方法,以及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本单元有三课组成,《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和《上好科学课》。前两课是并列的关系,是对科学本体的认识,通过了解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干些什么,初步建立科学工程的基本概念。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秘密的人,工程师是设计创造产品的人,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制作活动打破科学和工程的神秘感,明白小学生也可以做科学,也可以搞设计,也可以做工程。本单元中对于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这两大领域的关注将在整套教材当中持续进行下去,并且不断地深入。因为我们在全册教材和全套教材当中设计了两个系列,一个系列就是像工程师那样工作,一个系列就是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第三课则是在引发的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之后,将学生的焦点引向如何上好科学课这个本身的活动当中去,通过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制定出一份具有班级特色的科学课的规则,只有明确规则并努力遵守才能保证科学课的正常进行。


本单元的目标有下面的几个,第一个是通过交流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知道科学家与工程师,分别是做什么事的人。第二个是通过做科学小实验与做简单的设计制作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的基本过程,获得发现与自主的乐趣。第三个就是通过经历具体的操作与合作活动,意识到制定与遵守科学课规则的重要性。

本单元一共就是会有三个课时来完成,《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上好科学课》各用一个课时。可是在实际的上课过程当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的情况进行拓展,可以增加一两个课时。关于这个单元的概述,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讲第一课《小小科学家》。

好了,让我们一起自我迭代,认真学习。

讲座时间:2017821


文稿整理:丁言君、陈双

录音编辑:唐丽华

今日推送:宋丹

本贴摘自:曾宝俊格致工作坊http://mp.weixin.qq.com/s/qDw-8TsxBofuuydLN1IzfA

分享 转发
TOP
2#

一起来备课——《小小科学家》(苏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第1课)

原创 2017-09-05 曾宝俊 曾宝俊格致工作坊

各位老师,大家好!这里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欢迎大家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备课,今天我们备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的第一课——小小科学家。这可是开山的第一课,这是小朋友们第一次正式的以科学课为名的一节科学课。虽然,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曾经学过科学,搞过科学,做过科学,曾经体验过科学,但是从来没有上过科学课。这是他们的第一堂科学课,这是他们走进小学的第一堂科学课。

那么,第一堂科学课学习什么呢?“小小科学家”应该让小学生们领略些什么样的风景呢?那么对这一节课的定位来说,苏教版定位在它是对科学本体的认识。对科学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难,尤其是刚进校的一年级小朋友,难在哪呢?他们并不知道科学是什么,因为科学太过于抽象。但是,可以通过了解做科学的人和他们做的什么事情来展开探究,了解什么是科学。因此,让学生第一步只走近科学家的工作场景。根据一年级小朋友们的认知特点,要了解科学家们在做什么,在什么场景做什么,这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科学课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意识到在我们周围有不同的人在做着不同的事情。

教材一共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了解科学家做什么;第二个活动是通过滚小球的实验,说明小朋友们也能做科学;第三个活动是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实际上就是科学家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其实就是要让学生获得对科学家的一个总体印象。那么科学家在做些什么呢?教材通过科学家在进行观察、实验等方法,他们在干什么,在研究自然界的奥秘。当然这当中,还会涉及到一些记录、收集证据、分析数据等这些,这些东西呢,其实我们不是说直接告诉小朋友们,而是通过小朋友们看图片,说一说科学家在干嘛:他的眼睛在干嘛?他手上在干嘛?了解科学家的一些行为。

那么,科学家在做科学,我们小孩子能不能做科学呢,于是就进入了第二个活动,滚小球的活动。滚小球的活动实际上能让小朋友意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因为大科学家伽利略曾经也滚过小球,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大科学家通过滚小球获得了一个伟大的发现,我们小科学家我们做的事情也能够有所发现。当然我们做的事情是我们的发现,基于小朋友层面的一个发现。虽然科学家发现了很多自然界的奥秘,了解了自然界的很多的规律,解释了很多自然界的秘密,但是自然界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的答案。这就意味着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也是在不断完善的。

