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二期“骨干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专贴 [复制链接]

211#

二月的最后一天,小学科学专题研训活动在高大上的开发区小学举行,上午由两位老师施均捷、杨素春上了精彩课堂。施老师的课充分考虑到课堂的预设,环环相扣,施老师在学生制作时能够细心指导,敏锐观察到问题所在,最后将学生成品展示,进行有效评价。杨老师的课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神奇的景象,让学生对实验充满期待,杨老师将大气压的知识逐步深入,结合学习单,让学生理解知识。之后两位专家做了观点报告,杨老师布置了新学期的作业。下午,来自嘉兴的吴建伟老师带来了一些简单的实验,从对stam的理解,到魔术桶猜想,最后的弹力球制作和塑料管弹奏,吴老师让萧山的科学老师变身了一回小学生,变身之后,我也充分地体会到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重要性,因为只是旁观或帮忙,完全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我相信,学生也是一样。                                                                                                                                                                                                                             湘师实验小学   施丹丹
最后编辑蝴蝶大出 最后编辑于 2017-03-01 09:30:26
TOP
212#

       2016学年的第二个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开发区小学
       施老师的课起初我以为是漏掉了学生设计指南针这一环节,然后将它放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后来仔细看他的学情分析才明白,他这是有意为之,想降低这些三年级孩子的挑战难度。考虑实际情况,的确要在老师的启发下,画出指南针的设计草图,太有难度。别说三年级的孩子年纪尚幼,就算年级在那里,若没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是有如此强大的反应能力。因此科学课的成果应该是功在平时,平时对孩子发散思维的训练,平时对孩子实验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好在本学期我一直在坚持实验室的小组合作科学教育,虽然准备和评价有点繁琐,但看到我的课堂井然有序,孩子们把每堂课的注意事项逐渐养成习惯,我觉得辛苦点也是值得的。成就感颇大。
       下午吴建伟老师的讲座也让我感触颇深,不仅是让我体验了一把学生乐于动手的感觉,我还找到了我们上社团课的素材。当然印象最深的是,可乐变无色。我很痛恨自己的思维居然如此狭隘,尽然永远停留在物理的层面,却丝毫没有想到化学的变色既简单又明显。要教孩子发散思维,自己却已经是固定思维了,惭愧啊。
                                                                                                                                                                                                     新街四小 孙芳华
最后编辑hzxssunfanghua 最后编辑于 2017-03-01 09:48:25
TOP
213#

       首先是由开发区小学的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首先让学生辨别自己所在教室所在位置辨别南北方向,而后开始本节课的教学,从介绍指南针、做一个指南针、评指南针、再设计指南针。第2节课是实验小学的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有关空气主题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是通过吹不跑的乒乓球、吹不开的乒乓球等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空气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容,能利用伯努利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例如地铁外的黄线设计,就是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课内走向课外。下午有吴建伟老师带来的STEM培训,让我打开眼界,让我们参与其中,收货满满。
党山小学陆丽芬
TOP
214#

2月28日,在一个崭新的学校,开始新学期的研训。施老师执教的《制作一个指南针》这节课是对三年级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施老师的课采取观察-讨论-制作-展示-总结的模式进行设计,具有典型性。我觉得作为工程与技术类型的课,核心在于设计,重点在于制作,老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围绕具体的目标任务运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度。可能课堂时间比较紧张,最后评价部分没有学生交流分享,直接由老师点评,只是要求课后改进,我觉得展示交流过程是制作过程后评优补漏的关键部分,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展示交流,或者设计教案时把前面引导讨论部分时间进行压缩。杨老师《神奇的气流》一课是以空气单元知识点为依托设计的课,这样的课程即是教材内容的拓展,也很贴合实际,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科学学习更有意义。  
                                 赵丽娜
TOP
215#

