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
读书的魅力,在于感受,在于积累,在于创造。读教育名著的美,在于感悟,在于思考,在于感受责任之重大。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经常会看一些书,读的书种类也较为丰富,但是却从来没有系统的、认真的看过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本学期,在小学教育学老师陈梦稀老师的督促与监督下,我应要求看完了关于小学教育方面的书籍。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洛克的《教育漫话》、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可以说是一本能够帮助教师找到自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书,也是一本帮助准教师提高认识,供准教师研读、思考的好书。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不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下了了学生中常见的棘手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也写下了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关于儿童思维发展、教师如何成长、后进生如何教育等篇章,这本书是我本学期阅读教育学名著中令我受益最深的一本。洛克的《教育漫话》,讲的是“绅士教育”,也提出了“白板说”的观点, 全书也分别阐述了儿童生活保健、道德教育、智力培育与发展(主要讲学问、知识、技能)三个部分,对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贵族或者成功的事业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他的有些观点,在今天的我们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可取,但是纵观全书,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些观点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对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思考没有向前两本书那样多,可能是因为七宗教色彩太过浓厚的原因,我对这本书体会没有之前两本书要多,但还是令我受益。每位教育大师的教育理念都给予我启发和思考,他们的观点也在我脑中碰撞融合。以下则是我对看完这三本书的体会以及思考:
第一,作为准教师正确的定位与方向。作为一名六年制的免费师范生,在拜读完三本教育名著以及陈老师的认提点与教育后,感到了深深的惭愧和内疚。三年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我可以很肯定的对自己说“我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没有荒废大学的时光,我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我发现我无法坚定地肯定地对自己说对社会说“我是一名合格的免费师范生”因为在校三年,我并没有认真的为我即将成为小学人民教师的这个身份做准备,没有为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这个身份去努力,去计划自己的时间。但是我也并不自责,因为我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奋斗,去打基础,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拼搏,而这一切,得从阅读教育名著开始。
之前,总认为小学教育是要真正走上工作岗才开始的认真对待的事情,因为总认为要真正的去实践才能获取经验,找到教育教学的方法。不过,现在看来,我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的想法!我没有为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打好基础,我如何面对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批学生,难道要用他们甚至后来的学生去实验吗?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怎么能正确教学呢?就算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教学,那也只是白费时间罢了。
所以,我想通过这个学期的小学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名著的阅读,提高了对小学教育的认识,端正了自己的心态是我最大的收获。
第二,对书籍和大自然的热爱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几乎处处都提到了书籍和大自然,我也认为,书籍和大自然确实是儿童发展和进步的好工具。多阅读可以帮助儿童健康的成长。在这里,就必须要提到孩子阅读的重要之处,儿童在早期,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的读写技能,渐渐地学生也能通过阅读提高分析知识的技能和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儿童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激发智力,学会思考,可以说阅读的多少决定着一个孩子智力生活的丰富与否。阅读也是帮助孩子摆脱死记硬背的一个好手段,会阅读的学生,就会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会在阅读中无形的将知识记在自己脑中,并且这样的记忆更持久更深刻,比死记硬背有效的多。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更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教材中的问题,能让学生的思想走在教材的前面,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阅读对于教师本身而言也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说道“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真正的能手,艺术家核诗人。”阅读的广度以及深度更体现在教师是否能够自如的掌握教材,教师的授课是否情感鲜明,学生从课堂上得到的是否并不局限于教科书上。教师自身也可以通过阅读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无形之中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能够激励孩子阅读。
大自然也是儿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比如词汇的学习,词的情感体验,通过大自然去获得是再好不过的方法。把大自然当成学习、思考、推理、识记环境增强思维的鲜明性和记忆的敏锐性,通过大自然帮助儿童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这种通过大自然的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规则和定义是从事物本质中自然中引出规律的,重要的是,利用大自然发展儿童在入学前就要开始并且不能因为入学的原因中断和大自然的接触学习。
这些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些观点中总结得到的,有了阅读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的新认识。
第三,道德的教育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和洛克这两位教育大师,都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关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要在孩子早期就让他们在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在这之前,儿童首先要学会看待自己,苏霍姆林斯基也在书中写到“学生如何看待自己,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道德面貌”,“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时,应当认识自己,应当充满一种深刻的自我肯定的感情,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自尊感是一个人荣誉感、名誉感、健康的自爱心的最强大的源泉之一。”儿童的自尊感则来源于他对事物好坏的定义和判断,周围的环境应该使儿童对卑劣的,丑恶的事情愤慨和厌恶,对美好的事情道德的事情追求并赞扬,这种情感,慢慢转移,让儿童学会去审视自己,检查自己,看自己是否符合道德要求,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道德相悖。
教师也要在儿童早期就注意儿童的精神世界,从小便教会孩子热爱生命,远离邪恶,苏霍姆林斯基也在书中写道“走上邪路的人,实际是孤独的人”,其实在儿童早期的时候我们就能断定一个人是否会在今后的人生当中遇到邪恶的侵袭。“经验教会:早在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就能断定,这个人的将来,也许在15年或者20年以后,会有一种划入邪路的危险来威胁他,只要有一点点哪怕是出于设想的征兆,觉得一个人有可能成为违法分子或者犯罪分子,那就必须在童年及早的预防这种危险,注射强有力的抗毒剂。这一点是我们的教育技巧的极细致微妙的方面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也证明在儿童早期形成正确道德观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绝对不是儿童长大后的事情,要从小就开始。
洛克则认为孩子的精神世界需要调教,对孩子任性妄为的行为要约束,这也是道德养成的第一步,学会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从小便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想让孩子“爱名誉、知羞耻”,就得知道威胁和恐吓的作用远比不上赞扬和批评,因为赞扬和批评会让孩子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长期的恐吓和威胁会让孩子产生免疫。对道德观的形成有害无利。
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洛克在《J教育漫话》中,对孩子的饮食、穿着、运动、睡眠进行了细致详细的阐述,我认为,孩子的很多“病”都是教养出来的,家长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让孩子的饮食、睡觉等各方面的生活习惯变得有规律,不纵容孩子的不好的生活习惯。
读书总是件幸福的事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8-25 18:57:4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