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嘉兴南湖区小学科学教师走进2017桂馨科学名师西部行之青海民和站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受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科学分会委派,由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资助,515-19日,浙江嘉兴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阮翔,南湖区七星中心小学李张宇,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小学陈峰三位老师组队,参与桂馨科学名师西部行活动。桂馨科学名师西部行活动是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科学教育支持的系列项目,项目组织东部地区中青年科学名师,赴已实施桂馨小学科学课支持相关项目地区的每一个县,进行为期三至五天的回访、调研以及教研交流,并评估项目效果。本次活动的目的地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全县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辖148312个村,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8.3%。全县4所直属小学22所中心小学79个教学点。民和行的一周里,南湖团队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教育局的冉老师带领下共走访了三个乡镇,听取三所学校教师的公开课,分别举行教学研讨活动,与校长、教研组长等交流科学教育理念。第三天下午进行集体备课,第四天全县担任科学课教学任务的教师集中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民和的刘存斌和陈峰老师同课异构,李张宇老师执教展示课,阮翔老师做专题讲座。


走进乡村,深入调研,共话西部孩子科学素养


    516日,南湖团队进民和后第二天的上午,走访了巴州中心学校下马家学校,听取该校谢玉珍老师执教三年级科学课《测量水的温度》,民和县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和巴州镇中心学校任教科学学科的教师共计30多人参加了活动。


马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自主测量水温,规范测量工具使用,再次测量,接着连续测量三杯不同温度的水10分钟。最后在加热过程中测量水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有梯度的活动中感受水温的变化,在数据中得出结论。坚持用建材教,小组合作效果较好。阮翔老师就数据的使用和活动后的交流研讨展开评课活动,致力于让学生在数据分析和相互质疑中唤醒学生的实证意识。


第二站,核桃庄乡中心学校大庄小学。由大庄小学冶占军老师执教四年级《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课堂上冶老师充分放手让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索,把实验和生活应用紧密联系,不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生活视野。


围绕“信息处理还可以给学生怎样的发展?”老师们再次展开课后研讨。同时,老师们交流了民和县小学科学的教育现状,专职小学科学教师匮乏,流动性大,科学实验器材不足,缺乏科学实验室等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科学教学活动。

    517日上午,走进民和官亭镇中心学校。一个上午进行了听课、说课、点评等一系列教研活动,该校14名承担科学课教学任务的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该校科学教师马玉梅执教五年级下册三单元《我的水钟》,马老师精心准备器材,和孩子们一起设计调试“我的水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快乐,把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给了学生。


听课结束后,南湖团队与授课教师及所有观课教师进行座谈交流。首先,马玉梅老师进行说课,接下来三位名师分别对马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课后研讨,在东西部老师的互动中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同课异构,专家引领,助力西部小学科学教育


    518日,民和县204名担任科学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民和一中报告厅相聚,举行全县的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上午浙江的陈峰老师和民和的刘存斌老师同课异构《蚕的生长变化》,浙江的陈峰老师空运蚕宝宝带给孩子们,青海的刘存斌老师用杨树上的卷叶虫替代,指向昆虫生命周期的目的殊途同归,一条昆虫链接起丝绸之路的科学教育带。


下午李张宇老师执教研讨课《平衡》,为下半年即将在低年级开设科学课,提供了教学研讨的案例。课堂上,李老师对低段学生的课堂调控,器材管理,帮助低段学生面向全体的交流表达,都在指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最后,阮翔老师做讲座,面对全体与会的老师都是兼职科学教师的现实情况,阮老师及时动态调整讲座主题。结合一周的调研和公开课情况,谈“兼职教师如何上好科学课”。北京桂馨公益基金也在活动最后与民和教育局签订成立桂馨-民和科学工作室的协议,并挂牌。民和教育局专门腾出一间会议室作为工作室的所在地,并现场宣布首批工作室核心成员和聘请各所学校科学教师专人专任。


桂馨名师西部行将继续开启下一轮的追踪回访。小学科学教育人也将为推动青海民和的小学科学教育,为东西部科学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光和热。











































qinghai-13.jpg (, 下载次数:0)

(2017/5/26 15:56:12 上传)

qinghai-13.jpg

qinghai-18.jpg (, 下载次数:0)

(2017/5/26 15:56:12 上传)

qinghai-18.jpg

分享 转发
TOP
2#

星空好美,关键观星一定很好
TOP
3#

科学的足迹在拓展......
TOP
4#

阵容强大,照片给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

浙江的陈峰老师空运蚕宝宝带给孩子们,青海的刘存斌老师用杨树上的卷叶虫替代,指向昆虫生命周期的目的殊途同归,一条昆虫链接起丝绸之路的科学教育带

这样的活动真是有意义
TOP
6#

又是一个思想碰撞的盛宴~
TOP
7#

陈峰老师运蚕的故事也听说了,很感人!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8#

"坚持用建材教,小组合作效果较好。"建材?教材吧
TOP
9#

感谢分享
TOP
10#

14名承担科学课教学任务的老师,好羡慕!
“让学生在数据分析和相互质疑中唤醒学生的实证意识。”是啊,数据意识,平时上课要注意。
“空运蚕宝宝”,“卷叶虫”可以想象孩子们的兴奋!
TOP
11#

还有星空真是太美了!
TOP
12#

我们的科学人,拼了!
TOP
13#

这个星空是投影的吗
TOP
14#

期待更多幕后的叙事文章出现!
TOP
15#

一次出行,就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了不起的桂馨人
TOP
16#

增进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