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1#
行走在科学的教学路上
金华飞儿
自从任教科学之后,发现科学离我们的生活是那样地近,生活中有太多的科学道理,可惜平时都没有引起注意。于是乎,喜欢上了科学,也喜欢上小学科学这门课,在我的空间中,将展现我在科学路上行走地过程,有沿路风景地分享,有个人思考在内,也有个人的心得体会,与您同品一门课,邀您共享教学之乐,生活之满足!
一个细雨绵绵的周四早晨,匆匆赶往金华曙光小学,这里聚集了来自金华地区的科学教师。大家静静聆听了三堂科学课,下午聆听了省教研员喻伯军的点评与讲座。突然间有一种感觉,好的点评就是点燃教师思考的火把,好的点评者就如伯乐,识得上课千里马。且听我细细分析曙光小学的张校长的课。
一、        联系生活  改课题
张校长给我们展示的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但他将课题改为《中国表面的地形》,课一开始,他就告诉学生曙光小学的海拔是143米,金华最高的山在哪里?学生回答,北山。“北山海拔1300米,海拔就是高出海平面的高度,我们金华有高高的山,也有平平的土地,那中国的地形又是怎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中国地形。”很简单地导入,将硬生生的原先的课题拉到学生生活实际中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课。
二、        一张地图  一节课
课堂上给每组孩子一张地形图,一份研究计划,并且告诉学生,他给五(1)班上课花花了21分钟还I有研究好,问学生:“你们几分钟能研究好?”学生说多一点,“那好,就给你们22分钟。”于是,一堂学生长时间自主探究的课开始了。22分钟,应该是很漫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在座聆听的老师,主要是没有材料,不知道孩子们究竟探究到什么程度了,不知道他们是否能自主完成张校长给予的目标。
时间很快过去了,开始展示学生学习的环节了,张校长请了学生进行展示、汇报,孩子们都能出地形,在张校长的引导下也能总结出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特点。
三、        一些文字  配点画
在板书的设计上,张校长也很有特色。左边是中国地形的文字,高山,高原,平原,丘陵……右边是描述地形的图,比如张老师说,“我用——表示平原,高原怎么表示?也是——可以吗?”学生马上说不行,“那怎么样表示?”学生说采用——下面加倒扣的凹槽。于是在学生的统一意见中,文字加图的板书完成了。课也就接近尾声了。
在感叹张老师处理教材的同时,也深深觉得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设计我们的课。
下午,我们的省教研员喻老师在点评了这堂课的精彩之处之外,提出了两个非常有见地的问题:1、你为什么改动课题?2、第一课课题改动了,接下去的课你是否考虑过怎么跟上,怎么改动?
大师就是大师,评价一针见血,十分到位。是啊,我们不可能擅自改动教材,如果改动,得思考我们的目标达成以及课的连贯性。教学说简单,可以很简单;但是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得思考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思考我们的教学对于学生有何帮助,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教材,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教学”是为学而教,喻老师不批判张老师的改动,也提倡张老师这样以生为本,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展的课堂,但是他提出了更为巧妙的一句话:“其实,你一句话就可以引过来,中国的地形如此,世界的地形也是如此。”将课题改为原先教材中的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哈哈,就是这么简单,喻老师妙笔生花!瞧,有了这样的伯乐,何愁没有科学教学上的千里马!
最后编辑菲菲 最后编辑于 2015-12-31 09:09:37
本主题由 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16/1/4 16:43:3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写得有深度!
TOP
3#

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反思教学过程的成败与得失,检查科学道路上走过的每一步,这无疑是我们成长的激素。
TOP
4#

向飞儿老师学习,写得真不错
TOP
5#

听课听出味道,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TOP
6#

我觉得最后喻老师给张校长的建议非常赞!其实我们不必改动课题,也可以将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呈现出来。喻老师的点拨,妙笔生花啊!
TOP
7#

写得真好  我也去听了
TOP
8#

回复 3楼晓秋的帖子

谢谢晓秋老师的鼓励!
TOP
9#

回复 5楼喻伯军的帖子

感谢喻老师的点评,您的点评就如在一盘菜中加入佐料,使这盘菜更有滋有味!或者是教我们如何去品尝一道菜,不同的菜不同的品尝方法,品出的是不同的风味。以前我听课关注的是教师的设计,现在关注的是学生的习得和教师的引导。
TOP
10#

回复 7楼小铁钉的帖子

铁钉是哪里的老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