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小学:陈建秋担任《科学课》特约编辑
莲都区天宁小学
何鹏|陈建秋
至今我还不理解,当初为什么是从三年级而不是从一年级开设科学课?记得儿子读一、二年级时,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喜欢去摸摸、看看,在家里常常把买来的玩具拆了重新组装。可到了五、六年级,问题差不多没有了,在我身旁也安静了。一、二年级时,儿子那么多的问题,我经常嫌他烦,嫌他吵;到了五、六年级,他不问、不闻,我却不习惯了,迷失了。
——摘自周晓芬《久违了,一年级科学课》
其实,不管是“设计与技术”,还是“技术与工程”,二者都体现了“设计”“技术”和“工程”这三个关键词。我认为,解读这三个关键词,首先要找好“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既要是个小“工程”,又能让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还要能体现“技术”。
——摘自胡海涛《从“设计与技术”到“技术与工程”》
新课标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将“技术与工程”单列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我体会,学生从小就会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设计、制造属于他们的“作品”,这就是技术与工程的实践活动。“技术与工程”领域代表了科学实践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有利。
——摘自赵莉《做“作品”》
教师自己开发的教学具,所用的材料大多源于生活,用它来呈现科学现象,探索科学规律,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另外,自己开发的教学具通常是就地取材、易制易修,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大可放心地让学生充分接触,动手实践,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摘自张旭《让教具开发流行起来》
新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界定为“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这样的界定,更加强调了学生在建构科学概念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即学生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更强调鼓励学生通过交流研讨、运用证据和推理建构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摘自郭萌《注重证据和推理》
任何教学媒体和设备的使用,要建立在教师躬行实践的基础上。数字化实验设备要让学生能用、会用、用好,教师必须对器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非常熟悉。教师一定要开展下水实验以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和关键点,有效指导课堂上的学生实验。如数字实验室套件中,电子探测仪和图像软件包的使用要求教师预先对仪器、软件进行匹配,还有软件的使用、仪器的调试等,这些都必须要老师熟悉才行,避免实验时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摘自朱颂伟《多些数字化》
以上这些精彩言论,都来自《科学课》杂志2017年第3期“教学沙龙”。《科学课》“教学沙龙”是一个“崇尚自由、开放言论、不拒绝标新立意”的栏目,其宗旨是“新沙龙!新思想!新行动!”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教学沙龙由陈建秋老师组织策划,这也是陈老师担任《科学课》杂志特约编辑的第一次组稿。
2017年2月,陈建秋老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则“新‘课程标准’漫谈”公告,主要内容如下:从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课程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有待增强等问题。为此,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给出明确标准,2017年2月正式印发,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身为科学教育人,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你有什么愿望或忧虑?请从课程标准中选择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展开。并提出倡议,希望大家能针对本期话题,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某个方面,或是对新课程标准的某个点进行解读,发表真知灼见。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和我国唯一的小学科学课程专业期刊,《科学课》杂志以促进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水平为宗旨,为全国小学科学教师和教研员服务,为学会工作服务。刊物坚持以“继承、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国家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科学》教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凸现“案例性、典型性、普遍性、实用性”的办刊特色,是每一所开设科学课的小学不可缺少的教学指导刊物。目前,所有编写《科学》教材的出版社都加盟协办刊物,多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担任刊物顾问,使刊物更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
能成为《科学课》作者的特约编辑,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当编辑其实是个挺累人的活儿,从发布公告到收集稿件,再到对稿件进行编辑审核,期间还要多次和作者进行交流,到最后交美编排版,整个周期下来用了近一个多月时间。当然,看到大家的稿件真的成为铅字,所有的付出就都不在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