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7.可爱的冰项链:
在冰块上垂根细绳,然后轻轻撒上食盐,不一会儿,冰与绳就粘在一起了。戴在脖子上,就变成了水晶的冰项链!
1)把湿润的细绳垂在冰块上;
2)在冰上洒盐,等30秒钟,慢慢拉伸细绳,冰块粘在绳上了;
3)看呀!冰项链做好了!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在冰上撒上盐后,温度就下降了,湿润的那一部分细绳就冻住了,所以绳与冰就很好地粘合在一起。注意食盐不要撒得太多。
8.切不开的冰:
我们用金属丝来切冰块,金属丝也确实通过了冰块,但不可思议地是冰还会粘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1)用细铁丝把两个装满水的饮料瓶 连在一起,再准备一大块冰;
2)将铁丝横在冰上,用水瓶的重量把冰块切开;
3)铁丝向下移动,过会儿,切开的冰又恢复了原状。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由于金 属丝的压力使接触金属丝的冰融化了,金属丝一点一点地把冰切开了。但是,一旦金属丝通过冰块后,冰马上又被冷却,再度冻合了。
9.水中的彩云:
我们让温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水在同一空间“相遇”,就制成了由下向上升腾的“彩云”。
1)大瓶中装2/3的水,小瓶加满蓝色热水,用塑料膜扎紧;
2)小瓶颈系上可供提拉的线;
3)把小瓶平稳地放在大瓶的瓶底;
4)小孔里冒出水珠,会像云彩一样散开。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热的蓝墨水与大 瓶中的水相比,温度要高,因而更轻一些,就会涌出小瓶,不断上升、扩散,周围的水又不停地流过来补充,便出现了对流。墨水的颜色令对流明显呈现出来。
10.饮料瓶中的云:
在饮料瓶中放入少许烟灰并盖上盖儿,用泵往瓶里压入空气,瓶中就会腾起洁白的云雾。
1)在瓶盖上开一个可插入泵头的孔,注意安全哦;
2)用水把瓶子内壁湿润,注入香烟灰;
3)插入泵头,用胶布固定好,再向瓶内注空气;
4)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空气挤出来,泵头飞出。瓶中腾起了白云。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云是由水蒸气在尘埃的周围集合起来所凝固形成的物质。当在瓶内注入空气,空气就不断受到压力作用,在泵头飞出去的瞬间又被减压,温度 下降,形成水蒸气与烟灰结合,而形成云雾。
我不张扬
11.喷水饮料瓶:
往装有水的饮料瓶中插入吸管,然后往里面猛吹气,就会看到水从吸管处喷流如注。
1)在瓶中装入2/3的水;
2)用锥子在瓶盖上开一个和吸管一样粗细的洞,将吸管穿过瓶盖;
3)通过吸管猛吹一口气,马上闪开,瓶中的水就会迅猛喷出。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若猛吹一口气的话,瓶中的空气被压缩,气压升高。嘴离开吸管,瓶的水就会因压力而从吸管中喷溅出来。若吹气之时用力更强劲的话,就可以看到更壮观的喷泉。
12.红色喷泉:
小朋友都见过室外那令人心动的大喷泉吧,我们会做瓶内红色喷泉供大家欣赏。
1)小瓶中装上少量红水,将吸管穿在瓶盖上;
2)吸管插入红水中;
3)把小瓶放在大盘上;
4)把大口瓶口朝下,对准点燃的蜡烛;
5)大瓶加热到烫手时,扣在小瓶上,就会出现红色喷泉了。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当大口瓶扣在盘子上时,这时瓶内温度逐渐下降,气压变小;当小于小饮料瓶内的气压时,小饮料瓶内的水就会喷出来。
13.纸杯烧开水:
纸靠近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燃烧了。但是,装水的纸杯却不会燃烧,还能把水烧开。
1)在纸杯内装半杯水;
2)纸杯不会燃烧,过一会儿,纸杯中的水却沸腾起来。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纸要燃烧需达数百摄氏度的燃点,纸杯装了水,在蜡烛上加热,从火焰上得来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了,没有达到纸杯的燃点(水的沸点为100℃)。因此纸杯没有燃烧,而水却沸腾了。
14、水滴走钢丝:
让水滴从一条细线上走过去,我们管它叫水滴“走钢丝”。
1)用肥皂把线擦一遍,在其中一个杯子中倒入半杯水;
2)用胶带把一条细线 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杯子的内侧,距杯口2~3厘米;
3)拿起装水的杯子,与另一个杯子形成坡度;
4)轻轻拉紧细线,往外倒水,就会看到水滴在线上一滴滴滚到另一个杯子里。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用肥皂把细线擦一遍,改变了水的表面张力,增加了水和线的吸引力。这种表面张力使水变成圆形水滴,并能沿细线流过。
15、水往高处流: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实验却有办法实现“水往高处流“,你也可以做做看啊!
