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信直播]浙江省2015年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研训活动 [复制链接]

1#

[微信直播]浙江省2015年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研训活动

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5年11月11日—13日


 


会议地点:杭州市下城区长江实验小学武林府校区

分享 转发
TOP
2#

月白风清:
大家把你的想法发在这个群里,以便相互交流。
海风:
也可以发在我们微场景
海风:
点击进入,可收藏
月是故乡明:
大师是在给学生上课还是在向教研员作介绍
月白风清:
邀请专业人士来教学,是拓展性课程的特点之一,有助于拓展课程资源。
辉太郎: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家长对子女优质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农村学校,必须借力外部的专业人士,才能不耽误学生的前程。
台州小虫志:
班级多,是不是可以用录像
万里船:
科学老师上美术课?
听风:
请专业人士,可以让学生更能领会其中的奥秘
石头:
水印好坏有标准吗。
辉太郎:
这就是课程整合
徐春建:
不上美术。指向材料的研究。
叶雅琴:
以木板水印为基础,让学生探究水印材料的优劣选择。
林展峰:
这是科学拓展课?
凭阑看云:
拓展性课程,需要广泛利用周遭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
徐春建:
如吸水性、纹理、光滑度等
月白风清:
科学学科的拓展性课程,以科学为底子,可以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课程内容就更丰富了。
徐春建:
是对现行教材的材料单元的拓展
薛英怀(宁海):
日常教学,还是用微课好。
荔:
学生这样看一下就懂水印流程了吗
万里船:
接下来的内容期待徐老师所说的材料研究
指路明灯:
跟三年级‘’树皮拓印‘’有点像
石头:
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大于对问题的研究
蓝天碧波:
学生在研究时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木版水印印的好坏上,而忘了去观察研究材料
TOP
3#

石头:
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大于对问题的研究
蓝天碧波:
学生在研究时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木版水印印的好坏上,而忘了去观察研究材料
金色的草地:
美术与科学的结合
胡涂虫:
刚才请专业人士做讲解和示范的环节,也可以事先做成微课,这样学生看的更清楚,而且以后都可以使用
徐春建:
不用懂水印流程。这只是一个教学载体而己。
徐春建:
指向材料的研究
叶雅琴:
最后作品呈现出来,学生能区分优劣,这个就是目标吧
听风:
这些学生平时应该己经接触过木版水印吧:?
微风虎:
很多时候行业专家经常被聘为校外辅导员,今天这样让专家客串我们的科学课堂,能让专业技能得以展示,还能激发孩子们对刻板研究的兴趣!
月白风清:
@吴兴朱颂伟?
徐文良:
外聘专家,优点是专业,不足是教学管理较弱
yaer:
了解一门技艺,还能学习科学,很好啊!
黎作民:
场外间接学习中。
指路明灯:
美术与科学的结合,艺术与理性的融合
尹伟:
大课程观
万里船:
是科学课还是美术课要看本课的主体是对材料本身的研究还是木板拓印的过程
申友:
据我所知,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学校开设非遗十竹斋,不容易啊!
问题是要课程拓展课,要成体系,要长效,本校教师有困难,外聘收费又与政策违背,难啊!
海风:
@湖州黎作民?
徐春建:


停,走:
指向材料的研究比不上指向水印方法的研究探索
月白风清:
@徐文良?所以,外聘专家跟本校教师一起配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形式。
听风:
@湖州黎作民?
凭阑看云:
美术的壳,科学的核。
金色的草地:
外聘专家只需要作专业指导就行
漂雨:
我从后面看过去,学生用的颜料应该是印泥吧,这与水印应该区别很大,学生比较的结果应该知道材料不同效果不同,能说哪个更适合做水印材料吗?
徐春建:
美术的壳,科学的核。
徐春建:


月白风清:
@尹伟?对,我们要有大的课程意识。
万里船:
否则就牵强附会,为拓展而拓展
海风:
技术和艺术
黎作民:
专心看大家对课的评价也不错
听风:
外骋专家更具专业性,更易激发学生兴趣
月是故乡明:
但课不等于课程
尹伟:
跳出科学看科学