        2月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开小,这所学校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不是“新”,而是办学气息。踏进开小,处处都可以体验到科技气息,这股科技气息无疑成为我们每一位萧小科教师的福利。在这里,我们观摩了两位萧山骨干老师(施均捷老师和杨素春老师)的精彩课堂,聆听了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的精彩点评。徐老师总是能精辟地点评,没有多余的废话,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评课。萧山区教研员杨老师新年又成为萧小科扬帆起航的掌舵者,引领着萧小科的走向。此外我们聆听了所前二小钟祖欢老师的观点报告。虽然学科不同,钟老师是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专家,但是教育是共通的,钟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美国的教育,我们科学老师也会受益匪浅,因为我们的课程标准与美国的有一定的相似性。下午我们还见到了传说中的“海风”,他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他是STEM教育方面的先行者,他的经验和见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起到了帮助作用。
        活动的最后,也是我最遗憾的时候。沪C的孩子伤不起,早上必须7点之前开进限行区域,傍晚不得不趁早溜出限行区域,否则只能等到六点半,于是我错过了参观开小科技馆的机会,不过今后肯定会再次拜访开小,参观科技馆。
TOP
216#

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来到了高大上的开发区小学,一楼的时空隧道和科学实验室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上午听了1节技术工程课《做一个指南针》,东道主施均捷老师的课堂沉稳细腻,非常有嚼劲,关注了全体学生;第2节是杨素春老师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杨老师非常有亲和力,整堂课节奏把握非常好,学生们被牢牢的吸引住了;课后是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评课,徐老师从技术与工程再思考到小科科学新课标,为我们一线老师指明了新的方向。然后是听了钟祖欢老师的《走进美国》观点报告,惊叹于美国小学课程先进的同时,也在思考其实很多方面我们也能做到。接着区教研员杨春晖老师给我们全体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对本学期的任务做了明确要求。下午是省网明星海风老师带来的讲座《小学科学课程中STEM的应用》,吴老师从理论到实践带领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课程案例,二月的最后一天,收获满满,需要慢慢消化。
TOP
217#

2月28日,在开发区小学参加了“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这次活动中心词是“技术与工程”上午先是两个老师上课,施老师的《做一个指南针》由课堂方位引入,然后通过让学生认识指南针,了解指南针的结构,最后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一个指南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算是“技术与工程”的起步了,只是学生在制作指南针的过程中,效率不是很高,很多时候是老师在帮忙。对于第二节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课堂流畅,新奇,杨老师侃侃而谈,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我觉得学生用漏洞吹乒乓球这个实验,一开始老师让学生自己吹,可是有很多学生可能方法不够正确,有些没有成功,我觉得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成立的实验现象,不妨直接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接体验,更多地让学生去思考这个实验现象背后的本质。后来听了徐老师和许老师的报告,觉得美帝好强大,中国人还需要努力,特别是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启蒙的任务任重道远!随后杨老师布置了本学期的任务,让大家明确了方向,下午,吴老师的体验式讲座真的很好玩,又给人启发,我觉得作为科学教师,就得给学生启发,让学生思考,并且去实施去操作。刚刚想起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和猎鹰9号回收火箭——美掌技,希望有一天会是华掌技。益农镇小王飞。
TOP
218#

2月的最后一天,我参加了区小学科学“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训活动。先观摩两节课,第一节是《做一个指南针》,第二节课时杨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气流》,杨老师让我再次温习了大气压强,压力,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速度小,压强就大,压力也大,如果速度大,压强就小,压力也小,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接下来杨老师布置了本期的骨干教师和新蕾教师的作业,让我们能早做准备,认真研读《小学科学新课标》。下午是吴老师的有关STEM的讲座,互动,视频,实验,形式丰富多彩,收益颇多。这一天虽然内容安排满满,但是收益也颇多,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TOP
219#

        2月28日,我参加了在萧山区开发区小学举办的小学科学专题研训活动。首先是听了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从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到讨论回形针的磁化及自由转动,到最后制作一个指南针,整个过程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是在汇报交流环节,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施老师没有让学生来发表意见而是自己评价了几组作品,个人感觉这样的研讨交流太少。
        第二节课,听了杨素春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气流》。杨老师让学生通过用漏斗向靠近的乒乓球吹气和用吸管向两个架在吸管架上的乒乓球吹气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了“神奇的气流”。然后杨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伯努利原理,并让学生尝试着用该原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总体感觉,本课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降低一些难度进行,可能课堂气氛会更好。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   高春雅
TOP
220#

2月28日,本学期开学的第一次教研活动就在一个崭新、蓬勃的校区进行,参加活动后让人充满一学期满满的期待,小科这一年又将精彩无限。当天,我们观摩了两位萧山骨干老师的精彩课堂,聆听了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的精彩点评。施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指导十分细致,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杨素春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气流》,从一个魔术入手,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的教学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精心设计下一步一步的进行,知识的由浅入深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又扎实。下午,吴建伟老师对STEM课程的深入剖析,解开了我一直以来在这一方面的许多疑问,对接下去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新街小学 李梦楚
TOP
221#