1)装满一瓶红色的热水;
2)把冷水瓶倒置过来对在热水瓶上;
3)迅速抽出蜡纸。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和冷水相比,热水的相对密度要小一点,也就是说:同体积的热水是比冷水轻的。较轻的热水在连通的容器里上升,较重的冷水沉下来补充,就形成了冷热对流。这样就出现红水向上流的现象。
16、在海中前行的牙签:
在浴盆中的水里放一根牙签,它浮在水面。若把香波液稍稍在它上面涂抹一下的话,牙签就会轻快地航行了。
1)取一根牙签,在尾部涂上香波;
2)把牙签轻放在浴盆的水面上;
3)牙签会像鱼似地缓缓前行。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香波与肥皂都含有去污的“表面活性剂成分”,这成分使水的 表面张力变弱。牙签尖的那一部分动起来,是因为牙签尾部沾了香波后,使周围的水面张力下降,牙签就被整体拉动了。
17、在水面行使的樟脑小船:
铝箔小勺装上樟脑,放入水中,就如一只小船漂浮水中,将樟脑点燃,小船便一边燃烧一边前进。
1)用铝箔做成勺子的形状;
2)在勺中放上樟脑并用火点燃;
3)把勺放在浴缸里;
4)勺会燃烧着在水里转动。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樟脑能改变水的表面张力,樟脑船被水的表面张力所牵引,于是能在水中前进。因为樟脑船在水上做着不规则的前进运动,所以非常有趣儿。
18、胡椒沉底的秘密:
在加水的玻璃杯中加入胡椒,胡椒应该浮在水面上,怎么能让它们沉入水底呢?
1)将肥皂弄湿涂在一个手指上;
2)抓少量胡椒洒在水面上;
3)用涂过的手指在水面上划过;
4)胡椒就沉入水底了。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手指涂上肥皂划过水面后,削弱了胡椒附近水的表面张力,胡椒就无法浮在水面,而沉下去了。
19、打不湿的手帕:
我们把手帕放在水中,却不会被水打湿,你动手做一下试试。
1)先在脸盆里放入半盆水,再把手帕揉成团儿放在杯子底部;
2)杯口向 下放入盆中;
3)过一会儿,再把杯子拿出;
4)瞧,拿出来的手帕是干的。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杯子里除了手帕外,还充满了空气,当杯子垂直插入水中,由于杯子里空气压力的存在,会阻止水进入杯中,手帕也就被打湿。
21、乒乓球的登瀑布冒险:
把乒乓球靠近强势水流的水龙头试一试吧。乒乓球就好象在攀登瀑布一般,顺着水龙头往上走去。
1)取20厘米长的细绳,用玻璃胶带贴在乒乓球上;
2)用一只手拎着,靠近强势的水流;
3)接触水时,稍拽一下绳子,乒乓球会沿水流向上攀登。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乒乓球一接触到水流,水就会沿着乒乓球的曲面流下来,结果是乒乓球受水流之力被吸附过去了。这个时候,如果向上拽一下绳子,就可以看见乒乓球宛如登山一样向上攀去。
22、颜色爬山:
我们用绿色在纸上点个点,放在水中,绿色向上移动并消失了,而且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
1)在纸端5厘米处用彩色笔点一个大点,杯中装水3厘米深;
2)把纸放入水中,绿点距水2厘米;
3)在水中浸泡15分钟;
4)绿点不见了,纸条上出现蓝色的彩带,再往上是黄色的彩带。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绿色是由蓝色和黄色组合而成的。颜色在水中会向上移动,不同颜色的移动速度会不同,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色带。
23、各取所需:
混合在一起的铁屑、木屑、沙子和糖,怎样才能把它们分开?快想出最简单、最方便的步骤来!