TOP
4#

尹伟:
跳出科学看科学
荔:
我们区一部分学校请有不同特长的家长参与学校课程研讨,参与上课,目的也是为了拓宽学校的教学资源(我们称这样的老师为“妈妈老师”“爸爸老师”),也是让孩子们对课程更有期待感。
叶雅琴:
@桂林李荔平?真是好办法
dalcong:
课程体现在课上
yaer:
家长助教
辉太郎:
外聘教师是以后的大趋势,学校没有专业人才,只有借力才能高效发展。以我校为力,我们的足球、乒乓球队都是聘请专家来校教学,同时配备学校助教。
祥哥:
关键是看学生更关注什么,研究什么
荔:
上课时家长是主角,老师是助教
GoGo: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要让学生多涉猎各个领域的技艺,从小埋下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很有可能激发他将来从事某项职业。大课程观,面向大社会,不再拘于传统的课堂知识教学。
dalcong:
我们也是邀请各行各业家长来讲课。颁发客座教师证书
朱小平:
校内外相结合,美术科学一体,学与技术融合,发挥了大都市的特色。
月白风清:
@桂林李荔平?好办法!
若雨:
@dalcong?育才客座教授
dalcong:
@常山育才项珍?
漂雨:
今天呈现的是一堂科学拓展性课,很想知道学校是怎样把这原本属于美术的课转变成科学拓展性课程的。
粉紫嫣:


朱钻飚:
比较研究雕版印刷哪种材质好,如果先观察,再预测,再印刷,最后分析,那样这个活动就更完整了
荔:
@喻伯军?我们这项活动通过家长委员会开展,通过家长学校实施
小鱼儿:


我:
浙江小学科学论坛 → 教师之家 → [图片直播]浙江省2015年小学科学学科疑难问题研训活动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9738
朱小平:
外聘教师有特色,与众不同,是科学拓展性课程需要思考的问题。
漂雨:
@上虞朱钻飚?非常赞同
yaer:
@上虞朱钻飚?正解!
月是故乡明:
课程实施通过课,但不是所有的课都是在实施课程
月白风清:
@月是故乡明?说得好!
听风:
接下来看科学老师如何引领科学分析
朱小平:
外聘教师需不断强化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社区的功能的发挥,才华有特色,有实效。
晓晨:
学生如何判定怎样的水印好呢?判断不了,如何区分呢?
马利锋:
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开展科学拓展课程
徐春建:
研讨环节很关键
朱钻飚:
要从大科学的角度看待拓展课程,每个研究里面都有科学技术这个导演!

TOP
5#

徐春建:
研讨环节很关键
朱钻飚:
要从大科学的角度看待拓展课程,每个研究里面都有科学技术这个导演!
雁过留声:


H.Jiang:
老师还是有意无意的喜欢动作快的小组
海: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十:
当今外聘专业人士上课,已经是很好的形式了,如:我们龙游,已经有学校聘请,婺剧专业人士、围棋高手等。科学拓展类其实更广,天地更宽,有了这次的范例,我们跟上!应当没有问题。
林展峰:
美术的核,科学的壳。
朱钻飚:
 动作快的小组酝酿时间最长
海老鹰:
四种材料的效果很明显。赞
一点烛光:
木板水印,我觉得还是研究不同的木头比较好
漂雨:
呈现给大家的结果,我们在分析时是不是该考虑学生的印刷能力水平?
指路明灯:
是啊,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水印是好的,然后观察,再猜测,再实验验证。
平凡之路:
站在学生角度,会选择什么材料入门,随着木刻能力的提高,又会选择什么材料。
朱钻飚:
@林展峰?关键看在谁的手中,观众从什么角度看,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明媚的阳光:
40分钟时间 ,经不起太长的等待
平凡之路:
选择材料的材料考虑角度是多元的。
海:
结果真的那么重要?
吴素真:
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有科学!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点(拓印)开始,借助任务单的牵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察中探,寻找问题的答案,感悟科学的真谛!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拓展了小学科学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思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此乃大科学之发展趋势!
雨花石:
我们是否可以跳出传统的评价来看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拓展性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与基础课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lepard??:
建议体验第一、二个阶段。这样真正整合三年级的科学内容。描画、刻板是才真的体会硬度和吸水性。再比较软木与硬木,谁更适合木版水印。
一江东水:
不同材料,其他条件是否控制相同?学生刷的颜料要一样吗
巧克力:
先要有评价的标准,再进行评价
徐春建: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选择一个点挖深挖透就好
朱钻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徐春建:
贪多嚼不烂
秋风:
传承非遗,学校真有眼光,政府肯定重视,另外,娃儿掌握了技能,才能真正传承。科学的拓展课堂真是丰富多彩。
月白风清:
@吴素真??
月白风清:
@台州市苏爱娣?
吴素真:
多谢喻大大!
荔:
@吴素真?赞同吴老师的观点
漂雨:
是啊,对于水印,也就是画,怎样的效果是理想的,我们事先一定要有个标准,这也是科学课研究评价的基准!