本课,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有这么三条:第一条,能够在滚小球中做科学,并且在滚小球活动当中有所发现;第二条,就是意识到不仅仅是科学家能做科学,我们小孩子做的也是科学,这意味着科学家已经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但很多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本课的重点就是小孩子的滚球活动,这是认识科学家的这个工作,知道自己能够像科学家那样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个难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小朋友们虽然会滚球,但是他并不意识到自己的滚球也是在做科学。我们上课的过程当中,你会看到我们教材首先呈现的是一组图片,这组图片有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珍妮古道尔是研究黑猩猩的一个专家。她年轻的时候就从事这一方面的生物研究,一直几十年下来,解开了猩猩社会的无数的奥秘。第二幅图,那就是我们中国的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另外呢,还有呈现了天文学家观测观察星空的图片,生物学家做科学实验的这个图片,还有地质学家采集岩石的图片。通过这些,让小朋友们意识到科学家在做的很多事情。当然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展开来,我们不一定说只注重课堂当中的这五张图片,我们还可以拓展一些新的图片,比如像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微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有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的这些图片,可以尽可能的展示给学生看。

那么第二个活动,就是我们来研究滚小球。在桌上实际上有一块有刻度标志的这样一块绒布,有个斜坡可以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一个较低标志的那个绿色的标志物地方滚下,然后记下小球在绒布上滚下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红色标志的位置滚下,记下绒布上停止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这就是滚小球的活动,学生应该意识到小球越滚越快,最后滚下来以后越滚越慢。他还会发现,绿色位置的小球滚得比较近,红色位置的那个小球滚得比较远,这就是他们的发现,这就是小朋友们的发现。那么小朋友的发现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呢?那么下面有个科学阅读,就是四百多年前,有位科学家也在斜面上滚过小球,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那么是不是就完了呢?没有啊,这位科学家是谁呢,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在人类历史上可以数得上的几个聪明的大脑袋之一。伽利略曾经在一个六米多长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一个滚球实验。他用自制的水钟计时,他发现小球虽然是越滚越快,但是在相同的时间里面小球滚过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点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我们教材上面它表述的就是小球越滚越快,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描述。虽然小球越滚越快是大科学家发现的,而且它背后还有很大的玄机。但小朋友们在滚小球过程当中也能发现,小球一开始时很慢的,可是滚到底的时候就会很快了,可是再慢慢滚下去,在绒布上滚的时候,最后是越来越慢、越来越慢,最后就停下来了呀。

教材的第三页,它展现的是科学家已经找到的一些问题的答案的场景。比如大树是怎么长高的?大树的叶子能利用阳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制造养料,供它自己生长。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说云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一种强力放电现象,这些都是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的问题的答案。但是科学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找到答案,比如我们脚地下的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表面下面是土壤,土壤下面是岩石,岩石下面是熔融的岩浆。但是,科学仪器还没有发展到有仪器能够深入到地心的地步,那么地心是什么样子的?只是科学家的一种推断。另外地球上有没有外星人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虽然已不断有人说UFO,不断有人说发现了不明飞行物,不断有人猜测说美国人有什么外星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表明有外星人的存在。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这些活动我们究竟怎么展开?比如第一个活动,认识科学家的工作,说说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工作。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其实就是要让小朋友们认识到不同的科学家从事着不同的研究。同时要让他们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能够会观察、会实验、会考察,还有记录等这样的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另外科学家还要交流、讨论、发表论文等等,这样的一些思维的活动。当然,引导小朋友们认识科学家是从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场景开始的。交流科学家在干什么比给科学家分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也为接下来小孩子们做科学活动做一个铺垫。当然了,我们可以让小朋友们做很多,看很多图片,但千万别不要忘了,看这些图片的时候要从科学家的行为入手。比如,这个科学家在观察,在观察水稻,在观察星星,在观察宇宙,在观察岩石等等的。我们还要让他了解科学家在做实验,你看这个科学家在记录他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东西,你看这个科学家在交流他的发现等等的。我们还可以让小朋友们去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

那么,滚小球实验怎么做呢?滚小球实验也其实就是让小朋友们来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朋友们也能做科学呀。为什么要选择滚小球呢?因为科学史上曾经也有大科学家在斜坡上滚小球。所以我们教学的时候,先让小朋友们说说:你们有没有滚过小球啊?请注意,这是一年级小朋友们第一次在做科学实验,因此老师要做好示范的动作。要示范怎么滚,第一次放在哪儿滚,第二次放在哪儿滚,同时在做示范的时候要做好适当的讲解,要让小朋友们猜猜哪个位置的小球会滚得更远一些?我在这个位置上放小球的时候小球会滚到哪里去呀?如果课堂时间非常充分的话,还可以将斜坡的角度变换一下,同样从一个位置往下滚,那么小球的滚动的距离有没发生变化呢?那么,在滚完之后,也就是老师示范完了之后,让小朋友们自己去滚。自己滚完以后,让小朋友们要一边滚一边做好记录。做完这些事情以后,我们让小朋友们要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就是在实验过程当中,你有没像科学家那样观察?你有没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你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去记录?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去讨论?最后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能有所发现呢?做完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小朋友们来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滚球实验的这样一个资料。当然,我们准备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动画视频,让小朋友们将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与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研究的过程作比较,他们就会发现,小孩子也能和大科学家一样做科学研究,所以我们就是小小科学家,这是一个扣题的活动。