2月28日,参加了开学初的第一次教研活动,收获很多。施老师带给大家的《做一个指南针》,从认识指南针的构造---指针自由旋转----制作一个指南针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来展开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问题的预设,提问、做的过程中的细节等都考虑到位,可见课前做了不好功夫。第二节杨老师的课给人清爽、自在的感觉,她给孩子们带来的神奇气流,引入到了一个大家看不见摸不着却存在我们身边的大气压,吸引着孩子们个个惊叹不已,都不相信原来乒乓球不是滚开去,反而是吸到一起的。但是个人觉得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科学家的原理有点难,比较难把握,只要理解即可。下午的讲座,吴建伟老师把我们带领到了学生时代,动手制作了一个弹动的小球,个个兴奋不已,带着球在那里不停地捏、搓,意犹未尽!
                                                                      萧山区朝晖小学     杨米君
TOP
222#

2017年第一次区小学科学的教研活动在开发区小学进行。都说有点“土豪”味的学校,确实在视觉上给人以一定的震撼,尤其是学校的科技馆。
上午活动显示两堂教研课,分别是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工程与设计课和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有关空气主题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施老师的课从一开始研讨指南针的构造和原理让学生对指南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知,再到后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指南针,将理论的知识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算得上是比较典型的工程技术课。杨老师的课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神秘”的感觉,利用气流产生的神奇现象,把学生深深的吸引了。从满瓶子的水倒吸乒乓球,到利用大气压提起凳子,漏斗吹气倒吸小球……种种的现象将学生引入奇妙的科学世界。
    下午,吴建伟老师对STEM课程的深入剖析,通过互动,视频,实验等形式,让我对这种课程有了更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大的帮助。
TOP
223#

    2月28日,参加了在开发区小学进行的2017年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收货颇多。上午的两节课,第一节是施老师的《做一个指南针》,我对这节课很期待,因为以前自己也带领孩子做过,失败率比较高,而今天的这节课,施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指南针的构造以及原理进行一个简单的研讨,然后开始动手制作。这节课学生兴趣很大,效果较好。第二节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作为自编的拓展课,杨老师的课程内容安排特别得当,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深深的把学生吸引了。虽然大气压这个内容不在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范围 内,但是我认为,小孩子有必要去认识这个大气压,况且本课最后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比如火车站的黄线等,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这才是我们学科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下午,吴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大开眼界,动手动脑,乐趣无穷。通过讲座,我们对stem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当然,要为自己所用的话,自己必须要有新颖的点子,然后动脑去开发。难度虽然大,但是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去探索。
    我还在路上……
TOP
224#

      2月的最后一天,我参加了在开发区小学进行的2017年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上午活动显示两堂教研课,分别是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工程与设计课和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有关空气主题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      施老师在活动前将指南针的构造以及原理和学生们进行了探讨,然后让孩子们动手进行针的制作,学生们也制作出了各种类型的指南针,并进行了演示。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是一节拓展课程,杨老师内容安排的很充实。虽然对于大气压力的这个概念对于小学的课标比较深,但是杨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了大气压力的存在,并将这个压力和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
      下午,海风老师的讲座真是一个干货。动手与动脑结合,让我们对STEM课程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收获颇丰。
TOP
225#

2月28日,参加了在开发区小学进行的2017年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他在设计本课时尽可能做到以生为本、“导”、“放”结合。安排了制作指南针的活动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也充分体现了工程与设计的课程新理念。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通过吹不跑的乒乓球、吹不开的乒乓球等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空气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伯努利原理的基本内容,能利用伯努利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空气有浮力、空气可压缩、空气的成分、空气运动的特点等,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兴趣。但这节课中,也像徐老师所讲的,拓展课能否以课本为基础,设计符合学生所学知识范围的课程。不要太深,不要把初高中老师的事情提前来教授和解决。要有目的的拓展,而不是为了拓展而拓展。下午听了吴建伟老师对STEM的初浅的讲解,觉得这是教育对中国要发展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但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来做,看来没有至上而下的彻底改革,到头来还是仅仅停留在论文和讲座上。
TOP
226#

