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8年的第一场大雾 [复制链接]

1#

2008年的第一场大雾

早晨,走出家门,迎面一股寒风袭来,能见度也只有10米左右,原来是个大雾天,这是本地区2008年的第一场大雾。雾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往往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这不,从家到学校,原来20分钟的车程,今天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来到学校,从网上搜索了一些有关雾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雾的形成: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的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由于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另一是由于空气自身的冷却。对于雾来说冷却更重要。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冶却,便会发生凝结。凝结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
                

雾的等级划分:
            

1.水平能见度距离在1—10公里之间的称为轻雾。
                

2.水平能见度距离低于1公里的称为雾。
                

3.水平能见度距离200—500之间的称为大雾。

4.水平能见度距离50—200之间的称为浓雾。

5.水平能见度不足50的雾称为强浓雾。


 

雾的种类:雾的种类较多,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可分为辐射雾、蒸发雾、平流雾、上(山)坡雾等。
                

我国一年四季都有雾。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一般平原、丘陵地区雾比较少。但在黄山、庐山、娥眉山等上千米的高山上,依旧可以见到云雾缭绕,这是由于暖湿气流在上坡时被迫抬升,气温降低,发生凝结而形成的。
                

下面介绍几种秋冬春季节比较有影响的雾。
                

辐射雾:辐射雾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使贴近地面空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凝结后而形成的雾。它常出现在有微风而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在秋冬季节,我国内陆地区常有这种雾出现。辐射雾往往范围较大,跨越数省,不仅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而且影响高速公路、跨省国道、航空、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蒸发雾:蒸发雾是冷空气流经暖水面上,由于暖水面的蒸发,水汽与冷空气混合、冷却过程中迅速凝结形成的雾。它通常发生在深秋寒冷早晨的湖面和河面上,并经常与陆地辐射雾混成一片,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两边,形成的浓雾容易造成这一路段的交通事故。
                

平流雾:平流雾是当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平流雾和空气的水平流动是分不开的,只要持续有风(2—7m/s),雾会持续很久;如果风停下来或暖湿空气来源中断,雾很快就会消散。据《中国气候总论》一书记载,从春季开始,南方大量的暖湿气流向北挺进,途径较冷的地区时,会形成大范围的平流雾。在沿海地区,当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流向较冷的海面或陆地时,也常常形成平流雾。南海和东海南部雾季在3—4月,东海北部沿海在5月,黄海南部在6月。海雾往往是影响海上交通的危险天气。
                

上(山)坡雾:上(山)坡雾是空气沿山坡上升,由于绝热膨胀冷却而形成的雾。空气沿山坡上升时,雾在迎风坡上形成。人们常说云为空中之雾,雾为地上之云。那弥漫的云雾动如烟,静如絮,白如棉,一直连接到天边。在秋冬季节,山坡雾如果与辐射雾、锋面雾混合,往往会形成波澜壮阔的云海。山上的云海,人们置身其中,就会迷在雾中;人们在其上,会有腾云驾雾之感。云雾把群山笼罩在飘渺迷离之中。一旦起风时,云飞雾扬,奔突翻腾,使人惊心动魄。 

山区的云雾往往是旅游景区的重要资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9 8:26:3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2#

学习了!

2007/9/5在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浓雾中与华南梅花鹿另距离接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9 14:23:37编辑过]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3#

雾里鹿回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9 16:08:56编辑过]

TOP
4#

2008年第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图片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

学习三江峡。
TOP
6#

融于自然,楼老师您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