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资源微课 [复制链接]

211#

学习学习,努力生活努力工作
TOP
212#

蝴蝶翅膀真好看,不过中间的幼虫还是不太好看哈哈。
TOP
213#

谢谢喻老师分享
TOP
214#

很好的学习资源,下载转走了,谢谢喻老师提供。
TOP
215#

非常好的资料,给了我们教学很多的帮助
TOP
216#

期待更多的资源分享
TOP
217#

谢谢分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TOP
218#

太太太有用了,果断收藏分享,谢谢分享!
TOP
219#

发现小科网上的资源真多
TOP
220#

好资源,好好利用
TOP
221#

这个资源太棒了
TOP
222#

非常赞的学习平台,谢谢喻老师的分享,谢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
TOP
223#

日常来微课网找资源,希望越办越好,逐渐更新
TOP
224#

非常好的资源,微课很实用!谢谢喻老师分享!
TOP
225#

很好的资源,可以在学生学完蚕的一生以后拓展
TOP
226#

好的资源先收藏起来
TOP
227#

原来蝴蝶会吃卵壳呀,神奇 。
TOP
228#

学习好工具
TOP
229#

谢谢喻老师的资料分享,收藏了,慢慢消化!
TOP
230#

好资源,收藏了
TOP
231#

感谢分享!好好学习!
TOP
232#

宝藏资源,感谢分享!
TOP
233#

谢谢推荐
TOP
234#

谢谢喻老师,非常适合推广
TOP
235#

听了喻老师的讲座,有以下两点思考(1) 注意多提炼劣构性问题
劣构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学生猜想开展证伪活动,而良构的问题研究也是围绕教师的条条思路开展证真的活动。证真的探究中的限制条件和限制因素都是由教师主宰,这样的话学生头脑里的那些想法就没办法得到证实,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降低。在课堂上适度地构建劣构问题,由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假设并且进行实验探究,给予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核验,制造认知与现实的冲突,然后再出现另一个认知,再核验,这才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起点。比如一节非常经典的“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水珠从哪里来的,学生认为是杯子里的冰蒸发后落到杯壁上,也有学生认为水珠是冰的冷气从杯壁流出来的,还有人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杯子就变成水珠了……面对学生众多的认知水平,教师不是直接带领学生探究水蒸气液化条件,而是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对学生的认知进行逐一探究,通过探究和推理的结合证伪存真,推动学生认知水平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注意提供结构化材料
材料的组合方式,材料的探究顺序,甚至材料在小组之间的使用方法都对课堂思维走向具有牵引作用。例:在小学科学“沉与浮”的单元探究中,对浮力规律影响的要素比较复杂,而且学生对浮力的认识比较单薄。使用结构化材料提出问题就能够比较好地为学生的思考做铺垫。首先,教师提供胡萝卜、回形针、塑料空心球、橡皮、等大小不一、轻重不一的物体,提问学生你认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是怎样的?再提供胡萝卜,二分之的胡萝卜、四分之一的胡萝卜,甚至更小的胡萝卜,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是怎样的?再提供一个回形针,4个回形针相连,8个回形针相连,甚至更多回形针相连,它们的沉浮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一些列思考和探究之后,学生认知与现实世界之间不断碰撞,知道沉与浮与物体大小轻重无关,而是与材料有关。最后老师提供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材料,问大家它们的沉浮情况,再提供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材料,问大家它们的沉浮情况。通过这样的材料探究,学生很容易建立起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等科学具体概念。
TOP
236#

好资源,赞一个
TOP
237#

学生拓展的好资源
TOP
238#

太棒了,这么好的资源,非常感谢分享
TOP
239#

谢谢喻老师提供的资料,收获多多。
TOP
240#

十分有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