当然,这是小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做对比实验,变量虽然是由老师来控制和掌握的,学生虽然只要按照要求实验操作即可。但是,模仿也是探究的一个起步。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个实验环节,每一种实验方式都要让小朋友们来做一做,因为重复实验获得的数据会更科学。同时,提醒小朋友们每次都记下实验的结果,在活动手册上面做好记录。同时在实验做完之后要养成收拾材料的这个实验习惯。良好的实验习惯要从第一节课开始呀!做完这些以后,实际上小朋友们已经知道做小球的实验,我们已经发现了滚小球过程当中的这样一个秘密,科学家也发现了我们也发现了。那么科学家已经知道了哪些秘密呢?小朋友们来谈谈。教材里面有两个案例,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我们在这里不再解说。其实还可以让小朋友们说一说科学家的故事,他们还了解哪些科学家,他们有什么重大的发现?还有哪些科学问题科学家到现在为止没有找到答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对这些答案你有什么看法?长大了你愿意不愿意也去参与科学探究呢?

所以,这就是科学第一课的这种科学教学。当然,第一课的科学教学过程当中,教材里面的问题不需要对小朋友们做专业的解答。因为这是一年级,这是刚入学的学生,这是科学的第一课,这是这些学生的第一节科学课,应该采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去描述。

关于第一节科学课“小小科学家”,我们就讲到这里。让我们一起自我迭代,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讲座时间:2017823

文稿整理:詹林芳  韦利

录音整理:朱蕾

今日推送:姚寿昌


本贴摘自:曾宝俊格致工作坊http://mp.weixin.qq.com/s/tbanLxJNT9_6omLT4lKWtw

TOP
3#

一起来备课——《小小工程师》(苏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第2课)

原创 2017-09-06 曾宝俊 曾宝俊格致工作坊

各位老师,大家好!这里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欢迎大家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今天我们继续来一起备课,今天我们来备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二课《小小工程师》。本课的总体编写思路其实是对应着第一课的,就是按照了解工程师的工作、认识工程师的作品、学做小小工程师的顺序来展开的。因此教材同样准备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先了解工程师,观察工程师在做什么,重点还要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工程师更加侧重于设计、制造类型的活动,科学家更加侧重于观察、发现这些活动。第二个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去认识工程师的杰作、作品。教材仍然是从低年级小朋友们的认知水平出发,将工程师的作品定位在一些具体的产品上面,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科技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三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去学做工程师,做什么事情呢?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这就意味着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设计,运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最后形成一个产品,同时还要让他们对产品进行展示、比较,并且和成熟的产品做比较,这样的话就可以初步让学生对工程设计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思想,以及意识到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这三条:1.能够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进行比较。2.了解工程师的工作,了解工程师设计的一些产品,以及名称、功能、作用等等。让学生也要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与制造。在整个过程当中重点活动就是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来自制铅笔加长器,因为这个活动其实就是在经历工程师设计、制造的过程。难点就是学生应该很难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就跟我们成人也很难认识到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之间是两类不一样的工作性质一样,爱迪生是一个发明家,是一个工程师,而爱因斯坦他是一个科学家,是理论物理学家。因为工程师他工作的重点在于设计、发明、制造这样的一些活动;而科学家的这个工作重点只是在于观察、思考这样的一些活动。

需要为小朋友准备一些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包括废旧纸张,捆扎的线等材料。我们先来看看教材里面的一些展示,教材首先展示的是工程师的工作,教材一共有四个场景: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器、调试产品,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画图设计、制作模型、调试产品、维修,这实际上就是工程师工作的一个简单流程。工程师涉及到的工作主要有提出难题、定义问题,第二个就是建立建构并使用模型进行计划,并且进行调查分析、解释数据、运用数学计算思维等等建立解释、设计解决方案,用事实进行论证获取评估交流信息,这是工程师涉及到的一个具体的工作,主要的这些工作就是聚焦生活中的难题。然后进行确定研究的方案,画出草图、制作模型、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去进行论证,它的价值、它的一系列的工作,最后在解决问题之后,对解决过程做一个具体的评估。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产品是工程师的杰作,工程师的杰作有哪些?就是我们生活当中,家电类的有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通信类的有手机、电话、通信卫星等;另外还有建筑物,有高楼大厦、园林;交通方面的就有自行车、汽车、轮船、飞机等;机械方面更多,吊车、钟表、机器手臂、一些精密的仪器等等。教材展示了一系列图片,有神舟飞船、机器人、电脑、跨海大桥、高铁等,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这些都是工程师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就对工程师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定位,工程师的性质是以制造产品为目的的;而科学家的性质是什么?是发现自然的秘密。这两个很显然是不一样的。