参加了2月28日在萧山区开发区小学进行了2017年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感觉收获很多。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他在课前做了细致的讲解,课中又让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制作。学生喜欢,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很好的体现了工程与设计的课程理念。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通过魔术很好的让学生看到了空气压强的现象。在通过吹不跑的气流和吹不开的乒乓球等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并思考原理,可能知识点比较难的关系,现象是很明显了,但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真的不是特别好办。两节课后还听了一个分享会,介绍了一些美国的教育;杨老师对接下来的工作做出了精心的安排。下午,吴建伟老师对STEM的讲解,讲到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的科学课堂带来了契机,也讲到了学科的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课堂应当怎么去走。在讲座中,我们还亲自动手做了弹弹球,觉得非常有意思。就是发现想做好也其实很难的。多种多样的活动,让我们对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也有了另一个方向。
TOP
227#

2月28日在开发区小学参加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观摩、专家点评、观点报告、工作布置、专家讲座和参观科技馆六个环节。上午观摩了两节教研课,分别是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工程与设计课和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有关空气主题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   施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根据课堂活动主题,精心准备材料,以“识磁针”、“做磁针”、“装磁针”、“评磁针”和“拓磁针”五个步骤循序渐进,让孩子们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的过程。“导”、 “放”结合,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第二节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作为自编的拓展课,杨老师的课程内容安排特别得当,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深深的把学生吸引了。下午专家们的讲座更是让人受益匪浅。
TOP
228#

        2月28日,我参加了2017年第一次科学专题研训活动,学习了一天收获满满。首先是2位老师精彩的展示课,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和杨素春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气流》。主要谈谈第一节课:施老师首先让孩子们辨别方向,然后细致地指导孩子们一步一步制作指南针,整个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值得我学习。不过,个人建议在展示指南针的环节,施老师自己讲解孩子们的指南针,感觉占了主体地位呀。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组的指南针,也许是因为学生年龄太小,这样的表述有点难,如果提供一个汇报模式,帮助孩子表达,而老师则随时帮助指导孩子把自己组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否会更民主一些,更开放一些。下午“海风”吴老师的讲座令我印象深刻。一边学,一边“玩”,仿佛我也是一个小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学知识。STEM课程培训,使我大开眼界。
                                                                                                                                                                                                                 浦阳镇小 高莹燕
TOP
229#

    2017年2月28日,新学期第一次区小学科学的教研活动在一个新学校进行。开发区小学确实赞,尤其是学校的科技馆,有趣又有益,孩子们童年梦想中的学校就是接近这个样子。
    一天的活动满满当当,上午两堂教研课和专家点评、工作布置。“工程与设计”课——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空气主题的拓展” 课——杨素春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气流》。两堂课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给大家展示他们自己对新课程的不同角度的解读,是充满创造力的课堂。施老师的课着重于工程技术,这堂课从理论角度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甚至前概念中对指南针都有了了解,但是对指南针具体的构造和制作却不清楚,施老师教学生将理论的知识用自己的实践来证实,是一节成功的工程技术课。杨老师的课从大气压的概念开始,利用气流产生的神奇现象,将学生引入奇妙的科学世界。不过对大气压的理解,只有一节课中的几分钟,还是非常单薄。如果学生经历了杨老师这样的一系列的空气主题拓展课程之后,对这方面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应该有非常大的发展。
    下午,吴建伟老师STEM课程的讲座,令好多老师第一次这样亲身体验STEM课程的培训,通过互动,视频,实验等形式,让我对这种课程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课程。

TOP
230#

   2月28日在萧山区开发区小学进行了2017年骨干体的第一次活动,感觉又是收获满满。首先是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两人做一个指南针,很是尊重低段孩子不太会合作的特点。选择制作指南针这个主题也很好的体现了工程与设计的课程理念。其次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通过一个个玩转乒乓球让学生看到了神奇的气流现象。两节课后春哥的精彩评课,让我对于拓展课、工程设计课又有了新的启示。钟老师介绍了一些美国的教育现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美式教育风格,而后杨老师对接下来的工作做出了精心的安排。下午,已是第三次听吴建伟老师的讲座,一如既往地风趣、互动性极高。对STEM又一次加深了印象,亲自动手做了弹弹球、自制PVC管乐,就是发现想做好也其实很难的。多种多样的活动,让我们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又有新的启迪!
TOP
231#

