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单元的课,是大家公认的难上的课。在2015学年第一学期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中执教的三位老师挑战了五下《宇宙》单元的前三节课,三节课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
印象一,
贴在黑板上的一张大的白纸。第一节课的老师将学生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猜想、解释展示在这张白纸上,而第二、三节课的老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后将各种猜想进行了一一排除,最后剩下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即科学概念。这无疑给我们这些听课老师一个启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应用这种方式,尤其是在一些难上单元的教学时,让整个单元的脉络体系通过一节节课的教学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形成整个单元的概念网络,并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这样学生每天都可以抽空去看。
印象二,
陆祝林执教的《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这是一节有关科学史的课,内容相对枯燥,而且整节课没有探究活动,这节课要上公开课需要勇气,所以课前就更多了一份期待。陆老师围绕时间这根主轴,展开有关“地心说”,“日心说”的讨论、思辨过程,在学生听得有些乏味时,陆老师适时插入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图片,比如行星逆行,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整节课上得有滋有味,并将实证意识贯穿始终,学生们听得甚是专注。
印象三,
亲切、诙谐的省教研员喻老师又一次出现在了现场,为我们做了讲座,就像刮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带来了最前沿的一手信息。喻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科学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并通过一个个课例的对比,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教师有否这个理念的差距所在。正如喻老师所说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暂时的,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还有一个最新的动态就是深化课程改革,小学科学的课程改革是推行“拓展性课程”,我有什么兴趣爱好?我有什么特长?我能开设什么课程?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需要思考、计划、并付诸于行动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9-23 11:27: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