教材的第三个活动就是学做工程师,具体任务就是做一个铅笔加长器,做铅笔加长器,我们实际上有好几种方法来进行,比如教材上有用报纸卷,也可以直接插在吸管里面,还可以用一次性筷子或者小木棒裹在铅笔四周,然后绑起来形成加长的铅笔筒。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小学生只要能够让自己的铅笔头能顺利的用起来,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交流评估,交流评估的时候教材要求把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先和同学做的来比一比,再和买来的铅笔加长器来比一比,那么怎么比呢?从哪几个方面来比呢?可以从好看不好看来比,第二个好用不好用来比,第三个就是做得麻烦不麻烦来比,第四个就是做得结实不结实,从这几个层面来进行评价比较,来评估做得好不好、美不美、好不好用等。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每一个活动我们怎么开展。工程师的工作,这个活动怎么开展。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是不一样的,科学家重在研究发现,而工程师侧重于发明制造,那么学生通过读图是应该对工程师的工作有个浅显认识的,那么在这个上面教材是对应第一课的,认识科学家的工作。我们先要让学生来观察教材,说说图中工程师在做些什么呢?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再展开一些工程师工作的场景,比如加工、制造这些场景,然后交流在你身边有没有谁从事这样工作,谁被称为工程师,谁被称之为设计员。再来讨论一下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工作到底哪儿不一样?你是愿意做一个工程师呢,还是做一个科学家呢?让学生有一个选择,其实工程师最让人震撼的就是他们的产品,因为在我们生活周围没有一样东西不涉及到工程技术,因此认识工程师的杰作是要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的,与他们生活是贴切的,通过这个途径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工程师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来认识教材上面有哪些杰作,具体的我刚才已经介绍过了,我就不讲了。还有再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工程师的杰作,由此可以拓展开来。当然,我们教材活动手册上面也展现了一系列的工程师的杰作,我们可以让他认识更多的工程师的杰作。回过头让小朋友们来回顾自己的经历了,你有没有做过工程师这样的经历啊?比如你有没有搭过积木啊,有没有造过房子啊,有没有堆过沙堡啊?虽然那些是玩,但是仍然是工程师的性质。我们拼装模型、测试赛车,这些活动其实就是小小工程师所做的事情。当然了工程师的杰作,他其实不仅仅表现在高科技这个层面上,其实有的层面上科技成分并不高,也是工程师的一个杰作。宇宙、飞船、高铁、电脑是工程师的杰作,桥梁、园林也是工程师的杰作,洗衣机、电饭煲仍然是工程师的发明创造,所以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让学生展开联想。

本课的主要活动就是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这就是在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让小朋友们经历像工程师那样的设计制造过程,体验工程实践。这个活动怎么开展呢?首先出示一个短铅笔,短铅笔不好写了怎么办?扔掉还是换一个,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经验,那么怎么样让这个铅笔继续可以用呢?鼓励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个性化的铅笔加长器,不要求全班统一,就地取材,因此可以是纸质的、塑料的、也可以是木制的,也可以用竹子做的,因此身边的废旧材料,我们提供了废报纸、吸管,空心塑料管、小竹筒、甚至小木棒、塑料棒,这些通通可以发挥上用场,同时鼓励每个小组尽量要用不同的设计制作方案。制作完成之后,自己先调试,怎么调试呢?就是自己先尝试写一写。然后再和同伴之间交换的写一写。这时候再来比较小组内哪些同学做的比较好,怎么好,刚才我已经谈过了,从好用、好做、好看这些方面来进行比较,然后再跟买来的铅笔加长器进行比较,说一说加长器有什么独特的设计?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呢?