TOP
6#

荔:
@吴素真?赞同吴老师的观点
漂雨:
是啊,对于水印,也就是画,怎样的效果是理想的,我们事先一定要有个标准,这也是科学课研究评价的基准!
指路明灯:
为什么研究哪种材料啊?能不能换成研究怎样做好特的水印,然后,猜测与材料等有关,然后再选择研究对象
一点烛光:
材料的选择要基于科学史,当时材料的选择。
平淡的橙子:
小朋友的辨认能力真强,陈老师不加评判,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停,走:
不要指向哪种还与不好,是否可以考虑各种材料特点
石头:
学生素质真棒
雁过留声:
到了这里,哪种材料最好是不是已经不重要呢?\
凭阑看云:
为什么学生说法不一,可见印刷质量取决许多因素,印刷的手法、蘸墨的多少很重要。
UFO猎手:
对这个班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基本也是第一次接触木版水印,因此选择的研究切口比较小。
雁过留声:


朱钻飚:
对比实验的条件可以提一提
popyfire:
是否引导孩子们通过印出的图案来分析各种材料的特点,而不是去研究哪个材料好
巧克力:
本课研究的目标是材料的特性而不是材料的好坏
徐春建:
最后要让学生认识到材料各有优劣;随着时代进步,可供水印的材料也有更多的选择。
哈哈:
这个班级的学生素质真好!
朱钻飚:
学生口才杠杠的
巧克力:
这个孩子真棒,赞一个
若雨:
孩子们考虑问题很周到
雁过留声:
这个孩子真棒!
阳航??:
厉害
毛伟:
拓展类课程应是对基础课程知识和科学方法上的拓展和延伸
凭阑看云:
搞成控制实验如何?影响水印质量有哪些因素,选择一种因素。
朱钻飚:
分析很透彻,辩论水平太高了
中华良将:
40分钟解决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课后继续……学生真不错
秋之韵:
让学生相互不断修正很好,也说明平时老师这方面做的很好,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飞翔的梦想:
是不是先有学生的水印体验活动,再进行魏大师的展示,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呢!
孙智燕:
真不错
蓝天碧波:
末来法官
朱钻飚:
有理有据,真不错!
夏荷:
木版水印就应该是木板。
平凡之路:
总结陈词
海老鹰:
孩子们太棒了
祥哥:
交流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特性的比较与分析,对好的交流点给予引领性的评价,彰显其科学价值。
漂雨:
木板水印,学生先入为主的特点充分突显!
月白风清:
综上所述,孩子厉害
朱小平:
学生水准高是学校长期培养的结晶。
飞翔的梦想:
精彩的辩论赛呀!
杨宗亮:
长江实验小学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实在了得
?? Ven ??:
感受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魅力
指路明灯:
学生胆魄大,表达好
徐春建:
时代进步,木版水印可能会变为某种新材料水印
叶雅琴:
教师轻松,学生真正进行倾听和研讨
草帽呀呀:
学生的思维反应好快
中华良将:
如果放手,上午一直可探究下去……
雁过留声:
老师成了配角
雁过留声:


yaer:
学生的课堂
秋之韵:
学为中心,真好!

TOP
7#

雁过留声:


yaer:
学生的课堂
秋之韵:
学为中心,真好!
粉紫嫣:
通过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分析材料特性,可达以理服人科学探究精神
月白风清:
大家对课程再发表一些看法。
指路明灯:
课堂就是学生的,老师是主持人
芒果大大:
光看大伙儿的平均,好生羡慕!没过去学习
听风:
学生真厉害
芒果大大:
评论
叶雅琴:
真想鼓掌
万里船:
辩论赛
阳航??:
纠结的时间过长了
平凡之路:
话筒重一点好不好
海老鹰:
这节课老师把学生推到学习活动的第一线,真正体现了学为中心
阳航??:
适当可收一收
平淡的橙子:

