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5月12日
地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主讲:海宁市教育局教研室 钱金明
活动:2015年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活动
记录:陈梅娟
主要内容:
现在教育技术来了,应该去研究,与时俱进。和大家一起思考,使科学教学走得更远
交流预设目标:
通过交流,我们良好的心态,作好相关的准备,迎接教育技术春天的到来;投入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追求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实现促进学生学习的总目标。
一、教育技术与小学科学教育整合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形声色等优点:
创设了愉快的情境,提高了 求知欲
为知识的获取和保存提供便利
丰富了信息资源
优化了科学知识的呈现方式
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感官活动
具有更多的交互性
和谐的 师生关系
科学教育是以动手实践为特点,强调围绕特定的科学概念开展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的实践,通过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活动,在提出问题和明确难题、分析和解释数据、建构解释和方案设计等环节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
二、科学课堂中常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演示工具 多媒体技术、如电子白板
信息获取工具 如手持技术、数码设备
交流与共享工具。如 摩灯平台
情境创设与知识建构工具 如概念图
教育主题网站
社会性软件 如:网络日志(博客)
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 如电子档案
概念解读平(ICT技术)、电子书包、“云”课堂
三、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列举
1.演示工具——电子白板、电子书包
2.信息获取工具:
传感器,如“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声音的高低”因为教学中,通过活动获取事实,而事实有数据、有现象、有体验、有感受(是直接认识),事实是为了建构科学概念服务,事实到科学概念之间需要研讨,这就要求事实需要丰富。
数码相机:(1)定时、定点拍摄生物生长,跨越教学内容和时空限制。如:“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2)特写、纠正实验错误操作。如:放大镜、温度计等实验工具的使用。(3)拍摄显微镜中的世界(4)广泛收集素材,丰富课程资源。(5)记录学生探究学习场景和记录单
3情境创设与知识建构工具——如概念图
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评价课、交流课的教学。如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课让学生用图文结合进行归纳整理
百度脑,有这个功能
4.教育主题网站
如:基于互动学习类教育主题网站
如《地球的卫星——月球》就可以通过二手资料(网络、图书等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学习。
5.交流与共享工具。如
摩灯平台
摩灯平台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网络课程,教师利用实现多样化的评价功能。
6.社会性软件
如:网络日志(博客)
交流观察日志,共享观察记录。
7.概念解读平台(ICT技术)、电子书包、“云”课堂(平板电脑)……
四、教育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注意点
用得不好,反而有副作用
年龄越小,越要丰富他们的直接知识,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用信息技术,不能减少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把握两个原则:
1.科学概念的建构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的
拓展与延伸。
2.学生年龄越小越需要直接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子科学教育中运用要抓住关键
1.了解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那儿?
2.从学生学习角度分析,教学中困难是什么?找准结合点
3.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等……
教育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注意点(对老师们的建议):
技术再好,平台再好,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都是白费
认真研究各种教育技术的特点和小学科学的特点
把握几个维度,选好用好教育技术。(最佳作用点、最佳时机、围绕教学目标)
通过对各种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追求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实现促进学生学习的总目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2 20:15:57编辑过]