1)先用磁铁从混合物中吸出铁屑;
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这样,木屑就会浮起,用纱布把木屑打捞上来,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糖了;
3)把剩余的水倒入锅中,这就可以捞出在水底部的沙子;
4)倒入锅中,再加热至完全蒸发后,就还原成糖了。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针对铁、木、沙、糖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找到分离它们的简单途径。铁屑能被磁铁吸引;木屑密度小,会浮在水面;沙子密度比水大,自然沉底;糖不同于那三样固体物质,它可以溶于水,只要加热糖水,待水分蒸发,就得到固体的糖了。
24、倒水的角度:
1)两人各拿一满瓶的水;
2)两个人分别用手堵住瓶口,呈不同角度,倒立瓶身。
解谜:因为瓶子倾斜了一定的角度,水倒出后,空气比较容易从瓶口进入,及时填补水流后形成的空间。这部分新的空气以压力作用于水,让它流得更快,垂直倒水的情况则相反,空气不易进入,水流受到的作用力也小些,所以流出的速度慢。
25、保温瓶保温的秘密:
1)用锡纸和白纸分别包紧两支温度计的头;
2)把两支温度计放在距台灯相等的距离;
3)过一会儿,会发现包锡纸的那支温度计温度显示稍低些。
解谜:因锡箔的表面光滑,能把灯泡辐射的热量反射出去,使热量无法传递到温度计上,这就是两个温度计显示温度不同的原因,也是保温瓶的瓶胆镀上水银的道理所在。
26、弯曲的水:
1)打开水龙头,让水流细细地流淌;
2)使劲用化妆棉纸摩擦吸管;
3)把它迅速接近水流,水流就会被吸管吸引而变得弯曲。
解谜:这是一个利用静电原理的小实验,被使劲摩擦后而带有负电荷的吸管,接近细长的水流时,水中的正电荷被吸管吸引了,所以会出现弯度的水流。
27、水能吸水:
1)在注射器里灌满水,把橡皮套在注射器上;
2)针头与胶管垂直,扎入胶管壁,停在胶管中间,针尖的斜口朝前;
3)针头插入蓝墨水中,推动注射器活杆,由橡胶管中喷出的是蓝水。
解谜:推动注射器后,胶管里的水流动加快,快速流动的水的压强比静止的水的压强要小。外界的大气压就把原本静止的蓝墨水压进胶管里了,看起来好像是被竖直吸了上去。
28、自制冰花:
1)把玻璃片放在热水盆旁,直到水汽沾满玻璃;
2)把玻璃片放入冰箱,几分钟后,拿出玻璃片;
3)玻璃片结了层白色的冰花。
解谜:当玻璃外面的气温低于0℃时,房间内的水汽一遇到玻璃的低温就凝结成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冰花。先让玻璃靠近热水,使它上面附着水汽,再放进冰箱,让玻璃上的水汽遇冷而迅速凝结成冰,就是按照冰花形成的原理来制作的。
29、自制冰棍:
1)把纸杯中注入果汁,再插入一根筷子;
2)把冰与盐按8:2的比例放入碗中搅拌;
3)将装有果汁的杯子装入冰中;4)果汁凝固后就制成冰棍啦!
解谜:冰与盐混合后,可以达到最低温度零下20℃,这与常用制冷设备的温度是一样的。
30、自制汽水:
1)加入1/4的凉开水、5勺糖、1/2勺苏打;
2)等糖和苏打溶化后,放一勺柠檬然后拧紧瓶盖,充分摇光饮料瓶,放在冰箱里一段时间;
3)哇,汽水制成了。
解谜:我们在超市买的汽水主要成分是苏打和柠檬酸,汽水冒气的原因主要是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我们用苏打和柠檬酸就可以制成一模一样的吱吱冒气的汽水。
31、糖果溶化的速度:
1)把两块糖用线栓起来;
2)在手中调整线的长度,使A比B短;
3)把C糖扔入一杯水中,在另外两杯水里,A悬在水面,B悬在水中;
4)A完全溶解了,B溶化的速度第二,C才溶化了一小部分。
解谜:糖块在水中的位置越低,溶化速度越慢;糖块吊得越高,溶化速度就越快。因为糖在水中的溶解主要靠对流。沉入水底的糖溶化后,形成密度比较大的糖溶液,令水的对流减慢。而吊在水面的糖,由于糖水比清水重,糖水下沉,清水上升,形成对流。 糖的位置越高,水对流的范围越大,糖就越容易溶化。
32、恰浮瓶中央:
1)在水中加食盐使之变成淡盐水;
2)沿着玻璃杯的边慢慢注入清水,使水和盐水恰好分成两层;
3)放入鸡蛋,鸡蛋怎么也沉不下去了。
解谜:这是利用了鸡蛋、水、盐水比重不同的原理,鸡蛋的比重大于水,却比食盐水小,因此它就在水和食盐水的分界线上静止住了。
33、鱼在热水中捞:
1)把小鱼放入注满水的试管里;
2)加热试管上端;
3)水沸腾了,可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解谜:水在加热后,热是向上传递的,因此试管上方的水虽然沸腾了,却不影响下方的水,鱼依然能够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