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名师论坛会议资料(学正专场2016.1... [复制链接]

31#

黎老师和熊二老师的速度非常高效!现场的照片拍的也非常好!
TOP
32#

《水的压力》教学实录

引导员:上海市徐汇区光启小学 曹庆明

学生:杭州市学正小学      404班

实录:湖州爱山小学       黎作民

一、教学任务分析

《水的压力》是上海市科技教育出版社《自然》(科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水和空气的压力》的第一课时,是《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试行稿)“物质科学”领域中“运动与力”主题的内容。本节课的任务需要对常见的水的压力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水的压力有大小和方向,并能在小组合作下设计实施方案验证假设,从而具备分析简单实验现象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观察、体验、探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的实践活动感受水是有压力;通过反复实验、仔细观察等方法,初步了解水的压力的特点以及知道水的压力与我们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本节课基于学生的“前概念”,首先通过第一次“玩水”实验初步感受水是有压力的,给予学生充分的“物体在水中会受到压力”的时空体验;然后通过实验动手,观察扎有橡胶薄膜的塑料瓶的薄膜在水中的变化,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形象直观地获得物体在水中会受到压力和压力的方向;接着,开展影响水的压力大小因素的科学探究,再借以数字化实验系统科学地收集数据,对水的压力大小的特点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最后,首尾呼应并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就,将所学科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

本节课的学习是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载体,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和探究的机会,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技术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玩水”活动,在观察、体验、实践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到水有压力。

2. 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现象,探究“影响水的压力大小的因素”活动,知道水的深度影响水的压力大小,并初步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作用。

3. 通过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就领略我国潜水科技的发展,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体在水中会受到压力。

难点:探究影响水的压力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一次性长臂手套、容量不同的整理箱(大小各一)、扎有橡胶薄膜的塑料瓶、相对压强传感器、数据显示模块等。

2.演示实验器材:一端扎有橡胶薄膜的塑料筒、1.5米有机玻璃长筒、一次性长臂手套、整理箱(盛适量水)、橡胶薄膜、塑料瓶、相对压强传感器、数据显示模块、DIS软件

3.自制演示文稿、学生实验任务单等。

五、教学过程

(一)亲身体验活动,感知水有压力

师:在沿海城市兴起的活动叫?

——潜水。

师:你们潜过水么?

——没有。

师:老师去海南三亚在教练陪伴下,潜水一次。小鱼在身边游,很有趣。老师想继续往下潜,要看珊瑚。教练不同意。教练说,不能往下,会有危险。为什么会这样说?

——海里压力大。

师:什么原因压力大呢?我们今天一起探寻奥秘。

揭题——水的压力。

师:我们一起来玩水,老师给大家准备一次性手套,怎么玩呢?

(二)观察体验思考,明确压力方向

教师演示玩法。

(戴好手套,进入水中)

师:由浅到深?会有什么感觉?你们想玩么?

——想。

学生活动。

15:03

师:两个桶都要尝试。待会请你交流你的感受。手越来越深时,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手会有浮上来的感觉。

——塑料手套,越来越紧贴着手。

——手有点麻。

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有压力。

师:水不仅对手有压力,对其他都有压力。你觉得水的压力有方向么?

猜一猜?

——向下的。

师:你同意么?

——向上的。

——四面八方都有。

师:三个答案,谁对谁错呢?怎么判别方向呢?建议大家找寻它的方向。

(三)大胆猜想假设,影响压力因素

出示瓶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么?

——用纸做的。

这个特殊装置是橡胶膜。这个装置怎么做呢?教师演示。

师:老师给一个力,橡胶膜有什么变化?(边说边演示)

——越来越往下凹。

师:从这边用力,请观察?不同的方向都试试。

——橡胶模永远往里凹。

师:你觉得这个装置能帮助我们判断水的压力方向么?

——用瓶子往水里放,看塑料膜的凹的方向。

师:通过橡胶膜的方向,判断水的压力方向。

学生开始活动。

15:11

学生交流:

师: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不管朝向哪里,橡胶模都会凹进去。

——先是塑料瓶这样放,发现橡胶模向上。

师:水的压力朝哪里?

——向上。

——朝向不同的地方,凹的也不一样。

师:水的压力,是朝向四面八方的。

师:塑料膜,插入水中,有的时候凹进去少,有的时候多,这是为什么?

——不同的方向,水的压力不同。

——因为放下去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不同。

师:有的时候小,有的时候大。什么时候大?什么时候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继续开始探究。

师:猜想,水的压力有大有小,在你印象中,水的压力大小跟哪些影响因素有关呢?

——深度有关。

——放的方向不同。

——玻璃杯放入的速度不同。

——水的多少有关。

师:水的压力大小跟这些有关么?速度?如果是匀速,有关系么?方向不同,能不能影响呢?