当然了,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的:第一个就是给小朋友们的铅笔头要足够的短,因为只有足够的短,在设计的时候才能体现出铅笔加长器的公用性;第二个就是在比较铅笔加长器的时候,买来的那个铅笔加长器一般都是非常漂亮的、结实的、耐用的。但是别忘了我的这个铅笔加长器跟买来的铅笔加长器相比的话,我是环保、节约、我不花钱,我比较经济的。比较的时候不是说一味的就是买来得好。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是去了制作和设计的那个意义了。

关于《小小工程师》这一课,我们备课就先备到这里。让我们一起自我迭代,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讲座时间:2017823

文字编辑:吴  颖、汪慧容

录音编辑:魏敏菲

今日推送:张学良


本文摘自:曾宝俊格致工作坊http://mp.weixin.qq.com/s/-EETzFhbX3TrFdmC4UaLIg

TOP
4#

一起来备课——《上好科学课》(苏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第3课)

原创 2017-09-07 曾宝俊 曾宝俊格致工作坊

各位老师大家好,这里是格致教育工作坊,欢迎大家的到来,穿越时空,享受思想的盛宴,让我们一起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备课。昨天我们备了第二课《小小的工程师》,今天我们要进行第三课的备课,第三课的内容比较特殊与前两课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叫《上好科学课》。这节课实际上就是在我的建议之下编制成功的,根据我的实际教学经历来看,一年级的小朋友需要了解他的科学学习场所,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科学学习是一个新的学科,科学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需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学习的,和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不一样的地方,科学教室是个特殊的场所。前两个场所它的安全性一般很高,很少会有出现危险性的地方,而科学场所却是一个充满着危险的地方,如果对科学实验室不了解,有可能会造成某种身体的伤害,所以本课就是按照学生进入科学教室进行科学学习的实际情景的思路来进行编写的。经过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在第三课时需要进入专用教室来进行学习,因此在进入科学专用教室的时候需要对他这个学习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因此,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参观科学教室,并且比较一下,科学教室和平时上课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科学教室和美术教室有什么不一样,科学教室和音乐教室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要重点关注科学教室的特殊性,因为科学教室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仪器,会有水槽,会有种植养殖的地方。因为在这个教室里面,我们要做实验,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小朋友们在上科学课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合作、探究。

教材安排的第二个活动,就是安排了一下学生在科学教室里面动手做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名称叫“比较水的多少”。在做的时候,小朋友们可能是不太容易能管住自己。因此在整个动手的过程当中需要体验科学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的人实验可能会做得很好,活动可能做得很有序;如果不遵守规则,这堂课有的小朋友可能就会做得很乱。

因此第三个活动,就是承接着第二个活动来的,就是制定科学课的规则,这个科学课的规则就重点包括“安全规则”、“发言规则”、“取用器材的规则”等等的。这样的一些规则实际上在上课的时候,除了明文规定之外,还需要和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制定规则的这个活动当中去。

这一节课有这么几个教学目标:第一是学生能知道科学教室与一般的教室是不一样的,要了解到科学教室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 第二个目标就是要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意识到遵守规则,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第三条要能够和伙伴们一起制定上课的规则,并且对科学课上面的一些行为做出明确的是非分辨,并且愿意和同伴们在科学课的过程当中,遵守自己制定的这些规则。

当然上这节课有个重点和难点,重点就是制定规则,难点就是主动遵守规则。教材一开始只呈现了一个科学教室这样一个场景,科学教室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呢?他和普通教室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你看,科学教室是一个大大的桌子,我们平常教室里面都是一人一桌,而科学教室里面的桌子是组合起来的;普通教室里面是秧田座,而科学教室里面的桌子是围起来团团坐,因为在这个桌子上面,我们是需要做实验的。另外科学教室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些动物、植物的标本,科学教室里面还有一些实验仪器,科学教室里面还有水电开关,还有水槽,科学教室里面布置环境通常都是跟科学有关。第二个页码的活动就是比较水的多少,这就需要准备一个细而高的瓶子,还要准备一个粗的瓶子,两个瓶子里面装有高度不一样经过染色的水,比较两个瓶子里面哪个瓶子里面水多?方法一是找一个一样高的瓶子,将矮瓶子里的水倒进高瓶子里面进行比较,或者说找一个一样矮的瓶子,将高瓶子里面的水倒入矮瓶子里面去比较,或者找两个带有同样刻度的瓶子,量筒和量杯,将两瓶水分别倒进去进行比较,这是比较水的多少,但是实际上我们平时在上课的过程当中,通常是需要让学生去自来水龙头上去接半杯水,也是一样的。第三个页码就是要回顾,在刚才实验当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比如课堂上好的行为就是交流的声音很轻,人人都在有序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器材的轻拿轻放,实验结束以后注意及时地清理桌面。那不好的行为有哪些呢?比如大声说话,吵,不听老师的指挥,互相争抢器材,搞得桌面上到处是水,还有有的人各玩各的,不是人人参与等等的。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一起来制定科学课的规则,比如交流的时候怎么说话,别人发言的时候怎么听讲,取放器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实验结束以后要注意什么。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老师要跟学生去强调,在科学课堂上面,哪怕东西再好吃,未经老师的许可不可以尝实验器材。像这样的一些规定实际上还可以需要有学生去补充,学生补充得越多,就说明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就越强。