雁过留声:
抢话筒
薛英怀(宁海):
学生的研讨,需要教师来引领
我:
是的,成为辩论会了
石头:
都吃了炫迈了
中华良将:
这个课需要收,更应该放课外拓展。
茗:
科学讲究实证意识,不必过多的辩论。
芦荻:
教材以外的科学就是学校的拓展性科学课程,生活就是学习,科学拓展性课程无处不在。
停,走: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材料
凭阑看云:
教案中的目标设计不准确。
秋之韵:
差不多可以了,老师可以收网了。
我:
这说明语文教学太到位了,口才杠杠的
月白风清:
@朱小平?学生水准高是学校长期培养的结晶。赞同!
薛英怀(宁海):
引向科学课程的方向
毛伟:
教师应适当引导,收一收
雁过留声:
感觉是不是该收了
芒果大大:
不许鼓掌!
平凡之路:
辩论角度不同,慢慢模糊了。可以总结了
麦子:
在不断的交流和研讨中,学生其实心里已经明确了从哪些方面进行材料选择!
若雨:
指向应明确,重点讨论材料特性的研究
秋之韵:
为什么纠结在橡皮呢?
阳航??:
到最后学生不是论证科学,而是钻牛角尖维护自己的观点,不客观了
焕然一新:
学生的辩论,恰恰说明学生思维和认识的纠结。说明我们之前的教学忽略了什么。尤其在对比研究方面。
平凡之路:
话筒重一点
雁过留声:
又到印刷技术上的研讨了?
yaer:
因为特点太明显了
阳航??:
就失去了科学的意义
盛苏文:
这个研讨点是不是还需要重新选择,木版水印效果明显要好,这个研讨要发展学生什么能力?
朱钻飚:
能够从多层面,多角度的内容中挖掘科学素养的落脚点,注重科学研究过程,关注证据,关注学生素养的课程内容应该都是科学拓展课程!
芦荻:
学生发言是厉害
草帽呀呀:
怎么样的材料比较好?还是需要通过讨论来认识材料的特性。重点还在这里
朱小平:
放与收就是主体与主导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好度。辩论与实践应该是实践感悟提升与再实践更重要。
阳航??:
教学目标应该是探讨各种材料的水印特性
侠客许:
木头的种类繁多,纹理、密度等也不同
巧克力:
 哪位有任务单,看一下,我们后面看不见
阳航??:
再选择

TOP
8#

巧克力:
 哪位有任务单,看一下,我们后面看不见
阳航??:
再选择
马利锋:
学生的总结很精彩
叶雅琴:
没拍清楚
巧克力:
@Zoey117?谢谢
朱钻飚:
学生在保存上争论很深刻
漂雨:
材料适合不适合水印,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学生对水印了解不多,比较应该比较片面,
秋之韵:
任务单设计层次感强,层层递进,指向明确。
平凡之路:
魏立中专家如果能总结一下就更好了
朱钻飚:
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分析真好,综合分析
雨花石:
拓展性课程是否应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标
杨宗亮:
研讨交该如何照顾到后进的或不愿意发言的学生?
中华良将:
魏大师的话学生没有听明白
四十:
木头等材料、操作水印,交流汇报,等等,都是载体及过程,指向于,学生的体验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本节课的“信价比”高!值得学习。
金色的草地:
影响因素太多了,这课之前还应有一系列课,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一个课程
林展峰:
木板水印本身就美术的范畴,作为拓展课程,也是美术拓展课程,而不是科学拓展课程。硬要强拉入科学拓展课范畴,实在不妥。
万里船:
有道理
朱钻飚:
通过一个活动载体让孩子学会研究,学会分析,真好!
小鱼儿:
整合课放在三年级材料单元更妥
秋之韵:
这样的课在农村学校怎么样?农村孩子能够这样多的想法吗?
平凡之路:
为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再次鼓掌
雨花石:
拓展性课程因地制宜,农村会有农村的拓展课程
芦荻:
学生走出场地前魏立中再来见一面说几句会更好。既然他已来过一次。成本投入和效益产出
指路明灯:
四年级的美术课下册好像就有类似的一节课
漂雨:
这节课科学拓展的味道浓,但感觉还是没有摆脱美术课的束缚,对几种材料的分析比较再深入些可能更有科学味了!
海老鹰:
同意苏爱娣
平凡之路:
农村孩子的操作能力不容小觑,也许他们能从更实际的角度思考材料的选择
晓晨:
是否可理解这是古人在发明木板水印过程中的思考:选择什么材料,木头。怎样的木头比较好,根据实践有所对比。未来还有没有更好的材料。因此认为在材料选择上不够有结构性,个人认为不应该出现橡皮。当时这个时代古人有什么材料。不同木头应该有更多对比。
台州小虫志:
@林展峰?关注点不同而己,食物包装设计美术也有,科学课要达成的目标不同
平凡之路:
@磐安  卢增粮?同意
yangya:
这节课的意义在于学科的整合,对于多学科综合的课,如何与美术专家协同教学,是值得研讨的话题
祥哥:
人人用手机的观摩教学活动。有意思。
popyfire:
@林展峰?如果在分析时,先引导孩子们根据印出的图案分析材料的特点,然后再总结出哪种材料更适于水印,这样会更像科学的拓展课
指路明灯:
知道硬度适中,颗粒小的材料,合适的吸水性的材料,适合水印,未来的材料靠你们来开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师,寄托了希望。
TOP
9#