——学生摇头。

(四)借助先进仪器,完成实验探究

师:看来,这件物品OUT了。怎么办呢?老师从上海带来高科技产品,如果我们插入水中,会立即显示出压力数值。

(放大幕演示。教师演示工具使用方法。)

请学生读出数值。

师:水的多少会影响压力大小么?

演示排除水量,但不改变水深的方法,加入物品。

学生发现,压力数值大小不变。

师:水的压力大小跟水的多少有关系么?

——没有。

师:这个工具,到现在还没有名字,我们给它取个名字。

——水压计。

揭示压力传感器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带着问题玩。

活动:

图片

师:解释下这些话的意思。

——群策群力,一组的人一起操作。按照老师给的要求做。

师:今天,我们具体的任务是研究水的压力。

出示实验任务单

请学生拿出实验单,设计。

活动开始。

展示学生记录单:

图片:

学生开始实验。

展示你的研究结果。

——水的压力和书的深度有关。

图片

——先测水的深度,再测。其次测左边的水槽,深度是1.5.我们的结论,水的压力大小跟水的深度有关。

(五)应用知识拓展,激发探索欲望

师:你对你们的评价打了几颗星?刚才我们测得最大的值是多少?2.1

出示1.5米高的容器,测量水的压力。

师:你们猜猜这个水深压力少?

测量:数值11.2

利用橡皮膜继续演示,橡皮膜破裂。

师:上课前,老师说到不能继续下潜的原因,水深,压力很大,真的很危险。

如何才能实现潜得越深?

期待同学做11000米深的探索者。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16-10-18 16:19:00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33#

速度相当快,赞!
TOP
34#

太牛了!
TOP
35#

《水的压力》教学实录

引导员:上海市徐汇区光启小学 曹庆明





TOP
36#





TOP
37#





TOP
38#




TOP
39#

辛苦了,感谢及时报道。
TOP
40#

强悍的课,条件好的地方就得走在前面,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助力学生思维发展
TOP
41#

照片和实录让我们如临现场!
TOP
42#

摆的研究照片重复比较多。从实录看对话时间多了,动手时间少了一点
TOP
43#

《衣服能产生热量吗》听课感受


——楚人黎修远


    对美特《衣服能产生热量吗》的一前一后印象深刻。先说她前面:
    在提出问题“衣服能产生热量吗?”并让认为能产生热量的学生(几乎有一半)站到讲台前面,接着开始交流讨论(类似辩论,有正反两方),支持你观点的证据是什么⋯⋯
    这个环节,甚美!甚美!!原因有二:
   第一,它符合人类科学探索的一般历程;
    第二,它体现了逻辑的力量美。

    举例说明:
    例1:当年,亚理斯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重者快,轻者慢,10磅重物比1磅重物落下快10倍。这个论断在1000多年后开始引发讨论,如伽利略就不服:如果依照亚氏理论,假设有两块石头,大的重为8,小的为4,则大的下落速度为8,小的下落速度为4,当两块石头绑在一起时,下落慢的会拖累快的,整体下落速度应在4~8之间;但是,两块绑在一起的石头的整体重量为12,下落速度也就应该为12,这就陷入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境界。仅从逻辑上看,亚氏论断不攻自破。据说,伽氏为使他的推理成为推翻亚氏的铁案,还在比萨斜塔上做了实验呢!
    例2: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的一二十年里,由于该理论太过
离经叛道而引发激烈争辨。在法西斯德国,甚至掀起了一个持续多年攻击爱氏和相对论的运动。有一个魏兰德组织甚至谴责爱氏是“到处叫卖的小贩”,“厚颜无耻的犹业人”,杨言要“杀死爱因斯坦”。攻击爱氏的人中甚至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如勒纳)。然而,所有泼向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脏水,最终被观测结果洗白。
    沈美特课中,最初相信
衣服能产生热量的同学,几乎全部被反方:没有穿上的羽绒服为什么摸起来是冷的呢。这句反诘所策反。足以说明逻辑思辨的力量与效率!
  
所以说,这个交流思辨环节设计得好!好!好!通过这个简单的逻辑思辨,其实就可得出推论:普通衣服不能产生热量。但这还不够,于是开始下面的进程,设计实验,证实这个显而易见的推论⋯⋯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4#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5#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6#



8.png (, 下载次数:0)

(2016/10/19 9:12:26 上传)

8.png

9.png (, 下载次数:0)

(2016/10/19 9:12:26 上传)

9.png

10.png (, 下载次数:0)

(2016/10/19 9:12:26 上传)

10.png

最后编辑夏日蒲公英 最后编辑于 2016-10-19 09:12:26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7#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8#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9#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0#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1#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2#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3#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4#