这一次参加深化课改的主题活动,收获很多。先是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第一节是施老师的《做一个指南针》,施老师从开始让学生自己辨别方向、自己设计指南针、自己动手做一个指南针,让学生体会了一把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作品的不容易,更加体现了stem的精神。第二节是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通过学生身边的材料乒乓球和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进行实验课,学生对于看不见的气流抱有很大的疑问,杨老师让学生猜测、教师讲解、学生质疑、动手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一步一步了解了空气的这些特点,更加将这些科学知识联系到了生活中。
TOP
232#

2月28日,有幸在区开发区小学参加了本学期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收获颇丰。首先,欣赏了施均捷、杨素春两位,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施老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辨别了自己所在教师的方位,然后开始本课的教学,通过介绍指南针、做指南针、评指南针、再到设计指南针。施老师考虑到了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动手实践。杨老师的课,是一堂拓展课程,杨老师从一个魔术引入课堂,本课从头到尾贯穿着“魔力”二字,将学生牢牢地抓住。徐老师的评课和钟祖欢的观点报告,都让人受益匪浅。下午,聆听了吴建伟老师带来的STEM的相关讲座,早就知道吴老师在STEM方面有自己深入的研究,这次吴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STEM的相关理论,还带着大家一起做了几个小实验,非常有意思。
TOP
233#

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学期里,努力参加活动提升自身素养,为更好扎实工作而努力,去年底就给自己定了目标。在2月的最后一天,不仅自己参加了活动,同时也拉上了学校的另一名不是共同体的骨干老师,一起汲取教学营养。很准时的我们来到了开小,找好位置坐下,夏校长就开始了简介。开小,这所学校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当然是“新”。踏进开小,处处都可以体验到科学气息,这股科学气息无疑成为我们每一位萧山小学科学教师的福利。在这里,我们观摩了两位萧山骨干老师:施均捷老师的”制作指南针一课,听施老师的课一次比一次感觉好,三年级的同学参与非常OK,这得益于老师的调控力。杨素春老师的课堂相当精彩,听的过程中我的思维也是一直被吸引着,想着空气作为拓展内容,如何开展,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中又能拓展什么。后来又聆听了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的精彩点评,尖端高效。区教研员杨老师新年又为扬帆起航指明了方向,看着PPT不由为那些老师激动。下午是“海风”阵阵,后悔没勇敢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也有收获,制作弹性球的材料打包带了一点来办公室,准备抽空再重做一个。
TOP
234#

新年第一次活动在新学校举行,早早赶到学校,宽敞的会场非常大气。在上课中学生在台上一点也没有紧张。课堂中老师与学生通力合作,为大家呈现了两堂精彩的科学拓展课程。一个简单的指南针在老师的带领下似乎被学生玩出了花来,通过细致讲解,仔细制作,学生对指南针的认识也提到新高度。第二节课杨老师的流体空气学原理深入浅出,让学生联系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现象推论出原理,简单认识了流体空气原理。徐春健老师的点评更是为我们正在轰轰烈烈展开的科学拓展课程点明了方向,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看到了其他老师的新年计划,也让自己有一种进入状态的紧迫感。
TOP
235#

参加了2月28日在萧山区开发区小学进行了2017年第一次科学教研活动,感觉收获很多。施均捷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自己在教学时学生都是做水浮式指南针,制作调试方便一些。施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充分的材料学生体验更加丰富。杨素春老师执教的拓展课《神奇的气流》,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精心设计的机翼模型,高大上的东西通过一根线,一张纸板就把它展现给学生们。下午讲座中,我们还接触做了弹弹球,觉得非常有意思。让我们对对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多了一个参考的方向。
TOP
236#

这次参加了开发区小学的深化课程改革的活动,收货很多。第一节是施老师的《做一个指南针》,施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辨别方向、认识指南针的构造、自己设计指南针、自己制作指南针等活动环节,让学生慢慢学习指南针的一些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第二节课时杨老师的《神奇的气流》,学生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其实有很多好奇的地方,杨老师通过一些实验环节让学生自己理解了空气的流动特点,也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巩固和延伸。接下去又有徐老师、钟老师、教研员等的前沿理论知识,以及关于课程改革尤其是课程标准的修改做出了一定的讲解。                                 任伯年   於丹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