左右左:
收图吧
指路明灯:
第四维目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服务生活
月白风清:
这个群大家不要随便邀请非科学教师加入,以后将作为“省市区教研员”群使用。


请大家进入之后,改为县区名+实名呈现。
月白风清:
陈丽的课,只是学校木板水印项目课程的一部分,其后还有很多后续内容。

TOP
10#

月白风清:
陈丽的课,只是学校木板水印项目课程的一部分,其后还有很多后续内容。
石头:
哪位老师来张清晰图
辉太郎:
坐在前面的老师,麻烦你们把老师PPT高清图发上来。
小河湾:
感谢组织者的用心。很好的学习机会。学科拓展正是我们的疑难问题。学生体验和收获了,这是大目标,一节课只能实现一个小目标,这样已经成功了。
指路明灯:
感谢组织者的用心。很好的学习机会。学科拓展正是我们的疑难问题。学生体验和收获了,这是大目标,一节课只能实现一个小目标,这样已经成功了。
叶雅琴:
我们也拍不到太细了
指路明灯:
同感,谢谢
左右左:
只能这样了
若雨:
课件会上传网盘吧?
月白风清:
结束后,我会把郑建华的课件传到浙江小学科学网
平凡之路:
多出来好多课
祥哥:
谢谢了
TOP
11#



若雨:
每一个项目都研究得很深入,很期待能共享,学习,继续研究
月白风清:
开发和实施拓展性课程,科学教师应该要有全科教师的意识和视野。


云淡风清~~:
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朱小平:
转变观念积极行动
四十:
全科教师,科学教师会做得更优秀!
月白风清:
@舟山陈佩红?对,也是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朱小平:
立足实际,先易后难。
云淡风清~~:
努力的方向
秋之韵:
科学老师的春天来了!
月白风清:
这条路径前景广阔!
云淡风清~~:
除了努力摸索,给我们多提供学习的机会@喻伯军?
吴素真:
赞同 !参与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向思路前沿、做法值得借鉴的兄弟学校学习嘛!潜心学习,回去结合学校实际,将学校的科学拓展性课程开设的更有声有色!
微风虎:
课改深入新要求吧!科学课的开出需要学理科的老师具有综合理科素质,科学拓展课更需要理科老师向全科教师转型!科学老师新挑战!
荔:


月白风清:
你们说的对,我们省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探索,这次会议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共享经验,扩大视野,促进思考,积极探索。
芒果大大:


粉紫嫣:
新方向新思路新启发
蓝天绿水:
张老师的ppt不知能否拷给我们?
叶雅琴:
同求
雁过留声:


stars:


dalcong:
都给
月白风清:
PPT都会共享的
榔头88:
科学拓展课程要有全科教师的思维及素质,但很多时候一下子难以实现,这时就要由学校来做课程设置,让各科老师都参与进来,成为一个拓展课程团队。

TOP
12#

倩女:
刚刚网络探究性学习也算拓展课程吗
灰太人:
宁波的教具做得很牛。
海风:
杨君老师也是教具能手
海风:


余京华:
我废话了,我们科学团队的每次活动资料都会共亨的,这是我们浙江科学人之福,也是我们科学团队之幸。
追求:
杨君教具高手
海风:
浙江科学人就是大气
叶雅琴:
好教具能帮老师解决很多难点


月白风清:
@金华倩女?宁波的网络探究性课程,是提供学生在假期中,自主参与完成的,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活动。也可以视作一种课程。
海风:
第二课堂
灰太人:
曾特上课的教具
海风:
大家翻到17页 可以参与互动
叶雅琴:
很精致
月白风清:
大家对课程建设多发表想法。
海风:
有想法 去微场景留言
海风:
我会最后做一个汇总
倩女:
@喻伯军?喻老师一解说就明白了
海风:
集聚大家的智慧
芒果大大:
场外观众有奖品么?
明媚的阳光:
当前,加深学科教师对课程改革,实施拓展性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意义的学习和理解是当务之急,观念的转变才能实现行动的跟进;其二,不要在教师心中形成固有的课程建设就是高大上的专属物,让他们能感知课程也是可亲可做的,消除畏惧情绪。其三,指导从哪些方面因地制宜的选择课程进行开发实践,边做边总结边完善。总之,课改是方向是潮流,不可逆转。课改需大家积极参与,只有在探索行动中方显活力,并体现价值与意义,加油
余京华:
关于课程建设,我的几点想法:1、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2、良好的顶层设计是最重要的。3、落实、坚持是最关键的。4、依托团队推进是必须的。
海风:
@芒果大大 可以有
朱钻飚:
科学拓展课程的开展和深入需要好的活动载体和机制
若雨:
拓展性课程的设置需结合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文化、教师队伍等条件,有层次、有规划、有目的的开展
小红:
宁波
叶雅琴:
这样的实践基地,学生会很用心管理,很有兴趣参与。
四十:
建议:省市举行科学拓展课程的评优评奖活动,促进建设与学习交流。不知是否可以?
海风:
宁波的实践基地
微风虎:
学校实践场地---硬件的投入和教研组课程设置---软件的开发应是相互促进的。还需用心去用的老师,才能发挥课程拓展功能。
朱钻飚:
@常山育才项珍?有道理