湖北教师王建平老师感悟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5#

金华飞儿  听课感悟


    10月18日:
    听了四节特级教师的课,早上的课看似简单、朴实,却深入人心,循循善诱,步步为营,将学生引向思维的深处,科学的彼岸。科学素养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虽然一节课也许不能给学生很多,但有这样扎扎实实地引导,孩子的科学素养养成还会远吗?下午的课风格独特,李老师注重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和多向思维,全方位思考。曹老师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学具一件比一件高大上,有直观粗糙的自我感觉到用科学数据说话,最后又让学生在惊叹中结束了本课。19日听讲座后感: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及名师论坛的最大感受:发现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学到的越多,想学的就更多。不管是什么学习,你给予的总归是你的东西,不是孩子自己收获所得到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千万别想当然。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6#

  慢


——紫竹音听课感悟


        2016年10月18日,有幸来到杭州市美丽的学正小学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科学特级教师及名师论坛活动,聆听各省特级教师的课堂,从这些精彩的课堂中我学习到了许多,也有很多感悟。


        首先在选题上,老师们并没有选择一些很容易出效果的实验课,而是先设计目标,再设计评价,继而确定内容,再开展活动设计,这些课堂着眼点远远不是死板的完成课本上的目标,而是重在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这样,呈现给大家的就是一节非常朴实,但朴实中又精彩纷呈的常规课。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山东临沂第二实验小学的颜世萍老师的《认识水》这一课。虽然版本不一样,但是这节课带给我的收获却最多。这是一节内容层次清晰的课,是一节并没有运用多么高科技技术的一节课,可它却是一节让学生、让老师意犹未尽,收获满满的一节课。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节课,很慢。慢慢的分析着感觉器官与感觉方法,慢慢的去观察水的特征,慢慢的去对比水和其他液体,这个节奏的慢不是拖拉,而是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慢条斯理的慢,艺术的慢,颜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非常有经验,整节课行云流水,虽然这节课用时较长,但丝毫不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反而期待满满。当然,其他的课也有,但是这节尤为明显。这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在新老师的课堂中经常会感觉很赶,这个没怎么说明白马上就赶着下一个,老师累,学生也累,所以听完这堂课,我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有了跟深刻的了解。借用评课老师的话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老师认为慢了,有的老师认为很好,今天这节课并不是说要大家怎样去评价,而是希望通过今天的课,能让大家有所参悟与研讨,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各位老师在今后自己的教学中有所提升和优化。”


        另外,听完这些课,我觉得我也应该训练自己的声音。颜老师说得对:“一节课老师的声音很重要,这个重要指的并不是声音的高低、抑扬顿挫,而是老师的声音传播给大家的是什么。”的确如此,这些老师们的声音无一不是舒缓轻柔、慢条斯理,你会发现这样出来的课堂效果更加美妙,这样的师生更加轻松。


让科学课慢下来,就像我曾看过的故事里说的那句话一样,慢些走,闻闻花香。慢些教,仔细品味。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7#

广西南宁黄天真听课感悟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8#

        乐山外小汪凌听课感受分享


        前日去灵隐寺,看见左边溪水潺潺,右边古潭静谧,一动一静,一生一死,顿时悟出人生的妙趣!昨日,看特级教师课堂,前刻静静思考,片刻动手动脑,一静一动、一思一辩,顿时展出课堂的魅力!今日,听特级教师交流,一听一思,一触一悟,顿时感悟科学的潜力!课堂的探究是建构答案,建构答案是能力的展现、素养的体现。第一节课的猜想用思辨展开,探究用开放和包容,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再行动实践,包容学生不严谨的设计与实验,帮助修正,课堂真实,授课者睿智,课堂呈现出40分钟的取舍,给我以极大的反思。第二节课,50多岁的老教师风趣不失沉稳,注重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注重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与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力求求真的科学课、上善的科学课!第三节课的静和惊来自学生的方案设计,争议来自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变量影响,创意的教学带来的是几百名参会老师不同的质疑声音,不同的质疑声音不是批判,各抒己见的互动研讨能推动课堂的改革和教师的成长。第四节课的特级教师呈现出的静和惊是潜水运动的危险性,课堂生动归因于教师像孩子一样玩科学、像孩子一样的去探究世界,课堂找回了自己心底和参会教师的童真,放低了自己,玩水(感知)、再玩水(发现问题、猜想加设计)、测水压(收集证据分析归纳发现),潜水研究(回归生活问题解决),有趣加有味的课,体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感谢,感悟,感动!收获颇丰!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59#

报道很及时,实录很迅速,特别是听课老师的评论和感想很有参考价值。
TOP
60#

回复 55楼夏日蒲公英的帖子

献丑了,把现场学习所获进行悟化深化,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所用,才难能可贵。感谢浙江科学网,一如既往关注浙江科学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