那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比如我们在第一个环节里面参观科技教室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关心、熟悉自己的学习场地,熟悉实验室的材料,熟悉实验室的环境,比如他要知道实验室的材料摆放在哪里? 标本橱在哪里?在哪里可以打到水?在这里,在比较的过程当中,我们就要跟学生去讨论科学教室它的独特性在什么地方,桌子跟这个教室里面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样,哪些东西是科学教室里面所特有的,而其他教室里面你看不到,因为科学教室里面所有的设施装备都是为了方便学生动手操作、做实验,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而进行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开始关注科学教室课桌椅的摆放,科学教室里面那些橱窗里面物品是什么,科学教室里面墙报、壁报、板报的布置,以及通水通电的情况,我们让学生来说一说,为什么我的科学教室要这样布置,我们希望学生能将科学教室里面的环境布置与科学学习联系在一起。实际教学的时候,我们除了看教材上面的图之外,还要结合本校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或者说结合图片看更多的科学教室的这种情景和看更多的科学活动场景。当然了,我们不一定仅仅是看科学教室,包括劳技教室,包括一些种养的、饲养的场所也是可以进行的。

再比如比较水的多少这个活动应该怎么来进行呢?这个内容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对于科学学习的意义之所在,意识到遵守规则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提高学习的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需要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高一矮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里面装有不同高度的水,其实两瓶水可能是一样多,为了看得清楚,一般来说我们都要给这个瓶子里面的水染色,在比较的时候不是上来就比,而是先要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说说我们怎么来比较,需要用到一些什么样的材料,当然比较的方法可能多种多样,我们做老师的要尽可能想到学生所能想到的这些方法,并且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实验结束以后老师还要出示一些具体的反思要求,比如在实验过程当中,有没有互相合作?小组合作的时候、讨论的时候声音是不是太大了,有没有出现争抢实验仪器的现象?有没有把桌上搞得到处都是水?实验过后有没有主动地去收拾器材?还有实验器材有没有归还到位?当然,让学生在反思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他自己在实验过程当中,遵守了哪些规则,哪些被自己忽视了。 想想我们要都遵守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会怎么样呢?需要提出来的是,本课比较水的多少,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比较这个活动,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因此关键就是要看在比较过程当中,有没有一种规则意识。这里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量筒的使用是不是规范不做要求。

教材的第三个活动或者说最后一个活动是一起来制定科学课的规则。科学课除了一般课堂纪律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之外,还有一些独特性的规则。比如科学课需要进行各种材料的操作、观察、实验,因此对于做实验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和取用材料的有序性就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因为当学生面对实验材料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处于不自觉的一种兴奋当中,他们总是想触摸这些材料,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这就容易造成课堂的无序和干扰,所以本课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制定科学课堂的一些规则以帮助其很好地上好科学课。在这个环节的时候,我们要先让小朋友回顾刚才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在刚才比较水的实验过程当中,哪些人的行为比较好,哪些人的行为不太好,结合着活动手册上面有一张图,那张图上面有的小朋友坐的很好,有的小朋友坐的不好,我们让小朋友们来辨析一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哪些做的对,哪些做的不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那么在学生明辨是非的过程当中,就把他们的做法记录下来,其实这就是在制定科学课的规则,最后我们要把这些规则一一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的,在此基础上面,我们要把所有的规则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并且提醒在以后的活动当中,要注意遵守这些规则。

好了,关于这节课的备课,我们就聊到这里,我们明天和大家聊一聊我是怎么上开学第一堂科学课的,以及对这个单元里面的一些重点的概念我是怎么理解的,让我们一起自我迭代,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讲座时间:2017824

文稿整理:陆新丽、张筱瑜

录音整理:陈宇祝

今日推送:鲍峰

本文摘自:曾宝俊格致工作坊http://mp.weixin.qq.com/s/_wp6TlzdrXSFSleOVbCkiw

TOP
5#

梅姐整理、上传的及时,辛苦了。学习!
TOP
6#

一一拜读,感触很深。学习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