TOP
13#


月白风清:
@龙游赖瑞彬?现在评比项目不能新增的。
四十:
从可行性、适切性、新颖性、实践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几方面设置切实的、导向作用的评选标准,来评奖推动。
小红:
成本低,资源依赖小,易操作,易推广有木有?
四十:
最近衢州市就有课程设计的评,但只是地方课程性质,科学类的不在此列。
月白风清:
宁波市的实践基地建设,其他地市县区也都有,如何把它建设好,值得我们探索的。
TOP
14#

灰太人:
蝴蝶照片确实漂亮
小红:
我们萧山的蝴蝶飞走了
叶雅琴:
摄影技术突飞猛进
榔头88:
@松阳叶雅琴?
小红:
蝴蝶专家,
若雨:
坚持一件事几年就有很多的惊喜和发现
一江东水:
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重点项目推进拓展课程,这个科学老师可以有。每个科学老师发掘一下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学生喜爱的课程项目
草帽呀呀:
拓展性课程需要从高层设计、因地制宜、在硬件、软件,尤其是教师的特长、兴趣,后期教师的培训需要多给予平台。种植、饲料,科技制作、创新等课程都需要有兴趣、有热情的老师去参与,这里所花的时间不是一般老师愿意去承担的。
海风:
大家积极性很高
海风:
现在有32位老师参加了我们的微场景互动
海风:
小斌  去微场景留言
海风:
参与微场景的互动
海风:
请大家收藏
海风:
群更新比较快
月白风清:
胡健把自己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海风:
所以麻烦大家收藏一下
小红:
学生的兴趣升华了我的兴趣
海风:
向胡老师学习!
草帽呀呀:
这么多美丽精致的照片,背后是一趟趟拨山涉水。
蓝天碧波:
这需要多少时间与精力,向胡老师学习!
灰太人:
老早就想去看看蝴蝶园。希望下次活动放在建德,可以去参观一下。
朱钻飚:
厉害!钻研下去就能搞出一片天地
盛苏文:
老师有探索精神学生才会有被带动,向胡老师学习
朱钻飚:
@灰太人?支持
GoGo:
教师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升华了教师的兴趣。教与学的动力!
朱钻飚:
有计划,有行动
铃子??:
听得好激动好激动……
蓝天绿水:
胡老师为我们探索了一条个人兴趣与工作、学习有机结合的路径,值得借鉴!
海风:
借用喻老师的话:10年坚持做一件事你会成为一个专业的行家,20年做好一件事你会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你已经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望尘莫及的了不起的人。


海风:


GoGo:
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根据教师个人的特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拓展课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科学的春天就这样悄悄走近。。。
朱钻飚:
每个人挖掘自己的兴趣就可以升华成一门课程

TOP
15#

小红:
萧山人惭愧
灰太人:
把一个活动变成一个课程,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向胡老师致敬。
小馄饨:
一名有追求有志向的科学导师,他的专研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升华,更是人格魅力的四射。学生
吴素真:
欣赏着美丽的蝴蝶图片,倾听着胡健老师的讲座,感觉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震撼!相信,投入了,付出了,呵护了,拓展性课程这条幼嫩的毛毛虫也可以羽化成光彩夺目的美丽蝴蝶!加油!
徐文良:
先做事,再要求,说的真好
海风:
有作为 才有地位
GoGo:
先做事再提要求。有作为才有地位!
月白风清:
@徐文良?
紫天老爸:
这活动真好,没时间参加,唉
海风:
先做事,再要求,说的真好
徐春建:
优秀的老师自身就是活的课程
蓝天碧波:
有作为了领导就会发现,会重视
徐文良:
胡老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强大的学生团队,家长团队和同事团队,平凡的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致敬胡老师!
小河湾:
我看到的现象:基础课程上得好的老师,也能把拓展课程做好。能把拓展课程做好的,基础课程也能做得好。两种课程都做好的少。今天展示的老师,是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栖专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2 14:38:39编辑过]

TOP
16#

海风:
向胡老师致敬!向胡老师学习!
若雨:
兴趣-坚持-课程
朱钻飚:
要有梧桐枝,才能引来凤凰!——最好的办公室给蝴蝶是应该的
徐文良:
蝴蝶效应,一定会良性循环
朱钻飚:
楼老师
朱钻飚:
经常受到楼老师的帮助
朱钻飚:
向楼老师请教问题,楼老师
徐文良:
胡老师,从西瓜皮,到风火轮的蜕变
朱钻飚:
可以直接叫胡老师,蝴蝶老师
月白风清:


朱钻飚:
学校建议和昆虫学会联系成为基地,学校命名为浙江省蝴蝶学校
草帽呀呀:
科普基地可以
徐文良:
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对他们成长的意义,太重要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太缺太缺
朱钻飚:
真正的科学研究
紫天老爸:
现在搞学生活动压力大,今天第一届学生科学实践比赛,200多孩子带出来,没安心过,全部回校后才放心
袁优红:
学校课程建设关键因素还是教师,包括教师课程建设的意识与理念,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阶段目标考虑。然后带领一群人在不断开创的拓展路上一起推进。拓展课程,倡导探究实践的活动理念,肯定能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也必将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小红:
真实的学习情景,真实的研究问题
朱钻飚:
一个兴趣带动一个产业链
朱钻飚:
支持
小红:
蝴蝶这个项目选得很巧妙
刘绍江:
又到杂志征订季,抓紧订阅《科学课》。亲们主动转发,我们感恩在心。为了自己杂志,大家一起出力。《科学课》编辑部全体同仁拜托了!!!
听风:
把兴趣变成一种信念,向胡老师致敬!
袁优红:
支持
小红:
必订
明媚的阳光:
一个特色教师成就一门特色课程,胡老师先做事,后提要求;利他就是利己;拓展课程教师需要更好的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肺腑之言,蝴蝶老师朴实可敬
朱钻飚:
@明媚的阳光?
平凡之路:
为胡老师的个人魅力倾倒
袁优红:
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叶雅琴:
一个蝴蝶园为载体,把科学元素加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TOP
17#

小河湾:
好的课程应该进课程表,不能只是“拓展”。
紫天老爸:
啥都进课程表?
小红:
喻老师给我们老师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成长道理
月白风清:
刚才大家说得很好,现在继续发表见解。
刘绍江:
刚才大家说得很好,现在继续发表见解。


紫天老爸:
评价跟不上,教学只能变味
紫天老爸:
我在尝试评价改革
紫天老爸:
努力让课堂教学成为孩子喜欢的课堂
刘绍江:
@衢州市柯城刘建军?必须的!
小红:
@衢州市柯城刘建军?能展示一下实验单吗?
紫天老爸:
准备做个公众号,到时请各位多指教
我:
感受:无论什么事,只要用心去做,坚持以恒,就可以有化蝶的一天。
紫天老爸:
实验比赛有单人的,有小组合作的
明媚的阳光:
拓展课程实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典型到普及,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紫天老爸:
真实的,才是科学的
紫天老爸:
突然发现,这群好大啊,喻总发红包,够他掏空皮夹
吴素真:
出路出路,走出来才能拓宽思路,今天的学习让人思路大开!
月白风清:
文海的DI项目的任务很明确,根据任务不断探索,基于项目的课程就开展起来了。
紫天老爸:


刘绍江:
浙江的科学教育如此风生水起,令人感佩!!科学老师不能老想着自己是在教科学课,消除课程壁垒,天地无限广阔!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草帽呀呀:
di项目是杭州市科技节的比赛项目,某种程度也是学校指定老师带队参加,历经三年的探索,从开始的十几支队伍发展到近百支队伍参加,属于官方主办。
海:
今天显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拓展课程,拓展了我们的眼界,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应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开展拓展性课程。有了开始开始才有结果,没有开始,永远没有结果。
若雨:
@海曙朱海邛?
海老鹰:
拓展课要以让孩子们感到快乐为课程目标之一,蝴蝶如此,DI亦是如此。不虚此行!
蓝天碧波:
大开眼界
草帽呀呀:
官方的引导效果明显,各位教研员如果掌管区县的学生科技比赛,设立适合的比赛项目和评奖机制,也一定能为科学拓展课程提供更多机会和出路。
月白风清:
明天大家一起参与stem课程,估计还会有更新的收获。
海老鹰:
期待中
微风虎:
@杭州滨江邹小斌?  能提供DI比赛方案吗?
麦子:
同求!
灰太人:
这么一介绍,我是不是该把自己孩子送到文海去?我们学区是文海的
草帽呀呀:
可以,回去找下
小红:
让孩子难忘的课程
草帽呀呀:
挺复杂的
明媚的阳光:
付出才有收获,用心方能大成。学习中感悟
小红:
因为付出,所以珍惜,因为经历,所以难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2 15:49:24编辑过]

TOP
18#


月白风清:
@小红?说得好!
lepard??:
实实在在的课程拓展!佩服!
小红:
Di比赛项目,材料简易有限,探究空间无限
灰太人:
这个即兴的评比才是最真实评比,最考验人的能力
海风:
头奥
草帽呀呀:
对老师考验极大
小红:
木工,油漆工,服装设计,舞蹈……全能培养
TOP
19#

谢谢兔子老师的分享!
TOP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贵在坚持!
老师有执着,还得领导支持!
萧山有多位对此有兴趣的老师,可惜未坚持!
萧山有经济实力(添置必要的设备),可惜无领导支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2 18:11:29编辑过]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21#

错过了精彩的课
TOP
22#

 兔子的动作很快
一直努力中……
TOP
23#

 兔子,一个人抵仨用。。辛苦咯。我虽没有到现场,也整理了微信中关于课程讨论的部分内容。就跟在这个帖子的后面吧。不再单独开贴。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4#

 

2015年小学科学疑难问题研训(拓展性课程讨论发言)

 

明媚的阳光:

当前,加深学科教师对课程改革,实施拓展性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意义的学习和理解是当务之急,观念的转变才能实现行动的跟进;其二,不要在教师心中形成固有的课程建设就是高大上的专属物,让他们能感知课程也是可亲可做的,消除畏惧情绪。其三,指导从哪些方面因地制宜的选择课程进行开发实践,边做边总结边完善。总之,课改是方向是潮流,不可逆转。课改需大家积极参与,只有在探索行动中方显活力,并体现价值与意义,加油

 

拓展性课程实施,一会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从典型到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丽水  余金华

关于课程建设,我的几点想法:1、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2、良好的顶层设计是最重要的。3、落实、坚持是最关键的。4、依托团队推进是必须的。

 

项珍:

拓展性课程的设置需结合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文化、教师队伍等条件,有层次、有规划、有目的的开展

 

喻伯军:

科学拓展课程,以学科为底子,可以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课程的内容就丰富。

外聘专家和校内教师配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形式。

 

桂林李荔平:

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学校课程,拓宽学校教学资源,(妈妈老师,爸爸老师)的形式。

 

 

朱颂伟:

学校实践场地---硬件的投入和教研组课程设置---软件的开发应是相互促进的。还需用心去用的老师,才能发挥课程拓展功能。

 

 

顾勤华:

 

课程改革背景下,让学生多涉猎各个领域的技艺,从小埋下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很有可能激发他将来将从事某项职业,大课程观,面向大社会,,不再拘泥传统的课堂知识。

 

 月是故乡明:

课程实施是通过课,不是所有的课都在实施课程。

 

吴素真:

 

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有科学,拓印课从拓印开始,借助任务单的牵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察中探,,寻找问题的答案。小学科学拓展课程,拓展了小学科学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思路,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乃大势所趋。

 

苏爱娣:

跳出传统的评价来看拓展性课程的教学,拓展性科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与基础课程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卢增粮:

教材以外的科学就是学校的拓展性课程,生活就是学习,科学拓展课性课程无处不在。

 

 

邹小斌

 

拓展性课程需要从高层设计、因地制宜、在硬件、软件,尤其是教师的特长、兴趣,后期教师的培训需要多给予平台。种植、饲料,科技制作、创新等课程都需要有兴趣、有热情的老师去参与,这里所花的时间不是一般老师愿意去承担的。

 

 

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重点项目推进拓展课程,这个科学老师可以有。每个科学老师发掘一下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学生喜爱的课程项目

 

袁优红 :

学校课程建设关键因素是教师,包括教师课程建设的意识与理念,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阶段性目标考虑。然后带领一群人在不断开创的拓展路上一起推进。拓展课程,倡导探究实践的活动理念,肯定能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有必将发展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

 

 

 

陈兴建:

一名有追求有志向的科学导师,他的专研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提升,科学素养的升华,更是人格魅力的四射。

 

 

一江东水:

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重大项目推进拓展课程,每个科学老师发掘一下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学生喜爱的课程项目。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25#

学习了,真是大开眼界!


 

TOP
26#

微信互动很精彩!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